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化融合元年-第二届中国信息化融合发展创新大会.doc
-
资源ID:45056753
资源大小:29.50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国信息化融合元年-第二届中国信息化融合发展创新大会.doc
中国信息化融合元年:第二届中国信息化融合发展创新大会 美国华尔街街头,烈日下,一位西装革履的银行家正背着一个大纸牌为自己找工作,纸牌上面清晰地写着名字和联系电话。过往行人无不一脸落寞:谁知道明天自己会不会也像他一样,站在街头乞求一份工作。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企业在一批批倒下,甚至连开在工厂旁边的小餐馆都不得不无奈地挂起“门面招租”的牌子。美国是东莞最大的出口国,由于订单急剧减少,倒闭的阴霾笼罩着这个曾经繁华喧闹的中小企业聚集地。 经济学家郎咸平称,今年3月6月间,在广东东莞倒闭的中小企业多达20%30%,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遏止,这种加速度倒闭的规模有可能达到40%50%。 如果说,2021年,中国迎来了经济变化的“震荡波”;那么,2021年,这股剧烈的浪潮已经从地球的另一端席卷到了全世界,中国也不能幸免这让中国信息化的融合元年显得尤为不平凡:经济大势的低迷,愈发考验一个国家的承受能力;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战略转型完成之时,“融合”的命题将更为沉重,中国在工业化强国的道路上还要走得快些,再快些。 转型 有人说,2021年是中国信息化的低谷,是“冷清”的一年。但恰恰相反的是,这是众多矛盾与焦点交织的一年,是中国信息化的战略转型之年,蕴含着无限的挑战与机遇。 2021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论述科学发展观时提到。“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同时,十七大报告也鲜明地提出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新命题:“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两化融合”是国家信息化战略重点的转移,信息化将从以往的以电子政务为中心转向以推动工业化发展为中心,把信息化放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上,解决经济发展中最为紧迫的问题。 到了2021年,动荡全球的经济局势将这种融合提到更为迫切的关口。 首先是制造业逃离。迫于经济压力,国际巨头纷纷向成本更低的国家转移生产制造基地,这给原本就处于产业链下端的中国企业带来了巨大冲击。无论是中小企业还是大型企业,如何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向产业链上游进军都成为生死攸关的问题。 其次是全球经济疲软。9月,美国第四大投行、有着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申请破产,华尔街的经济低迷之势如洪水般不可遏止,金融危机像瘟疫一样在全世界蔓延开来。中国如何挺住。事实证明,除了加强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外,加速完成工业化进程,完成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才是治标的根本出路。 为什么要融合。这是时代给出的命题。中国必须在尚未完成市场化、工业化的情况下,同时迎接全球化、信息化的挑战,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加速融合将成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动力,信息化也将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 2021年也是中国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一年,大部制调整尘埃落定。在大部制调整看似政策“真空”的半年里,不少人认为,信息化跌入了史上最为冷清的一年。 事实上,信息化并非陷入全面“冷清”的低谷。 在文博行业掀起的第三次信息浪潮里,信息技术就是弄潮儿。如今,每一位进入故宫博物院或是首都博物馆的游客,都能体会到博物馆“走下神坛,贴近观众”的变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信息化都会是文博行业的主题。”多位文博业信息专家都持相同观念。 “现在我们能够更冷静地对待信息化。”在记者对绿色it的调研中,众多企业cio直言,经过多年信息化的沉浮,他们更加务实和善于思索,不再被it厂商的概念“忽悠”。 同样,在这一时期,电子政务也一改前几年的喧闹局面,开始了冷静的反思。 就在所谓“冷清”的这一年里,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标志着国家从行政体制上进一步确立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信息化体制初步建立。 2021年并不冷,在经济低迷与行政改革交织的一年中,中国信息化已经完成了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战略转型,并从国家体制上将其巩固下来。在未来的日子里,融合的脚步将势不可挡,但融合的道路也将荆棘丛生,希望与挑战并存。 焦点 人类从蒸汽时代步入电气化时代,用了将近100年;从电气化时代到自动化时代,用了将近80年;之后的30多年,微处理芯片的发明,使工业化步入了智能化和网络化时代。 那么,中国将用多少时间完成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大体上到2021年,工业化能从现在的中期发展到中期的后期、或者后期的前期,而信息化则从早期发展到中期的前期。”一位信息化专家这样说。 融合的道路是漫长而艰辛的,融合的手段则需要在关键时间抓准焦点。 今年8月,本报记者在湖南参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调研时,一家年销售额40亿元的大型企业负责人对记者倒出这样的苦水:高精度的数控机床是企业生产的核心,国内很难买到这样的尖端科技产品。这家企业曾经斥巨资从国外买了一台数控机床,但由于其精度达到军工装备水平,受到国外出口限制,结果辗转了很多国家、历时数年才进了中国。 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动脉,而信息化的生产装备则是信息化的制造业核心,是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焦点所在,是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真正难点,也是占领全球制造业制高点的必由之路。 在记者采访中小企业数据中心时,发现多数企业由于欠缺对信息化建设的全盘计划,建成的系统形成信息孤岛后,纷纷面临推倒重建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企业主陷入到信息化投入的“无底洞”中,以致失去动力。 很多企业认为,erp就是信息化的全部。事实上,erp是企业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科学化管理方式的一种手段,远不能代表信息化的全部。而定位于与工业化融合的信息化,则更加超出了手段的范畴,它将成为企业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建立良好企业生态的核心动力。 由此看来,抓住融合的焦点,就要抓住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的信息化,而这种信息化已经远远超出企业信息化的内涵,被赋予了最新的时代气息。调研中,本报记者发现:产品信息化是两化融合的最直接体现;生产制造装备信息化是企业实现生产核心竞争力的保障,是融合的关键;生产过程控制信息化、包括erp在内的企业管理信息化亦是不可缺少的必要元素。 本报记者调研时还发现,尽管信息化已经开始深入企业,但是如何将信息化融入企业战略,如何使信息化深入企业结构转变,则是新时期的新课题。同时,对于资金基础薄弱、急需向产业链上游转移的中小企业来说,信息化怎么走,仍未破题。 这些都是融合新时期不可回避的难点。 同时,抓住了融合的焦点,是否就意味着其他领域的信息化就可以弃而不管、听之任之了呢。 前不久,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布的2021年度全球电子政务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水平从2021年的第57位落到了第65位。农村信息化也在今年出现回落,厂商的急剧降温与去年的热火朝天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是否说明,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主基调下,其他领域的信息化就要让位呢。 “两化融合是代表国家信息化战略重心的转移,绝不意味着其他领域的信息化可以停滞不前。事实上,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信息化在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撑作用将更加显现出来。”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原农业部信息中心主任方瑜表示。 信息化如影随形,它在引发工业结构转变的同时,也已经潜入社会的各个层面,带来从企业到政府,从民主政治到社会文明的深刻变革。在融合的新时代,这种趋势不仅不会削弱,还将进一步增强。 在承担“两化”融合重任的同时,信息化如何促进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如何弥合城乡巨大的数字鸿沟。如何节约能源,建立生态文明。如何成为社会的“基因”,惠及全民。 融合元年的中国信息化,还有太多待解之题。 专家看融合 装备制造业信息化需扶植龙头企业 今天,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的重要体现,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在工业化阶段都已经将装备制造业作为主导产业,给予重点扶持。如何增加并利用it砝码,辅以切实可行的方法,提升和改造中国传统装备制造业企业,正成为信息化行业和装备制造行业共同关心的话题。 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引下,我国不少装备制造企业正在逐步做大做强。这些企业已经普遍认识到,将it融入企业的战略层面,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稳步增长的需要。信息化只是一种先进的手段,它必将会落实在工业化上。 在工业与信息化融合的机遇面前,装备制造业信息化仍然面临着不少现实的问题。第一,缺少核心技术。特别是产品信息化方面存在差距,很多产品仍旧是依赖进口,像数控机床产品中的控制、主轴、伺服系统等,很多还需要进口。第二,装备制造企业对于工业与信息化融合的认识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尽管以前很多企业所做的信息化工作,实际上就是“融合”的工作,但更多的还是停留在关注工业与信息化具体融合手段的层面。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在产品设计方面已经和国外企业相差不大,很多国内企业早已经甩掉了手工图纸,采用计算机设备进行设计,运用数控机床进行产品加工,但是在企业管理信息化方面差距还比较大。由于管理模式、企业文化等原因,我们很多装备制造业企业的管理经营还相对落后。 因此,要想持续地促进装备制造业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一定要扶植大型龙头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但在资金,还要在人才等其他“软”环境方面进行必要的支持。 大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做好了,必然会拉动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就拿汽车零配件产业来说,那么多中小企业处于整个产业链的末端。如果所有汽车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完善了,所有产品采购、技术信息发布都通过网络实现,那些中小的零配件加工企业也会进一步关注自己的信息化建设。 电子政务进入反思期 今年是“两化”的融合元年,但大家都发现电子政务“冷”了。今年的“冷”实际上是电子政务进入反思期。“大部制”改革凸显了旧有电子政务构建体系的诸多“病症”。 在过去6年里,电子政务最突出的现状是地方和部门在本机构范围按自身业务流程自建自管,缺乏跨部门的参与共建与协同合作。当机构职能转变和发生机构改革时,电子政务系统将会处于难以适应并面临推倒重建的尴尬局面。 二是高成本,低绩效。按照赛迪顾问公司2021年的统计数据,2021年与2021年电子政务的合计总投入超过了1200亿元,但前不久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布的2021年度全球电子政务发展水平排名中,中国从2021年的57位落到65位。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电子政务出现“变冷”局面是长期以来多方面的“顽疾”所致。产生这些“顽疾”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电子政务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和缺失。 从战略目标上看,2021年以后推行电子政务长期注重于社会监管。直至2021年,国家电子政务总框架才明确提出以惠及全民为宗旨的公共服务目标和以跨部门协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关键和主线”的建设思路。在此之前,大多数的地区和部门,单纯地把“提高办公效率”作为加强社会监管的主要目标。这种理念极易导致部门封闭自建电子政务系统。 从具体管理上看,可以说自2021年以来,我国电子政务管理体制一直存在“上无司令部,下无法律责任人”的两无状况。决策层管理不够健全,造成总体规划、顶层设计、具体指导、统筹协调和投资监管等重要管理环节上的领导力不足,导致电子政务出现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乱象。 目前,国家正在实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大部制”为标志的改革将突出政府职能转变和理顺管理结构,将在2021年最终形成新的管理体制,建成服务型政府。这意味着我国电子政务必须应对全新的挑战:要建立能够动态地支撑长达12年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适应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机构不确定性的电子政务系统。这是电子政务在2021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的工作重点。 农村信息化面临新起点和新突破 2021年是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一个拐点。 2021年9月,宁夏作为国家级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省域试点,把农村信息化作为“一把手工程”,破解了众多全国性难题,率先实现了信息服务体系覆盖全部农村地区。 社会力量也更加关注农村信息化,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与中国致公党合作,在“村络工程”的基础上,开展了“绿色电脑扶贫行动”;广典传媒的“西陆劳务电子商务平台”成功地为1.5万名农民工找到了适合的工作。 可以说,从农业部2021年发布“十五”农村市场信息服务行动计划,提出解决信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以来,经过7年的探索,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更加走向理性和成熟。 最近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这个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和部署,为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勾勒了一幅切实可行的“路径图”,也为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带来全新发展契机。 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现代农业的总思路。确保粮食安全、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部署,将对农业信息化提出新的应用需求和创新课题。 三中全会把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农村信息化将在发展农村文化、农村教育、农村医疗卫生、农村社会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农村扶贫开发、农村防灾减灾、农村社会管理等8个方面找到新的着力点。 三中全会完善党领导农村工作的体制机制,将会为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上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2021年,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发展会更加理性,从注重技术到注重应用,从注重形式到注重内容,从注重投入到注重运行,从注重政绩到注重效果,从部门推动到全局整合,随着中国农村新一轮的改革,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必将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新的突破。 信息化是绿色化工的强力支柱 化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关系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国家“十一五”计划中提出gpd能耗比2021年降低15%20%这样的一个目标,对于整个化工行业来讲,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作为流程制造工业,化工行业能耗巨大,生产的排放物中多是有害气体。所以,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成为绿色化工的三大应用。信息技术在这三大应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很多企业都在生产控制领域、生产管理领域、生产经营领域,分别加强了dcs、mes、erp等信息化建设工作。 那么利用信息化解决绿色化工问题的切入点在哪里。我认为,一方面是以预防为主,利用it技术建立一套监控运行体系。另一方面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制定一套安全处置的信息化系统。 目前化工行业中70%的生产,以及大型装置基本上都使用了dcs技术,mes在国内大中型化工企业里的使用率也达到30%。这些应用能使企业逐步积累对整个产业过程、生产稳定状态的连续性监控、监测和控制的数据,并以此为基础开发相应的监控软件,配合监控系统,建立预警监测系统。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时,控制人员可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比较,了解该情况出现的连带影响,从而及时发出预警。 另外,环境保护对于化工企业而言,不是一个技术问题。从企业开始设计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大量的it技术的应用,考虑如何更加环保、更加绿色。基于it模型,可以模拟出如何完善整个系统,从而实现耗能最低。利用相应系统,可以对一些实时动态污染物的排放量进行监测。 其实,目前很多化工企业已经建立了大气监控点、污水排放监控点,利用视频系统和it信息系统的结合,实时监控整个企业的生产环境,一旦发生污染物泄漏,便能及时预报。此外,有很多企业的监测点与工厂周边社会的信息系统整合在一起,一旦发生泄漏等环境污染事故,可以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治,以保证对环境产生最小的影响。 共享数字城市的灵魂 2021年的城市信息化,逐渐从重基础建设、轻应用的误区里走出来,更加务实与理性。 2021年发生的一系列大事件推动了城市信息化的发展。北京奥运会给各举办和协办城市的信息化建设带来了动力。除赛事运行、场馆管理、项目建设等方面的信息技术应用外,城市管理和服务领域的信息化也有了新的进展。奥运就像助推器,加速了新技术的应用、推广与渗透。 基于空间信息的公共信息服务是城市信息化的重要任务之一。许多网站提供的空间信息都是非官方的,但奥运官方网站使用了经国家测绘局审查的电子地图,这将有助于信息整合范围的扩大、层次的提升和公共信息服务能力的提高。此外,雪灾、地震、食品所带来的安全问题,使各地政府体验到信息手段在应急、监管、质检、安检方面的巨大力量,也因此愈加地依赖信息技术。 在信息化需求不断提高的同时,城市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更加明显。在当前条条块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下,进行信息化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应用共享十分迫切。 首先,缺乏规划实施的监控。实施过程中有力监控的缺失是造成城市信息化纸上谈兵的关键原因,因此,我们常看到很多城市有资金、有规划,却没有成果。 如何验证城市信息化的绩效,到目前为止并未找到适当的方法。我们认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全国推广北京市东城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的经验值得借鉴。 标准化问题已经被反复提及。由于数字城市建设涉及方方面面的技术和管理问题,其标准化工作相当复杂,但我国不同部门和不同行业的信息化标准都不同,导致城市信息化的推行难向深处渗透。 信息平台建立将是2021年的工作重点。数字城市的灵魂是信息共享,信息化平台的建立需要共识,目前已经有人意识到,但仍有部分人不以为然。从长远来看,信息共享平台是大趋势,这一平台包括资源、系统、网络,甚至组织机构的联动。“整合”不意味着把所有系统集成一块,而在于对公共资源、可公布的信息进行整合,增加透明度。 中国面临应急体制变革 目前,我国应对大规模灾难已经初步形成了有效的保障和执行体系。这些应急体系及措施在今年发生的南方冻雨、汶川地震,以及洪水等自然灾害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自然灾害中,我国尚不成熟的应急体系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促使我们研究各种自然灾害之间,以及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社会展之间的关系,综合评估灾险;应对已有的防灾、减灾科技成果和应用系统进行综合集成,实现信息共享;应在气象、水文、地质、地震、海洋、环境等灾险检测站网的基础上构建立体监测体系和灾后监测研究预警预报网络体系,实现不同灾情的一体化应急、灾备管理;应整合各类资源,将应急、灾备体系纳入到国家和各地区、各部门发展的规划中;同时将灾害预防等科技知识纳入到国民教育。 更重要的是,我国更应尽快完善统一、协同的应急系统平台建设。该平台建设应以公共安全科技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应具备日常管理、风险分析、监测监控、预测预警、动态决策等功能。我们还应该建立全国统一、高度集中的应急指挥体系和指挥中心,从而有效融合各级政府部门、军队系统、武警系统、消防系统,公安系统、非政府组织等力量。 就政府而言,将面临一场彻底的应急机制和应急体制变革,将由垂直行业的应急指挥体系变成横向协作、跨部门、跨行业的统一联动应急指挥体系。实际上,在北京、南宁等省、市,已经在此方面展开尝试,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比如南宁,利用集成的数字化、网络化技术,通过整合110报警服务台、119火警台、120急救中心、122交通事故报警台等,将应急救助纳入统一的指挥调度系统,实现了跨部门、跨警区,以及不同警种之间的资源共享,统一指挥协调。 就企业而言,将进一步科学、合理地制定应急预案,结合具体的灾害场景和当地的人文、地理环境、组织情况等进行编制,并且必须符合相关灾害防范、抢救、抢修和灾后安排的技术和科学要求。 第 15 页 共 15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