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知能演练提升新人教版.docx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知能演练提升一、选择题1.爷爷给小虎讲三国故事时说:“三国尽归司马懿。”小虎认为不对,因为最终使国家归于统一的是另一个人。“另一个人”是指()A.司马迁B.司马昭C.司马炎D.司马睿2.西晋得以统一全国的根本原因是()A.北方经济的恢复B.吴、蜀弱小C.司马炎英明果断D.吴、蜀统治腐败3.西晋,一个骤起骤灭的政权,其盛衰兴亡耐人寻味。对西晋“骤灭”有着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是()A.司马氏篡魏B.定都洛阳C.“七国之乱”D.“八王之乱”4.西晋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统一全国,但是西晋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导致西晋短命而亡的根本原因是()A.统治阶级政治上昏庸腐朽B.封王争权夺利,爆发“八王之乱”C.统治者不重视发展生产,经济衰退D.匈奴起兵,攻灭西晋5.“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这两句诗描写了北方人民南迁江南的情况。从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古代北方农民南迁的主要原因是()A.南方气候优于北方B.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C.北方统治者实行移民政策D.南方经济发展需要北方的劳动力6.“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生活的生动写照() A.汉族B.北方游牧民族C.江南地区D.西南少数民族7.东汉以来,少数民族陆续内迁,这些内迁的少数民族不包括()A.匈奴B.羯族C.氐族D.犬戎二、材料分析题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举世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2 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有100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诅咒皇帝。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西晋时期被汉人使用的方凳、胡床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皇帝”指的是谁?他“耗去了大量生命”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谈谈你对他修长城的看法。(2)材料二中的“胡”是西晋时期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请写出这一时期两个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的名称。三、探究题9.学完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一课后,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开展以下探究性活动,请你参与。(1)西晋的历史非常短暂,请回答下列关于西晋的问题。西晋的建立者司马炎于哪一年统一全国?西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王朝,这与哪一朝代相似?(2)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哪些?各迁到什么地方?(3)西晋灭亡后,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什么?(4)西晋统治者对内迁少数民族持怎样的态度?后果如何?知能演练·提升一、选择题1.C解题的关键在于对“三国尽归司马懿”的理解,它隐含的意思是“统一全国的是司马懿”。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灭魏建晋,280年,西晋灭吴,至此,中国重新得到统一,真正把三国归于统一的应该是司马炎,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2.A西晋是在三国时魏国政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曹魏政权在北方发展经济,使得北方经济迅速恢复。三国后期,魏国实力增强,为西晋统一全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题的关键在“根本”二字,故选A项。3.DA、B两项与西晋的建立有关,不能成为西晋“骤灭”的原因,C项发生在西汉时期,只有D项发生在西晋中后期,“八王之乱”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西晋从此衰落。4.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致使封王争权夺利,连年混战,经济衰退,以致国力逐渐衰弱,最终被匈奴所灭的根本原因是西晋统治阶级政治上昏庸腐朽,生活上极为腐化。5.B6.B材料描绘了我国北方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反映了北方游牧民族的游牧生活。7.D二、材料分析题8.参考答案 (1)秦始皇。目的:抵御匈奴。看法:修长城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匈奴的南下掠夺,但也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给老百姓带来了痛苦和灾难。(答出两层意思,意思相近即可)(2)匈奴、鲜卑、羯、氐、羌。(任写两个即可)三、探究题9.参考答案 (1)280年。秦朝。(2)生活在西北的氐族和羌族,迁入陕西关中;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匈奴族和羯族,迁到山西一带;鲜卑族有一部分迁到辽宁,有一部分迁到陕西及河套地区。(3)“十六国”。(4)态度:西晋统治者向内迁各族人民征收重税,征兵派役,甚至掠卖少数民族人民为奴婢。后果:激起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一些少数民族的首领乘机起兵反晋,最后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