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高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 苏轼与辛弃疾的词作比较主题单元设计.doc
-
资源ID:45225148
资源大小:120.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山东省淄博高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 苏轼与辛弃疾的词作比较主题单元设计.doc
山东省淄博高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 苏轼与辛弃疾的词作比较主题单元设计主题单元标题苏轼与辛弃疾的词作比较作者姓名陈俊峰所属单位淄博市高青一中联系地址淄博市高青一中联系电话13864385887电子邮箱cjfgq3505邮政编码256300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高二年级所需时间课内4课时+课外3课时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在宋词发展史上,苏轼和辛弃疾同被称为豪放派词人,苏轼于花间词、南唐词及柳永以来一脉相承的婉约派外另开豪放词派,并全面革新词体,彻底打破了词为“艳科”的局面;南宋词人辛弃疾继承之并将其推向高峰。苏轼与辛弃疾同为豪放派的杰出代表。二人的豪放词存在着许多相似点,但是也有许多不同之处.本单元选题源自鲁人版的唐诗宋词选读中的第三、四单元南宋的乱世词心,对苏辛词作学生自初中以来学习不少有代表性的作品,本单元将依托定风波水龙吟等六首词的学习,进行拓展研究。整个单元将分成三个专题进行:专题一,笑对人生风雨,走近苏轼。指导学生诵读定风波水调歌头密州出猎三首词 ,结合时代背景感受苏轼的豪迈情怀。专题二,认识能文能武的英才,既有着破阵杀敌的武略,又有惊世骇俗的文采的辛弃疾。指导学生诵读水龙吟破阵子南乡子三首词,感受辛词深深的沉郁情结:豪气中所露出的无奈。专题三,苏轼与辛弃疾词作的比较。利用多媒体播放名家诵读,在学生进行竞读苏辛豪放词的组间对抗。设计“我敬仰的苏轼或辛弃疾”的评论写作,发在班级博客上,完成本单元学习的成果展示。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苏轼和辛弃疾的生平经历和在豪放词发展中的成就。2.能够依据苏辛不同时代背景和个人遭遇分析词作的特点,综合分析其词作字里行间不同的豪迈情怀。3.能够辩证地认识人生遭遇困厄时的理想追求,探究这种追求的意义。过程与方法:1.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2.在品味苏辛情怀的过程中,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评价人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2.感悟苏轼辛弃疾的悲壮情怀,培养感悟美的情怀和坚强的人格品质。3.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对应课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1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2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3.标准突出强调学生应该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以体现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共同目标和价值。注重优秀文化的熏陶和对中华文化的体认,强调阅读经典名著、优秀诗文,加强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是高中语文课程所特有的魅力,体现了浓郁的人文情怀和广阔的人文视野。4.中国文化是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坚实基础,是使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绵延不绝的血脉之根,而中国文学记载着久远而优秀的中国文化,楚辞的诡谲奇丽,诗经的质拙朴实,唐诗的雍容华贵,宋词的典雅绮秀,都通过文学语言显现出博大精深的文化意蕴,体现出一种民族文化精神,一脉中国气派。让学生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学,就是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使得它们与学生自己的文化保持着割不断的心理联系,形成健康的民族意识和强烈的民族感情。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苏轼在豪放词中展现了怎样的情怀? 2辛弃疾在南宋豪放词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怀?3苏轼辛弃疾,一样的豪迈有着怎样不同的豪情? 专题划分专题1:北宋 苏轼的冷雨豪情专题2:南宋 辛弃疾的热血悲情专题3:苏辛豪放词发展中的不同地位和成就。 专题一北宋 苏轼的冷雨豪情所需课时课内1课时+课外1课时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就文学造诣上来讲,苏轼是完美的,无可挑剔的。但就是这样的苏轼,仕途却总伴着失意,可谓坎坷了一生,人生时时飞来冷雨,在无限的无奈和怀才不遇下,苏轼手执笔一挥,留给世人敬仰不尽的豪情本次专题活动围绕苏轼的定风波密州出猎水调歌头三首豪迈词词展开,抓住其中的重点情感,感受苏轼失意人生中的不屈情怀。结合自己诵读诗词的感受, 选择你喜欢的一首词进行鉴赏,说明喜欢的原因,体会其中的情感。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背诵苏轼的三首词,能够用语言比较准确地描述自己的诵读感受。2.学会抓住诗歌意象去品味诗歌情感。3.用书面文字鉴赏一首词,通过实物投影交流文字稿。4.感悟苏轼坚韧、豪放的胸怀。5.了解苏轼的生平中的贬谪过程,思考无以复加的人生打击下常人会怎样?。本专题问题设计1你能够尝试将自己初读每首词的感受描绘出来吗?2词中的情感是通过哪些意象传达出来的?3这三首词中出现了一个感情基调,是什么?4三首词中所写的花的共同特点是什么?5同是表现“豪迈”绪的词,表达的情感相同吗?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常规资源中学语文教材:唐诗宋词教学支撑环境多媒体教室其 他苏轼的三首豪放词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念奴娇 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江城子 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活动一:引导学生诵读并当堂背诵苏轼的这三首词。活动二:这三首词中你读出了苏轼的什么心声情怀?引导学生将重点意象圈画出来,品味意象,要求抓住意象沉淀的文化意义。小组内交流,班内交流,教师引导。活动三:这三首词中感情出现了一个共同的感情基调,是什么?这一意象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把握在词中传达的情感“豪迈不屈”。活动四:说说你所知道的苏轼的遭遇选取你最喜欢或体会最深的一首词,进一步品味,然后说一说这首词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小组交流,班内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布置作业: 1阅读余秋雨的散文东坡突围2背诵默写三首词。教学评价(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1主动交流,大胆表现自己;口语表达流利、准确。2赏析意象时要学会想象和联想,注意“以诗解诗”,联系自己以前接触的诗句。3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有自己的见解,分析深刻。专题二南宋 辛弃疾的热血悲情所需课时课内1课时+课外2课时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辛弃疾是一名能文能武的英才,有着破阵杀敌的武略,又有惊世骇俗的文采。主张伐金又有着北方耿直侠气的他,在主张讲和为多的官府中,注定了将会被弹劾、壮志难酬的一生。当一位有着报国理想的侠者、将军,无法施展拳脚、为国效忠、收复失地时,试想他的内心将有着怎样的愤慨和悲怆。自己怀着经天纬地之才,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深爱的祖国一点点被敌人侵蚀,如同困于笼中的猛兽,闭于笼中的凤凰,那种如刀割般的心情,也许只有他自己才能明白。“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其中蕴含着多少英雄的血与泪?“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又何不是辛弃疾尽其一生所要追求的?可叹啊,最后还是“可怜白发生!”因此,他的词多是描写沙场将士们的英雄之气和自己对上前阵杀敌的渴望之情。那些带血的字词,深藏着一个血气方刚的侠者心中无限的悲怆和无奈。从三首辛弃疾的词中,探讨辛弃疾的人生遭遇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感受辛弃疾的热血悲情和人生追求。根据对辛弃疾及其诗词的认识,课下写一篇文学评论:用文字给辛弃疾画像。放到班级博客上进行交流。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背诵辛弃疾的三首词,能够用语言比较准确地描述自己的诵读感受。2.学会抓住诗歌意象去品味诗歌情感。3.用书面文字鉴赏一首词,通过实物投影交流文字稿。4.感悟辛弃疾悲壮、豪放的胸怀。5.了解辛弃疾的的政治主张和遭遇,体味于无声中的孤寂愤懑与悲壮豪迈?本专题问题设计1你能够尝试将自己初读每首词的感受描绘出来吗?2词中的情感是通过哪些意象传达出来的?3这三首词中出现了一个感情基调,是什么?4三首词中所写的花的共同特点是什么?5同是表现“豪迈”绪的词,表达的情感相同吗?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常规资源中学语文教材:唐诗宋词教学支撑环境多媒体教室其 他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破阵子 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活动一:引导学生诵读并当堂背诵辛弃疾的这三首词。活动二:这三首词中你读出了辛弃疾的什么心声情怀?引导学生将重点意象圈画出来,品味意象,要求抓住意象沉淀的文化意义。小组内交流,班内交流,教师引导。活动三:这三首词中感情出现了一个共同的感情基调,是什么?这一意象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把握在词中传达的情感“豪迈悲壮”。活动四:说说你所知道的辛弃疾的遭遇选取你最喜欢或体会最深的一首词,进一步品味,然后说一说这首词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小组交流,班内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布置作业: 1阅读梁衡的散文把栏杆拍遍2背诵默写三首词。教学评价(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1能够背诵辛弃疾的诗词;2能够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实现智慧共享;3撰写文学评论,能够抒发自己对人物的独到认识;能够在博客圈内对同学博文给予认真、合理的点评。专题三苏辛豪放词发展中的不同地位和成就所需课时课内1课时+课外2课时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本专题主要检测学生对苏轼和辛弃疾词作的掌握情况,举行诗歌配乐朗诵比赛,并设计一次“我更喜欢谁”的辩论活动。本次活动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班内展示评比的方式。首先以小组为单位推选朗诵代表,全班同学进行投票,选出优胜小组和优胜个人。最后,举行全班博文展示评比。完成对整个单元学习的汇报总结。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通过诗歌配乐朗诵比赛,激发学生对诗词的热爱。2.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3.透过苏轼辛弃疾的人生遭遇读他们的豪放词,感受两人的人格魅力,引发学生思考和塑造自己的美丽人生。本专题问题设计1你对两位此人的比较找到了什么异同?2两人的豪迈之情有什么不同?在豪放词的发展中地位怎样?3从苏辛一生对挫折的态度和追求中,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来看待人生的各种“经历”?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多媒体常规资源班级博客教学支撑环境多媒体教室其 他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活动一:课前布置诗歌朗诵的任务。小组讨论所选诗词和推荐人选,每组不少于2人。(1)诵读内容:小组选定苏或辛的诗词。(2)诵读形式:脱稿,配乐,追求进入诗歌意境,恰当抒发诗歌情感。活动二:全班分9个组课下交流博文,每组推选两篇优秀博文,参加全班评选。全班展示交流。根据评价量表评出优胜小组和优胜个人。活动三:(1)苏轼辛弃疾的词为什么会感染都是无数读者?(2)从苏辛一生对挫折的态度和人生的追求中,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来看待人生的各种“经历”?小组讨论交流,班内交流,教师引导。提示:在宋词发展史上,苏轼和辛弃疾同被称为豪放派词人,他们的词都为宋词以崭新的面貌跃上文坛而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苏轼为豪放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辛弃疾把豪放词推向高峰。他们都突破了晚唐五代以来用词娱乐、抒写男女恋情及离愁别绪的传统,扩大了词的意境;丰富了宋词的语言和表现力;他们以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博大的胸襟、奔放的情感、真挚的情怀,开创了豪放一派,奠定了他们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苏辛同为豪放派的杰出代表。二人的豪放词存在着许多相似点;但是,由于两位词人所处的时代、个人生活经历不同,思想性格、艺术追求的差异;使苏词和辛词表现出的豪放之气风格迥异。正如王国维所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人间词话)1何谓“旷”?何谓“豪”?郑骞更进一步阐释:“旷者,能摆脱之谓;豪者,能担当之谓。能摆脱故能潇洒,能担当故能豪迈”。“能摆脱,故凡事总由窄处往宽处想”,苏轼就是这样。虽屡遭贬谪,如被流放到澹州、惠州等荒凉之地,而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词中,却能“吟啸”、“徐行”,视若等闲,无丝毫窘迫畏缩之态;“一蓑烟雨任平生”,表明词人已彻悟人生旅途中与风雨相伴为必然之事。这就是“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境界。教学评价(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1能够脱稿诵读诗词,能够书面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升华成理性认识。2小组课前准备充分,朗诵声情并茂。3展开班内互评,要求每人至少评阅3篇同学作品,并写出评改意见。4学生结合同学提出的意见,对成果进行最后修改。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