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 触龙说赵太后导学案1(无答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
资源ID:45123643
资源大小:82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 触龙说赵太后导学案1(无答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第17课 触龙说赵太后课题备课人案序学 习目 标重 点难 点1、理解文章大意2、熟读课文教 学方 法合作探究 朗读,讨论,积累教学过程师生活动一、认定目标二、自主学习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学生齐读课文后用1015分钟时间结合课文下面注释疏通文意。3三读课文,指导诵读,理清思路 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一下每段的主要内容。三、展示交流1提问:第一自然段,寥寥几笔,交待了什么? 明确:交待了故事发生的原因。“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一句点明赵国危在旦夕。赵氏求救于齐,齐必以长安君为质。大臣的强谏,太后的不肯,拉开了这个故事的序幕。 2提问:对第二段貌似娓娓闲谈话家常的对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明确:此段貌似闲谈,实际上是触龙巧妙地说服赵太后的第一步。“盛气而揖之”说明太后的思想上有准备,既使你是身居高位的老臣,照样让你过不去。可触龙却采用“缓冲法”,见面后,只字不提“令长安君为质”之事。而是诉自己的病苦,问太后起居,在叙寒问暖中使太后“色少解”,打破了僵持不下的局面,为进谏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第三自然段敌对情绪逐渐消失,紧张气氛趋于缓和,触龙为何还不提“以长安君为质”之事,而提出让自己的小儿子“得补黑衣之数”呢? 触龙在使赵太后在“爱子”问题上引起共鸣后,又是如何进一步引水入渠的? 明确:触龙提及少子舒祺之事,不仅拆除了赵太后心中的戒备,而且使她在爱子的问题上引起共鸣。这是触龙说服赵太后的第二步。借太后的爱子之情,避实就虚地将燕后与长安君作比较,顺势引出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观点,如此的旁敲侧击,终于使太后心悦诚服。这是说服赵太后关键的一步。 四、点拨升华第一自然段 诵读指导: 本段为叙述语气,要读得平缓、清晰。第二自然段 诵读指导: “左师触龙愿见太后”使太后与大臣之间的紧张气氛得以缓解。第三自然段 诵读指导: 1“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句“令”后略作停顿。“没死以闻”要读得坚定可信。 2“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要读出疑问语气中得关切之情。 3“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句较长,一要读出反问语气,二要在“非”“计久长”后略作停顿。 五、达标反馈反思重 建教研组长审核与评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