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政治10月月考试题.doc

    • 资源ID:45207060       资源大小:101.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政治10月月考试题.doc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政治10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1.下列选项属于物质范畴的是:杭州地铁 科学发展观 学习计划 生产方式 企业发展战略 地理环境 A. B. C. D. 2.对物质的理解,正确的是:A.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实在 B.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C.它是以看得见的物质具体形态反映出来的 D.它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3.著名科学家霍金在他的新书大设计里说,宇宙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由于存在万有引力等定律,因此宇宙能够从无到有自己创造了自己。霍金的观点:说明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否定宇宙之外存在创造者承认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符合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A. B. C. D.4西方有上帝造人的传说,中国有女娲造人的传说。这两种传说都否认:劳动创造人和人类社会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A B C D5.法国巴黎的报纸上曾登过一则广告:“每个人只要花25生丁就可以得到既经济又没有丝毫困惫痛苦的旅行方法。”布朗立即寄去了25生丁。不久,他收到回信:“先生,请您安静地躺在您的床上,并且请牢记:我们的地球是在旋转着的,在巴黎的纬度49度上,您每昼夜要跑数万千米。假如您喜欢看沿路美好的景致,就请您打开窗帘,尽情地欣赏星空的美丽吧!”布朗顿时目瞪口呆。布朗之所以目瞪口呆,从哲学上分析是因为广告商:A.片面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 B.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肯定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D.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6.“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反映了:A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世界上一切现象都是随心所欲的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7.历史学家可以记录和重述已经发生的事情,也可以预测未来,他们预测未来的客观基础有:未来尽管多变,但并非杂乱无章  过去发生过的事,未来必定也会发生未来会发生的事,过去或现在必有端倪距离过去或现在不远的事,变化一定不会太大A     B     C     D8“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从哲学上看,词中的边塞风景是描述了:A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 B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C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原理 D人们永远无法认识变化着的客观存在9.下列诗句中,与“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蕴涵同一哲理的是:A.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B.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C.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D.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10.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A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      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11.关于运动有几种看法:甲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乙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丙说:“飞鸟之景未尝动也”。按照顺序分别是:A.辩证的 、相对主义、形而上学      B.相对主义、形而上学、辩证的C.辩证的 、相对主义、诡辩论        D.辩证的、形而上学、相对主义12.漫画问候语的变化所反映的哲学道理是:A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B思维与存在本质上是相同的C意识具有主观随意性D意识是对现实的直观反映13.某学校论坛中流行着一句话“上学时,铃声是紧迫的;放学时,铃声是悦耳的;考试时,铃声是紧张的。”这说明:A.有时候人的心态决定一切 B.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能动反映C.正确的意识对个人活动具有决定作用 D.意识是在个人主观选择基础上形成的14.在蚂蚁界,一窝蚂蚁多达万只,但多而不乱,各司其职、分工明细:蚁后的任务是产卵、繁殖,工蚁负责建造、觅食、运粮、育幼等,雄蚁负责与蚁后繁殖后代,兵蚁则负责抵御外侵、保卫家园。对于这种既没有谁挑肥拣瘦,也没有谁互相扯皮、内耗,大家配合默契的行为,有人认为某些动物也是有意识的。认为某些动物是有意识的观点:A.肯定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B.否认了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C.证明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否认了只有高等动物才有意识的观点15.菜根谭里面有一句话:“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B意识可以决定一切C物质世界的运动遵循一定的规律 D事物是不可认识的16.中国画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国画的“写意”能将千山万水收于尺幅,这正是中国画的奇妙之处。国画创作的这种特点意味着:画家的意识创造了物质世界 画家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意识是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A. B. C. D.17.人的意识是从动物的心理发展而来的,但纯粹的动物心理并不会自发地形成意识,意识是在劳动和社会交往中产生的,这说明意识是:A.动物心理发展的产物 B.社会发展的产物C.人脑高度发达的产物 D.客观存在的反映18.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变性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挡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 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 意识的本质是大脑机能 意识是人脑所特有的机能 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 A. B. C. D.19.面对严重缺水的现实,我国大部分的城市和农村人们普遍提高了节水意识。这说明:A.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D.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20.“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这个观点表明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能够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 社会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性,社会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人类总体历史进程是不可超越的 人的自觉选择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决定作用A. B. C. D.21.身体每况愈下的病人看着窗外的一棵树,树叶在秋风中一片一片地掉落下来。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画了一片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看着这片始终没有掉落的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故事蕴含的哲理是:A.精神的力量可以派出物质的力量 B.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C.实践活动可以割断不利于人的联系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22. 2012年,科学家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研制成第一片“人造树叶”。这片“树叶”能够释放出制作燃料电池的氢,它的诞生对于人类开发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意义。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 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 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不可能出现的事物 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改造的对象变成现实的东西A.         B.           C.            D. 23.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低碳经济理念正在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少开一天车、少用一张纸、节约一度电,正逐渐成为老百姓的一种生活方式。这说明:A.正确的意识决定低碳生活方式 B.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不可忽视 C.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D.意识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 24.恩格斯说:“人离动物越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越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这里强调的实践的特征是:A客观物质性 B社会历史性 C能动性 D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25下列属于实践活动的是:农民种地 科学家进行科学试验 工人做工 教师讲课 学生学习 经济体制改革 加强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教育A B. C. D.26.许多人认为,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样即使某种金融资产发生较大风险,也不会全军覆没。但股神巴菲特却认为,投资者应该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集中精力小心看好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A. 没有亲身实践就不可能获得真知 B. 认识的形成受人主观因素的影响C.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不止一个 D.投资行为成功与否取决于投资观念是否正确27.中国的谚语往往包含很深的哲理,下列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蕴涵的哲理一致的是:A.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8.“清谈误国论”萌发于晋武帝继位之初,明末学者顾炎武更是批评两晋亡于清谈,他的“清谈误国”说,正是当世“空谈误国”论断的渊源。从哲学上看,“空谈误国” 的依据是:只有实践才具有直接现实性 意识不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认识世界是改造世界的前提 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 A B C D 29马克思说过:“最蹩脚的建筑师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是他在建造房子之前就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段论述主要说明的是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C实践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历史过程 D实践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社会活动30. 过去人们只知道把煤作为燃料,现在则可以通过煤的干馏,从中提取上百种化工产品,用于制作染料、药品、化肥、塑料、合成纤维等,以满足人类的不同需要。煤的使用价值被不断发现说明:A客观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B人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化C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无限的 D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31培根说:“把学问用于装饰是虚假,完全依靠学问上的规则断事是书生的怪癖。”这段话对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必须将认识用于指导具体实践 B获得正确的认识是人们的终极目标C人们获得认识是为了判断是非 D学习书本知识不如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32.下列对于认识和真理的说法,错误的是:认识是一个过程,而真理是不变的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认识的内容是主观的两者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真理是认识,认识不一定是真理A. B. C. D.33.“是否自主招生”一直是我国教育界争论的焦点,专家、教师、家长等各抒己见,莫衷一是。从认识论角度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真理总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A. B. C. D.34.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奖者发现了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为传染病、癌症等疾病的防治开辟了新道路。这表明:科学认识能够创造理想世界 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事物的发展取决于认识的深化 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A. B. C. D.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72小时的气象预报可以和25年前36小时的气象预报一样可靠。但由于受天气状况原始数据、计算手段、分析能力等条件的限制,气象预报难以避免误差。在这个意义上,天气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据此回答3536题35.随着气象预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作出更精确和更长期的气象预报,其哲学依据是:大气运动尽管复杂,但有规律并可以被认识 大气运动的偶然性逐渐向有规律的必然性转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认识这些规律的能力不断提高 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人们完全掌握大气运动的规律A. B. C. D.36.“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此论断给我们的启示是,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成分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 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A. B. C. D.二、材料题(共46分)37雾霾锁国,折射出大气污染治理刻不容缓。研究显示,北京,上海和珠三角地区,机动车排放对PM2.5的“贡献”占22%至34%。国务院决定加快油品质量升级:加快国内炼油企业升级改造,确保汽、柴油第五阶段车用标准实施;加快汽车发动机相关技术研发与应用;按照合理补偿成本、优质优 价和污染者付费的原則确定成品油价格,完善对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补贴政策;加强油品质量监管,加大处罚力度;加强行业自律,企业要向社会公开产品质量承诺。  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治理大气污染为什么必须加快油品质量升级。(12分)38.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西藏林芝的酥油蜂蜜、四川成都的麻婆豆腐、浙江杭州的笋干老鸭煲、贵州雷山的糯米稻花鱼风味美食数不胜数。各地美食多就地取材,应时而作,搭配姜、葱、蒜、椒等多种辅材佐料,或煎、或炸、或煮、或蒸、或腌、或酿,精制而成。一道道美食让人垂涎欲滴。无论是独自品尝,还是与家人邻里、远客近友共享,都会让人感受到一方水土的恩遇涵养,叹服一方人的智慧辛劳,感慨一蔬一饭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甜酸。近期,一部介绍中华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无数食客闻风而动,众多游子平生意。结合材料,说明美食的创造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过程(10分)392011年9月12日,2011年度拉斯克奖揭晓,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 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是我国在世界上首先研制成功的一种抗疟新药,是数百名科学家经过坚持不懈的深入研究而取得的成果。它的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在当时对青蒿的试验还一度误认为其效果并不理想,以致让研究人员有废弃青蒿的打算。屠呦呦从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受到启发,认为高温可能对青蒿有效成分造成影响从而影响疗效。于是她大胆尝试改用乙醚提取青蒿中的有效成分,不用加热得到的提取物中的乙醚能自然挥发,这就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有效抗疟成分。1971年下半年,屠呦呦提出用乙醚提取青蒿素,其提取物抗疟作用率达95%到100%,这一方法的创新对证明青蒿粗提物有效性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12分)40.科技进步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长达几十年的杂交水稻科学研究中,以独创性思维和胆识批判地吸收水稻育种的既有理论,冲破经典理论束缚,从“三系法”到“两系法”再到超级水稻,从实现亩产400公斤、600公斤、800公斤并向1 000公斤迈进,为农业科技与农业可持续性发展做出了划时代贡献,获得2011年度“马哈蒂尔科学奖”。结合袁隆平对超级水稻的研究历程,说明人类求索真理的特点。(12分)参考答案1-10 ?BAAA ?CA?D 11-20 ?BBA DBD?C 21-30 BCBCA BCA?B 31-36 ?ADC? 39.答案:(1)青蒿素是我国科学家经过坚持不懈的深入研究而取得的成果,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分)在古代医学书籍相关记载的基础上,我国科研人员经过进一步深入研究,获得了对青蒿素的一系列新发现,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2分)用乙醚提取的青蒿素,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有效抗疟成分,证明了青蒿粗提物对治疗疟疾的有效性,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2分)青蒿素用于治疗疟疾,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与归宿。(2分)(每点2分,材料1分,原理1分)40.答案: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超级水稻的研究成果是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形成并由实践检验而不断发展。求索真理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真理具有客观性、具体性和条件性;袁隆平在水稻育种的真理性认识上不断获得新的突破,做到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求索真理没有止境。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对超级水稻的真理性认识还会不断扩展和深化。(7分。每句1分)参考:4.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中国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历史,是一部先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后总结出规律上升为政策法律和进行顶层设计的历史。答案:求索真理以实践为基础。加强顶层设计要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3分)认识受各种条件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求索真理是一个反复的过程。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人们对改革开放的顶层设计的真理性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在实践和认识的循环往复中获得的。(3分)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前进的和上升的,求索真理没有止境。中国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历史,是一部先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后总结出规律上升为政策法律和进行顶层设计的历史,说明真理性认识要不断扩展和深化。(3分)2. 2014年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21周年。该法颁布时正值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对于消费者权利的内涵规定具有时代局限性。比如对消费者知情权的规定,只要求保证消费信息真实性,而对其准确性、完整性没有作出规定。放眼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走过的21年,我国的消费品质量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对消费者权利的认知和消费者权利的保护,还有很多的不如意。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全新的消费模式,因此,几年前国家已经开始启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修订工作。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分析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走过的历程。(12分)【答案】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中制定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经济的发展和全新消费模式的出现,推动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修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为了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我国制定了并不断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但该法实践中还有很多的不如意。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走过20年,促进了消费质量的提高和消费者权益的维护。【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知识限定明确,即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基本理论包括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题目类型体现类。本题问题指向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走过的历程,针对知识点对应材料信息,在经济建设实践中制定保护法,经济发展和全新消费模式的出现,推动了保护法的修订,为了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制定完善保护法,保护法走过二十年,促进了消费质量的提高和消费者权益的维护。考点: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8 -

    注意事项

    本文(浙江省金华市东阳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政治10月月考试题.doc)为本站会员(飞****)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