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版)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每课一练(二十四) 第十七单元 第1讲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新人教版.doc
-
资源ID:45271932
资源大小:131.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江苏版)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每课一练(二十四) 第十七单元 第1讲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新人教版.doc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江苏版) 每课一练(二十四) 第十七单元 第1讲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3·徐州模拟)考古发现的一件西周中期的青铜器“遂公盨”上,铸有以下铭文:“天命禹尃(敷)土,随山浚川厥贵唯德,民好明德。寡顾在天下,用厥邵好,益干懿德豳公曰:民唯克用兹德,亡诲(侮)! ”其铭文内容有助于( )证明大禹存在的可能性了解西周青铜器的生产水平丰富甲骨文的研究资料研究中国“德治”思想的渊源A. B. C. D.2.“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3.春秋战国“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孔子因此提出了“礼”的思想,孟子更为“礼”所规定的秩序的合理性,寻到了颇为深刻的人性依据。这个依据是( )A.民贵君轻 B.人性本善C.重义轻利 D.浩然之气4.(2013·镇江模拟)荀子说:“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圣人之治,礼义之化,然后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据此,你认为( )主张“性恶论” 重视礼制强调教化 主张礼法并施A. B. C. D.5.古语云:“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其中关于“刚柔”的观点符合( )A.儒家思想 B.墨家思想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6.唐太宗在总结其治国经验时,提出“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的理念,同时又认为“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押情损欲,克己自励耳。”唐太宗的治国经验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些学派的主张 ( )A儒家、法家 B儒家、道家C墨家、儒家 D法家、道家7.(2013·盐城模拟)韩非子载:“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由此可见,韩非子认为“治天下”应重在依靠( )A人情关系 B伦理道德C法治建设 D礼乐秩序8.有人写道:“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儒墨道法究竟孰是孰非?”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 )A.人与自然的和谐 B.社会现实 C.人与社会的和谐 D.人的生命9.(2012·南通二模)中华文化史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这一时期“私学文化”产生的背景不包括( )A.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形成B.分封制遭到破坏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D.小农经济逐步产生10.(2013·扬州模拟)春秋繁露记载:“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这体现了哪一思想(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君权神授”,强化君主专制C“天人感应”,约束君主行为 D“春秋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11.(2012·苏北四市模拟)“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这里的“臣”“陛下”分别指( )A贾谊、汉景帝 B晁错、汉文帝C董仲舒、汉武帝 D魏征、唐太宗12.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是指( )A.“独尊儒术”体现出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C.儒家思想已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D.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盘吸收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0多年前,欧洲兴起中国文化热。在宗教盛行的欧洲,人的心灵是神的奴隶,人们以为心中如果没有上帝,便有罪恶感。然而,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让欧洲人看到了一个不信仰上帝的国度,人民有着积极向上和快乐的心灵,这促进了理性主义哲学的思考。儒家文化中君为轻,民为重,民心决定政权的思想,成为民主思想的源头。当时的欧洲,国家主要由皇权和贵族统治,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更没有参与政治的权利,欧洲人对中国通过公开考试在平民中选拔官员的制度极为推崇。 近现代西方哲学史材料二 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中心主义被彻底击溃,西欧、北美总想从中国文化中找到灵感,找到救世良方。在西方人看来,中国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支柱,是传统的基础。认为儒家文化是一种可以与现代经济方式相结合、并给予经济发展以内在动力的精神文化形态,儒家文化不仅是历史现象,也是思考方式和生命存在形态。西方各国特别是美国政府和财团,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对东方文化的研究。东方文化带给西方的不再是彼岸世界的传奇故事,而是使西方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某些根本变化的运动。张国光在历史的地平线上(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文化中可供欧洲人借鉴的元素,并进一步分析200多年前欧洲中国文化热的历史意义。(10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现代欧美国家借鉴儒家文化的理由。(6分)(3)综合上述材料,在如何处理不同文化之间关系方面,可以得出怎样的历史启示? (4分)14.在先秦时期,儒家思想没有得到统治者重视。到了秦朝,儒家思想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但从西汉汉武帝时期开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丞相李斯曰:“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教学的地方)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同义),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汉书·董仲舒传(1)据材料一,归纳李斯言论的要点(不得摘抄材料原文)。(6分)(2)据材料二,归纳董仲舒言论的要点(不得摘抄材料原文)。(6分)(3)概括指出这两种言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8分)答案解析1.【解析】选A。材料“天命禹尃(敷)土,随山浚川”的意思是“上天命大禹敷土,挖掘山川疏浚河流”。材料“厥贵唯德,民好明德”的意思是“通过自己的德行来体现自己的高贵,人民也喜欢有仁德的统治者”。材料中的铭文是金文,不是甲骨文,因此不正确。题干要求的是“其铭文内容有助于”,故可以确定不符合题意,本题选A。2.【解析】选A。从材料中的“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可以看出这一主张反对暴政。这应属于儒家的思想主张。3.【解析】选B。战国时期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这一主张为孟子的“仁政”思想和孔子的“礼”提供了人性方面的依据。4.【解析】选A。题干材料没有反映实行“法”的主张,排除含的选项即可。5.【解析】选C。“刚柔”的观点体现了道家朴素的辩证法思想。6.【解析】选B。根据对材料阅读分析,唐太宗主张治国“以人为本”“无为”,结合“百家争鸣”及所学知识可知,分别体现了“以人为本”儒家,“无为”道家的主张。7.【解析】选C。本题考查法家思想。韩非子属于法家代表人物,法家提出法治思想,故C正确。8.【解析】选B。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面对纷争的社会局面,分别提出了不同的社会主张,他们共同关注的问题是社会现实。【变式备选】春秋战国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治理社会的方案。儒家方案的主要特点是( )A.以法律制度规范社会B.以强权政治规范社会C.以伦理道德规范社会D.以道法自然规范社会【解析】选C。A、B是法家的主张;D是道家的主张。只有C属于儒家的治国主张。9.【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百家争鸣背景的理解。A、D是其经济基础,B是政治条件。C出现于秦朝。故选C。10.【解析】选C。本题考查董仲舒思想。春秋繁露是董仲舒的著作,题干中认为皇帝治理国家需要与天意相符,如果与天意不同那么天下就会大乱,所以作为统治者,必须与天意相同,这体现了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对皇帝行为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其余三项均与题干意思不符。11.【解析】选C。 从材料中的“太学”即可判断选择C。汉武帝独尊儒术,创办太学。【误区警示】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禁止其他学派,而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法家严刑峻法为补充,兼采道家合理思想的治国模式。12.【解题指南】注意对题目中关键信息“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这是思想文化专制,是政治专制在思想文化方面的表现。【解析】选A。儒家学说长期被尊为官方教义,从而加强了思想专制,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从这一角度上讲是和法家不谋而合的。【变式备选】相较于基督教与佛教,儒家在中国既无教堂也无庙宇,但两千多年来,其学说不仅居中国学术思想的正统地位,而且深入基层,成为维系世道人心的社会规范,其主要原因是( )A.受古代帝王的尊崇与提倡B.普设孔庙,官方定期祭孔C.儒家经典是历代选官依据D.戏剧将忠孝观念普及于民【解析】选A。儒家思想之所以成为正统思想,成为维系世道人心的社会规范,主要原因是统治者的大力提倡。B、C、D是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具体表现。1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和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题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第(2)题注意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去思考欧美国家的需求。第(3)题可以从材料中看出不同文化有着不同的特点,应该相互学习和借鉴。答案:(1)元素: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儒家文化中“民贵君轻”思想;公平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4分)意义:促进了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中国文化成为欧洲启蒙思想运动的一个重要思想动力,成为欧洲知识界反封建和反宗教的利器等。(6分)(2)理由:儒家文化是一种可以与现代经济方式相结合、并给予经济发展以内在动力的精神文化形态;儒家文化不仅是历史现象,也是思考方式和生命存在形态;变革西方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需要等。(6分)(3)启示:不同文化应相互学习借鉴,平等互惠,共同发展等。(4分)14.【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题可直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加以概括。第(2)题首先要读懂材料,并结合课本中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来分析作答。第(3)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二人虽然手段不同,但其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本质目的是一致的。答案:(1)私学兴盛,诸子百家评议国政,造谣惑众,不利于中央集权加强;建议实行“焚书”政策,控制思想,实行文化专制政策。(6分)(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儒学教育,注重思想教化,以礼治民。(6分)(3)相同点:为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需要,加强思想控制。(2分)不同点:前者强调以法家思想排斥其他各家,后者强调以儒家思想来取代百家争鸣;前者主张用残暴手段来实现文化专制主义,后者强调教化和灌输;前者主张以法治国,后者主张以德治国。(6分)-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