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北方民族大融合导学案无答案岳麓版.doc
-
资源ID:45207183
资源大小:52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北方民族大融合导学案无答案岳麓版.doc
第22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学习目标:1、掌握西晋统一南北的时间,内迁的少数民族,北魏建立以及统一北方和孝文帝迁都的有关知识; 2、掌握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以及作用。 3、理解北魏统一、孝文帝改革对民族融合的促进。学习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 学习过程:(教师寄语:相信自己,永不言败) 【课堂学习】(教师寄语:精彩课堂,展现独特自我) 一、自主学习:(学法指导:1.认真阅读课文,完成学案,2.用双色笔在课文做好标记,写好提示语。把未解决的问题圈出来,带入对学、群学的环节中解决,并到小黑板展示自主学习成果。)(23分钟)1、 年,建立晋朝,年灭吴,统一南北。 2、西晋时,内迁的民族主要有、。 作用(意义): 3、 年, 的首领建立魏国,史称北魏。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5、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 【我的疑问、我的补充】请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你知道的精彩东西补充下来,准备课堂上与老师同学探究分享。二、【合作探究】(学法指导: 在合作探究后,小黑板展示探究成果,最后由各组成员对探究成果提出质疑及解决。)(10分)1.阅读下列材料:(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魏书请回答: “北俗之语”是指什么? 材料反映了哪一时期由谁主持的改革? 材料反映了哪项改革措施? 概括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2.如何正确认识孝文帝改革? 三、【系统总结】(方法指导:请你用提纲式或知识树、网络等喜欢的形式,把本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注意重点突出,详略得当。)(2分钟)四、【巩固训练】(学法指导:1画出关键词(时间、地方、人物、事件等)2排除法(先排除无关项或错误项)3要注意结合材料。)(3分钟)1、西晋灭亡后,曾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A、刘裕 B、苻坚 C、王猛 D、司马炎 2、历史上汉人常把少数民族称为“夷人”或“胡人”。灭亡西晋的一支“胡人”是 A、氐 B、羌 C、鲜卑 D、匈奴 3、最能体现北魏孝文帝实行改革的决心的措施是 A、使用汉语 B、改汉姓 C、与汉人通婚 D、迁都洛阳 4、5世纪,统一黄河流域的是哪一政权 A、北魏 B、北周 C、前秦 D、西晋 5、北魏孝文帝改革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没有守旧势力的阻碍 B、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C、得到汉族地主的支持 D、顺应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潮流 6、洛阳曾是多个王朝的古都,下列哪一王朝的都城不在洛阳 A、西晋 B、曹魏 C、北魏 D、西汉 7、我国历史上的"北朝"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哪个王朝 A、前秦 B、西魏 C、北齐 D、北魏 五、【当堂反思】(学法指导:把本节课中自己没能弄懂或有疑惑的地方写出来,课余拿出来让大家帮你解决。)(2分钟)(教师寄语: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 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_ _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