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农村人才流失问题社会调查报告(四).doc

    • 资源ID:45148579       资源大小:42.50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农村人才流失问题社会调查报告(四).doc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农村人才流失问题社会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报告 农村人才流失 xx县xx镇社会调查为例 学生姓名:学号:指导老师: 调查时间:2021年9月调查地点: 【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令国人振奋,令世界刮目。在这大好背景之下,农村经济也持续增长,虽然农村面貌同样发生了巨变。但是改革开放同时,新的问题出现了,大量的人才离开农村走向城市,特别是技术型人才,导致农村人才流失,城市人才达到饱和状态,有些人想尽办法离开农村不愿呆在农村,觉得农村福利和设施比不上农村,务农不仅辛苦而且收入也不高,虽然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但是并没有改变农村的现状。本文运用所在xx县xx镇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从农村的教育、娱乐、收入等方面入手进行现状与原因的分析,并结合自己的思考谈谈对农村人才流失问题的看法。【关键词】 农村人才流失xx镇一、引言 长期以来,在很多人心目中,人才,起码是具有中专以上学历 或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如果用这个杠杠套下来,农村的很多技术能手都够不上“人才”的标准。但事实是,学历高却没经验的人才到农村未必好用。在农村、在基层,大量需要的是具有一定实用技能的人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令国人振奋,令世界刮目。在这大好背景之下,农村经济也持续增长,农村面貌发生巨变。但是改革开放同时,新的问题出现了,大量的人才离开农村走向城市,特别是技术型人才,导致农村人才流失,城市人才达到饱和状态,有些人想尽办法离开农村不愿呆在农村,觉得农村福利和设施比不上农村,务农不仅辛苦而且收入也不高,虽然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但是并没有改变农村的现状。本文将运用所在xx县xx镇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从农村的教育、娱乐、收入等方面入手进行现状与原因的分析,并结合自己的思考谈谈对农村人才流失问题的看法。 二、xx镇人才流失现状分析 此次调查的有效样卷总数为100份。调查对象是xx镇,主要随机调查了xx等六个村。每个村的有效问卷平均在10份以上。 (一)从务工数据上看 被调查的村调查登记的总人数为492人,务工登记总人数为158人,被调查村显示在本省务工的人数为99人,占总务工的63%,外省务工人数为59人,占总务工的37%。再将被调查的总人数中除去务工的,剩下334人大部分都是留守的老人,年龄平均在5070岁,而出去务工158人的大都是2050岁的年青壮丁。可见农村青年劳动力极少,青壮年都在外面打工,家里只有剩下老 的小的。(注;这些数据并不能代表全部只能反映被调查的村。) (二)从教育水平上看 高中文化占10%,初中文化占56.7%,小学文化占26.7%,其它约占6.6%;从对子女的教育程度上看,本科占0.3%,大专占12%,高中占21%,初中占51%,小学约占14.4%。这一部分基本调查指标数据显示,被调查者的文化程度及其子女的文化程度,可见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受教育程度偏低。很多小孩子从小受父母影响不爱读书,跟偏远穷苦大山里的孩子不一样,大山里的孩子赚不了钱,父母也一辈子没走出过大门,他们渴望学习,希望学习能够带他们脱离贫穷.尤其是子女的文化程度更为重要,有待提高。 (三)从村民娱乐方式上看 大约10%的村民回答聊天,有5%的村民回答做针线,另外有25%的村民回答打扑克或打麻将,也有60%的村民回答看电视,其余的几乎为零。可见农村的娱乐方式也相当的落后,传统的娱乐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四)从调查登记的收入上看 xx村;年总收入为493800元,人均收入为4954元,年务工总收入为338910元。 xx村;年总收入为563500元,人均收入为5350元。年务工的总收入为404500元。 xx村;年总收入为440600元,人均收入为3903元。年务工的总收入为312500元。 xx村;年总收入为426050元,人均收入为3244元。年务工的总收入为300100元。 xx村;年总收入为465300元,人均收入为4251元。年务工 的总收入为331400元。 xx村;年总收入为478300元,人均收入为4350元。年务工的总收入为361200元。根据数据显示,务工总收入在总收入中占的比重还是很高的,但是从人均年收入显示每个人的收入并不是很高,据调查数据显示,该镇村民人均年收入的大致范围是3200元5600元。但家庭开销很大,有的农户入不敷出。同时,贫富差距显著,农户最高人均收入接近万元/年,最低收入则只有约3000元/年。有的农户家里住着小样楼,冰箱、空调、洗衣机、平板电视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而有的村民家中仍住着土坯房,家用电器仅有黑白电视机。 经济收入水平偏低及贫富差距显著,使得农民根本没有精力去考虑什么人才问题,而都把精力放在了致富上。而要致富就要有钱,有钱就要工作,于是很多的人选择了外出务工,这样必会带动人才的流动和流失。 (五)政策制定不完善 近年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免农民的税收,出发点是推动农村的发展,吸引企业的投资形成一系列的规模经济改善农民的收入,政策是颁布了,但是效果只是“纸上谈兵”,在调查时有些问题是我们没想到的;据一些农户说国家颁布的惠农政策,税是免了,但是农业的根本种子的价格又上涨了,及其它与农业相关的服务价格也上涨了.究竟是政府的政策不完善导致不法商贩从中投机,还是“天高皇帝远”只是形成的局域现象。但不管怎样到头来苦的还是农民,农民还是没有得到切实的实惠,得到的只是政府政策上的“假把式”。 就拿宝塔村为例;国家几个亿建设法门寺,然后征用宝塔村农民的土地,虽然农民得到了补贴,但是补贴还是没有土地来的稳定的。如果把这几个亿切实的用到了宝塔村那能改善多少的家庭,农村相应设施就也不成问题了,更不会有辍学的孩子,笔者认为只有首先解决了农民的根本问题,次要的才会随之发展起来。但是也不排除一个旅游胜地如果做得好,也会带动当地的经济的发展,这样农民从事第三产业的生产所得收入要远远高于农业收入。 三、xx镇“人才流失”现状的利与弊分析 从整体上说,农民工进城对于加速我国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农民工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整体素质不高,尤其是其自身所带的农村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一些不利影响。 (一)从有利方面看 (1)为城市工业发展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大量农村的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为当地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廉价的劳动力,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促进了商品的出口,使我国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里跻身世界十大外贸大国,并且长期保持贸易顺差优势。 (2)为城市居民生活提供了方便。许多城市居民在选择工作上“挑肥拣瘦”,对于有些工作甚至不屑一顾,如果不依赖外地的农民工,城市的基本生活秩序都难以维持。而进城打工的农民一般为临时工、合同工,他们对工资的期望值不高,对工作条件、劳动强度、劳动报酬、社会地位没有太多的要求和考虑。他们有的从事一些城市居民不愿干的工作,例如:掏下水道、环保工人、建筑、搬运、家庭保姆等。这些农民工的到来,为当地的市民生活带来了 极大的方便。 (3)拉动了商业、交通、邮电、金融业的发展。大量农民工进城,成为城市中的消费群体。随着人数的增加,他们对粮食、副食品以及日用消费品数量的需求不断增多。另外,打工者经常与家人及朋友通过电话和通信联系,并把挣到的部分工资寄回家乡,这无形中促进了我国邮电、通讯和金融业的发展。 (二)从消极方面看 在繁荣的城市经济中,农民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同时,也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1)对城市就业产生了一定的压力。由于农民工的进入,增加了城市工作寻求者的人数,在城市就业岗位数量一定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民工就业与城市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的矛盾。(2)加重了城市交通负担。流动人口的增加使本来就很紧张的城市交通问题更为严峻,农民工在城市流动频率高,出行率高,出行量大,并且主要依赖城市的公共交通工具,这使得交通拥挤、乘车困难的问题更为严重。 (3)对城市的社会治安带来潜在的隐患。近年来,我国大城市的违法犯罪率普遍上升,其重要特征就是流动人口作案率增加。一方面,很多不法分子混迹于“民工潮”的大军中,从事倒买倒卖、偷窃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由于他们采取种种不法手段诈取钱财,故容易引发打架斗殴的现象,有的甚至发展到了行凶抢劫、杀人越货的地步,这给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了相当大的威胁。另一方面,在民工中也有一部分人以到大城市“淘金”为目的,但是,有些人素质较低,只知赚钱,法律观念淡薄,有些人心存侥幸,明知故犯,在大城市从事无证经营、哄抬物价、偷税漏税等非法牟利的活动。 此外,进城农民工特别是外来女工的婚恋生活像经不起摔打的玻璃花,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近些年来,广州市妇联受理的包“二奶”非法同居、第三者插足、重婚案件呈上升态势,其中外来打工妹居多。更有甚者从事卖淫嫖娼和吸毒、贩毒等丑恶活动。 四、“人才流失”的原因分析 (一)农村基础条件落后 调查显示,法门镇诸村落总的收入主要来自外出务工,并且他们对自己目前务农的收入并不是很满意,同时被调查者对于目前农村的生活环境都不是很满意,都觉得国家应该改上农村的一些基本条件,多建一些基本的设施。有位村民这样对我们说“去看病都要老远的路,能不能在村里多建几家医院”。这句话听似不经意,却已经反映了农村落后的生活环境。由于农村条件的落后,很少有人才愿意留在落后的农村,相比之下各方面条件优越的城市更有魅力吸引人才。由于出去务工的人数太多有些村甚至出现了土地荒芜的现象,情况已经不容忽视。而问卷也调查了村民们供孩子上学主要目的,也都是因为农村太落后,太辛苦,没有出路,觉得老一辈已经苦了一辈子,不能在让孩子再受苦.但是通过读书出去的青年,大部分留在了城市,很少有愿意再回到农村的。也有一小部分显示,是想孩子多学点知识,觉得自己已经没多少文化知识,不能让孩子也一样. (二)农村收入低 问卷显示有一部分是因为家里各种开销太大,光靠务农的收入不能支持家里的开销。而根据前面调查显示;农民的务农人均年收入为4000元5500元,而外出务工的年收入达到了两万以上,可见外出务工的收入比农民务农的收入高很多,所以农村的收入低也 是人才不愿留在农村的一个原因之一。 (三)文化生活落后 从村民娱乐方式上看,大部分的村民回答聊天,有的村民回答做针线,有的村民回答打扑克或打麻将,也有的村民回答看电视,其余的占的很少。我们可以看出,村民的娱乐方式很通俗,当然,从中国农民的共性上看,它本身没有什么弊端,但与一些地区或国家做一个比较,就有一些落后了,可见娱乐方式的落后也是人才离开农村的原因之一。比如,德国,居民的娱乐方式比较高雅,总之,能反映出其强烈的求知欲。活到老,学到老真正得到了体现,当然,这与一个国家的文化背景有一定关系,但无论怎么说,这都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四)政策问题 同时国家政策的不科学也成为了流失的一个问题,就象前面提到的,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免农民的税收,出发点是推动农村的发展,吸引企业的投资形成一系列的规模经济改善农民的收入,政策是颁布了,但是效果只是“纸上谈兵”,在调查时有些问题是我们没想到的;据一些农户说国家颁布的惠农政策,税是免了,但是农业的根本;种子的价格又上涨了,及其它与农业相关的服务价格也上涨了,可见国家的政策存在很多的缺点,不但不能有效的“惠农”,反而给一些投机者一条新的“门路”,如果国家的政策不能全面考虑,那相关的政策不但不能吸引人才去农村,反而更不利于农村留住人才。 五、留住农村人才的对策建议 鉴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要想留住农村人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积极引导从教育抓起 如果说国家支持大学生到农村当村干部之类的只是缓解就业压力的话,那国家的政策就错了,因为国家没有从根源抓起,长久以来根深蒂固的落后思想也是人才不留在农村的原因之一,大部分中国人从小就接受到呆在农村是没出息的,就连从小的老师也这么教育,因为本人也是受到了这样的教育,所以再好的政策,人们的思想观念没能随着政策改上,那也还是个问题,还是要败得。 2.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乡村当干部 2021年国务院发表的一号档主要内容是加强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政策措施。文件提出,将完善鼓励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到农村服务的有关办法,引导他们到农村创业。而与过去中国农村青年通过上大学争相到城市发展、定居的情景形成对照的是,近年来中国城市就业压力增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把目光投向农村。中国政府正加大对农村政策和资金投入,有组织地输送大批大中专毕业生投身农村,新型农民将成为现在农村的生力军。由于政府,农民,农村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对其全面意识的世界观、价值观宣传教育,政府多做一些事实,不要只装表面功夫,监督政策的实施,保证政策的完善。总之,从各方面努力改善建设的理想目标,直至实现真正的惠农使农村真正城市化,让中国人不在瞧不起农民。 3.改进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建议 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有效配臵服务功能。当前,必须扭转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单一化的趋势,适应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广大农户、乡村企业多样化、多层次金融需求特点,积极构建以合作金融为主体,政策性金融、商业金融和非正规金融有机结合的功能完善、 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形成有效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金融合力。农村信用社要不断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坚持服务“三农”和市场化取向,逐步办成产权明晰、治理边界清楚、以合作制和股份合作制为经营特色的小区性金融机构。国有商业银行尤其是农业银行,要妥善处理好商业化经营与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加快业务经营战略转型,发挥县域商业金融主管道作用,在积极拓展大城市、大客户的同时,坚定不移地发展县域中高端业务,积极发展优质成长型中小客户。进一步研究制定邮储资金向农村回流的机制与办法。按照机构企业化方向改革邮政储蓄机构,尽快组建基层邮政储蓄银行网点。积极开展小区小额贷款业务的试点工作,积极为农村小区提供服务。 4.加快农村城市化 所谓城市化就是要让一部分农民进城,但又不仅是让农民进城,更重要的是通过进城农民的就业和收入结构的改变,使他们能有尊严地参与和分享城市化的成果,分享城镇中的现代生活。城市化不是简单地等于城市建设数量增加,而忽视产业结构的优化,自然资源配臵的优化以及城乡协调发展。更不能是只顾城市,不顾农村。城市化要建立在工农业发展的基础之上,而且要市场主导,政府有效引导,二者有机结合,是城市化健康发展的有效保证。城市化不能盲目攀比,不能不顾条件,一味追求速度。 综而概之,人才之所以不愿意留在农村,说白了还是因为农村的条件太差,不管是待遇,环境,娱乐方式等各方面都不能满足人才要求,所推动加快农村城市化,我认为这才是主要的,农村条件提高了,人才自然就抢着回流。 参考文献 1张正文:要重视农村人才的作用j,农业经济问题,1981年08期 2林筱文:应用系统的观点认识农村人才的开发j,高等农业教育,1985年01期 3朱长胜:农村人才枝叶谈j,农业经济问题,1982年03期 加快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培养 农村经济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有力的智 力支持和人才保证,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新局面”。只有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新农村人才队伍,形成促进农村产业开发,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引领农民变革思想、带领群众建设家园的骨干力量,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才能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因此,农村实用型人才是发展西部贫困山区农村经济的主要力量,是推动农业向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的生力军。 一、农村人才出现的问题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收入的比较差异和城乡差异的客观存在,目前,西部贫困山区大量农村优秀劳动力流向城市,农村出现人力资本空心化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使农村人力资本存量降低,阻碍农村科学技术进步和推广;使农村劳动力结构趋于老龄化,阻碍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使农村基层组织干部缺乏,农民精神文化状况堪忧,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于农村空心化的含义,许多学者的认识是指农村中的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工作,造成农村人口在年龄结构上的极不合理分布;同时由于城乡二元体制和户籍制度的限制,以及村庄建设规划的不合理,导致村庄外延的异常膨胀和村庄内部的急剧荒芜,形成了村庄空间形态上空心分布状况。农村“空心化”现象的出现,意味着大量的农村人才流出,不仅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造成了农村人口的凋零,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也引发了其他一些问题, 给社会增添了不安定因素,不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农村基层组织干部缺乏、农村政策传导发展受阻 大量农村青壮年的外出务工,一些高素质的人才也随之流出,一些村社干部多是60以上的老党员、老农民,新的后备干部队伍严重缺乏,农村基层组织基本处于停顿状态,农村党员基本没有参加过组织活动和学习。面对新农村建设任务,农村基层组织、党员干部亟需提高整体素质,很多地方,农村干部一干就是几十年,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管理方法落后,公信力较差,很难把党的方针、政策传达给农民,这势必影响农村干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示范带头作用的发挥,势必影响党在农民中的形象。同时,由于基层政权的缺位,管理不力,当前一些地方农民精神文明活动相对贫乏,封建迷信、文化糟粕、社会丑恶现象时有发生,也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1(高建勋,农村人力资本流失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安徽农业科学,2021.32,p1245-1247) (二)农村人力资本存量降低、不利于新农村建设实现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村人才匮乏与资金缺乏相比,农村人才匮乏是新农村建设中的“短板”。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都进城了,农村由“老弱病残”留守,谁来建设新农村。同时,大量优秀的农村人才外流,使农村人力资本存量降低,阻碍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推广,而农村生产的发展,依赖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推 广。科学技术的推广,是一个包含技术消化、吸收和提高的系统过程,需要一支数量庞大、素质过硬、适应现代化大生产要求的农村劳动力队伍。但是,目前每年从农村转移到城镇的劳动力主体却是有一定文化程度的青壮年劳动力,这使农村人力资本存量降低。人行巴中市中心支行调查统计科(2021)调查,外出务工人员,高中和中专文化及其以上占23%,转移劳动力以技能化程度为主,靠吃“技术饭”的务工农民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些优秀劳力,本是农村人力资本的主要载体,本是建设新农村的主力军,他们的流失,降低了农村劳动力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承接、吸纳能力,主体缺位,会让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无法实施,知识、技能、人力资本的缺乏严重制约了科技的发展,影响了科技的推广和应用,阻碍了新农村的建设。 (三)农业资源利用水平下降,农业发展严重受到影响 农村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农业资源利用率下降,农业发展水平受影响。由于从农村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多是文化素质相对较高,体力较好的青壮年农民,而留下来的多为“ 38、6 1、99”部队2(所谓“ 38、6 1、99”部队,是对农村留守人员现状的形象描述。即38为妇女群体,61为儿童群体,而99为老年人群体)。人行巴中市中心支行调查统计科(2021)调查,巴中市农村土地撂荒面积已占耕地总面积的10%。由于要素资源的单向流动,特别是高素质农村劳动力要素路径的单向流出,使农村经济发展“漏出”大于注入,无法带来农村经济真正的繁荣,由此导致农业系统发展能力日益低下,内在动力不断弱化,人才短缺、资金流失、土地抛荒、组 织涣散等问题趋于严重,影响农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进而阻碍了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 (四)农村劳动力趋于老龄化,阻碍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农村大量劳动力的外出务工,使农村劳动力结构趋于老龄化,阻碍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据人行巴中市中心支行调查统计科(2021)调查,巴中市每年转移输出农民人员年龄分布在16至60岁之间,其中16岁至40岁占63%,40岁至50岁占30%;从农村向城镇转移务工的多为50岁以下的青壮年劳动力,其比例高达93%,而留守在农村的劳动力主体则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劳动力,这使农村劳动力趋于老龄化。中老年劳动力的文化素质较低,思想保守,对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经营方式的认同和接受较慢,而且对农村中老年劳动力的教育培训等人力资本投资成本大、收益较低、难度圈套,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则需要一支素质过硬、富有创造精神的青壮年劳动力。因此,农村优秀劳动力的流失造成的农村劳动力结构老龄化,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3(鞠正江、张志勇,论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优势劳动力的流失及其防治,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4,p87-90) (五)城乡出现系列社会问题,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增多 一是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各种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偷抢骗取现象存在;二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留守老人赡养、夫妻 长期分居导致离婚率增加等社会问题突出。据人行巴中市中心支行调查统计科(2021)调查,巴中市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心理,出现逃学、辍学现象,“空心家庭”带来的亲情疏远和观念冲突可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弥漫在一些农村家庭中,留守儿童综合素质下降将使得农村劳动力出现结构性缺失,进一步引发低素质劳动力过分供给和高素质劳动力大量缺失的矛盾,留守儿童的问题容易成为新一轮劳动力过剩与“民工荒”对立的起点。农村“留守妇女”要承担起家庭劳动、生产劳动、赡养老人、教育子女的责任,面临着劳动强度大、精神负担重、缺乏安全感的三重压力,长期分居也会造成农村夫妇婚姻不稳定。三是养老的问题严重。在农村中,养老主要是靠家庭来承担。留在农村的大多数是无劳动能力的老人,而子女、特别是外出的子女对老人照顾多是经济上的支持,老年人的生老病死等得不到保障,精神上也得不到慰藉。四是农村安全构成隐患。农房多为土木结构,一些老人生火做饭,甚至点火照明,成为农村火灾的主要源头。 五、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由于利益剪刀差的作用,农民由传统农业获得的收益远小于外出打工获得的收益,农村居民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大大降低,对土地的劳动力投入量也大大减少。为保证土地的粮食产量,留守的劳动力就通过使用更多的化肥、农药、除草剂等来种植、管理农作物,而大量化肥、农药、除草剂的使用不仅增大了农业种植成本,长期下去,将会对耕地、水源、大气等造成严重污染,破坏农业生态环境的物种多样化。六是大量人口拥挤城市,对城市的社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提供、治安环境等、增加困难,造成拥堵现象,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增多,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农村人才问题制约因素 由于城乡二元体制和户籍制度的限制,以及农村建设规划的不合理,导致农村外延的异常膨胀和农村内部的急剧荒芜,形成了农村空间形态上的“空心化”。同时,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吸引农村中的有知识、懂技术的年轻人来到城市工作,造成农村人口在年龄结构上的“空心化”。 (一)二元经济结构影响,城乡收入差异性扩大 农村人才空心化的根源在于巨大的城乡差异,主要表现为以城乡收入为核心和主要内容的城乡经济差异、城乡居民享受公共供给服务的差距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经历了先缩小、再扩大并且日趋严重的过程,尤其是1997年以来城乡收入差异呈现持续扩大的态势。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1985年下降到1.86:1。此后,扩大到1997年的2.47:1,1999年进一步扩大到2.51:1,2021年继续扩大到3.2:1,5(傅紫兰,城乡统筹发展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2021.5,p1)城乡收入差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2021年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3.33:1扩大为3.36:1绝对差距首次超过1万元。6(郭晋晖,中央将大幅提高粮价08年城乡差距首破万元,第一财经日报,2021.01.16)农民增收困难,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出现了较严重失衡现象。同时,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拉大和各区域内农民收入差异性范围也逐步扩大造成人才空心化。 (二)公共物品供给失衡,农村发展整体性落后 长期二元经济结构和先工后农的指导思想,使我国以往在城乡制度上,形成了“城乡分治”的格局。如有城乡不同的公民身份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基本导向是向城市倾斜,过分侧重和保护城市、工业和城市居民。这些制度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了城乡居民在享受公共物品的供给上的差异。改革开发以来,对农村的制度歧视现象有了较大的矫正,但远未根本改变,如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和城乡分割的劳动就业制度,严重损害了农民的自由迁徙权和公平就业权,阻碍了城市化进程;二元化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影响了农民的实际收入; 三、农村经济整体落后,交通不畅、信息闭塞,文化享受消费等生产性和生活性的公共物品严重缺乏等等这些都损害了农民的合法利益也成为农村人口大量外流的原因。 (三)生存环境持续恶化,农民增收普遍性困难 近年来,虽然国家相继出台了免征农业税、粮食直补、农机具购臵补贴、种猪补贴、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等多项支家惠农政策,同时粮食价格的上涨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收入,但由于西部农村自然条件恶劣,农业生产条件极其差,科技含量低,单产提高困难,农民靠天吃饭的局面并未根本改变。同时,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弱化了支农惠农效果,农资价格上涨淹没了农产品价格上涨给农民带来的利益。同时,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困难,产业化程度低、 商品率不高等问题和农民希望改善生活条件,享受城里人生活等因素影响,导致农民“弃耕从工”现象的发生继续增加。其中农业比较效益低下,是农民“弃耕从工”的主要原因。据人行巴中市中心支行调查统计科(2021)调查,农户家庭2人进行养猪,以圈养50头,三个月出栏计算,除掉成本,每头猪的利润只有100元毛利,这样算下来三个月两人才收入5000元,人月平均不到1000元,如果两人出去找工一个月人均至少1500元两人三个月算下来就有9000元,比养猪还多挣4000元,并且自己还有周末休息时间。因此,在农村农民依靠传统的农业增收较为困难,受比较收益的影响农民多选外出而弃耕。 三、农村人才问题解决措施 农村“空心化”现象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农村部分地区出现的人才过度流失、造成农村人才匮乏的现象。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在目前,城乡统筹并不是万能的,城市内部都统筹不了,还有大量的下岗工人、贫民窟、棚户区亟待解决,再把农民统筹到城市到贫民窟,有悖于我国的政策民意。因此,在西部贫困地区要发展经济,要解决农村人才空心化问题,应反对农民城市化,采取,一种“离乡不离土,进厂不进城”的兼业式的方式,提高公共产品供给,发展农村公共基础施设,就地集镇化,依靠政策、人才、科技,成立农村合作组织,大力发展以龙头企业为牵引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 1、提高比较收益,以高新吸引人才留人 农村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一方面人才过剩,近50%的大学生失业,找不到工作,造成人才资源严重浪费;另一方面,农村严重缺人,主要是缺人才,如村镇小学老师、基层管理人员、农业科研人员和农技推广人才,形成供需矛盾。据较多数大学生不愿意到农村,特别是西部贫穷落后的边远山区,河北大学青年发展研究中心以高校中的农村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了河北省、江苏省、北京市、河南省等地共15所高校进行调研,成功访问了约500名农村籍大学生,进行的“农村籍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在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村籍大学毕业生中,93.8的人把城市作为首选的工作地点,不足7的人首选愿意回到县城、城镇或农村工作。6(中国青年报,不足7农村大学生首选回乡工作,2021.01.26)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世俗的传统官本位观念、有父母望子成龙期盼、有个人实现价值,有收入的比较因素等等。要改变现状,让人才流回农村,必须重新制定政策,让制度留人、让待遇留人。在制度上除了提供到农村人才的个人成长空间外,还得考虑必要的社会保障和改善农村公共交通等基础施设外,特别是要实行待遇留人,改变传统城市优于农村的薪金体制,把农村工作和城市工作收入倒挂,以高于城市工作的收入来留人。如在贫困山区同等级别的工作人员在城市工作收入为3000元,而到农村可以以中央转移支付和扶贫资金来进行补贴,对到农村工作人员考虑加到4000元,这样就会有大量的人才回流农村,并且回得来、留得住。因此,在具体操作中必须建立健全激励政策,为农村实用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环境。一是研究制定有利于农村实用人才成长和培养的政策。因势利导,鼓励各类“田秀才”、“土专家”兴办民办科研实体 和发展经济实体,县乡政府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的扶持资金;对农村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实用人才,政府部门应当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并优先选任村干部或纳入村级后备干部;优先承包农村资源,优先获得农业开发项目、农业贷款、技术资料、良种和先进农机器具设备等;在新技术推广、新品种试验、评定农民职称等方面给予倾斜,使实用人才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积极帮助那些掌握先进技术的外出返乡人员筹集资金,解决困难,兴办经济实体,为他们创业提供政策、信息、资金等服务。从而为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提速。 2、加强组织领导,以正确舆论导向留人 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级人才工作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带头作用的优秀实用人才的典型事迹,宣传实用人才在促进农业开发、带动农民致富奔小康中的重大作用。把人才工作领域延伸到农村,把工作对象扩展到农村实用人才,切实加强对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组织领导,着力发展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广泛动员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来关心和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积极营造一种尊重农村实用人才、爱护农村实用人才、帮助农村实用人才、向农村实用人才学习的良好气氛,为农村实用人才的成长和发挥作用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通过舆论宣传,使人们更加真切地认识到农村实用人才对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作用,也让实用人才真正感受到党和政策对他们的关心、爱护和重视,从而使他们扎根农村,各展其能,为农业发展创造佳绩。 3、增加政府投入,以增加农民收入留人 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的作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优化农村投资环境,促进农村工业化,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继续加大对农村和农业的投入力度,切实做到对农民“多予少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依法安排并落实对农村和农业的预算支出,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工作力度,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减轻农民负担,加大对农村的反哺力度,多方面增加农民的增收途径,增加农民在农村的预期收入水平。按照公共财政原则,明确政府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责任,把农村公共领域的事业建设纳入政府支持的范围,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加强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农村从业人员和农村输出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科教文卫人员待遇和地位,稳定优秀人才队伍,使其在农村就业;加强普及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好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劳动技能,促进科技知识在农业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大对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的提供,积极推进防洪保安工程体系建设,继续抓好大中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加快骨干河道、坦防治理,提高防洪能力,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入为重点的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的“新农村运动”,扩大以工代赈规模,通过国家出钱、农民出力的方式,加大对节水灌溉、旱作农业、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电、农村沼气、草场围栏等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组织和亿万农民投入到改善自身生产生活环境的事业中来,为农村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保障。 4、完善农村保障体系,以和谐环境留人 逐渐打破和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壁垒,加快取消户籍制度,改革与户籍制度相联系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各种城乡隔离的制度,建立农村社会保障政策,补偿机制和保障制度,出足够的社会保障金,为失地农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为农村家庭实现有序流动、每个家庭都能享受幸福生活提供政策支持。重点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问题。建议将“未成年人保护人委托制度”增加到“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去,落实好儿童的监护责任主体,从法律上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权益。同时,政府应该努力解决好打工农民子女的教育问题,让留守儿童真正能和打工父母生活在一起,让留守儿童体会到亲情的关爱。建立针对农村流动人口家庭的帮助支援机制,开展社会支援行动。鼓励企业、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和个人开展各种形式的帮扶行动,解决好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减轻留守妇女的生活和工作负担。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特点的农民退休制度。7(中国农村研究报告2021,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1.2,p236)使农村劳动力享有同市民同等的国民待遇,使广大农民安心建设农村。 5、构筑人才培养机制,以优质服务留人 一是建立乡镇人才工作站。以市、县级人才市场为依托,下联乡镇人才工作站,运用市场功能,构造适应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与配臵的运行框架,充分利用市、县级人才市场优势,使以市、县 级人才市场由城镇人才资源培养与配臵为主向与农村人才培养与配臵并重的方向转变,通过辐射、延伸和联结乡镇人才工作站,形成以市、县级人才市场为龙头,乡镇人才工作站为网络的农村实用人才市场运行框架,为农村人才培养打造基地,真正做到有市有场。二是完善信息服务功能。以市、县级人才市场为纽带,以乡镇人才工作站为中心,建立各类实用人才信息库,定期向农村发布实用人才供求信息,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搞好信息服务,为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三是改进服务办法,提高服务水平。乡镇人才工作站要坚持以服务为本,及时为农业生产和农民提供各种人才、技术和信息服务,做好多角度、全方位的服务。 本文作者: 杨成章: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2021级财政学博士 王国清: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博士导师 参考文献: 1.高建勋,农村人力资本流失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安徽农业科学,2021.32,p1245-1247 2.所谓“ 38、6 1、99”部队,是对农村留守人员现状的形象描述:即38为妇女群体,61为儿童群体,而99为

    注意事项

    本文(农村人才流失问题社会调查报告(四).doc)为本站会员(飞****)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