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通用)2015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第一部分 专题3-11 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doc
-
资源ID:45222018
资源大小:3.11M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课标通用)2015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第一部分 专题3-11 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doc
学案11农业生产考纲原文1.农业区位因素。2.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3.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向分析本专题内容是高考最经常的考查内容。从考查内容看,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的分布及各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是考查重点,尤其是农业区位因素分析、农作物分布更是重中之重,对粮食问题的考查呈增加趋势。从考查形式看,选择题和综合题都经常出现,复习练习不可偏废。在二轮复习过程中应注意:(1)以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和区域图等为载体,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及其选择、农业区位选择及评价。(2)以世界和我国主要区域为背景,考查区域农业发展、我国“三农”问题及世界新的农业发展模式等。(3)结合时政材料,考查我国和世界的粮食问题。考查点一农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考向一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2014·江苏地理)茶蕴含着中华文化,江苏绿茶享誉海内外。图1表示茶树生长的适宜条件,图2是江苏省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图,读图,回答12题。1江苏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是(双选)()A洪泽湖周边地区 B太湖周边地区C沿江地区 D沿海地区2“高山出好茶”,江苏名茶也多产于丘陵山地,主要原因是(双选)()A山地易排水 B山地日照充足C山地风力大 D山地云雾多答案1.BC2.AD解析第1题,图1显示茶树生长适宜的年降水量为1 0002 000 mm,年均温为1525,结合图2江苏省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分布情况可知,太湖周边和沿长江两岸地区,符合该条件。第2题,山地相对平地而言,有一定坡度,排水条件好,不易涝;山地云雾多,云雾阻挡了大部分的长波光,更多的短波光穿过云雾使茶树合成了丰富的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使茶叶的质量更好。3(2014·大纲全国文综)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棉花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530,开花、结铃和纤维发育要求在20以上,光照充足。15世纪英国开始出现棉花种植,但其棉花种植业并未得到迅速发展。下图示意英国地理位置及伯明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降水量。(1)分析限制英国棉花种植的气候条件。(2)分析18世纪英国作为世界棉花加工中心的优势及问题。答案(1)纬度位置较高,气温偏低;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全年多雨,光照不足。(2)优势:机器设备与生产技术领先;市场需求量大;原料(棉花)供应充足;优良港口多,利于棉花和棉布进出口运输。问题:大量的棉花和棉布进出口增加了运输成本。解析(1)根据材料可知,棉花的生长过程对温度和光照条件要求较高,结合英国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气候条件,可以判断英国不太适合种植棉花。(2)首先要有市场,才会促进棉花加工业发展,发展加工业要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其次要有充足的原料供应;第三要有便利的交通运输,保障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但是加工中心远离原料地,以及大量棉布需销往国外市场,会加重运输负担,增加运输成本。考向二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及改造(2014·大纲全国文综)下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据此完成下题。4该国农业生产紧缺的自然资源是()A土地资源 B水资源C生物资源 D太阳能资源答案B解析根据图中海陆轮廓及经纬度等信息,可以判断该地位于非洲东北部,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故B正确。1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1)气候:类型生产优势有利影响不利影响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夏季(全年)光照、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光合作用和养分积累,农产品产量高、品质优夏季(全年)降水少,干燥,水源是农业生产的制约条件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冬温夏凉,降水比较均匀)利于牧草生长,对发展畜牧业有利雨天多,云量大,日照不足,不利于农作物的成熟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多种气象灾害影响生产(寒潮、台风、干旱、暴雨、洪涝等)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光、热、水充足,利于生产土壤贫瘠、酸性土壤较多(2)地形:(位于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古老的高原,)土层深厚,易于耕作。(3)土壤:肥沃(黑土、紫色土、水稻土等)。(4)水源:充足,灌溉便利(有丰富的地下水、河湖水、冰雪融水等)。2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1)市场条件:国内外市场位置、远近、城市人口数量、生活水平高低、消费习惯。(2)交通条件:内河航运及海运条件(对外贸易)、铁路和公路运输网络(国内市场)、内河航运及海运条件航空运输条件(花卉、高档果品等)。(3)农业技术:机械化水平、生物技术、耕作技术、灌溉技术、农业科技水平。(4)国家政策:价格、补贴、资金、技术。(5)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种植、养殖技术。3农业区位的三种因素概念举例主要区位因素指某一区域某种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所有因素(条件)。要求分析某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即要求完整、全面地列出某地发展农业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如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社会经济因素,如政策、科技、劳动力、市场、交通等主导因素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该因素对该种农业的影响最大,没有这种因素(或条件),就不会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是在特有的地形条件下形成的,如果没有这种地势低洼的地形,而是地形平坦,当地的农业生产可能就是水稻种植业。因此,地形就是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的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农业生产需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如果一个地区其他条件都满足,唯有一个条件不能满足,这个缺乏的条件就成为该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我国西北地区光照、热量等条件优越,但缺少水源,水源就成为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当这个制约条件得到满足时,该因素就转变为当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如河西走廊由于祁连山的冰雪融水,能够进行粮棉生产,水源就成了当地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题组1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2014·江苏地理)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据此回答12题。1“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A山间峡谷 B山前平原C山间盆地 D平缓高原2“桃花源”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A地理位置 B灌溉系统C农业科技 D水力资源答案1.C2.A解析第1题,由材料中“山有小口”“初极狭”“复行数十步”“土地平旷”等描述可知,该处地形应为中部低四周高的山间盆地。第2题,“桃花源”这种盆地式封闭环境的形成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图1表示20002010年安徽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图2表示2000年、2010年安徽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完成34题。320002010年,安徽省粮食产量总体呈上升态势的主要原因是()耕地面积增加政策支持农业劳动力增加科技支撑A BC D4与2000年相比,2010年蔬菜瓜果类播种面积变化较大,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A水源 B市场C土壤 D机械化答案3.D4.B解析第3题,读图1可知,与2000年相比,2010年安徽省耕地面积减少,因此错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耕地的减少,农业劳动力只能减少,因此错误;科技水平的提高和政策的支持是粮食产量提高的最主要原因。第4题,市场的需求是决定农业类型和规模的最主要因素。5(2014·唐山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脐橙是市场畅销水果之一,它色泽鲜艳、无籽多汁、营养丰富,是优良的柑桔品种。我国南方一些省区种植较多。脐橙栽培要求年平均气温为1720,年日照1 2001 700小时,10年活动积温为5 8006 500,1月平均气温在6以上,年降雨量1 000毫米以上。下图所示某省南部的M地区(地形)为我国最大的脐橙生产基地。(1)指出M地区所在省级行政区及气候条件。(2)依提供信息,分析M地区种植脐橙的有利地形条件。(3)有人建议淮河流域也可发展脐橙种植,但有些人从气候、地形条件的角度提出质疑。请为质疑者提供论据。答案(1)江西。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热量较充足,降水较丰沛。(2)多为海拔200500米及500米以上地区,以低山、丘陵地形为主,不适宜发展耕作业,适宜果树种植;山区及山坡地昼夜温差较大,利于脐橙养分的积累。(3)淮河流域纬度偏高,1月平均气温在0左右,年平均气温较低,年降水量偏少,水热条件不适;海拔较低,以平原为主(土质不宜)。解析第(1)题,根据省区轮廓形状判断出:M地区所在省级行政区为江西省;结合所学知识该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条件组合好,适合脐橙生长。第(2)题,依据提供的信息,M地大部分海拔在200500米的低山丘陵区,非常适合果树的生长;此地形区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脐橙品质优。 第(3)题,淮河虽然也有亚热带季风气候,但1月份均温在0左右,年平均气温较低,年降水量在800mm左右,年降水量比M地较少,水热组合条件达不到脐橙生长的要求。地形为平原也不符合。规律技巧进行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很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应抓住主导区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一般来说,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和地形,人文因素中的市场和交通,往往成为农业区位选择中的主要因素。(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首先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根据等高线等信息分析各地的地形特征;结合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农业类型或作物农业区位的选择种植业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林业山地、丘陵地区畜牧业半干旱、干旱地区渔业湖泊、水库、沿海海域水稻水分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玉米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较长的地区棉花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甘蔗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甜菜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柑橘气候湿润的亚热带丘陵地区苹果湿润、半湿润的暖温带地区(2)小地域范围的农业区位选择思路: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题组2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及改造咖啡的主产区在巴西南部和埃塞俄比亚高原等地。最理想的种植条件为:温度介于1525之间的暖热气候,而且整年的降雨量必须达1 500毫米以上。西印度群岛国家牙买加的蓝山咖啡品质世界闻名,种植园主要分布在该国的西南部海拔8001 200米的山区。星巴克(Starbucks)是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其总部坐落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星巴克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有近12 000间分店。据材料完成67题。6由以上材料可推断,最适宜咖啡豆生长的自然带及咖啡饮品店布局主导区位分别是()A热带雨林带、市场 B热带稀树草原带、市场C热带季雨林带、技术 D热带沙漠带、技术7星巴克咖啡在西亚的业务中,尽量选择埃塞俄比亚等地的咖啡豆以降低成本。埃塞俄比亚相对于牙买加优势在于()A劳动力更廉价 B距离更近C土壤更肥沃 D气候更优良答案6.B7.B解析第6题,结合材料中信息:“咖啡的主产区在巴西南部和埃塞俄比亚高原等地。最理想的种植温度介于1525之间的暖热气候,而且整年的降雨量必须达1 500毫米以上,蓝山种植园主要分布在该国的西南部海拔8001 200米的山区。”根据咖啡种植的条件和优质种植区的气候类型可知,最适宜咖啡豆生长的自然带是热带稀树草原带。从材料中星巴克总部的位置可知其布局主导区位应该是市场。第7题,东北非的埃塞俄比亚的咖啡豆供应星巴克咖啡在西亚的业务,比起远在美洲的牙买加,距离更近,对于西亚的咖啡店业务成本更低。B项正确。乌恰县一户柯尔克孜族牧民的克孜吉别克家转场路线,这4个牧场都在玉奇塔什草原及周边范围内,它们都位于不同高度上。据材料完成89题。8牧民克孜吉别克家的转场牧业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 B气候C水源 D市场94个牧场中位于海拔最高的是()A乌鲁克恰提乡草原牧场 B阿热克托热克草原牧场C喀什喀苏草原牧场 D硕热克草原牧场答案8.A9.D解析第8题,新疆牧场主要是山地牧场。由于海拔高度不同,水热组合也不同,随着季节的变化,不同高度适合不同季节放牧。所以转场牧业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地形。故选A。第9题,由于气温随高度而变化,夏季牧场一般海拔高,因为海拔高,气温低,夏季凉爽。所以夏季放牧的牧场海拔最高,由图可知是硕热克草原牧场。故选D。规律技巧农业主导区位因素判断的四种方法:(1)看类型:如城郊农业、观光农业、乳畜业等是面向市场的农业生产,主导因素为市场。(2)看特性:不同的作物适宜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生长,如茶树适宜在红壤地区生长,主导因素为土壤。(3)看特色:如绿洲农业主导因素为水源,河谷农业主导因素为热量,立体农业主导因素为地形等。(4)看区域:如海南地区地处热带,热量是其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的主导区位因素。考查点二农业地域类型及农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向一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与特点(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下图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12题。1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盛行西风地形抬升暖流增湿反气旋活跃A B C D2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是()A水田农业 B迁移农业C种植园农业 D畜牧业答案1.A2.D解析第1题,根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以判断出图示岛屿为新西兰的南岛,该岛地处西风带内,岛屿的西南部为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故选A;由洋流的分布可知,该岛屿附近无暖流分布,如果反气旋活跃则降水不会丰富,故说法错误,排除B、C、D。第2题,根据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可以判断该岛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阴雨潮湿,热量条件较差,不适合发展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产,加之该岛多山地,因而最适宜发展畜牧业(或乳畜业),故选D。3(2011·浙江文综)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读图(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由图中的箭头所指的方向,结合澳大利亚农业发展特点,澳大利亚种植的小麦主要作为牲畜饲料,部分出口,而绵羊(牲畜)的出口量很大,故可以判断第幅图最能说明澳大利亚农业地域类型特征。考向二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易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危害作物根系发育阻碍土壤温度提升阻碍土壤水肥运移加快表土流失速度A B C D答案A解析地膜残留土壤后,会破坏土壤内部结构,危害作物根系发育,阻碍水肥运移。考向三循环农业(2013·福建文综)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下图示意某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56题。5最适宜该模式的是()A河套平原 B黄淮平原 C辽东丘陵 D闽浙丘陵6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经济效益加快城镇发展提供清洁能源促进民居集中A B C D答案5.D6.B解析第5题,该地区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和甘蔗,处于亚热带地区。据此判断该农业模式最适宜的地区。第6题,该农业模式能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对于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清洁能源具有重要作用。7(2013·安徽文综)下图为陕西省主要苹果基地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陕北高原南部过去以种粮为主,产量低。20世纪90年代成功引种优质苹果。目前该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然而在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薪材缺乏等问题突出。(1)指出该地区过去种粮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2)简述该地区种植苹果的优势自然条件及其效益。(3)针对果业发展中的问题,试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设计解决方案。(提示:可用示意图表达)答案(1)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土地生产力下降,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2)条件:塬面宽阔,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海拔较高,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降水适中。效益:有利于恢复植被,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果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农业附加值;有利于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3)方案一(文字表述方式):果树下种草,草和果渣等作饲料发展畜牧业,解决果渣污染问题;果渣、粪便等入沼气池发酵,沼气作为生活能源,解决燃料短缺问题;沼渣、沼液肥果园,解决过量施用化肥问题。方案二(示意图表达):方案设计可用示意图、文字等方式表达,只要能针对实际问题、体现循环经济思想、具有可行性均可。解析第(1)题,陕北高原属黄土高原的一部分,水土流失严重,过去种粮必然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使得肥力下降,土地退化,同时加剧该地的干旱状况,造成水资源短缺,使生态环境恶化。第(2)题,分析该地种植苹果的自然条件应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四个方面去分析。结合陕北高原的区域特征分析其优势条件,如塬面宽阔;气候大陆性特征明显,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有河流作灌溉水源等。第(3)题,本题针对果业的发展中出现的环境污染,结合农村生活用能短缺问题,以循环经济的理念,从果草畜牧沼气果草这一思路去分析,既能解决农村发展中的燃料、饲料、肥料之间的矛盾,又能减轻农村环境污染。1主要农业地域类型(1)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2)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典例分布区位条件分析大牧场放牧业阿根廷、南非、美国、澳大利亚等有优质草场、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交通便利乳畜业西欧、中欧、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等接近市场及饲料供应地,专业化、集约化程度高,商品率高,交通便利(3)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2我国主要农业区、农作物分布及区位条件3.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商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针对商品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今后商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调整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根据各地的实际条件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业的比重,各业要全面发展;重视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推进农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延长产业链,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加快农村经济发展。(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良不利于农业耕种的土地,治理易受旱涝威胁的土地,改善水源灌溉条件,创造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依靠科技,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一系列措施,治理土地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以及林木的乱砍滥伐等现象,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题组1农业地域类型右图示意南半球某区域农事安排。该区域农场内一般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分别为小麦地、放牧地、休耕地等,在土地上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读图完成12题。 1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最有可能是()A种植园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C混合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2在土地上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的最主要目的是()A合理有效安排农事活动B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C便于农民开拓销售渠道D充分保持麦田的肥力答案1.C2.D解析第1题,因该区域既种植小麦,又牧羊,且规模都较大,表明该农业地域类型是混合农业;而种植园农业种植的是热带经济作物;商品谷物农业主要是种植谷物;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发展畜牧业。故选C。第2题,在同一块土地上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利于土壤肥力恢复,充分保持麦田的肥力;而有效安排农事活动是指不同时间,在不同地块上安排农事活动;适应市场需求是指农业生产规模根据市场的需求调节;农业生产类型与销售渠道的开拓关系不大。故选D。规律技巧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1)根据分布来判断。首先根据经纬度和陆地轮廓进行区域定位,根据区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联系其分布范围,确定该区域的具体农业地域类型。下图是美国本土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判断A、B两地的农业地域类型,直接根据其分布即可:A为大牧场放牧业,B为商品谷物农业。(2)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来判断。建立一种从生产对象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地域类型的思维方式。如下表:判断依据判断结论生产对象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地域类型水稻自给小农经营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牛、羊面向市场大牧场大牧场放牧业小麦、玉米面向市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谷物农业谷物、牲畜主要面向市场规模较大、机械化水平较高混合农业单一热带经济作物面向国际市场大规模的密集型农场,生产设施齐全热带种植园农业奶牛面向城市市场专业化、集约化生产乳畜业(3)根据存在的问题判断:各农业地域类型的地理环境、生产特点不同,它们所面临的生产中的问题也不相同,反映出地域差异和自身生产特点,因此根据其存在的问题也可以判断所属农业地域类型。例如,季风水田农业的典型问题就是“生产规模小,科技水平和机械化水平低,水旱灾害频繁”。题组2我国的农业生产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60 192万吨,比上年增长2.1%,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十连增”。下图是20022013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读图完成34题。3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扩大了耕地面积B提高了粮食收购价格C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D改善商品粮区外运条件4影响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原因可能是()生态退耕和农业结构调整海平面上升,淹没耕地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工业化与城市化占用耕地A BC D答案3.C4.D解析第3题,图中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耕地面积总量下降,A错。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与总量上涨没有必然联系,B错。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可以提高单产,增加总产量,C对。改善商品粮区外运条件,不能增加产量,D错。第4题,我国耕地面积变化与生态退耕和农业结构调整有关,对。目前,海平面上升对我国耕地面积影响较小,错。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与耕地减少无关,错。工业化与城市化占用耕地,导致土地减少,对。所以D对。A、B、C错。题组3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014·华南师大附中模拟)位于温哥华市中心一座停车场顶层天台上的温室农场是北美首家采用垂直耕种方式的城市农场。它采用垂直耕种系统,560平米的面积每年能出产约6.8 万千克的蔬菜。读图回答56题。5有关垂直农业的描述,正确的是()A造成城市水资源日益短缺B节省城市用地C使地面沉降速度增加D为城市提供充足的粮食作物6垂直农业的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有()对谷物生产带来较大冲击增加土地生产效率易受自然灾害影响带动农业向高效、集约化方向发展A BC D答案5.B6.C解析第5题,读图可以看到,垂直农业分多层发展农业生产,可以减少占用城市土地,B对。绿色植被减少了太阳辐射对地面的照射,蒸发减少,不会导致城市水资源短缺,A错。不会引起地面沉降,C错。根据材料可知,主要提供的是蔬菜,D错。第6题,根据材料,垂直农业主要是蔬菜生产,对谷物生产带来冲击很小,错。单位面积土地的实际产量增加,增加土地生产效率,对。该农业分布在市内,不易受自然灾害影响,错。带动农业向高效、集约化方向发展,对。所以C对。A、B、D错。题组4生态农业7近年来,我国农业部正在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重点建设以农村户用沼气为纽带的各类生态农业模式。其中“四位一体”模式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该模式将沼气池、猪圈、日光温室与农产品加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结合下面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华北平原西北部某局部地区示意图。材料二“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图。材料三该地区1970年和1980年有关统计资料。统计项目耕地面积(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气温年较差()年降水量(mm)河流含沙量(%)人口(万人)1970年0.418334301.53.01980年0.4410383704.53.5(1)在图示的四地中,最适宜建“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的是_。简要分析该生产模式可能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2)指出图中海拔100 m以下地区最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以及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3)19701980年十年间,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根据图中海拔100 m以上地区土地资源的特点,指出其正确的开发利用方向。答案(1)缓解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增加土壤肥力;减少化肥使用,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答出3点即可)(2)小麦(冬小麦或玉米)。水资源不足(或春旱)。(3)森林锐减;气候恶化(温差增大,降水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增大)。(4)农林牧渔综合开发(林果业或旅游业、养殖业、植树造林);加强生态建设。解析第(1)题,结合图中“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图判断图中地地势平坦,靠近原料地,位于河流下游,最适宜建“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该模式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缓解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减少化肥使用,减轻环境污染;增加土壤肥力,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第(2)题,该地地处华北平原,因此100 m以下地区最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为小麦或玉米,水资源不足是其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第(3)题,由材料三中统计项目的变化可知该地森林锐减,气温年较差变大,年降水量减少,河流含沙量增大。第(4)题,图中海拔100 m以上地区为低山、丘陵,适宜农林牧渔综合开发,同时要加强生态建设。规律技巧区域农业发展方向的判定技巧根据区域特征,确定区域农业发展方向,是保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如下图所示,确定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一要根据区域内的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优势产业;二要形成良性循环系统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效”统一。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