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32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 资源ID:45032554       资源大小:391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32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课时作业32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B用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来表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C捕食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稳定有重要作用D人类活动不会使群落演替的方向改变,但可改变演替速度解析:年龄组成只是种群数量的一个影响因素,种群数量与迁入率、迁出率、死亡率和出生率直接相关,譬如种群遇到严重病害,可能大量个体死亡,种群数量急剧减少;杂草有很多种,而种群必须是同种生物的集合;人类活动是自然生态系统演替的重要影响因素,不但影响演替速度,还能影响演替方向,如人类对自然的恶性掠夺,导致生态系统的环境恶化,物种减少。相反如果人类合理获取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则会增强。答案:C2如下图代表生活在同一生态系统中两个物种在夏季和秋季的食区范围。根据图中存在X的事实可推断出()A这两物种在秋季竞争食物,但在夏季不发生食物竞争B两物种在秋季产生地理隔离C夏季氧气供应充分,但在秋季供应不充分D两物种在夏季发生随机交配解析:两种群食物相同,在食物缺乏时就存在生存斗争竞争。夏季食区范围不同,不能随机交配;秋季食区范围有重叠部分,不存在地理隔离。食区范围与氧气供应关系不大。答案:A3如下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解析:植物群落出现分层现象的原因主要与光照(森林)和温度(高山)有关,环境因素影响植物群落从而出现分层现象。植物的分层现象引起动物的分层现象。充分利用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可以用来指导农业生产,譬如玉米和大豆间种,提高光能的利用率。一块田地中的玉米是一个种群,不存在群落特征,合理密植是为了削弱种内斗争以增加产量。答案:C4.下列关于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的生态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C群落的空间结构缓解了种间竞争D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和水分解析:导致群落空间结构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答案:D5.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时间允许,弃耕的农田总能形成树林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C演替过程中灌木取代草本的主要原因是草本较低等D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解析:该题考查群落演替,属于识记水平,试题较简单。弃耕的农田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多年后演替成树林。群落演替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演替过程中灌木取代草本的原因是灌木更能适应环境,不是因为草本较低等。人类活动的巨大影响,往往能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既可以使其向有利的方向前进,也可使其向有害的方向发展,但不能说人类的活动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自然因素的影响。答案:B6如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甲可表示在火灾后森林上进行的演替B甲的演替速度比乙快、历时短C甲中处的物种组成相同D若气候条件适宜,甲乙群落均可演替成森林解析:火灾后的森林进行的次生演替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恢复物种的丰富度,但次生演替之后的物种组成和以前的不一定是一样的。乙群落的演替是初生演替,物种丰富度增加速度慢。不论哪一种演替,只要条件适宜,均可以最终演替成森林。答案:C7(2013·合肥教学质检)关于群落的描述不准确的是()A水平结构上种群分布与土壤的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有关B同一时间栽培,长势相同的人工马尾松形成树林,该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C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高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D沙丘上造林说明了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解析:任何一个群落都存在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答案:B8(2013·孝感统考)下列群落演替中,属于初生演替的是()A某地海底火山爆发形成了一个新岛,后来又逐渐长出了很多植物B河流因为堵塞而成为沼泽,上面长出了新的植物C弃耕后的农田长出杂草,几年后又长出多年生植物D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砍伐后,很快又长出新的植物解析: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来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因此A项所述属于初生演替,B、C、D项所述都属于次生演替。答案:A9(2013·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联考)演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一个群落演替到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处于平衡状态时,演替就不再进行,并形成热带雨林、温带草原、苔原或沙漠等顶级群落。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与演替之初相比,顶级群落的结构更为复杂和稳定B形成哪种顶级群落与年平均气温和降雨量等气候条件密切相关C顶级群落一旦形成,将永远保持原状D热带雨林较草原、沙漠等群落的自我调节能力高解析:顶级群落若受到强烈的干扰,其群落可能发生改变;由于热带雨林较草原、沙漠等群落的营养结构复杂,故其自我调节能力较高。答案:C10.(2013·东城区检测)如图表示某地域中以湿度和温度为变量,描绘出的两个种群能存活和增殖的范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的只是竞争关系B甲种群在该地域的分布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C湿度和温度相互作用是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D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乙种群具有更大的生存优势解析:由坐标图可知,甲种群生活在相对低湿度、低温环境中,乙种群生活在相对高湿度、高温环境中,因此在高湿、高温的条件下,乙种群具有更大的生存优势。答案:D11下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C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中包括老年、中年和幼年三个年龄期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方法有标志重捕法和取样器取样法解析: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故A错误;年龄组成的每种类型中包括老年、成年和幼年三个年龄期,故C错误;取样器取样法是调查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的一种方法,故D错误。答案:B12为了研究某降水丰沛、气温较高的山区群落演替规律,生态学家利用把同一时间内的不同群落当做同一群落不同演替阶段的原理,研究了灌草丛、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4个群落的相关特征,结果如下表。项目灌草丛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生产者固定有机物的量t/(hm2·a)17.43116.61150.8155.50总呼吸量t/(hm2·a)15.9392.73124.8140.98叶面积指数2.4811.2817.766.63植被干物质的量(t/hm2)6.65377.52398.57184.74(注: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地面积上的叶片总面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地区群落演替过程中,其叶面积指数逐渐减小B该地区群落演替过程中,前期干物质的量增长迅速,后期增长缓慢C4个群落中灌草丛和常绿阔叶林有垂直结构,其余2个群落则没有D植被干物质的量只与群落中植被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关解析: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优势物种分别为灌草丛、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从表中数量分析可知,群落演替过程中,叶面积指数越来越大;从灌草丛到针叶林干物质的量增长了184.746.65178.09(t/hm2),从针叶林到针阔叶混交林干物质的量增长了377.52184.74192.78(t/hm2),从针阔叶混交林到常绿阔叶林干物质的量增长了398.57377.5221.05(t/hm2),因此B项正确;垂直结构是群落的空间特征之一,任何群落都具备这一特征,题中的群落也不例外;植被干物质的量不仅与群落中植被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关,也与植被的种类等有关。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12分)(2013·银川一模)2012年9月份以来,一种体长不足1 mm的灰白色农业害虫“烟粉虱”,在江苏盐城的大丰等县(市、区)漫天飞舞。1头雌虫1次产卵可多达300余粒。发生区棉花平均每张叶片有卵、若虫(无翅的幼虫)、伪蛹和成虫达5 400头(粒)之多。它们用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叶片汁液并传播多种病毒,严重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发育。烟粉虱对黄色很敏感,在田园或大棚内设置黄色板可诱杀成虫。据研究,这种烟粉虱起源于东非,借助一品红或其他花卉的调运进行扩散是其在世界范围传播的主要方式。(1)一块棉田里烟粉虱的全部卵、若虫、伪蛹和成虫在生态学上称为一个_,烟粉虱与被侵害的植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2)农业生态系统易受烟粉虱严重侵害的主要原因是_。(3)1头雌虫1次产卵可多达300余粒,这说明烟粉虱的繁殖能力很强,但并非所有个体都能发育到成虫,这是通过_来实现的。(4)用化学药剂杀灭烟粉虱时,有两种用药思路:交替用药和提高用药剂量,_思路更科学,原因是_ _。解析:(1)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烟粉虱吸取植物叶片汁液,与植物是寄生关系。(2)农业生态系统物种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小,抵抗力稳定性差,易受烟粉虱侵害。(3)由于存在生存斗争,不是所有的个体都能发育成成虫。(4)交替用药能防止烟粉虱产生抗药性。答案:(1)种群寄生(2)农业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小(抵抗力稳定性差)(3)生存斗争(4)交替用药防止烟粉虱产生抗药性14(14分)下表是某地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部分相关量统计,试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群落演替灌草丛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季风常绿阔叶林群落垂直结构层数2345叶面积指数2.486.6111.2817.76光能漏射率(%)62.244.73.31.1生产量总初级生产量(t·hm2·a1)17.4355.50116.61150.81净初级生产量(t·hm2·a1)1.5014.5223.8826.00总生产量/总呼吸量1.091.351.261.21 注:叶面积指数指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植物叶面积。 (1)该地区生物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_;从数据上分析,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趋势是_。 (2)统计数据表明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截获光能的百分率_,总初级生产量增多,这可能与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_增多有关。 (3)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量指全部生产者(绿色植物)固定能量的速率,而净初级生产量指全部生产者固定并贮存能量的速率,统计数据表明在由针叶林到季风常绿阔叶林演替的过程中,生态系统的总生产量/总呼吸量有下降趋势,试解释可能的原因:_。解析:(1)表中数据表明该地区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由灌草丛开始的,因此,这种演替属于次生演替;在该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垂直结构表现出层数增多,群落丰富度不断增加。(2)生态系统的截光率1漏射率,因此,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截获光能的百分率增大,这可能与群落中植物种类增多、分层增多有关。(3)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方面是因为植物光合作用获得的光能增加减少(漏射率下降减少)导致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增加减少;另一方面,随着生物数量的增加,生态系统呼吸作用(特别是动物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总量增加,最终导致生态系统的总生产量/总呼吸量下降。答案:(1)次生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2)增大分层(3)随着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增多,全部生物的总呼吸量不断增加,而绿色植物可利用的光能有限,限制了光合作用总生产量的增加探究点分析坐标曲线的含义种群增长曲线15(14分)(2010·重庆卷)为探究食物相同的三种水生动物的种群增长规律及种间关系,某小组进行了下列3组实验(各组实验中,每种动物初始数量相等,饲养条件相同):组1:甲种与乙种分别于两个容器中饲养,甲种数量变化如图曲线A所示。组2:甲种与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乙种数量变化如曲线F所示。组3:乙种与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形成上、下层分离分布。一段时间后每种动物的数量均较组1少。(1)组1中,甲种动物的种群数量主要由_和_决定;若容器内饲养液体积为20 mL,则第40天时乙种的种群密度为_。(2)在某些生态系统中,存在与本实验类似的种间关系。在同一段河流中食物相同的两种鱼,分别分布在河流中央底部和邻近河岸底部,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_代表的类似,其分布体现生物群落的_结构。在玻璃温室中放养食物相同的两种传粉昆虫后,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减少,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_代表类似。命题人透析:(1)种群增长曲线的判断根据组1,甲种与乙种分别置于两个容器中饲养,甲种数量变化曲线为A,则C为乙种数量变化曲线(均为“S”型增长,且该判断应结合组3来进行);根据组2,甲种、乙种存在竞争关系,因此F表示乙种数量变化,则B表示甲种数量变化;根据组3,乙种、丙种在容器中形成上、下层分离分布,不构成竞争关系,但一段时间后每种动物的数量均较组1少,则乙种和丙种对应曲线应为D或E。(2)判断种间关系寻找对应曲线同一段河流中食物相同的两种鱼,分别分布在河流中央底部和邻近河岸底部,由于分布在不同的区域,不构成竞争关系,其关系类似图中的D和E。由于两者是同一地域中地形等因素引起的分布不同,因此两者体现的是群落的水平结构。根据“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减少”说明两者构成竞争关系,类似组2情况,即与曲线B和F类似。答案:(1)出生率死亡率(两答案位置可互换)30只/mL(2)D和E水平B和F阅卷人点评:(与15题中问题序号对应)一、得分要点(1)前2个空答案固定,但位置可互换。第3空只答数值,缺少单位“只/mL”不得分。(2)两空答案均唯一。必须是“B和F”组合,其余组合不得分。二、失分案例(1)第3空,计算方法为30 只/mL,多数因忘记书写单位而失分,也有书写数值出错的。(2)曲线组合填写错误而失分。9

    注意事项

    本文(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32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含解析)新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飞****)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