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doc
,勉四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语文试卷 (命题人:方菊云 蒋雪玲)班级_ 姓名_ 学号_(注意:本试卷分第I卷(65分)和第II卷(85分)两部分,共150分。)第I卷(共65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27分)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敛裾 j 一椽 chun 猗郁 y 黑魆魆 x B. 蓊郁 wng 独处 ch 纤细 xin 瞥见 piC. 剑鞘 qio 瞠目结舌 chng 重创 chung 变徵 zhD. 刀俎 z 目眦尽裂 z 参乘 shng 混混沌沌dn2选出下列词语书写有错的一项 ( )A. 气概 袅娜 斑驳 没精打采B编纂 厮杀 蜷缩 山清水秀C彗星 汇编 收讫 彪炳千古D潦倒 谰珊 缈茫 人才倍出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国际社会1日对俄罗斯南部北奥塞梯共和国发生的数百名学生遭劫持事件进行_ 谴责,要求武装分子立即无条件释放所有人质。 美国副总统切尼1日在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表示,他接受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的提名,与布什一起_ 11月2日的下届总统大选。 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8月31日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阐述了目前国家关于高校收费的总体原则和有关政策,他表示:“目前,高校收费政策应该说有不完善的地方,但基本上还是_合理的。”A热烈 争夺 相对 B.热烈 角逐 相对C强烈 角逐 比较 D.强烈 争夺 比较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场上的中国女排攻势凌厉,扣杀凶猛,打得对方前仰后合,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B著名画家李可染,画艺高超,着手成春,堪称力透纸背的一代大师,令人敬仰。C我们要采取科学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儒家学说进行挖掘、整理,取其精华,剔其糟粕,既不抱残守旧照搬照抄,也不数典忘祖全盘否定。D在前进的道路上,一定会碰到困难,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十分沉着,而不会诚惶诚恐。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大家要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科研和教育战线上努力开创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的生机勃勃的新局面。B她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见,是在去年夏初杨荫榆女士做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开除校中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的时候。C要学有专长,同时努力拓宽知识面,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和提高自己。D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目标,我们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坚持不懈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第十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会徽造型_,_._,_;_,象征着青少年朋友在中运会上充满激情、满怀希望、实现梦想。 会徽还将“十”和“中”巧妙地融入其中 色彩上采用红、绿、蓝三种颜色指出本届运动会的特征 体现了本届运动会“阳光运动”的主题 犹如一个在奔跑或舞动的阳光少年 仔细看又有一个变形的汉字“长”,点明运动会的地点 A B C D 7下列成语出自诗经氓的有() A夙兴夜寐B祸起萧墙C门庭若市D洋洋大观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苟余情其信芳 自可断来信B谢家来贵门 多谢后世人C留待作遗施 采之欲遗谁D适得府君书 少无适俗韵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B步余马于兰皋兮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C我心伤悲,莫我知哀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D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二、文学常识与默写填空(每空2分,共20分)10(1)诗经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收入305篇,又称诗三百,按其表现内容可分_、_、_三部分,按其表现手法可分_、 _、_三类,这便是所谓的诗经之“六义”。(2)_,所思在远道(3)_,悠悠我心。(4)_,依依墟里烟(5)反是不思,_。(6)_,复得返自然。(7)长太息以掩涕兮, 。(8)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 。三、诗歌鉴赏(共10分)1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从军行从军行 陈羽 王昌龄海畔风吹冻泥裂,琵琶起舞换新声,梧桐叶落枝梢折。总是关山旧别情。横笛闻声不见人,撩乱边愁听不尽,红旗直上天山雪。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海:当时天山附近的大湖。横笛:笛子。天山:山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新声:新的乐曲。关山:山川关隘。指山川阻隔的故乡。(1)两首诗中征人的形象有何不同?(4分)(2)两首诗在刻画人物的手法上有什么不同?其效果如何?(6分)四、课内现代文阅读(8)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12第二自然段描绘了“落蕊轻扫”的图景,其中“落蕊”有何特点?给作者带来了怎样的感觉?(4分)13为什么说“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4分) 第卷(共85分)五、课外现代文阅读鉴赏,共15分:向一棵树鞠躬 王崇亚(1)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 (2)说突然,是因为我在这条小巷的尽头住了十年,日日里从它跟前走过,竟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3)那天早晨,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 我不由自主地站在那里,仰视着这棵不同寻常的树。 (4)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周围是林林总总的大树小树。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它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砖们不规则地排列在一起,好像训练累了的老兵,歪歪斜斜地站在那里,勉强保持着一种队形。 (5)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它站在高高的砖垛上作俯视状,鸟瞰着这个喧闹的世界。 (6)它小心地经营着自己。它当然喜欢玉树临风般的躯体,哪怕是小家碧玉的亭亭玉立也可以呀!但命运却把它交付给一堆砖。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它知道,非分的妄想只能毁灭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顺势而生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 (7)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不尽的苦痛。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风雪侵蚀过它。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却贫瘠得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 (8)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 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它没有屈服。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9)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颗榆树而感动。 (10)又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11)一个老人背负着一棵树蹒跚而行。正是砖垛上的那棵树。(12)老人告诉我,这垛砖垛了十八年。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艰难度日,房子就耽搁了。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 (13)我怔在那里。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度过的。 (14)老人边走边自言自语道:“当初砖每块五分,现在涨到三毛七。你看这棵树,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竟活了十八年。若不是用砖,要活成精呢!” (15)我看见肩负在老人背上的那棵榆树,竟然是老人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几十条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 (16)老人背负着那棵老榆走了。一个自言自语的老人背负着另一个不言不语的老人,走了。(17)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背上的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躬。(选自散文,2009年第1期)14.文章结尾段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15.文中描写的这棵榆树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概括。(4分)16.文章第(7)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17.联系全文,结合文中两个划线的句子,分别谈谈自己的感悟。(4分)六、语言运用(10分):18根据所给例句仿写新语句。 (5分)曹禺的一生就像一个戏剧舞台,他以他的人格演绎了变幻莫测的世态。(1)仿写: 19按对联要求调整下联的顺序和结构(5分),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 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下联:红雨树边,小苑西回, 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1)下联调整: 七、作文(共60分)你进入勉县四中已逾半个学期了,这里的环境、老师、同学和学习生活你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感受了,请你以“我的高中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横线处可选“生活”“老师”“同学”“同桌” “梦想”“心愿”等,也可以另外选择。要求:不少于800字,思想健康,感情真挚,语言生动,中心突出。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答题纸班级_ 姓名_ 学号_(注意:本试卷分第I卷(65分)和第II卷(85分)两部分,共15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 第I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7分)题号123456789答案二、填空(每空2分,共20分)10、(1) , _ (2)_ ,所思在远道 (3)_,悠悠我心。(4)_,依依墟里烟 (5)反是不思,_。(6)_,复得返自然。(7)长太息以掩涕兮, 。(8)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 。三、诗歌鉴赏(共10分)11(1)4分_ (2) 6分_四、课内阅读(8分)12(4分)_13(4分)_ 第II卷(85分)五、课外阅读(15分)14. 3分答: 15. 4分 16. 4分 17. 4分 六、语言运用(10分)18(5分) (1)仿写: 19(5分) (1)下联调整: 七、作文(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