2013高考生物 模拟冲刺16天 5.3免疫调节.doc
-
资源ID:45026449
资源大小:662.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3高考生物 模拟冲刺16天 5.3免疫调节.doc
专题检测卷(十一) (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2012·江苏高考)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与机体免疫有关B.浆细胞能增殖分化成具有分裂能力的记忆细胞C.HIV病毒主要攻击T 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D.大规模饲养家畜时合理使用动物激素可提高免疫力2.(2012·福建高考)将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团。T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小鼠B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B.小鼠T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C.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D.小鼠T细胞和家兔T细胞有相同抗原3.(2012·贵州联考)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轻松和愉快会使T细胞提高对病毒、肿瘤的监控,间接引起抗体生成能力的升高,这表明不健康的心态会导致( )A.细胞免疫提高,体液免疫降低B.细胞免疫降低,体液免疫提高C.细胞免疫提高,体液免疫提高D.细胞免疫降低,体液免疫降低4.(2012·海盐模拟)甲、乙两种沙门氏菌具有不同的抗原,给大鼠同时注射两种沙门氏菌,一定时间后从大鼠体内分离出浆细胞,把每一个浆细胞单独培养在培养液中。提取并分别保存该大鼠的血清、每一个浆细胞的单独培养液,随后的实验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大鼠的血清与浆细胞的单独培养液混合后,前者含有的抗体与后者含有的抗原将产生免疫反应B.每一种培养液只能使一种细菌失去活动能力C.不同浆细胞的培养液混合,将出现免疫反应D.向大鼠的血清中分别加入甲、乙两种沙门氏菌,只有一种细菌出现凝集现象5.如图为某生物体中的一系列生化反应示意图,对其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场所1是人体的重要免疫器官B.过程a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过程b产生的物质X可以和外源异物Y特异性结合D.细胞C和细胞E中的核酸完全相同6.如图是一正常人接种疫苗后体内抗体产生的反应记录。下列有关疫苗接种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接种不同的疫苗,具有使抗体甲产量增加的作用,使免疫反应加强B.疫苗甲接种追加第二剂后,抗体增加所需要的时间缩短C.疫苗甲接种追加第二剂后,非特异性免疫发挥作用,使体内产生大量抗体D.疫苗甲接种追加第二剂后,第一剂残留的具有专一性的抗体大量增加7.人被犬咬伤后,为防止狂犬病发生,需注射由灭活狂犬病病毒制成的疫苗。疫苗在人体内可引起的免疫是( )A.刺激效应T细胞分化成为记忆细胞B.刺激吞噬细胞产生抗狂犬病病毒抗体C.可促进浆细胞释放出淋巴因子D.产生与狂犬病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8.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目前,注射甲流疫苗是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措施B.受抗原刺激后的B细胞所形成的浆细胞不能与抗原特异性地结合C.记忆细胞在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够产生相应的效应细胞D.艾滋病、风湿性心脏病都是因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9.(拔高题)(2012·四川高考)科研人员为研究脾脏中某种淋巴细胞(简称M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对该实验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实验证明M细胞能够将肺癌细胞抗原呈递给胸腺淋巴细胞B.经M细胞刺激后部分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细胞C.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增强效应T细胞杀伤力的淋巴因子D.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特异性识别肺癌抗原的免疫球蛋白10.(2012·浙江联考)如图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a细胞产生的抗体和b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均可与抗原特异性结合B.c代表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中的抗原裂解死亡C.d代表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后的抗原可传递给T细胞D.a细胞都是由B细胞增殖、分化所形成的,b细胞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有关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50分)11.(26分)下图所示为某种免疫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该过程为 免疫,属于免疫系统的第 道防线。(2)试写出b细胞和c细胞在其他免疫中的作用:b细胞 、c细胞 。(3)机体免疫系统误将自身的某些细胞成分当作“异己”时,便会导致 病。这类疾病常见的如 (填选项)。A.系统性红斑狼疮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C.猫叫综合征D.抗维生素D佝偻病(4)细胞间可以通过信号分子及细胞膜上的受体实现信息传递,如图中过程,请根据高中生物学知识再举出两例。. ;. 。12.(24分)(拔高题)(2012·广州一模)下图甲是-银环蛇毒引发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图乙是-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部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图甲中细胞的名称是 。物质A是 ,细胞通过 过程产生细胞。(2)若要制备抗-银环蛇毒的单克隆抗体,应取图甲中的细胞 (填序号)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瘤细胞,这种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 。(3)人被毒蛇咬伤后,产生恐惧感,同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含量也增加,使机体出现上述变化的调节方式有 。(4)当兴奋传导到图乙处时,其膜内的电位是 。由图乙可知,-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原因是 。答案解析1.【解析】选B。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离不开神经和体液调节,免疫调节也是生命活动之一,A正确;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再继续增殖分化,B错;HIV攻击的主要是T细胞,C正确;合理使用激素能调节动物的生理活动,提高免疫力,D正确。2.【解析】选C。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的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在家兔的血清中可以找到相应的抗体。而血清也可以使小鼠T细胞凝集,根据抗原和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特点来看,说明小鼠的B细胞和小鼠T细胞具有相同的抗原。3.【解析】选D。轻松和愉快会使T细胞增加,会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因此推出不健康的心态会导致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降低。4.【解析】选B。A项,大鼠的血清中与浆细胞的单独培养液中都存在一定量的抗体,两者不产生免疫反应;B项,每一种浆细胞培养液只能产生一种抗体,因而只能使一种细菌失去活动能力;C项,不同浆细胞的培养液混合,产生不同的抗体,无相应的抗原,因而不会出现免疫反应;D项,大鼠的血清中有两种抗体,向其中分别加入甲、乙两种沙门氏菌,两种细菌都会出现凝集现象。5.【解析】选D。图中细胞AE分别是血细胞、B细胞、T细胞、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场所1和2分别是胸腺和骨髓,过程a和b分别是B细胞的分化和抗体的分泌。X是抗体,Y是抗原。细胞C和细胞E中的DNA相同,但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RNA不同,所以两种细胞中的核酸不完全相同。6.【解析】选B。疫苗甲追加第二剂后,由于第一次接种时已产生了记忆细胞,当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使其快速产生大量抗体,该过程仍属于特异性免疫。【方法技巧】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比较7.【解析】选D。注射疫苗后,发生体液免疫,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所以D正确。T细胞和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所以A、B、C错误。8.【解析】选A。注射甲流疫苗是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措施,而不是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措施,所以A错误。 9.【解析】选D。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用(肺癌细胞)抗原处理的M细胞处理胸腺淋巴细胞,因变量是:胸腺淋巴细胞是否具有杀伤肺癌细胞的作用。而胸腺的淋巴细胞是T淋巴细胞,通过对照实验过程和结果知道,用抗原处理后的M细胞能使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能诱导产生更多的效应T细胞,并且增强效应T细胞的杀伤力,还能增强其他有关的免疫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因此实验能证明M细胞能够将肺癌细胞抗原呈递给胸腺淋巴细胞,故A、B、C叙述正确;在实验过程中没有用到抗原处理B淋巴细胞,因此在实验组的培养液中不会含有能特异性识别肺癌抗原的免疫球蛋白,故D错。10.【解析】选C。a细胞产生的抗体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但b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不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c代表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导致靶细胞裂解,抗原释放但不能使抗原裂解死亡;a细胞由B细胞和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11.【解析】(1)图示可以看出,该过程属于细胞免疫过程,该过程属于免疫系统的第三道防线。(2)b和c分别是吞噬细胞和T细胞,吞噬细胞在体液免疫中吞噬处理抗原、传递抗原,在第二道防线中还吞噬异物;在体液免疫中,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3)机体的免疫系统将自身的细胞当作异己进行排斥,引起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4)细胞间通过信号分子进行信息传递,如激素通过血液运输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由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答案:(1)细胞 三(2)吞噬处理抗原,传递给T细胞,在第二道防线中吞噬“异物” 在体液免疫中分泌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3)自身免疫 A(4).激素分子通过与细胞膜上受体结合相识别.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传递兴奋12.【解析】(1)是吞噬细胞,是T细胞,是B细胞,是记忆细胞,是浆细胞。分泌的物质A应该是淋巴因子,B细胞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是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完成的。(2)浆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产生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抗体。(3)根据“恐惧感”和“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含量也增加”,可以确定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4)兴奋部位膜内电位为正。-银环蛇毒与乙酰胆碱受体的结合,阻碍神经递质和乙酰胆碱受体的结合,阻碍兴奋传递到突触后膜。答案:(1)吞噬细胞 淋巴因子 增殖、分化(2) 既能分泌抗-银环蛇毒的抗体,又能无限增殖(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4)正电位 -银环蛇毒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阻碍兴奋传递到突触后膜-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