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浙江省杭州市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doc

    • 资源ID:45202454       资源大小:190.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浙江省杭州市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doc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4年南京青奥会吉祥物“砳砳”,以雨花石为创意源泉:选用雨花石作为吉祥物可以向世界展示南京作为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亲近自然、绿色发展”的独特魅力。不少商家及时推出的体现江苏文化特色的青奥会吉祥物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这说明 A文化创造力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B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C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 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2.上海芭蕾舞剧团创作的现代芭蕾舞剧简爱,是根据英国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享誉世界的同名小说改编的。该剧在国内赢得观众好评,在英格兰国家歌剧院上演也获成功。这表明 A.要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 B.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交流的主要手段 C.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实践中产生的各民族文化有共性 D.中外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3. 2014年,网络热点事件层出不穷,“且行且珍惜”,“你懂的”,“有钱,就是任性”等,都是通过互联网引起了全社会的强烈关注。这说明大众传媒 已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因其先进的技术支撑而逐步取代旧传媒 是社会生活中最常见、最直观的传媒 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 A B C D 4“感情深,一口清!感情浅,舔一舔!”在国人深厚的酒文化影响下,坐在酒桌旁如果不喝酒,就好似失礼了。不过查“酒驾”后,各种饮料、豆浆及汤品成了白酒的替代品,演绎出了“只要感情有,喝啥都是酒”的新“酒桌文化”。这说明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社会制度的更替可以促进文化的进步 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A B C D 5.面对社会热议的英语高考存废之争,甲认为,废除英语高考可以拯救母语,提高国学素养;乙认为,废除英语高考不利于国际型人才的培养。据此,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的不足之处在于把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对立起来B乙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外来文化对中国发展的影响C学习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D随着高考方案的改革,对外来文化的抵御将进一步增强6.在古代中国,一些人对天地的理解是:天在上,地在下;天为阳,地为阴;天为金、地为木;天性刚,地性柔。上述观点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A.缺乏科学依据,否定意识能反映物质 B.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历史观上是唯心的C.缺少辩证法思想,没有看到物质世界是发展的D.把具体的物质形态当作世界本原,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激情是吹动船帆的风,没有风船就不能行驶;激情是工作的动力,没有动力工作就难有起色。据此回答7-8题。 7. 上述材料主要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哲理 A.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物质决定意识 C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D离开了物质,意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8高昂的激情来自崇高的思想,来自强烈的责任感,来自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这说明 A人的意识受客观因素的制约 B意识的能动性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C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D只要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人们的实践一定能成功 9.印象普陀是浙江省重点文化旅游项目,是一场集自然风光、佛教文化、高品质艺术视觉效果于一体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引导人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世界就是美丽的”。这一主题体现了A.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 客观存在与主观思维相互依赖C. 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D. 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 10.下列成语与右边漫画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我的报告稿纸,你怎么放在暖气上烤呢?因为我老听人家说:你做的报告,水分太多! A.抱残守缺 B.生不逢时 C.抱薪救火 D.好事多磨 11. 当前,有些家长“超前”、“超负荷”地让孩子上各种培训班,使孩子学习压力过大,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结果事与愿违。在孩子培养问题上,这些家长 A认为事物发展不存在矛盾 B忽视了规律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C没看到事物发展过程存在质变 D不重视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的影响 12.披上一件隐身斗篷,在视野中瞬间遁形,这是人类长期以来的梦想。日前,一只猫和一条金鱼比人类提前“享用”这种隐身衣。浙江大学国际电磁科学院陈红胜教授课题组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张柏乐教授等研究团队合作,使用玻璃制造出了可见光波段的生物隐形器件。这说明 A.人可以创造自然界原本没有的物质 B.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C.人的主动创造性是改造世界的基础 D.真理的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13. 农谚说:“蚯蚓叫,大雨到。”一位农民气象员对此感到怀疑。经过反复观察和实验,他发现下雨前鸣叫的是蝼蛄而不是蚯蚓,于是把这条农谚改成“蝼蛄叫,大雨到。”经过进一步观察和研究,他又发现“春秋蝼蛄叫,大雨定会到”,但“盛夏蝼蛄叫,大雨不会到。”这表明 亲身的实践经验比他人的实践经验更可靠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A B C D 14. 2014年两会上,“退休年龄是否应该推迟”这个多年来有争议的话题再次成为代表委员讨论的热点话题,不同群体诉求反差大。这其中的原因是 A对同一事物人们往往产生不同认识 B由于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等不同,人们的认识往往不同 C在客观事物面前,真理只有一个 D人的认识总要经历一个由错误到正确的过程 15.“资源诅咒”是一个经济学术语,指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因过度依赖资源而导致经济落后的现象。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资源丰富的国家陷入“资源诅咒”的事实引起了人们的深思。“资源诅咒”启示我们要注重主观条件,改变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要重视有利条件,加快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联系观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年之后A.  B. C. D.16.右边图漫画一年之后(德国·卜劳恩)蕴含的哲理是A事物发展是通过辩证否定来实现 B事物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运动C事物发展的方向是曲折的、迂回的 D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着的 17. 2014年11月7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不要再“一任市长一张蓝图”中指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只有坚持“一张蓝图抓到底”,以夸父逐日的执着、水滴石穿的坚守,才能破解转型发展中的顽瘴痼疾。这告诉我们A.量变必然发生质变 B.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C.关键部分决定整体 D.要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18.“生命是一场球赛,最好的球队也有丢分的记录,最差的球队也有辉煌的一天。我们的目标是尽可能让自己得到多于失去的。”从哲学上看,这段话启示我们A.任何事物都包含两个方面,既有优点也有缺点 B.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主次矛盾关系C.人无完人,因此我们不要对自己求全责备D.要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向有利的方向转化 19. 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等主办的“汉语盘点2014”活动12月19日在京揭晓,“法”“反腐”“马航” “APEC蓝”“萌萌哒”“埃博拉”等获评年度十大新词。从这些新词中可以窥见当年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民众关注的焦点。这体现了A. 语言变化决定意识的变化      B.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 社会意识总是与时俱进的      D. 社会生活有其自身发展规律20. 下图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把握事物的联系,利用客观规律 B坚持实践的观点,重视直接经验 C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究事物本质 D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2014年4月29日上午,浙江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劳模先进表彰大会在省人民大会堂举行,一批在普通岗位上做出不平凡贡献的劳动者受到表彰,其中,王建民等先进个人获省五一劳动奖章。据此回答2122题。 21. 上述材料告诉我们,人的价值在于 A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B向社会索取,得到回报 C满足自我的需要和发展 D享受社会和他人创造的价值 22. 浙江省对这些劳动模范的表彰体现了 A人的价值在于社会对个人的承认和满足 B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看他在精神方面对社会所做的贡献 C人的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个人的才能 D社会对个人的承认和满足是人的价值的重要体现 23.新高考改革方案将包含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方案:一是技术技能人才高考,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二是学术型人才高考,即现行的高考,两种模式分开进行。这就意味着,在高中阶段就可以选择你未来发展的模式。不管选择什么模式,你都可以实现你的人生目标。这一做法 承认了联系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强调了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尊重人才的个体差异,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看到了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A. B. C. D. 24. 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发明蓝色的科学家。蓝光及照明的发明有助于全球节能,使人类可以拥有更加持久和更加高效的灯光。从哲学角度讲,这说明A. 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B. 科学发明有利于造福人类C. 科技创新推动人类思维的发展 D. 创新就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 25.我国的许多名言名句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名言名句与其所蕴含的哲理对应正确的是 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九仞之积,犹亏一篑之功-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A. B. C. D. 二、主观题(共50分) 26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中国态度坚决,步伐稳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材料一:2014年是大改革年,为此我国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以政府简政放权为抓手,取消了多项行政审批权力;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正确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改革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在不同领域设置了时间表。 材料一中政府采取的措施是如何体现“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的?(10分) 材料二: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京召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中央文件中第一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决定强调指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这一体系的确立既借鉴了人类优秀文明,又不照搬别国模式,是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的成果。 结合材料二,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有关知识,说明依法治国为什么既要借鉴人类优秀文明,又不照搬别国模式?(9分) 材料三:“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为我们时代划定了价值航标。我国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 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12分) 27.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之一,同时也是儒家伦理思想中基本行为规范和重要道德范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结构的变化,养老问题和老年人权益保障问题突出摆在国人面前。 材料一: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统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结构的变化,在城市里,我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的现象,有30%左右的成年人依靠父母为其支出部分甚至全部生活费。为进一步解决这一问题,更好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2014年10月14日提交杭州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的杭州市老年人权益保障规定(草案),把“不许啃老”、“常回家看看”上升到法律地步,明确规定:“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要求老年人经济资助的,老年人有权拒绝。” 结合材料一,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相关知识,阐明杭州市修订杭州市老年人权益保障规定(草案)的哲学依据。(9分) 材料二:中国自古就有“父母在,不远游”、“养儿防老”的观念。如今家有儿女的老人,仍然把养老寄托在儿女身上。“孝”是道德的根本,作为儿女,赡养老人是应尽的责任,但随着独生子女第二代出现,“四、二、一”家庭结构出现,养老问题又凸显为时代新课题。 结合材料二,运用“传统文化的继承”的有关知识,如何看待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养儿防老”的观念。(10分)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 高二年级政治学科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序号123456789101112答案DCBC DDCBCCBB序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CBDDBDBDADCAB二、主观题(共50分) 26.材料一中政府采取的措施是如何体现“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的?(10分)答案:唯物辩证法认为,复杂事物中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以简政放权为抓手取消了多项行政审批权力说明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做到了抓住了主要矛盾。(3分)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要分清矛盾的主次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发挥政府的作用说明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但也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这就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4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改革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在不同领域设置时间表说明在矛盾普遍性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这就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分)(原理1分,方法论1分,分析1分) 结合材料二,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有关知识,说明依法治国为什么既要借鉴人类优秀文明,又不照搬别国模式?(9分)答案:真理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不同国家在实践中获得的有关法治建设的正确认识都是真理,都对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可以为另一国所借鉴。(2分)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任何一种模式都是基于一定的国情建立起来的的,而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国情,因此我们不能照搬别国模式。(4分)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对依法治国方略的认识,不断超越自身。(3分)(理论、材料各1)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12分)答案: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社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3分)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保证和精神动力。(3分)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3分)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培养公民昂扬向上的品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3分)(理论2材料1) 27. 结合材料一,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相关知识,阐明杭州市修订杭州市老年人权益保障规定(草案)的哲学依据。(9分)答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进一步解决我国家庭存在的“老养小”的现象要求修订杭州市老年人权益保障规定(草案)。(3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结构的变化要求修订杭州市老年人权益保障规定(草案),通过调整法律法规等上层建筑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3分)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修订杭州市老年人权益保障规定(草案)有利于更好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3分)(每点理论1分,分析2分) 结合材料二,运用“传统文化的继承”的有关知识,如何看待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养儿防老”的观念。(10分)答案: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养儿防老”体现的“家”、“孝”传统思想是维系家庭及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2分)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养儿防老”体现的“家”、“孝”观念作为中华民族美德在世代相传中能长期保留着基本特征,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2分)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养儿防老”观念只有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才能对人和社会发挥积极的作用。(2分)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养儿防老”中“家”、“孝”的中华传统美德;改造和剔除“养儿防老”中愚昧的封建思想。(4分)(前3点理论材料各1,第四点理论2分,分析各1) - 8 -

    注意事项

    本文(浙江省杭州市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doc)为本站会员(飞****)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