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doc
-
资源ID:45215853
资源大小:469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6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doc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练习教师版(40分钟100分)一、基础全面练(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2015·邯郸模拟)下图为动物的某组织示意图。其中1是毛细血管壁,2是红细胞,3是血浆,4是细胞内液,5是组织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1的直接生活环境是3B.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5C.葡萄糖由3进入2的过程是主动运输D.3的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解析】选D。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A错误;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细胞内液,B错误;葡萄糖由血浆进入红细胞的过程是协助扩散,C错误;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D正确。2.肌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到发挥作用经过的一般途径是()A.血浆组织液淋巴病变细胞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病变细胞C.血浆组织液病变细胞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病变细胞【解析】选D。药液经肌肉注射进入组织液,然后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浆,经血液循环到达患病位置,进入组织液发挥作用。静脉注射则是直接注射到血浆。【易错提醒】注意肌肉注射与静脉注射药物到达组织细胞的路径不同。肌肉注射药物首先到达组织液,静脉注射药物首先到达血浆。3.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管中的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依次是()A.血浆、体液和体液B.血液、体液和淋巴C.血浆、组织液和淋巴D.血液、细胞外液和体液【解析】选C。血浆、组织液和淋巴都是细胞外液,共同构成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血细胞所生活的液体环境是血浆。肌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组织液。淋巴管中的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淋巴。【易错提醒】(1)血浆血液,血液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内环境)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而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2)体内液体体液。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呼吸道、消化道等)内的液体不属于体液。(3)细胞内成分及细胞的结构成分内环境成分。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不包括细胞内的液体成分。4.在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上,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A.内环境稳态不是恒定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B.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稳定状态C.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D.该变化范围主要考虑了化验结果的误差【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1)内环境稳态不是恒定不变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2)内环境稳态可受外界环境变化或机体自身因素影响。【解析】选D。内环境稳态不是恒定不变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A正确;内环境稳态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一方面是因为个体差异,另一方面是因为同一个体内环境的稳态是相对稳定的,B正确;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含量存在差异,C正确;医学化验是高度精确的,血检指标的正常值的变化范围反映的是群体内环境的状态,与“误差”无关,D错误。5.白蛋白是健康人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白蛋白在肝细胞内合成后,分泌进入血液循环而分布到身体各处,下列有关白蛋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白蛋白越多,血浆渗透压越低B.白蛋白增多,会引起组织水肿C.白蛋白含量影响血浆理化性质D.白蛋白减少,会使尿液减少【解析】选C。白蛋白越多,血浆渗透压越高,A错误;白蛋白增多,血浆渗透压升高,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降低,不会引起组织水肿,B错误;白蛋白含量会影响血浆渗透压,可见白蛋白含量影响血浆理化性质,C正确;白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液增多,D错误。6.(2015·延安模拟)如图为人体局部组织示意图,据图分析不合理的是()A.内产生的CO2,从生成场所到达至少穿过10层磷脂分子B.如果该组织为肝脏组织,则A端比B端胰高血糖素浓度高,但葡萄糖浓度低C.通透性大于,从回收的大分子蛋白到达至少穿过4层生物膜D.存在淋巴细胞,淋巴细胞不会透过,所以抗体的运输不会是由到达,有些情况下可以由到达【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图能力培养,通过图示能够判断内环境三种成分:血浆、组织液、淋巴。【解析】选C。为细胞内液,为血浆,内产生的CO2,从生成场所到达需要经过2层线粒体膜、1层组织细胞膜、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膜,共有5层生物膜,10层磷脂分子,A正确;饥饿时,血糖水平低,胰岛A细胞产生胰高血糖素,促使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A端为进入端,所以A端比B端胰高血糖素浓度高,但葡萄糖浓度低,B正确;为毛细淋巴管壁,为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允许大分子通过,通透性大于,大分子蛋白从淋巴直接进入血浆,不经过生物膜,C错误;淋巴细胞位于淋巴和血浆中,组织液中没有;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正常情况下抗体不能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发生过敏反应时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可允许部分抗体通过,D正确。7.(2015·黑龙江模拟)下列实例中属于“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的是()A.细胞代谢离不开酶的催化,酶的活性受细胞内温度、pH的影响B.细胞代谢发生在内环境中,内环境必须保持各物质含量的相对稳定C.氧气为有氧呼吸的原料,组织液中氧气含量必须维持绝对稳定D.即使二氧化碳为细胞代谢终产物,组织液中二氧化碳含量也要维持相对稳定【解析】选D。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细胞内温度、pH的大小不属于内环境的条件,A错误;细胞代谢发生在细胞内,而不是内环境中,B错误;组织液中氧气含量维持相对稳定,而非绝对稳定,C错误;组织液中CO2含量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有利于细胞代谢活动的正常进行,属于内环境稳态是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正确。8.正常情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加时,代谢产物增加,此时该组织中的()A.组织液增多,淋巴增多B.组织液增多,淋巴减少C.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D.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多【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题:代谢产物增加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增大。【解析】选A。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强,代谢产物增加时,就使得组织液渗透压增大,表现出组织液生成增多。由于淋巴是组织液渗透到毛细淋巴管内形成的,且单向渗入血浆。故组织液增加的同时,淋巴的生成也增加。二、能力培优练(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9.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血浆pH的稳定主要与HC、P等离子有关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液等维持细胞内液、外液渗透压的主要无机盐分别是K+、Na+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建立血糖调节模型实验中,只有物理模型构建A.B.C.D.【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1)渗透压、体温、酸碱度是内环境稳态的三项理化性质指标。(2)稳态是动态变化。【解析】选D。血浆pH的稳定主要与HC、HP等离子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K+在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上起决定性作用。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消化、循环、呼吸、神经等系统共同维持内环境稳态,但调节能力有限。建立血糖调节模型实验中,模拟活动本身就是在构建动态的物理模型,再根据活动中的体会构建概念模型。10.(2015·临沂模拟)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B.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血液中的乳酸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C.AB段上升的原因是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解析】选B。AB段上升是因为人体部分细胞进行无氧呼吸造成的。刚进入高原环境到完全适应的过程中,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分裂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人体中产生的乳酸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NaHCO3反应,从而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三、大题规范练(共3小题,共48分)11.(8分)(2014·海南高考节选)根据内环境及其稳态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某奶牛场为提高产奶量,给奶牛饲喂了大量的某种精饲料后,奶牛瘤胃发酵产酸过多,引起机体血液pH低于正常值,且难以恢复到正常水平。产酸过多使pH难以恢复的原因是 。pH低于正常值会引起酸中毒,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可以在饲料中添加起作用的物质,以利于奶牛内环境的pH维持在正常水平。机体的内环境是指,主要包括血浆、。【解题指南】(1)关键知识:内环境稳态及生理意义。(2)隐含知识:内环境的理化性质(酸碱度)。【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理化性质的相关知识。pH过低,导致相关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失去活性,为了避免产生过多的酸性物质,可以在饲料中加入碱性物质,与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维持pH的稳定性。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答案:pH过低,导致相关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失活中和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组织液淋巴12.(16分)(2014·新课标全国卷)已知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动物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现给正常小鼠静脉输入一定量的该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的输入对小鼠会有一定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输入的葡萄糖进入细胞,经过氧化分解,其终产物中的气体可进入细胞外液,并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系统被排出体外。若该气体的排出出现障碍,则会引起细胞外液的pH。(2)血浆中的葡萄糖不断进入细胞被利用,细胞外液渗透压,尿量,从而使渗透压恢复到原来的水平。(3)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时,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词:“渗透压”“正常小鼠”“排出体外”。(2)关键知识:影响血浆渗透压平衡及细胞外液pH变化的因素。【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渗透压与pH)的相关知识。(1)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参与氧化分解,彻底氧化分解产生的终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自由扩散进入内环境,由循环系统运输到呼吸系统排出体外,如果该过程受阻,则细胞外液中二氧化碳积累过多,会造成pH下降。(2)血浆中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则血浆中溶质微粒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得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尿量增多。(3)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处于渗透平衡状态,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时,会使细胞吸水或失水,导致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也发生改变。答案:(1)呼吸下降(2)降低增加(3)会13.(24分)下图所示为人体的组织细胞和内环境的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是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有多对缓冲物质使其pH保持在7.357.45,对溶液酸碱度起调节作用的缓冲物质有、等。(2)下表为图中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不同部位主要电解质的含量(单位:mmol/L):离子阳离子Na+12142145K+1394.34.4Ca2+<0.001(游离的)2.52.4Mg2+1.6(游离的)1.11.1总计152.6149.9152.9阴离子Cl-4104117HC122427HP、H2P2922.3蛋白质54140.4其他53.65.96.2总计152.6149.9152.9从表中数据分析可知,血浆中阴离子浓度和阳离子浓度的关系是。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电解质含量的关系是(填“大于”或“小于”或“相等”或“相近”)。细胞需要生活在渗透压稳定的溶液中,表中数据能否说明这一点,为什么? 。(3)夏天气温高,人体大量出汗,如不及时补充水分,会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水将从细胞(填“内”或“外”)向细胞(填“内”或“外”)转移。在身体缺水时体内的抗利尿激素分泌量会。(4)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在等系统的调节下实现的。【解析】(1)图中为血浆,其中的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缓冲对能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2)表格中的表示血浆,的阳离子浓度和阴离子浓度均为149.9 mmol/L,即二者相等。图中为组织细胞,为组织液,表中的电解质含量代表细胞内液的电解质含量,数值为152.6+152.6=305.2(mmol/L);的电解质含量代表细胞外液的电解质含量,数值为152.9+152.9=305.8(mmol/L),说明二者的关系是相近。(3)大量出汗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细胞失水,此时体内的抗利尿激素分泌量会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4)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即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在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等系统调节下实现的。答案:(1)H2CO3和NaHCO3NaH2PO4和Na2HPO4(2)相等相近能。溶液渗透压的大小与溶质微粒的多少有关。表中数据表明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溶质微粒数目大致相等(3)升高内外增加(4)神经、内分泌和免疫-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