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4高二政治小题三 新人教版必修4.doc
-
资源ID:45172761
资源大小:99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4高二政治小题三 新人教版必修4.doc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4高二政治小题三 新人教版必修4一、单选题1. 有人曾经问过哲学家约翰·罗尔斯:你为什么要研究哲学?他回答说:“一个没有人去思考形而上学、知识论、道德与政治哲学的社会,其实是一个残缺不全的社会。”这一观点意在强调哲学 能够使人善于思考,增长智慧 能够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A B C D2. 对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哲学既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 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 不同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 科学的世界观决定于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哲学A B C D 3. “推动哲学家们前进的,绝不像某些人所想像的只是纯粹的思想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进步”。这段话阐明了自然科学的进步是哲学发展的基础 哲学的发展纯粹是哲学研究过程自然科学是哲学研究的根本出发点 哲学随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A B C D4.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表明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活动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A. B. C. D. 5. 马克思说:“哲学家并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的最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这段话的哲学内涵 A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B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C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变革的思想结晶6.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重“武装”,忌“包装”。如果只讲“包装”,不讲“武装”,就失去了意义。这是因为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科学发展观是真理性的认识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7.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说:“当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不要让他耽误了哲学的研究;当他年老的时候,也不要让他对他的研究产生厌倦。因为要获得灵魂的健康,谁也不会有太早或太晚的问题。”之所以要重视哲学的研究,是因为 A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B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C真正的哲学,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D真正的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和人们对实践的追问与对世界的思考8. 在大型工程的建设中,工程师更需要有哲学的思想,并将哲学思维充分应用到工程建设中去,用以指导工程建设。这说明A任何哲学都对实践活动具有正确的指导意义B哲学为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C哲学都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对实践的追问D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哲学是科学之科学9. 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上述两种观点的根本分岐在于A.世界观和方法论究竟谁决定谁 B.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的本原C.意识能不能正确地反映物质 D.主观能不能反映客观 10. 在人类追求智慧的过程,出现了各种哲学派别,提出了不同的问题,作出了不同的回答。但从本质上看,他们的问题都是围绕 问题展开。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B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C偶然和必然的关系 D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11. 我国东汉时期的王充认为:“人,物也;物,亦物也,物死不为鬼,人死何故独能为鬼?”下列观点与之不一致的世界观是A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B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C心之官则思 D人病则忧惧出,忧惧则鬼出12. 在交通事故鉴定过程中,出现完全相反的鉴定结论已屡见不鲜。当然,两个鉴定书中必定有一个是不符合事实的,因为真理只有一个。这表明 ( ) A真理是客观的 B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C真理具有相对性 D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可以转变为谬误13. 下列选项中,用来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A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B物质与意识何为第一性问题C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 D世界的本源是物质还是意识14. 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燃烧的活火,它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 下列与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A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B物是观念的集合C存在即被感知 D气者,理之依也 15. 在古代欧洲,有过这样一首诗:那时候,上面的青天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也没有名字,其阿玛诗(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水连在一起。这首诗体现的是 (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16. 马克思在辩证唯物主义中提出“半截子唯物主义”的概念,即是持有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心主义历史观的一种思想。“半截子唯物主义”指的是 ( )A唯心主义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C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17. 南非世界杯期间,章鱼哥保罗成功预测了8场比赛,命中率100%。章鱼哥保罗胜利了,球迷们都把章鱼保罗视为圣物。球迷们都把章鱼保罗视为圣物的观点属于: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朴素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18. 将冰凉的手伸进一盆温水感觉到水热,将温热的手伸进去又感觉到水凉,于是有人认为“物是感觉的集合”。这种观点是:A、机械唯物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19. “入山见木,长短无所不知;入野见草,大小无所不识。然而不能伐林以作屋,采草以和药,此知草木所不能用也”。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目的C不懂得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不懂得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20.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是因为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有了绝对真理的理论体系使得无产阶级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科学理论武器 创立了唯物史观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A B C D21.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A联系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矛盾的观点2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A、已成为最终完成的知识体系B、已穷尽了一切真理C、已成为凌驾于其他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D、是人类哲学思想继续向前推进的新起点23. 今天,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中央一再强调各个地方不要停留在宣传和口号上,不要搞形式主义。从哲学上说,这就是要求我们A做任何事都不需要形式B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D要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4.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这是因为科学发展观 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巨大物质力量 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 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正确地概括了时代的认识成果A B C D25. 在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着标志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的两行字:“以往的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这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 )A阶级性 B能动性 C实践性 D科学性26. 人们能够创造出自然界里本来没有的东西,如计算机、电冰箱、宇宙飞船等。这表明A人们能够创造自然物 B人工化的自然物不再具有客观性C人们能够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 D人们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27. 有的人承认运动是绝对的,但否认运动的主体是物质。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观点的是:A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B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C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28. 脑科学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因学习而产生的“西塔波”可促进脑神经细胞生成。从而使“大脑越用越灵”的观点得到了确切的科学依据。“大脑越用越灵”的事实表明: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B物质是运动的主体C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D认识运动的主体是人的思维 29.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反映了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 A客观实在性 B静止 C运动 D客观存在 30.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少古诗文给人以深刻的哲学思考。“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蕴涵的哲理是A.自然界是不变的,而人是在变化的 B.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C. 事物的本身不变,但人的心情在变化 D.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运动,但根本性质未变 31.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自然界是物质的 B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中C运动与静止是统一的 D人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32. 古人云:“竭泽而渔,非不得鱼,明年无鱼;焚林而畋,非不收兽,明年无兽。”上述材料所蕴涵的哲学道理是A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联系 B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无条件的C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D违背规律必然要受到规律的惩罚33. “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段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发展的 B 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有规律的 34. 不同宗教的诞生地域不同,向人们描绘的天堂模式也各异。如伊斯兰教的天堂原型是沙漠绿洲,而中国道教的天堂则是封建时代皇宫的翻版。这说明 A宗教观念并非主观自生,其内容来自现实世界B宗教是对客观世界的如实反映C宗教观念是人们善良愿望的反映 D人间的绿洲和皇宫是天堂在尘世的影子 35. 鲁迅说:“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底,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表明 A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B人具有主观能动性C任何观念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D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的36.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他的娃娃日记中写道:"儿童最初的世界观是完全以他自己身体和动作为中心的,它完全是无意识的,然而这种无意识并不类似于洛克所说的'白纸',事实上,主体的心灵不可能是一张白纸,它没有一定的内部结构就不可能具有任何认识能力,它具有遗传得到的心理本能结构,并用它来同化客观的信息。这段话表明( )A人脑天生有意识 B意识是人脑特有机能C意识是物质的反映D意识是人脑的产物37. 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成当务之急,是一场关系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革命”.培养人们的节约型意识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表明A.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B.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在不断发展的C.认识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D.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38.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称,他们在实验室人工构造了一种单细胞模型,这种单细胞模型能够自我复制和进化,已经具备了“生命”的基本特征。这表明A人们可以改造自然物及其属性 B人们能够根据自然规律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C科学发展使物质变化依赖于人的意识 D人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规律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