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线100天贵州专版2016中考物理复习滚动测试一声现象光现象.doc
-
资源ID:45029446
资源大小:968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火线100天贵州专版2016中考物理复习滚动测试一声现象光现象.doc
滚动测试(一)声现象光现象(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1(2015·安顺)下列有关声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和“光”总是沿直线传播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C“蟋蟀在鸣叫”说明蟋蟀是声源;“金光闪闪”说明金子是光源D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播都需要介质2(2015·北京)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手在屏幕上形成"手影" 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 C.放大镜把文字放大 D.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3(2015·沈阳)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这个清晰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B此凸透镜的焦距大于20 cmC将蜡烛移动到25 cm刻度处,应向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D将蜡烛移动到40 m刻度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会在光屏上成像4(2015·滨州)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胡演奏出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B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C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讲课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D“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5(2015·十堰)小明在一只空碗中放一枚硬币,后退到某处眼睛刚好看不到它另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时,小明在该处又看到硬币这种现象可以用下列哪个光路图来解释() A B C D6(2015·益阳)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7(2015·河南)图为小李用照相机拍摄的石拱桥照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B桥的倒影看起来比桥暗,是由于一部分光折射到了水中C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D若相机镜头焦距为f,拍摄时镜头到桥的距离要大于2f8(2015·营口)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A、B是两支相同的蜡烛,A是点燃的蜡烛,B是没有点燃的蜡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便于观察,实验最好在较明亮的环境中进行B蜡烛A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C实验中应选取较薄的玻璃板,并竖直放置D实验中随着A蜡烛的燃烧,A蜡烛的像与B蜡烛仍然重合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9分)9(2015·河南)教室的楼道上张贴有如图所示的标志,倡导同学们不要大声喧哗,养成轻声讲话的文明习惯从声音的特性分析,“大声”和“轻声”均是指声音_的大小;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_减弱噪声10(2015·盐城)小明用爷爷的老花镜正对太阳,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移动眼镜,在纸上会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老花镜是_(填“凸”“凹”)透镜小明发现老花镜可以使稍远处的窗户在光屏上成_(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像,生活中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11(2015·怀化)如图所示,表示小欣同学用激光分别射向甲、乙两透镜后光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甲透镜应是_透镜,乙透镜应是_透镜(填“凹”或“凸”)12(2015·陕西)如图是某摄影师抓拍的一滴水珠下落到水面瞬间的照片水珠后方的人通过水珠成_、缩小的实像,此时水珠相当于_镜;水珠在水中所成的像是_(填“虚”或“实”)像,此时水面相当于_镜13(2015·贵港)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这里的“轻声”是指声音的_;“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依据讲话人的_来分辨三、作图题(共10分)14(5分)(2015·云南)图中OA是入射光线AO的折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BO的折射光线OB的大致位置15(5分)(2015·葫芦岛)如图所示,鱼缸底部射灯A发出一束光,射向鱼缸壁的B点并发生反射,其反射光经水面后发生折射,画出反射光线,及其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四、实验探究题(共19分)16(10分)(2015·苏州)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实验时应选_(填“较厚”或“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竖立在水平桌面上(2)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完全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论:_(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情况,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B所在的位置,应在玻璃板_(填“前”或“后”)侧观察白卡片上是否有A的像(4)改变A的位置,重复(2)中步骤并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在下表中序号123A到玻璃板的距离/cm3.005.008.00B到玻璃板的距离/cm3.005.008.00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结论:_. 17(9分)(2015·北京)小安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 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 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到65 cm刻度线处,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请结合此实验完成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_的成像特点(填选项前的字母)A照相机B幻灯机C放大镜(2)保持透镜在50 cm刻度线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进行的操作是_(填选项前的字母)A将蜡烛左移,光屏左移B将蜡烛左移,光屏右移C将蜡烛右移,光屏左移D将蜡烛右移,光屏右移(3)保持透镜在50 cm刻度线处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80 cm刻度线处,将光屏放在光具座上透镜的左侧,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的_的像(填选项前的字母)A倒立放大 B倒立缩小 C正立放大参考答案1D2.B3.B4.A5.B6.D7.C8.C 9响度声源处10.凸倒立照相机11.凹凸12.倒立凸透虚平面13.响度音色14.15.16(1)较薄(2)像与物的大小相等(3)后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17.(1)A(2)D(3)B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