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_2016学年高中语文项脊轩志同步练习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资源ID:45288933
资源大小:32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5_2016学年高中语文项脊轩志同步练习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项脊轩志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渗漉(lù) 老妪(u) 珊珊可爱(shn) B修葺(qì) 栏楯(dùn) 万籁有声(lài) C先妣(p) 阖门(hé) 冥然兀坐(wù) D垣墙(yuán) 偃仰(yn) 呱呱而泣(g)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室仅方丈(一丈见方) B墙往往而是(到处) C余久卧病无聊(精神空虚) D大类女郎也(太像)3、下列加点词活用情况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雨泽下注 东犬西吠 乳二世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执此以朝 使不上漏 A B C D4、下列各句与“垣墙周庭” 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B妪,先大母婢也 C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D其制稍异于前5、下列各组文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妪每谓余曰 B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C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执此以朝 D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6、下列文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 A比去,以手阖门 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B借书满架 或凭几学书 C日过午已昏 一日,大母过余曰 D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今已亭亭如盖矣7、对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全正确的一项( ) A“三五之夜”(农历每月十五日) “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 B“妪,先大母婢也”(敬称自己已死去的祖母) “先妣”(敬称自己已死去的母亲) 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古代男子成人自立的标志)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D吾妻归宁(旧指女子出嫁后回娘家) 吾妻来归(旧指女子出嫁)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归有光号震川,别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明代后期著名散文家,著有震川文集,其散文对清代的桐城派影响很大。 B“志”即“记”,是古代一种叙事、抒情的文体,如项脊轩志就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篇。 C项脊轩志借写项脊轩的兴废,着重写与之有关的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表达了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 D“五柳先生”“樊川先生”“临川先生”“聊斋先生”指的分别是东晋大诗人陶潜、唐代诗人杜牧、北宋文豪欧阳修、清代小说家蒲松龄。二、语段阅读(一)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9、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稍为修葺( ) 室始洞然( ) 亦遂增胜( ) 珊珊可爱( )10、翻译文中划线句:(1)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2)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11、第二段“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一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二)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1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迨诸父异爨( ) 凡再变矣( ) 先妣抚之甚厚( ) 而母立于兹( ) 何竟日默默在此( ) 以手阖门( ) 瞻顾遗迹( ) 令人长号不自禁( )13、翻译文中划线句:(1)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2)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14、本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5、本段文字的细节描写十分成功,试举一例简要说明其产生的艺术效果。 参考答案1、D 【A妪yù、B楯shn、C妣b】2、C 【清闲烦闷,无事可做】3、B 【名作状名作动】4、A 【A是省略句,B是判断句,C、D是状语后置句】5、C 【A:每次常常;B:才起初;C:连词,表目的,相当于“来”;D:环顾只是】6、A 【A:等到;B:书籍写字;C:经过看望:D:后来,接着已经】7、C 【束发指十五岁,非古代男子成人自立的标志,20岁才是】8、D 【“临川先生”指北宋王安石】9、葺(修补);洞然(明亮);胜(美景);珊珊(美好)10、(略)11、承上文喜,启下文悲。12、迨(等到),凡(总共),抚 (对待),兹(这里),竟日(整天),阖(关上),瞻顾(瞻仰,回顾),号(哭泣)13、(略)14、三世变迁、物在人亡的悲伤之情。15、示例:如“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这句以一个小小的细节和一句朴素的话,写尽天下祖母对孙儿的疼爱、关切和期待之情,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