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重点高中学校2018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检测试题02.doc
-
资源ID:45217900
资源大小:76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广东省深圳市重点高中学校2018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检测试题02.doc
广东省深圳市重点高中学校2018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检测试题02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偌(ruò)大 贿赂(lù)金规矩(j) 撒(sh)手人寰B解剖(pu) 叱(chì)骂孙悟(w)空 繁文缛(rù)节C感触(chù) 租赁(lìn)体(t)己话 咄咄(du)逼人D昭(zho)示 模(mú)糊皱(zhòu)眉头 湛(zhàn)湛青天【答案】C【解析】A.撒(s)手人寰,B.孙悟(wù)空,D.模(mó)糊。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安分 黄粱梦 出类拔萃 明枪易躲,暗剑难防B喝彩 嘉奖令 老生常谈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C青睐 爆发户 永葆青春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D部署 辩护人 鸦鹊无声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答案】B【解析】A.明枪易躲,暗箭难防。C.暴发户。D.鸦雀无声。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晋升融洽协奏曲德义双馨B贸然 耐烦 势力眼 知人论世C株连 思辨 蜡像馆 别具只眼D就序 因缘 弹簧秤 霄壤之别【答案】C【解析】A.德艺双馨;B.势利眼;D.就绪。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闲置 冷板凳 竹暴平安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B盲点 印花税 功亏一篑 盛名之下,其实难符C陨石 西洋景 胁肩谄笑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D休假 双规制 轻歌曼舞 阳春白雪,和者必寡【答案】C【解析】A项“竹暴平安”应为“竹报平安”;B项“符”应为“副”;D项“规”应为“轨”。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暮霭 编者按 平心而论 子欲养而亲不待B座镇 擦边球 牙牙学语 有一利必有一弊C文身 钓鱼杆 韬光养晦 心有灵犀一点通D熟稔 缉私队 徇私枉法 冒天下之大不违【答案】A【解析】B项,坐镇;C项,钓鱼竿;D项,冒天下之大不韪。二、现代文阅读孔子的洒脱我喜欢读闲书,即使是正经书,也不妨当闲书读。譬如说论语,林语堂把它当作孔子的闲谈读,读出了许多幽默,这种读法就很对我的胃口。近来我也闲翻这部圣人之言,发现孔子乃是一个相当洒脱的人。在我的印象中,儒家文化一重事功,二重人伦,是一种很入世的文化。然而,作为儒家始祖的孔子,其实对于功利的态度颇为淡泊,对于伦理的态度又颇为灵活。这两个方面,可以用两句话来代表,便是“君子不器”和“君子不仁”。孔子是一个读书人。一般读书人寒窗苦读,心中都悬着一个目标,就是有朝一日成器,即成为某方面的专门家,好在社会上混一个稳定的职业。说一个人不成器,就等于说他没出息,这是很忌讳的。孔子却坦然说,一个真正的人本来就是不成器的。也确实有人讥他博学而无所专长,他听了自嘲说,那么我就以赶马车为专长罢。其实,孔子对于读书有他自己的看法。他主张读书要从兴趣出发,不赞成为求知而求知的纯学术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还主张读书是为了完善自己,鄙夷那种沽名钓誉的庸俗文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他一再强调,一个人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实学,而无须在乎外在的名声和遭遇,类似于“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这样的话,论语中至少重复了四次。“君子不器”这句话不仅说出了孔子的治学观,也说出了他的人生观。有一回,孔子和他的四个学生聊天,让他们谈谈自己的志向。其中三人分别表示想做军事家、经济家和外交家。唯有曾点说,他的理想是暮春三月,轻装出发,约了若干大小朋友,到河里游泳,在林下乘凉,一路唱歌回来。孔子听罢,喟然叹曰:我和曾点想的一样。”圣人的这一叹,活泼泼地叹出了他的未染的性灵,使得两千年后一位最重性灵的文论家大受感动,竟改名“圣叹”,以志纪念。人生在世,何必成个什么器,做个什么家呢,只要活得悠闲自在,岂非胜似一切?学界大抵认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至于什么是“仁”,众说不一,但都不出伦理道德的范围。孔子重人伦是一个事实,不过他到底是一个聪明人,而一个人只要足够聪明,就绝不会看不透一切伦理规范的相对性质。所以,“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这句话竟出自孔子之口,他不把“仁”看作理想人格的必备条件,也就不足怪了。有人把仁归结为“忠”“恕”二字,其实孔子绝不主张愚忠和滥恕。他总是区别对待“邦有道”和“邦无道”两种情况,“邦无道”之时,能逃就逃(“乘桴浮于海”),逃不了则少说话为好(“言孙”),会装傻更妙(“愚不可及”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其本义不是形容愚蠢透顶,而是孔子夸奖某人装傻装得高明极顶的话,相当于郑板桥说的“难得糊涂”)。他也不像基督那样,当你的左脸挨打时,要你把右脸也送上去。有人问他该不该“以德报怨”,他反问:那么用什么来报德呢?然后说,应该是用公正回报怨仇,用恩德回报恩德。孔子实在是一个非常通情达理的人,他有常识,知分寸,丝毫没有偏执狂。“信”是他亲自规定的“仁”的内涵之一,然而他明明说:“言必信,行必果”,乃是僵化小人的行径(“然小人哉”)。要害是那两个“必”字,毫无变通的余地,把这位老先生惹火了。他还反对遇事过分谨慎。我们常说“三思而后行”,这句话也出自论语,只是孔子并不赞成,他说再思就可以了。也许孔子还有不洒脱的地方,我举的只是一面。有这一面毕竟是令人高兴的,它使我可以放心承认孔子是一位够格的哲学家了,因为哲学家就是有智慧的人,而有智慧的人怎么会一点不洒脱呢?1孔子坦然说:一个真正的人本来就是不成器的。那么,孔子所说的“真正的人”是什么样的人?(4分)2孔子“对于伦理的态度又颇为灵活”,他对伦理的“灵活”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3如何理解孔子对“以德报怨”的质疑?(4分)4 “洒脱”指言谈、举止自然,不拘束。在今天许多张扬个性的年轻人眼里,梳怪发,穿异服,甚至说脏话,顶撞老师长辈都是“洒脱”的表现。读罢此文,你对“洒脱”有怎样的认识?(4分)【答案】1(4分)完善自我,性灵未染,通情达理,难得糊涂。(或:完善自我,淡泊功利,性灵未染,追求精神自由)2(4分)孔子不要求君子一定有仁德(或:他不把“仁”看作理想人格的必备条件)孔子强调“仁”,但绝不主张愚忠和滥恕。对于忠恕,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通情达理,做事有分寸,不偏执,能变通。反对遇事过分谨慎3(4分)在孔子看来,“以德报怨”是不公正的,是滥恕。这样既不能弃恶扬善,也不能彰显恩德,应该以公正回报怨仇,用恩德回报恩德。4(4分)“洒脱“应是有深厚的文化知识底蕴,有真才实学,不沽名钓誉;对生活有一份恬淡悠闲的心境,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言行脱俗;通情达理,遇事灵活变通。-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