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导航】2014版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 区域地理 第1章第1课 世界地理概况同步测控 新人教版.doc
-
资源ID:45080072
资源大小:312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学海导航】2014版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 区域地理 第1章第1课 世界地理概况同步测控 新人教版.doc
第一章世界地理第1课世界地理概况读图,回答13题。1.图中四地所在大洲排序正确的是()A南美洲、非洲、北美洲、亚洲B非洲、南美洲、大洋洲、欧洲C南美洲、大洋洲、亚洲、欧洲D非洲、大洋洲、北美洲、亚洲2.图中四地所在国家排序正确的是()A阿根廷、南非、泰国、法国B巴西、澳大利亚、印度、德国C坦桑尼亚、阿根廷、澳大利亚、英国D赞比亚、智利、美国、俄罗斯3.图中四地所在国家所濒临的海洋,排序正确的是()A大西洋、印度洋、泰国湾、地中海B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波罗的海C印度洋、太平洋、地中海、北海D大西洋、太平洋、阿拉伯海、波罗的海下图表示除南极洲外的六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读图回答45题。4.e大洲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A人口增长过快,人均资源不足B人口素质低,缺乏环保意识C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D女性比例小,人口生育率低5.b、d两洲之间的分界线是()A直布罗陀海峡 B白令海峡C苏伊士运河 D巴拿马运河6.读“海峡轮廓图”,回答问题。(1)E位于小亚细亚半岛,F为非洲。(2)沟通阿拉伯海和红海的海峡是曼德海峡,图中代号是C;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海峡是直布罗陀海峡,图中代号是A;跨越两大洲又位于同一个国家内的海峡是土耳其海峡,图中代号是B;周围沙漠气候广布,附近又盛产石油的海峡是霍尔木兹海峡,图中代号是D。(3)以上四个海峡的位置从地质方面考虑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位于板块的交界处附近。 (2011·重庆模拟)下图是世界各大陆荒漠构成状况,读图回答78题。7.四大陆中热带荒漠成因与本格拉寒流有关的是()A B C D8.两大陆温带荒漠成因各异,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大陆面积和轮廓 B过度放牧和樵采C纬度位置和垦耕 D海陆位置和地形(改编题)读两组国家劳动力在农业、工业、服务业中所占比例图,回答910题。9.组国家从组国家输入工业()A制成品 B资本 C技术 D原料、燃料 10.关于、两组国家劳动力就业结构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国家农业、工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大,经济发达B组国家工业、服务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大,经济发达C组国家农业、工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大,经济发达D组国家工业、服务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大,经济发达 11.读下图,回答问题。(1)比较图中A、B所在半岛的地貌特征,并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其成因。(2)图中M、N两城的年平均降水量分别是2681mm和1498mm。试分析其差异形成的原因。(3)图中M、N地所属农业地域类型是水稻种植业。试分析形成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第1课1C2.B3.D根据经纬度可知,地位于巴西高原,濒临大西洋;地位于澳大利亚的大自流盆地,濒临太平洋和印度洋;地位于印度,濒临阿拉伯海;地位于德国,濒临波罗的海。4C5.D第4题,考查人口问题。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增长过快,人均资源不足;欧美等发达国家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图中信息确定字母代表的大洲。由六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可以看出,人口比例最大和最小的大洲分别是c和f,故c为亚洲,f为大洋洲。由1970年至2000年六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变化情况可以推知a、b两大洲人口增长较快,a洲人口增长最快,故a为非洲,b为南美洲;d、e两洲人口增长缓慢,e洲人口负增长明显,故e为欧洲,d为北美洲。第5题,南美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为巴拿马运河。6(1)小亚细亚非(2)曼德海峡C直布罗陀海峡A土耳其海峡B霍尔木兹海峡D(3)位于板块的交界处附近7B8.D不同温度带的荒漠面积能反映该大陆的纬度信息和大陆面积大小,据此可判断分别是亚洲、非洲、澳大利亚和南美洲;非洲南部西海岸的热带荒漠的形成与本格拉寒流有关。亚洲温带荒漠形成原因与其中部深居内陆的位置有关,而南美洲的温带荒漠主要分布在南部东海岸,由于地处安第斯山的背风坡而降水稀少,从而形成温带荒漠。9D10.B从图中能看出,组国家服务业所占比重超过50%,而组国家农业所占比重超过60%。根据不同生产力水平国家的发展现状可判断,组国家是发达国家,组国家是发展中国家。11(1)特征:A地为高原,地表平坦;B地为高大的山脉(山河相间),地表崎岖。成因:A地位于印度洋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长期经受外力的侵蚀而形成地表平坦的高原。B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碰撞地带),地壳活动剧烈,岩层受挤压而形成高大的山脉。(2)该地夏季盛行西南季风,M城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而N城位于背风坡。所以M城的降水多于N城。(3)水稻种植业位于沿海平原,地形平坦;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生长;历史悠久,水稻种植经验丰富;人口多,精耕细作;接近消费市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