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部编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45315656
资源大小:93.13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中部编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教学设计.docx
1第第 1 课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了解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本书的第一单元第一课,是整本书的开篇。本课教材主要讲述了文明产生的过程以及不同地区文明早期发展的概况、特点。第一子目主要讲述了人类文明产生的过程和诞生的基本标志。第二子目主要讲述了两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和古代希腊文明发展的概况。【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在描述早期文明产生的过程基础之上,认识生产力的发展是文明产生的根本原因。2在概括各个区域早期文明发展具体表现的同时,能够运用相关史料和区域地图,认识到地理环境对于文明产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3通过探讨各个区域文明产生的不同原因及各自的特点,感悟人类文明的多元性、共容性,以开放的心态,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初步具有世界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重点重点: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的过程和标志;了解古代文明发展的共同特征和文明古国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这些特点形成的时空条件。难点难点:分析各文明古国不同特点形成的时空条件;认识地理环境在文2明发展中的作用。【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法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导入:导入:展示阿尔及利亚塔西利恩阿耶洞穴壁画图片,通过图中人们放牧和收割的景象,指出农业和畜牧业产生,文明随之出现。新课:新课:一、人类文明的产生一、人类文明的产生1.前提: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1)表现:地区农作物家畜西亚大麦、小麦、豆类羊、猪、牛等南亚芋头中国水稻、粟中南美洲玉米、南瓜(2)影响: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出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社会经济的发展,让部分人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2.产生过程3文明的标志产生原因阶级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出现;战俘沦为奴隶国家解决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需要文字记事、管理的需要城市农耕文明要求定居;政治宗教活动;战争兼并文明产生的根本动力:生产力的发展文明产生的根本动力:生产力的发展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1、五大文明人类最早文明诞生地主要有:西亚两河流域;埃及尼罗河流域;南亚印度河和恒河流域;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中国黄河、长江流域;依据地图提出问题:古代早期文明区域的地理位置有何共同点?这些文明有何共同特点?基本位于中纬度、北温带,大多邻近大河流域,基本独立发展,明显多元的特征。42、古巴比伦文明(1)地理环境:两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但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2)发展历程公元前 3500 年左右,产生了最初的文明。约公元前 2900 年,苏美尔地区出现一系列城市国家。约公元前 18 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3)文明成果政治制度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国王是国家最高统治者,下有各类官员管理政务和军事城市大多失去独立地位,成为必须服从国王命令、向宫廷纳贡的地方行政单位法律制度颁布汉谟拉比法典:目的: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内容:涉及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结构、婚姻、土地租赁和借贷等多个方面地位: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文化科技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诞生了著名的洪水和方舟传说苏美尔人发明了 60 进制3、古埃及文明(1)地理环境东北非的埃及地处干旱地区,但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5尼罗河还提供了连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条件。(2)发展历程公元前 3500 年左右,埃及文明兴起。公元前 3100 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3)文明成果政治制度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法老:被视为神在人间的代表,掌握着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最重要的权力;法老之下,设有官员分别处理政务和地方事务文化科技金字塔:体现了法老的至上权威,证明了埃及人在建筑和数学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文字:象形文字历法: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书写材料:莎草纸是古代埃及主要的书写材料和重要的出口物资阅读教材 P5“学思之窗”:这段话表现了法老怎样的地位?提示: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专制君主,被视为神和真理的代表。阅读教材 P5“思考点”: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和埃及的尼罗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如何影响了它们各自文化的特点?提示: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经常泛滥,诞生了著名的洪水和方舟传说;两河流域农业发达,苏美尔人发明了测量土地的 60 进位制。尼罗河水定期泛滥,每次涨水退水以后,都需要精确的记录和计算,并且退水以后,还需要重新丈量土地,划定地界。几何学就逐渐诞生了。同时为了准确地预测尼罗河泛滥开始的日期,埃及开始了最早的天文学研究,根据尼罗河的涨落规律制定了历法。使用的书写材料的原料来自于尼罗河中的特产植物莎草。64、古印度文明(1)地理环境诞生于印度河流域的大平原上。随着铁器时代的来临,生产工具的进步,雨水丰沛、植被茂盛的恒河流域逐步得到开发。(2)种姓制度等级基本构成及职责婆罗门主掌宗教祭祀刹帝利由以国王为首的武士集团构成,负责统治和保卫国家吠舍大多数是普通劳动者,少部分是富有商人首陀罗地位最低,为前三个等级服务贱民处在社会的最底层特点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是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影响对印度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3)文明成果思想流派:佛教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数字:创造了从 1 到 9 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了按位计值方法。阅读教材 P5“学思之窗”:在印度神话中,不同种姓的人的地位与身体的部位之间是什么关系?提示: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通过利用身体器官的自然高下来附会和比拟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强调等级制的神圣不可变动性。5古希腊文明7(1)条件处于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中的部分岛屿,多山少平原,陆上交通不便,不利于地区性大国的兴起。城邦数量众多,典型特征是小国寡民。(2)城邦类型斯巴达:是少数人掌握政权的寡头政治的代表。雅典:是多数公民掌权的民主政治的典型。公民都有出席公民大会和担任公职的权利,直接决定城邦的大政方针。但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享有民主权利的仅是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和奴隶都被排斥在公民队伍之外。奴隶缺少最基本的权利。(3)文明成果文学神话、悲剧、喜剧等,启迪了西方的文学创作和思想历史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是西方“史学之父”修昔底德成为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思维拓展:世界古代文明多样性的原因(1)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造成世界古代文明多样性的根本原因。亚非文明古国以农业立国,形成了和平自守的大河文明;而古代希腊以工商业见长,形成了开拓进取的海洋文明;以畜牧业见长的游牧民族则形成杀伐奔袭的游牧文明。(2)地理环境:在世界上古时期,生产力相对落后,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巨大。人类早期文明一般分布在大河旁边,利用冲积平原的有利条件进行农业生产。希腊港湾众多对希腊工商业的发展及海外贸易有很大的影响。(3)周边环境:西亚文明是两河流域文明、埃及文明、希腊文明的交8汇处,一方面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流融合,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文明的稳定,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中国、印度文明周边压力较小,外部压力较轻,文明相对稳定。(4)宗教思想:宗教思想是文明多样性的重要表现,也反过来深化了文明的多样性。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想、印度的婆罗门教、中国的儒家思想、罗马帝国的基督教都对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古希腊文明为例,概括影响文明多元的因素有哪些?地理条件山地、海岛、欧亚非要冲地带吸收欧亚非文明国家制度城邦、小国寡民直接参与民主政治经济类型工商业经济平等观念民族性格冒险探索的性格人文精神、辉煌文化【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本节课重点讲解文明的形成及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通过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引发学生思考,把握重点难点,对古代文明的代表进行透彻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识记。【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一、一、人类文明的产生人类文明的产生1.前提: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2.产生过程社会分工社会分工私有制出现私有制出现阶级产生阶级产生国家出现、文字产生国家出现、文字产生二、二、文明的多元特征文明的多元特征1.1.五大文明五大文明2.2.古代两河流域古代两河流域93.3.古代埃及古代埃及4.4.古代印度古代印度5.5.古希腊民主古希腊民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