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精品课堂2015_2016学年高中语文专题18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测基础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资源ID:45035341
资源大小:59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同步精品课堂2015_2016学年高中语文专题18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测基础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满分60分,时间45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每小题3分)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节选)梁漱溟中国古人理性早启,文化早熟,一贯地好讲情理,而孔子则是其关键性的人物。往者夏曾佑著中国古代史,有云“孔子一身直为中国政教之原,中国历史孔子一人之历史而已”。柳诒微著中国文化史,有云“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两先生之言几若一致,而柳先生所说却较明确。社会大于个人,个人出自社会;不能把任何一个人看得太高太大,脱离实际。一社会都有其历史背景,一切所表现的事物莫不从过去历史演变而来。一切创造莫不有所因袭而成,无因袭即无创造。事物经过亦正是这样的。说“孔子以前数千年文化赖孔子而传”者,古先的文化不能不靠典籍文字以保有传递于后,而传于后的我们这些典籍如诗、书、礼、乐、易、春秋不全是经过孔子之手整理一道,用以教人而传下来的吗?其他有些传授是靠人的,如射、御、习礼、作乐之类,同为当时文化内容,同在当时孔门教学之中。从事传习古文化者难说就只孔子一人。但孔子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殆为人所不及。无疑,凡我所说的情理和理性充分地寓乎那古经书中,却惜学徒们,尤其后世学徒们总把功夫用在讲解记诵书文上,鲜能回到自家身心生活上有所体认和存养,就不能真切地接续发挥理性主义。从汉唐以至清代,其代表儒家者不过是经学家而已。宋儒明儒比较能在身心性命上理会孔门之学,但亦限于环境条件不能大有所发挥。凡此都缘理性之启,文化之熟过早,是不能责怪后人的。说孔子以后数千年文化赖孔子而开者,其根本点就在二千五百年来大有异乎世界各方,不以宗教为中心的中国文化端赖孔子而开之。或认真说:二千五百年来中国文化是不以环绕着某一宗教为中心而发展的,寻其所从来者盖甚早甚早。而其局面之得以开展稳定则在孔子。再申言之:一贯好讲情理,富有理性色彩的中国社会文化生活,端由孔子奠其基础。试分层作些说明如下:(1)当周秦之际诸子百家争鸣,孔子显然只是一学派的创始者,如同老子所代表的道家,或以墨子为首的墨家那样。客观上从未被人作宗教看待。(2)然而这派的学风和其教导于人的,十分适合社会需要,到汉以后发展流布,其在社会上所起的作用却渐渐等若一种宗教。同时,亦因历代统治阶层加以利用,摹仿着宗教去装扮它。(3)从本质上说,它(儒家)不是宗教,而是人生实践之学,正如他们所说“践形尽性”,就是了。践人之形,尽人之性,这是什么?这是道德。上文说了,道德之真在自觉自律;而宗教信徒却接受规范于外,与此相反。(4)兹且举孔子如何教人自觉自律的事例以为明证: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孔子只婉叹地说:“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指出彼此之观点不同,而不作何断案。宗教上总有许多礼,儒家同样极重视礼;但在孔门竟可以随意拿来讨论改作。这就是理性主义,一反乎宗教的迷信与独断。1下列对作者关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的观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是孔子才使中国古人理性早启,一贯地好讲情理;中国古代文化早熟,而没有环绕着某一宗教为中心而发展。B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历史就是孔子一人的历史而已。C传于后的古先的文化如诗、书、礼、乐、易、春秋这些典籍虽然不全是经过孔子之手整理的,但还是传了下来并且用以教人。D二千五百年来,大有异乎世界各方,一贯好讲情理,富有理性色彩的中国社会文化生活,端由孔子奠其基础。【答案】D【解析】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孔子作为传习古文化者,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当时列入孔门教学的内容还有射、御、习礼、作乐等这些靠人传授的文化。B孔子之后的学徒们只能算是经学家而已,因为他们只重讲解记诵书文,鲜能回到自家身心生活上有所体认和存养,不能真切地接续发挥理性主义。C儒家的本质是人生实践之学。他们所说“践形尽性”,就是道德,而道德之真就在自觉自律,不像宗教信徒接受规范于外。D作者举孔子教育子贡的事例,说明儒家虽然重视礼,但可以随意拿来讨论改作,这是一种反乎宗教的迷信与独断的自觉自律的理性主义。【答案】B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3分)A一切创造莫不有所因袭而成,孔子整理典籍文字为后人以保有传递古先的文化,在这些古经书中还充分地寄寓了情理和理性。B社会大于个人,不能把任何一个人看得太高太大,脱离实际。说孔子“一身直为中国政教之原”,就是否定了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事实。C中国古代理性之启,文化之熟过早,孔子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到了宋、明时期不能大有所发挥,这与当时的环境条件有关。D儒家的学风和其教导于人的,十分适合社会需要,后虽经历代统治阶层加以利用,摹仿着宗教去装扮它,但始终没有成为一种宗教。【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无中生有。“否定了人民才使历史的创作者这一事实”文中无此信息。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8分)孔子名丘,字仲尼。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厘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鲁复善待。 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g,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说。 孔子年三十五,鲁乱。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鲁。 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更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时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史记孔子世家有删节) 注释:帐目清楚,收支平衡。出纳钱粮算得公平准确。管理统计准确无误。司空:官名。羖g :公羊。黑色的公羊。累绁:即缧绁,用绳索捆绑。大司寇:官名。粥:通“鬻”yù,卖。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诫其嗣懿子曰 诫:告诫 B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乡:向往 C昔秦穆公国小处辟 辟:偏僻 D已而去鲁,斥乎齐 去:到,往 【答案】D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分析理解B。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斥乎齐,逐乎宋、卫/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B授之以政/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孔子遂行/遂拔以击荆轲 D鲁大夫孟厘子病且死/若属皆且为所虏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两个“乎”都相当于介词“于”,第一个表被动,第二个接对象。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孔子是圣人的后代,他年少时就好礼,得到了鲁国的大夫厘子的赞誉,厘子要求自己的儿子拜孔子为师,向他学习。 B孔子一生中做过管理仓库、管理牧场的小官等等,后来他由大司寇代理丞相职务,他喜形于色,这说明孔子从内心来讲是很想做官的,只是生不逢时,没有尽早地得到重用。 C孔子有辩才,他的施政策略深得齐景公的赏识;然而他对音乐的喜爱,对韶乐学习的情不自禁和痴迷以及齐国人对此的赞赏,却让齐景公感到了宝座的倾危而没能重用他。 D孔子曾出游齐国,但受到了排斥;到了宋国、卫国,却被驱逐;在陈国、蔡国又遭受围困;政治主张受挫,无奈回到鲁国,却受到了善待。 【答案】C【解析】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7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4分)(2)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3分)(3)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3分)【答案】(1)现在孔子年少而好礼仪,他不就是要显达的人吗?我就要死了,你们一定要拜他为师。(“其”1分,“即没”1分,“师”意动用法1分,句意1分。)(2)孔子和齐国的乐官谈音乐,听到韶乐,就学起来,三个月竟然尝不出肉味来,齐国人称赞他这种专心致志的精神。(“语”1分,“”“称之”1分,句意1分。)(3)孔子是一个平民,传到十几代,读书的人都尊崇他。(判断句式1分,“宗”名词意动1分,句意1分。)【解析】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8分)进山东贾平凹第一回进山东,春正在发生,出潼关沿着黄河古道走,同车里有着几个和尚和尚使我们与古代亲近恍惚里,春秋战国的风云依然演义,我这是去了鲁国之境了。鲁国的土地果然肥沃,人物果然礼仪,狼虎的秦人能被接纳吗?沉沉的胡琴声从那一簇蓝瓦黄墙里传来,音绵长,和那一条并不知名的河,在暮色苍茫里蜿蜒而去,弥漫着,如麦田上浓得化不开的雾气。我听见了在泗水岸上,有了“逝者如斯夫”的声音,从孔子一直说到现在。我的祖先,那个秦嬴政,在他的生前是曾经焚书坑儒过的,但居山高为秦城,秦城已坏,凿池深为秦坑,自坑其国。江海可以涸竭,乾坤可以倾侧,唯斯文用之不息,如今,他的后人如我者,却千里迢迢来拜孔子。其实,秦嬴政在统一天下后也来过鲁国旧地,他在泰山上祀天,封禅是帝王们举行的,我来山东,除了拜孔,当然也得去登泰山,只是祈求上天给我以艺术上的想象和力量。接待我的朋友说:哈,你终于来了!我是来了,孔门弟子三千,我算不算三千零一呢?我没有给伟大的先师带一束干肉,当年的苏轼可以唱“执瓢从之,忽焉在后”,我带来的唯是一颗头颅,在孔子的墓前叩一个重响。在曲阜,我已经无法觅寻到孔子当年真正生活过的环境。如今以孔庙孔府孔林组合的这个城市,看到的是历朝历代皇帝营造起来的孔家的赫赫然大势。一个文人,身后能达到如此的豪华气派,在整个地球上怕再也没有第二个了。这是文人的骄傲,但看看孔子的身世,他的生前凄凄惶惶的形状,又让我们文人感到一份心酸。司马迁是这样的,曹雪芹也是这样的,文人都是与富贵无缘,都是生前得不到公正的。在济宁,意外地得知,李白竟也是在济宁住过二十余年啊!遥想在四川参观杜甫草堂,听那里人在说,流离失所的杜甫到成都去拜会他的一位已经做了大官的昔日朋友,门子却怎么也不传禀,好不容易见着了朋友,朋友正宴请上司,只是冷冷地让他先去客栈里住下好了。杜甫蒙受羞辱,就出城到郊外,仰躺在田埂上对天浩叹。尊诗圣的是因为需要诗圣,做诗圣的只能贫困潦倒。我是多么崇拜英雄豪杰呀,但英雄豪杰辈出的朝代,斯文是扫地的。孔庙里,我并不感兴趣那些大大小小的皇帝为孔子树立的石碑,独对那面藏书墙钟情,孔老夫子当周之衰则否,属鲁之乱则晦,及秦之暴则废,遇汉之王则兴,乾坤不可久否,日月不可久晦,文籍不可久废啊!当我立于藏书墙下留影拍照时,我吟诵的是米芾的赞词:孔子孔子,大哉孔子!孔子以前,既无孔子;孔子之后,更无孔子。孔子孔子,大哉孔子!我在泰山上觅寻我的祖先遏雨而避的山崖和古松,遗憾地没有找到这个景点。听导游的人解说,我的祖先毕竟还是登上了山顶,在那里燃起了熊熊大火与天接通,天给了他什么昭示,后人恐怕不可得知。而事实是秦亡后,就在泰山之下,孔庙孔府孔林如皇宫一样矗起而千万年里香火不绝。孔子就是五岳独尊的泰山吗?泰山就是永远的孔子吗?登泰山者,人多如蚁,而几多人真正配得上登泰山呢?我站在拱北石下向北面的峰头上看,我许下了我的宏愿,如果我有了完成夙命的能力和机会,我就要在那个峰头上造一个大庙的。我抚摩着拱北石,我以为这块石头是高贵的,坚强的,是一个拳头,是一个冲天的惊叹号。古人讲:登泰山而一览众山小。周围的山确实是小的,小的不仅仅是周围的山,也小的是天下。我这时是懂得了当年孔子登山时的心境,也知道了他之所以惶惶如丧家之犬一样到处游说的那一份自信。我带回了一块石头,泰山上的石头。过去的皇帝自以为他们是天之骄子,一旦登基了就来泰山封禅的,但有的定都远,他们可以采泰山石祀天,也可以自家门前筑一个土丘作为泰山来祀,而我只带回一块石头泰山石是敢当的泰山就永远属于我,给我拔地通天的信仰了。8简要赏析文章第段中对“胡琴声”描写的妙处及作用。(4分)【答案】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胡琴声的悠扬邈远;(2分)用悠扬的琴声引出孔子关于“逝者如斯夫”的慨叹和下文对孔子的介绍。(2分)【解析】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9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1)江海可以涸竭,乾坤可以倾侧,唯斯文用之不息。(2分)(2)英雄豪杰辈出的朝代,斯文是扫地的。(2分)【答案】(1)江海可以干涸,乾坤可以倾倒,可是儒家文化和孔子的精神之光不会熄灭。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朝代如何更替,唯有以孔子为代表的文化精神之光不熄,代代相传。)(2)在英雄豪杰辈出的动荡年代里,像孔子、杜甫这样的文人是不被重视的。(像孔子、杜甫等人在动荡的年代里,生活凄凄惶惶,无缘富贵,贫困潦倒,甚至蒙受羞辱。)【解析】试题分析: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义必须结合上下文,然后扣住关键词语,将其转换成抽象化意义。“江海可以涸竭,乾坤可以倾侧,唯斯文用之不息”的前文是秦始皇焚书坑儒,后文是“如今,他的后人如我者,却千里迢迢来拜孔子”,这说明,天地万物都可以改变,而唯有“斯文”所代表的“儒家文化精神”代代相传。“英雄豪杰辈出的朝代,斯文是扫地的”,这句话的前文写了孔子、司马迁、李白、杜甫、曹雪芹等这些文坛上的英雄豪杰的生前都是贫困潦倒、凄凄惶惶的惨状,所以这句话的含义就是在英雄豪杰辈出的动荡年代里,像孔子、杜甫这样的文人是不被重视的。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0文章第段中说“登泰山者,人多如蚁,而几多人真正配得上登泰山呢”,请简要分析作者认为什么样的人才真正配得上登泰山。(4分)【答案】作者认为像孔子、秦始皇那样胸怀天下、有宏伟抱负、充满自信的人,(2分)还有那些景仰泰山文化的人才真正配得上登泰山。(2分)【解析】试题分析:泰山代表的是一种文化精神,因此,也只有具备这种文化精神的人才真正配得上登泰山,这种精神也是作者在文中赞美和歌颂的。作者在文中表达对孔子儒学的虔诚崇拜,对秦始皇泰山封禅祀天的泰山文化的无限敬仰,因此,这样的人才真正配得上登泰山。考点: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1结合全文探究一下作者带回泰山石的用意是什么。(6分)【答案】作者带泰山石的用意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泰山石高贵坚强,甚至是孔子和儒家文化的象征;二是泰山石是泰山的象征,能够给我自信和拔地通天的信仰;三是泰山石能够给我带来艺术上的想象和力量。(每点2分)【解析】考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四、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完成后面题。(5分)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12指出孔子与世人对“孝”的认识的异同。(2分)【答案】同:能赡养,提供物质保障。异:孔子认为孝更在于“敬”,和颜悦色,从内心尊敬、关爱父母。(2分,两个要点各1分,意思符合即可)【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要在疏通文意基础上,从文段中找到能体现孝的语句进行分析概括。如第一段“有酒食”,第二段“是谓能养”,这是相同点,即能赡养,提供物质保障;从“不敬,何以别乎?”可知,孔子认为孝更在于“敬”,这是不同之处。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32012年,“新二十四孝”行动标准颁布,其中有“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等。结合孔子的孝道观,谈谈你对此的看法。(3分)【答案】符合孔子的孝道观。列举的“新二十四孝”行动标准更关注关心父母的精神生活,表现出子女对父母的敬重,使父母的生活更具品质,这正是孔子所倡导的“敬”的体现。(3分,观点明确1分,分析在理2分。有欠缺酌扣)【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比较简单,可以先明确观点,然后结合着孔子在文中的孝更在于敬这一特点,来分析列举的“新二十四孝”行动标准正好体现了孔子对敬的要求和表现。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五、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完成后面的问题。(4分)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日:“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日:“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14孔子向季康子提出了哪些“为政”的主张?请综合以上材料,用自己的话回答。【答案】孔子从“政”字的解释入手,告诉季康子当政者自身品行要端正,只有先正己方能正人,才能带领百姓走上正道;孔子反对杀人的恶政,并以“风行草偃”为喻,强调使“民善”的关键在于当政者个人的道德表率作用。(共4分,每点2分)【解析】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六、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15孔子认为,一个人能做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算是“仁人”吗?孔子认为行“仁”的方法是什么?【答案】是(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孔子是从推己及人的角度来论述“仁”,孔子认为求仁(行仁之道)不必好高骛远,从浅近易行的“恕”做起,从寻常事理入手,推及他人。【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先读懂题中文段的意思,即先将文段翻译出来。然后再归纳概括,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其中,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6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孔子的“恕”的理解。【答案】孔孟最高的道是“仁”,而“恕”是通向仁道的最基本的途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是以推己之心来对待别人,这种“恕”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先读懂题中文段的意思,即先将文段翻译出来。然后再归纳概括,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其中,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