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第7单元 信息窗一教案.doc
-
资源ID:45319810
资源大小:19.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第7单元 信息窗一教案.doc
信息窗一信息窗一 混合运算(不带括号)教案混合运算(不带括号)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单位数量=总价”这一重要的数量关系。2、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掌握“单位数量=总价”这一重要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掌握“单位数量=总价”这一重要的数量关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展台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呈现信息星期六,四(一)班中队的队员们要去做小小志愿者(出示 P85 主题图),仔细观察,从图中你都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二、梳理信息,提出问题1、梳理信息生:我知道了他们要买 10 个文具盒,40 本笔记本和 30 支钢笔送给福利院的小朋友。还知道,文具盒每个 29 元,一个笔记本 5 元,一支钢笔 8 元。师: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表述得也很清楚。学数学不仅仅要能发现问题、整理信息,也要根据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又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2、提出问题生 1:买 10 个文具盒需要多少钱?生 2:还可以问,买 40 本笔记本和 30 支钢笔一共需要多少钱?生 3:买 40 本笔记本多少钱?生 4:卖 30 支钢笔多少钱?生 5:根据信息,我提出的问题是:“买这些礼物一共需要多少钱?”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探究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师:我们先来解决“买 10 个文具盒需要花多少钱”这个问题。(1)独立试做,初步感知师:不要急于回答,请将算式写在练习本上。想一想,算式的每一部分表示的意义是什么?生谈想法。生 1:2910=290(元)。29 是一个文具盒的价钱,要买 10 个,就是 10 个29 元,用乘法计算,所以就是 2910=290(元)。师:听懂他的想法了吗?谁再起来说一说?生 2:因为一个文具盒师 29 元,29 元就是它的单价,他们一共要买 10 个,就是 10 个 29 元,算式就是 2910=290(元)(2)再次试做,对比发现师:买 40 本笔记本又得花多少钱呢?再做做试试。学生做题。师: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3)合作交流,梳理建构师:刚才我们是用每个文具盒的价钱,也就是文具盒的“单价”,乘要买的个数,得出了总价钱。(提示)每个文具盒的价钱买的个数=总价钱在日常生活中,像每个文具盒的价钱、每本笔记本的价钱.一般叫作“单价”(板书:单价),而要买的个数就叫作.生 1:个数。生 2:数量。因为文具盒是论个,但本子论本,所以不能叫个数,而应该是数量。师:对于她说的理由,你认为怎么样?师:是啊!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平常生活中,一般把个数、本数、支数,还有.都可以概括为一个词,就叫作数量。(板书:数量)用单价乘数量,所得的结果就是总价。(板书:总价)(4)活学活用,巩固理解“单价数量=总价”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量关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经常用到。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自主练习第 1 题),先自己在心里说一说,哪位同学说给大家听一听?生:.师:如果要买 3 瓶酸奶,应该怎样列式?根据的数量关系是什么?生:23=6(元),根据的数量关系是“单价数量=总价”。师:橙汁、桃汁和梨汁呢?在小组里相互说一说。(生组内说,老师先后参与到两个小组里)2、探究混合运算师:通过刚才的试做,我们知道了“单价数量=总价”,那么,要求“买40 本笔记本和 30 支钢笔一共需要花多少钱”,你打算怎么做?1、独立试做。师:在练习本上自己做做试试。学生试做,老师巡视,并让两名学生在黑板上板做。2、合作交流。师: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说一说他是怎么想的?生 1:请大家看黑板。因为要求“买 40 本笔记本和 30 支钢笔一共需要花多少钱”,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先求出 40 本笔记本的总价,再求出钢笔的总价,最后把两个总价相加就是一共要花的钱了。师:这是一种做法。我们再来看看其他的做法,谁来说一说?生 2:我也是根据“单价适量=总价”先求出一种的总价,再求出另一种的总价,再加起来就是一共要花的钱。师:“540”和“830”各求的是什么?生:笔记本的总价,钢笔的总价.(师板书)四、课堂小结生谈收获。板书设计:单价数量=总价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解决实际问题。2、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能够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能够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引导构建师:对于上节课我们解决的买 40 本笔记本和 30 支钢笔一题,我们想到分别计算和列综合算式这两种方法。而除了昨天我们学习的“单价数量=总价”这一重要的数量关系外,混合运算也是我们要学习的重要内容。(板书:混合运算)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对于它的运算顺序,你又有什么发现呢?生 1:和我们前面所学的乘加、乘减,还有除减的算式一样,也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师:是的,像这种前后是乘法或除法,中间是加法或减法模样的算式,还有一个好玩的名字,叫作扁担乘或扁担除,计算时,我们可以在一步计算当中直接求出结果。如计算“540+830”时,我们就可以先求出“540”和“830”的积,然后再相加。生 2:老师,我还有种做法。师:好,你来说。生 2:我也是列的综合算式,算式是 830+540,答案也是 440 元。师:你说的慢一点,我把你的算式记下来。(师板书)师:嗯,他这样做行吗?说说你的看法。生 3:可以这样做。他们的做法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先求了 30 支钢笔的总价,另一个是先求 40 本笔记本的总价,它们两个先算谁,结果都一样。师:听明白了吗?对于一道算式当中既有乘除又有加减法的,我们要先算.再算.生答乘除,加减。三、回归情境,拓展应用1、完成基本练习。师:做两道小题,试一试?(出示教材 P86 当中的“你会计算下面各题吗?)生做题,师巡视。生展示: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所以先算 117 和 154 的积,答案是 17,大家同意吗?生同意。师:不仅结果对了,而且书写也还是那么工整,看!这等于号上下对的多齐,你的呢?1、变式练习。师:自己错了要看得出来,别人做的题,能不能检查一下呢?(屏幕出示自主练习 5 题)师:呵,这么快就发现问题了!好,我们先看第一道题。生 1:他是先算了 240-40,应该先算除,再算乘,最后才能算减法。师:第 2 道题。生 2:也错了。这道题应该先算 5607,然后算乘法,但他先算了 78,所以错了。师:你看,我们不是一直在说“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吗?你看,他不就先算了乘,又算得除吗?生 3:哎呀!不是!“先算乘除”并不是说要先算乘法再算除法,而是说当一个式子里,有乘法、有除法,还有加法、有减法时,要从左往右算,要先想乘法或者是除法,然后算加法或者是减法。师:原来是这样啊!你们听明白了吗?最后一道题呢?生 4:对了!1、巩固练习。(1)86 自主练习第 3 题。(2)P86 自主练习第 4 题。四、回顾总结,体验愉悦生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