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四川专用)2014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文言文知识梳理(五) 新人教版必修5.doc

    • 资源ID:45258994       资源大小:40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四川专用)2014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文言文知识梳理(五) 新人教版必修5.doc

    2014高考语文一轮课时专练(四川专用)文言文知识梳理(五)必修五知识细梳理归去来兮辞并序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乃瞻衡宇,载欣载奔()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于时风波未静今义:常用来比喻乱子古义:_2策扶老以流憩今义:搀扶老人 古义:_3悦亲戚之情话今义:男女表示爱情的话 古义:_4问征夫以前路今义:出征的人 古义:_5既窈窕以寻壑今义:指美丽的身材 古义: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就三径就荒()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金就砺则利()2行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赵王畏秦,欲毋行()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故何如哉()3引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引而不发()乃引匕首提秦王()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4将田园将芜胡不归()将信将疑()出郭相扶将()将功赎罪()王侯将相宁有种乎()5绝请息交以绝游()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不相干()6辞归去来兮辞()辞不赴命()停数日,辞去()动以朝廷为辞()7而门虽设而常关()觉今是而昨非()时矫首而遐观()鸟倦飞而知还()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乐琴书以消忧()2或命巾车,或棹孤舟()3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4眄庭柯以怡颜()5悦亲戚之情话()6乐琴书以消忧()7倚南窗以寄傲()8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译文:_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译文:_3乐夫天命复奚疑!()译文:_4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译文:_5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译文:_6僮仆欢迎,稚子候门。()译文:_滕王阁序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1俨骖于上路()2云销雨霁,彩彻区明()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穷且益坚今义:贫穷 古义:_2盛筵难再今义:相当于“又” 古义:_3孟学士之词宗今义:常用来指学位 古义:_4千里逢迎今义:奉承迎合 古义:_5阮籍猖狂今义:肆无忌惮 古义:_6所赖君子见机今义:看机会,看形势 古义: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属序属三秋()吾属今为之虏矣()屈平属草稿未定()属予作文以记之()2尽宾主尽东南之美()潦水尽而寒潭清()则智者尽其谋()聊乘化以归尽()3穷穷岛屿之萦回()日暮穷途()穷且益坚()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4序序属三秋()兰亭集序()序八州而朝同列()5且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襟三江而带五湖()2目吴会于云间()3雄州雾列,俊采星驰()4宾主尽东南之美()5腾蛟起凤()6窜梁鸿于海曲()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纤歌凝而白云遏。()译文:_2俨骖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译文:_逍遥游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1北冥有鱼()2三餐而反()3小知不及大知()4此小大之辩也()5而征一国者()6旬有五日而后反()7而御六气之辩()8汤之问棘也是已()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今义:海洋上的运输 古义:_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今义:野生动物的一种 古义:_3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今义:指与事实相符 古义:_4蟪蛄不知春秋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古义:_5众人匹之,不亦悲乎今义:大家,许多人 古义:_6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今义:羊的犄角 古义:_7虽然,犹有未树也今义:转折连词 古义:_8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今义:没有功劳 古义: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图而后乃今将图南()图穷匕首见()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2置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郑人有且置履者()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3息去以六月息者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请息交以绝游()长太息以掩涕兮()晚有儿息()4志齐谐者,志怪者也()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5之覆杯水于坳堂之上()鹏之徙于南冥也()蜩与学鸠笑之曰()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之二虫又何知()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2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3齐谐者,志怪者也()4适莽苍者,三餐而反()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齐谐者,志怪者也。()译文:_2彼且奚适也?()译文:_3之二虫又何知!()译文:_陈情表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2零丁孤苦,至于成立()3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4臣密今年四十有四()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今义:不可以 古义:_2零丁孤苦,至于成立至于今义:表示另外提起一件事古义:_成立今义:组织、机构等开始存在或理论、意见有根据古义:_3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今义:明清两代生员的统称 古义:_4寻蒙国恩,除臣洗马今义:给马洗澡 古义:_5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今义:向上级报告 古义:_6则告诉不许今义:说给人听,使人知道 古义:_7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今义:数量少或事情不重要 古义:_8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今义:身心劳苦 古义: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以但以刘日薄西山()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谨拜表以闻()既自以心为形役()引壶觞以自酌()园日涉以成趣()木欣欣以向荣()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2则刘病日笃()3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4谨拜表以闻()5臣以险衅,夙遭闵凶()6猥以微贱()7是以区区不能废远()8愿陛下矜悯愚诚()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译文:_2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译文:_训练步步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乃瞻衡宇,载欣载奔载载:一边一边B请息交以绝游 绝:断绝C审容膝之易安 审:仔细D曷不委心任去留 委:随从、顺从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古今完全一致的一项是()A悦亲戚之情话 B既窈窕以寻壑C善万物之得时 D将有事于西畴3与“则芥为之舟”中的“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其名为鲲 B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C以五百岁为春 D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4下列各句中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A之二虫又何知! B而彼且奚适也?C齐谐者,志怪者也。 D彼且恶乎待哉?5下列句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 D.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B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C至于成立D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陈情表原文,省略)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宫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二子:赐、兴。(摘自晋书·李密传)注 醮:jiào,改嫁。烝烝:zhng,热切的样子,形容李密对母亲思念之深。游夏:孔子的学生子游、子夏,品格好,资质高。安乐公:刘备之子刘禅。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明言教何碎碎:琐碎B从事白其书司隶 白:报告C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 援:靠山D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 诏:诏书2以下句子中,全部表现李密有才干的一组是()奉事以孝谨闻周门人方之游夏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有暇则讲学忘疲乃迁汉中太守数使吴,有才辩A B C 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密从很小就懂得尽孝道。他幼年丧父,母亲何氏再嫁,年仅几岁的李密深切地思念双亲,不能自已,以至忧思成疾。B晋武帝读了李密婉拒朝廷征召的陈情表后,赞扬他是个名副其实的真名士,并答应了他的请求。祖母去世后,李密守丧期满,晋武帝再次征召他到洛阳担任太子洗马。C李密认为安乐公刘禅是个仅次于齐桓公的君主,理由是刘禅和齐桓公成败的原因是一样的。司空张华对他的这个见解很是信服。D借皇上东堂赐宴饯别之机,李密赋诗一首,诗的末章表明了他想回家种田的愿望。晋武帝为此很生气,都官从事见机行事,马上奏请皇上免去李密的官职。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5分)译文:_(2)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5分)译文:_文言文知识梳理(五)【知识细梳理】归去来兮辞并序一、“衡”通“横”。二、1.战乱;2.拐杖;3.知心话;4.行人;5.深远曲折的样子。三、1.接近/完成,达到/靠近;2.将要/行走/前往/实行,做/行为、品行;3.端起/开弓、拉弓/举/率领/延请;4.将要/且,又/扶、持/拿,用/将领;5.断绝/横渡/全然、绝对;6.文体/辞谢/告别/借口;7.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连词,表修饰/连词,表承接。四、1.琴书,名词作动词,弹琴、读书;2.棹,名词作动词,用桨划;3.日,名词作状语,每天;4.怡,动词使动用法,使愉快;5.悦,动词意动用法,以为悦;6.乐,动词意动用法,以为乐;7.傲,形容词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8.善,形容词作动词,喜好、羡慕。五、1.宾语前置句既然世俗与我相违背,我还要驾车出去追求什么?2宾语前置句为什么心神不定啊,想要到哪里去?3宾语前置句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4状语后置句农人们把春天到来的消息告诉我,我将要到西边的田里去春耕。5被动句既然自认为内心被形体所役使,又为什么惆怅而独自伤悲呢?6“门”前省略介词“于”僮仆欢喜地前来迎接,幼儿们守候在家门。滕王阁序一、1.“俨”通“严”;2.“销”通“消”。二、1.困厄,处境艰难;2.第二次;3.掌管文学撰述的官;4.迎接;5.狂放、不拘礼法;6.事前洞察事物的动向。三、1.属于/类/写作/动词,嘱托;2.副词,全、都/没、干/全部用出/名词,死;3.动词,穷尽/阻塞不通,与“通”相对/困厄,处境艰难/尽、止/生活困难;4.名词,时序(春夏秋冬)/名词,序言、赠序/使动用法,使排序;5.却/将近/姑且,暂且/将要/尚且。四、1.襟、带,名词意动用法,以为衣襟、以为衣带;2.目,名词作动词,看、望;3.雾、星,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星一样;4.美,形容词作名词,俊杰、人才;5.腾、起,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腾空、使起舞;6.窜,动词使动用法,使逃。五、1.被动句柔美的歌声缭绕不散,遏止了白云飞动。2状语后置句驾着车在高高的道路上行驶,到崇山峻岭中观望风景。逍遥游一、1.“冥”通“溟”;2.“反”通“返”;3.“知”通“智”;4.“辩”通“辨”;5.“而”通“能”;6.“有”通“又”;7.“辩”通“变”;8.“已”通“矣”。二、1.海动;2.游动的雾气;3.很饱的样子;4.指四季;5.一般人;6.旋风;7.虽然这样;8.无所为,故无功利。三、1.计划/地图/谋划、筹划/图画;2.放上、安放/购置、添置/放弃、放下/摆、设;3.气息,这里指风/气息/停止/叹息/子;4.记载/志向/立志;5.结构助词“的”/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代“鹏”/动词,到/指示代词,此。四、1.南,名词作动词,南行;2.上、下,名词作动词,向上飞、落下;3.怪,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物;4.莽苍,形容词作名词,郊野景象,指近郊。五、1.判断句齐谐,是记载怪异事物的书。2宾语前置句那大鹏将要飞到哪里去呢?3宾语前置句这两只飞虫又懂得什么呢!陈情表一、1.“闵”通“悯”;2.“零丁”通“伶仃”;3.“蓐”通“褥”;4.“有”通“又”。二、1.不能走路,文中是说柔弱;2.到了;成人自立;3.优秀人才;4.即太子洗马,太子的侍从官;5.指报答皇恩;6.申诉(苦衷);7.拳拳,文中形容自己的私情;8.辛酸悲苦。三、介词,因为/介词,用、拿/连词,同“而”/介词,使、让/连词,表目的/连词,表结果/同“而”,表修饰。四、1.上,名词作状语,向上;2.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3.犬马,名词作状语,像犬马一样;4.闻,动词使动用法,使闻;5.闵凶,形容词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6.微贱,形容词作名词,卑微低贱的人;7.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8.诚,形容词作名词,诚心。五、1.被动句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申诉又不被允许。2状语后置句州官登门督促,比流星的坠落还要急。【训练步步高】基础训练1C解析 “审”应为“明白、知道”。2C解析 A项,情话:古指知心话,今指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B项,窈窕:古指深远曲折的样子,今指(女子)文静而美好;C项,万物:宇宙间的一切事物;D项,有事:古指到去从事耕种之事,今泛指。3C解析 A项为“是,叫”;B项为表反问语气,“呢”;C项为“作为,当作”;D项为“替”。4C解析 A、B、D项,均是宾语前置句,C项是判断句。5C解析 C结构助词,的。A.表转折;表修饰;B.因为;凭的身份;D.比;到了。6D解析 A不行:古指不能行走,今表否定;B.犬马:古为谦词,今指动物;C.成立:古指成人自立,今指创办、建立;D.抚养:爱护并教养。提升训练1D解析 诏:下诏书。2A解析 表孝顺,表治学勤奋,表不受重用。这三项均与“有才干”无关。3D解析 “表明了他想回家种田的愿望”有误。李密想入朝为官,并希望得到升迁,但因朝廷中无靠山未能如愿,而被调任汉中太守。他心怀不满,作诗发牢骚。4(1)(李密)有空闲的时间就讲学,忘记了疲劳,并且拜谯周为师,谯周的弟子把他比作孔子的优秀学生子游、子夏。(“暇”“师”“事”“门人”“方”各1分)(2)和孔明说话的人没有人能和孔明水平相当的,因此孔明的言论教诲就要具体琐碎。(“言者”“己”“敌”“言教”“碎”各1分)解析 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 李密,字令伯,是犍为武阳人(今四川彭山)。他的另一个名字叫虔。他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何氏改嫁。当时李密只有几岁,他感恋双亲,思念至深,以至忧思成疾。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密侍奉祖母因孝顺和恭敬而闻名。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候在祖母身边,夜里不脱衣睡觉。为祖母端饭菜、喂汤药,他总要尝过之后才让祖母饮食或服用。有空闲的时间他就讲学,忘记了疲劳,并且拜谯周为师,谯周的弟子把他比作孔子的优秀学生子游、子夏。他年轻时在蜀汉做郎官。多次出使吴国,颇有辩才,吴人称赞他。蜀汉平定后,泰始初年,晋武帝征召他担任太子洗马。他因为祖母年迈,无人奉养,就没有接受任命。于是上奏章说:(陈情表译文省略)晋武帝读了李密的陈情表后,说:“李密这个名士,不是徒有虚名。”于是收回对他的任命。后来祖母刘氏去世,李密守丧期满除去丧服后,晋武帝再次征召他到洛阳担任太子洗马。司空张华问李密:“安乐公这人怎样?”李密说:“可以说仅次于齐桓公。”张华问其中的缘故,回答说:“齐桓公得到管仲而称霸诸侯,任用竖刁而使自己死了不得埋葬,尸虫流出户外。安乐公得到诸葛亮而与魏国抗衡,任用黄皓却丧了国,由此可知他俩的成败原因是一样的。”张华接着问:“孔明的教诲为什么那么具体琐碎?”李密说:“过去舜、禹、皋陶(这些水平高的人)相互之间说话,所以言辞简洁优雅;大诰中与普通人说话,适宜琐碎具体。和孔明说话的人没有人能和孔明水平相当的,因此孔明的言论教诲就要具体琐碎。”张华认为他说得好。李密由京官外调做温令,却憎恨一个担任从事的下属,他曾在写给别人的信中说:“庆父不死去,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他的下属把信的内容禀告了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里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李密很有才能,常希望能调回京城任职,可是他在朝中没有靠山,于是被调任汉中太守,自认为失去了很重要的机会,心怀怨恨。等到在东堂赐宴饯别时,皇上下诏命令李密赋诗,李密在诗的末章说:“人们也都说过这样的话,有因才会有缘。(当官的人)皇宫中如果没有权势的朝臣做靠山,不如回家种田。圣明的君主在上,这话怎么能这么说呢!”武帝对此很生气,都官从事等(见机行事)马上奏请皇上免去了李密的官职。后来李密死在家中。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李赐、一个叫李兴。11

    注意事项

    本文((四川专用)2014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文言文知识梳理(五) 新人教版必修5.doc)为本站会员(飞****)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