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中数学3.3.1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教材分析新人教A版必修5.doc
-
资源ID:45247558
资源大小:23.50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5高中数学3.3.1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教材分析新人教A版必修5.doc
2015高中数学 3.3.1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教材分析 新人教A版必修5 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是人教A版必修5第三章不等式的一节内容。本节内容是本章重点研究的第二种数学模型;是学好线性规划问题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和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素材。 本节教材的编写注重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这一数学模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发展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能力。 2.课时安排,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大纲的要求。“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侧重概念的引入;第二课时侧重实际应用。本节内容为第一课时。3.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课标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本节课的重点是会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本节课的难点是二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表示的平面区域的探究过程。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教学上采取了以下的措施: (1)在探索阶段, 精心设计了三个环节, 让学生感知数形结合、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过程,使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入。(2)在应用阶段设置典型例题和习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组织学生交流和展示,并及时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 课后反思 这节课学生的探究活动比较多,教师既要全局把握,又要顺其自然,经历探索求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并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归纳、概括、猜想等探究创新能力,发展逻辑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从而使他们能准确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区域的方法;能正确地找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公共部分。 在教学过程中,我复习一元一次不等式表示数轴的区间,从而引出二元一次不等式图形引发学生的思考;在探究“二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不等式在坐标系上的关系”时,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引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利用已有知识,很容易得出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直线一侧的区域并总结相应的方法。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找到平面区域,这是最容易理解的方法,也是最适用的方法。 通过对本节课系统的回顾,梳理,我发现部分学生在由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要适时给以恰当引导,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体来讲,在教授中我深刻的体会到新教材与以往的不同,新教材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始终贯穿本课。采用的将上课的主权交给学生,新颖、有效。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提高,学习效果好。原本枯燥的、抽象的纯数学的东西通过与实际联系,利用数形结合,变的有趣、易懂。不但促使学生掌握了课本上的知识,还促使学生加强了对日常事物的观察分析的能力。真正使教学提高到培养学生能力的层面上来了。但是这对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大大提高。只有自己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才能把新教材教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