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中化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选修4.doc
-
资源ID:45305906
资源大小:10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中化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选修4.doc
热化学方程式 中和热的测定题目热化学方程式 中和热的测定第2课时学习目标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学习疑问学习建议【预学能掌握的内容】一、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表示 和 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2、表示的意义: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 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 变化。如:H2(g)+ 1/2O2(g)=H2O(l) H= 285 . 8 kJ·mol1, 表示在 ,_ Pa, mol H2与 mol O2完全反应生成 态水时 的热量是2858 kJ。(表示完全反应时的能量变化)3、 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 ,不表示 ,因此,它可以是 _数。对于相同物质的反应,化学计量数和H可以同时扩大或缩小 _的倍数 。二、中和热1定义: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 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 和OH- 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思考与交流1】热化学方程式与普通化学方程式有何区别,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哪些。、所有反应物和产物都用括号注明它们在反应时的状态(aq_s_、l_、g_);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 和 ” 。、反应热H的位置只能在热化学方程式的右边,且中间要留一小段空位表示隔开;H:吸热用“ ”,放热用 “ ” 单位:_。、H单位KJ/mol中“每摩尔 ”指的不是每摩尔某物质,而是指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以“摩尔”为单位时的反应热;大小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化学计量数表示是“ ”.化学计量数可用分数,但H要相应变化。如:2H2 (g)+O2 (g) = 2H2O(l) H= 571.6kJ/molH2 (g)+ 1/2O2 (g) = H2O(l) H= kJ/mol、指明反应时的 和 (对于25 、101KPa时进行的反应,可以不注明)、对于可逆反应中的H指的是正反应方向完全进行时的焓变。、可逆反应中,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的数值大小 ,符号相反【思考与交流2】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反应热是否一定相同,为什么?(1) 同一反应生成物状态不同时如:2H2(g)+O2(g) = 2H2O(1) DH1;2H2(g)+O2(g) = 2H2O(g) DH2 因为气体变液体会放热,故:DH1 DH2 (2) 同一反应反应物状态不同时点如:S (g)+O2(g) = SO2(g) DH1; S(s)+O2(g) = SO2(g) DH2 因为固体变气体会吸热,故: DH1 DH2 (3) 两个相联系的不同反应比较如: C(s)+O2(g) = CO2(g) DH1;C(s)+1/2O2(g) = CO(g) DH2可以设计成:C(s) CO(g)CO2(g) ,故: DH1 DH2 【实验探究】中和热的测定实验1实验用品大烧杯 个(500mL)、小烧杯 个(100mL)、温度计、量筒 个(50mL)、泡沫塑料或硬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 个小孔)、 搅拌棒。0.50mol/L盐酸、0.55mol/LNaOH溶液。2实验原理用50 mL(大约50g)0. 50 mol/L的盐酸与50mL (大约50g)0. 55 mol/L 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设t1: 反应前两溶液的平均温度。 t2: 反应后溶液温度 c = 4 .18 J/(g·)试求Q 的表达式和中和热表达式 :Q = mc (t2t1) = 0.418(t2t1)kJH+(aq)十OH-(aq) H2O(1);H 57.3kJ/mol3实验步骤(1)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 。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玻璃搅拌棒通过,以达到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的目的,该实验也可在保温杯中进行。(2)用一个量筒量取50mL 0.50mol/L盐酸,倒入小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记入下表。然后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3)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mL 0.55mol/LNaOH溶液,并用温度计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记入下表。(4)把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小烧杯的盐酸中,并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注意不要洒到外面)。用环形玻璃搅拌捧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出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作为终止温度,记入下表。(5)重复实验两次,取测量所得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计算依据。实验次数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温度差(t2-t1)/ HClNaOH平均值 123(6)根据买验数据计算中和热。4数据处理为了使计算简便一些,我们近似地认为:(1) 0. 50mol/L盐酸和0. 55mol/LNaOH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所以50mL、0.50mol/L盐酸的质量m150g,50mL 、0.55mol/LNaOH溶液的质量m250g。(2) 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c 4 . 18J/(g·),由此可以计算出,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 55mol/L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为:(m1十m2)·c·(t2-t1) 0.418 (t2-t1) kJ。又因50mL、0. 50mol/L盐酸中含有0. 025mol的HCl,0.025mol的HCl与0.025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生成0.025molH2O,放出的热量是 0. 4 18(t2-t1)k J,所以生成1molH2O时放出的热量即中和热为:5注意事项(1) 为了保证0. 50mol/L的盐酸完全被NaOH中和,采用0. 55mol/LNaOH溶液,使碱稍稍过量。(2) 实验中若用弱酸代替强酸,或用弱碱代替强碱,因中和过程中还有弱酸(碱)电离吸热,会使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低。思考一:大、小烧杯放置时,为何要使两杯口相平?填碎纸条的作用是什么? 思考二:温度计上的酸为何要用水冲洗干净?冲洗后的溶液能否倒入小烧杯?为什么? 思考三:酸、碱混合时,为何要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而不能缓缓倒入?思考四:实验中所用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比为何不是11,而是NaOH过量?若用HCl过量行吗?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