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
-
资源ID:45408979
资源大小:196.08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2022学年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
2021-2022学年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50.0分)1.膳食的角度来看,下列午餐食谱所选食物搭配最为合理的是()A.炸鸡腿、薯条、奶油饼干、可乐B.面包、香肠、巧克力、牛奶C.馒头、红烧鱼、摊鸡蛋、玉米粥D.米饭、酱牛肉、炒豆角、鸡蛋西红柿汤2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神经元B.反射弧C.神经中枢D.神经3 .农民伯伯在收割时,不慎划伤了手臂,暗红色的血液从伤口处连续不断地流出,初步判断()A.内出血B.动脉出血C,静脉出血D.毛细血管出血4 .如图是人体血液和血细胞的组成图,有关其说法,错误的是()A.是淡黄色的半透明的液体,主要成分是水B.血液中具有运输功能的是和C.血细胞中能穿过毛细血管具有吞噬作用的是D.的结构呈两面凹的圆饼状,主要运输二氧化碳5 .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A.气管和支气管中对痰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是腺细胞和纤毛B.鼻黏膜分泌的黏液能温暖吸入的空气C.呼吸系统的组成是呼吸道和肺D.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能保证气流通畅6 .小明同学到医院进行血常规化验,发现白细胞的数量明显高于正常值。他可能患A,扁桃体炎 B.坏血病 C.夜盲症 D.糖尿病7 .小李同学为了宣传安全用药,草拟了四条标语。其中不恰当的是()A.科学用药,安全用药B.是药三分毒,用药遵医嘱C.安全用药,重于泰山D.只用西药,不用中药8 .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A.心脏B.肝脏C.肾脏D.胃9 .人体吸入的氧气(02)最终目的地和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C02)来源均是(A.血液B.组织细胞C.血管D.肺部10 .出入肾小球的血管()A.均为小动脉B.入球为小动脉,出球为小静脉C.均为小静脉D.出球为小动脉,入球为小静脉11 .在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能检测到的物质是()A.葡萄糖B.红细胞C,无机盐D.蛋白质12 .在炎热的夏季,人们会大量排汗,汗液中有水分和部分无机盐,应适当补充()A.淡盐水B.可乐13 .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液中含量极少C.激素可提供能量14 .下列各项叙述,属于近视特点的是(A.能看清远物看不清近物C.晶状体的曲度过大15 .人的听觉产生于()A.听觉感受器B.耳蜗C.纯牛奶 D.白开水B.激素可作为营养物质D.激素来源于有导管的腺体B.物像落到视网膜的后方D.眼球的前后径过短C.鼓膜D.大脑听觉中枢16 .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缺少含钙的无机盐容易患()A.缺铁性贫血B.骨质疏松症C.佝偻病D.地方性甲状腺肿17 .骑自行车时,人不会倒。其神经系统中起主要作用的器官是()A.大脑B.小脑C.脑干D.脊髓18 .看到饭店宣传册上诱人的食品图片,小明不由得流出口水。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该反射属于简单反射B.该反射的神经中枢是脊髓C.该反射活动需要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D.该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19 . PM2.5颗粒物从空气经呼吸道进入人肺的“旅程”是()B.鼻一咽t气管一喉一支气管一肺D.鼻一咽T喉T支气管T气管T肺C.胆汁D.肠液A.鼻一喉一咽一气管一支气管一肺C.鼻T咽一喉T气管T支气管T肺20 .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A.胰液B.胃液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未被消化营养物质的百分比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图221 .如图图1模拟的是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过程:图2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 在消化道中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00f 合 °a 0图1(1)若图1模拟的是淀粉的消化过程,则所表示的过程是在 内进行的,图中“剪刀”模拟的是;所表示的过程是在内进行的,最终被分解成的物质a是 o(2)若图1模拟的是蛋白质的消化过程,则所表示的过程是在内进行的,图中“剪刀”模拟的是:所表示的过程是在内进行的,最终被分解成的物质a是 o(3)图2中,曲线表示的是脂肪的消化过程。22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资料1: 2014年,一名2岁男孩被携带埃博拉病毒的果蝠咬伤后,成为埃博拉出血 热疫情首例感染者。埃博拉病毒通过密切接触已感染病毒的动物或人传播蔓延,导 致疫情大面积暴发。资料2:疫苗对预防传染病有重要作用。2017年,我国独立研发的埃博拉疫苗,通 过世界卫生组织的技术审查,走进非洲。人体接种该疫苗28天后,体内抗体水平 达到最高值。(1)导致上述2岁男孩患病的传染源是 。(2) 是埃博拉出血热的病原体。(3)接种埃博拉疫苗使人体产生抗体,从免疫的角度看,埃博拉疫苗属于 。(4)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接种疫苗的措施属于 .需要专门研制埃博拉 疫苗来抵抗埃博拉病毒,而不能接种乙肝疫苗来预防该病。23 .如图为人体部分血液循环示意图,数字表示人体内的某些器官或结构。请分析回答 下列问题。(1)血管内的血液只能按箭头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的原因,是该血管内有(2)血液在流经心脏的过程中,血液的流向为静脉-T动脉。(3)当血液流经图中后,血液中的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是 o(4)医生在检查某病人的尿液时发现了较多的红细胞,如果该病人患有肾病,则 最可能是图中 (填序号)产生病变所致。(5)从图中中抽取少量液体进行化验,得到下表数据(单位:毫克/毫升)。据表分析可知,Y液体应该取自图中 (填序号)所示结构。液体种类部分成分含量葡萄糖尿素蛋白质X1.00.30.3Y0.018.00.0Z1.00.380.0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24 .某初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题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请完成下列问题:试管编号12345馒头碎屑或块等量碎屑等量碎屑等量馒头块等量碎屑等量碎屑有无唾液2mL唾液2mL清水2mL唾液2mL唾液2mL唾液是否搅拌搅拌搅拌A搅拌搅拌温度37 0100加入2滴某种溶液(1)如果检测各试管中的馒头是否被消化,实验最后加入的2滴溶液应该是.(2)如果该兴趣小组选用1, 2号试管进行实验,其实验变量是 o(3)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该选用1、3号试管进行 实验,那么A处的处理办法是,观察到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变蓝 或不变蓝)。(4)如果选用1和4号试管进行实验,其探究的问题是?答案和解析1 .【答案】D【解析】解:我们所吃的食物能为人体提供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等,所以我们应均衡的摄取这些营养物质,本着粗细搭配、荤素搭配的原则,只有D 项营养物质比较全面。故选:D。为了满足人体每天对能量和营养物质的需要,人们的营养必须合理而全面。理解合理营养的含义。2 .【答案】A【解析】解: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基 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 短而呈树枝状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 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兴奋。 故选:A。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 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一神经元。3 .【答案】C【解析】解:A、内出血是指体内器官的出血,在外部看不到,A不正确;B、动脉出血,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B不正确;C、静脉出血,颜色暗红,血流缓慢,C正确;D、毛细血管出血是慢慢渗出,D不正确。故选:Co动脉出血,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静脉出血,颜色暗红,血流缓慢:毛细 血管出血,血液慢慢渗出.因此,血液呈暗红色,连续不断地从伤口流出,通常是静脉出血,可以在远心端用止血 带或指压法止血.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血管出血的特点.4 .【答案】D【解析】解:A、是血浆,为淡黄色的半透明的液体,主要成分是水,A正确。B、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双面凹的圆饼状,其主要功能是运输氧;血浆的主要功 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B正确。C、白细胞当病菌侵入人体时,能通过变形而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侵入部位, 将病菌包围、吞噬,C正确。D、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双面凹的圆饼状,其主要功能是运输氧,D错误。故选:D。fKl加入抗凝剂的血液血液的组成(勾细胞白细胞 施匚血小板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血小板 和白细胞。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学 握血液的组成。5 .【答案】B【解析】解:A、气管和支气管中对痰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是腺细胞和纤毛,正确;B、鼻黏膜分泌的黏液能湿润吸入的空气而温暖吸入空气的是毛细血管,错误;C、呼吸系统的组成是呼吸道和肺,正确;D、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能保证气流通畅,正确。故选:Bo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肺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呼吸道都有骨或 软骨作支架,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鼻腔的内表面 的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清洁、湿润;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 的空气。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呼吸道的结构特点以及功能。6 .【答案】A【解析】解:红细胞的功能主要是运输氧气;白细胞具有防御疾病的作用;血小板具有 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红细胞过少或其中的血红蛋白过少时会患贫血,白细胞的数量 明显高于正产值说明有炎症,血小板过少会止血困难。所以小明同学到医院进行血常规化验,发现白细胞的数量明显高于正常值。他可能患有急性扁桃体炎。故选:A。血液中的三种血细胞是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本题考查三种血细胞的功能和异常时的表现,学生应列表进行熟练记忆,这也是中学生 物考查的重点。7 .【答案】D【解析】解:是药三分毒”西药是化学合成制剂,有副作用;中药是纯天然的草药,也 有副作用。要根据病情需要,恰当选择药物,以达到好的治疗效果,尽量避免药物人体 的不良作用,才是安全用药的根本,可见D错误。故选:D。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最佳 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处方药的使用要遵医嘱,非处方药的使用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按说明书服用。8 .【答案】A【解析】解:心脏壁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该组织强有力的收缩,推动血液在血管里循 环流动,就像泵一样,能够将血液泵至全身,因此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心脏。故选:Ao 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 之间有瓣膜,称为房室瓣,朝向心室开,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在左心室和 主动脉、右心室和肺动脉之间有动脉瓣,朝动脉开,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 防止血液倒流。心脏的结构如图:上腔静脉下腔势脉主动脉 肺动脉 左心房M JMc Mi右心房为主泗, 左心空 右心室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9 .【答案】B【解析】解:细胞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进入细胞周围毛 血管的血液中,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再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进 入肺泡,通过肺的通气,经呼吸道将气体呼出体外,故人体产生二氧化碳的部位是细胞. 故选:Bo呼吸全过程如图.11 I -外界气体I体嬷 |申蕨翰组织细胞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熟记组织细胞气体交换前后的含量变化.10 .【答案】A【解析】解:出入肾小球的血管分别是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里面流的都是动脉血。 故选:A。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管。肾小球是个血管球,它由 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旋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最后汇成出球小动脉。 肾小囊是一种双层壁的囊,它包在肾小球的周围,肾小囊腔与肾小管相通。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肾单位的组成和尿的形成。11 .【答案】C【解析】解: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在形成原尿时,由于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大分子的蛋白质、血细胞没有被滤过,其他小分子物质过滤到肾小囊腔里形成原尿。原 尿在经过肾小管时,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把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 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三者 的成分如下表:主要成分血浆中(克/100毫升)肾小囊中(克/100毫升)尿液中(克/100毫升)水909896蛋白质8.000.030.00葡萄糖0.100.100.00无机盐0.720.721.10尿素0.030.031.80从表中很明显可以看出三者共有的物质是:水、无机盐、尿素故选:Co此题考查了血浆、原尿、尿液三种液体成分的区别与联系。比较三者的组成成分,可从 尿的形成过程去解答。血液、原尿、尿液三者组成成分的区别用表格记忆,形象又不容易遗忘。12 .【答案】A【解析】解: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分、无机盐、尿素,在炎热的夏季,人们会大量排汗, 应适当补充一些淡盐水,维持无机盐代谢平衡,可见可乐、纯牛奶、白开水都不如淡盐 水,故,A正确。故选:A。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还含有少量的尿素、无机盐等物质,据此解答。明确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无机盐和尿素是解题的关键。13 .【答案】A【解析】解:A、激素在人体内的含量很少,但作用很大,A正确。B、激素不是营养物质,B错误。C、激素不能提供能量,C错误。D、激素有内分泌腺分泌,不需要导管来运输,D错误。故选:A。人体内的腺体根据分泌物的去向可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皮脂腺、汗腺、唾液腺等, 它们的分泌物是通过导管排出的,因此这类腺体叫外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 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内分泌腺,如垂体、 甲状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睾丸、卵巢)和胸腺(在性成熟期后逐渐变小)等,它 们分泌物是激素,含量很少,但作用很大,如果分泌异常就会得相应的病症.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激素的概念,明确含量极低,属于基础性题目14 .【答案】C【解析】解:物像只有落到视网膜上,人才能清晰地看到这个物体,因此眼球内晶状体 等结构具有灵敏的调节功能。如果晶状体的调节负担过重,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 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结构的折射后就会在视网膜 的前方成像,看到的物体比较模糊。所以属于近视特点的是C晶状体的曲度过大。 故选:Co如果晶状体的调节负担过重,晶状体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 那么远处的物体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所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这样看 到的是一个模糊不清的物像。这种看不清远处物体的眼叫做近视眼。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近视、远视的成因。可以简化记忆为,“近前、远后、膜上 正”。15 .【答案】D【解析】解:听觉的形成过程为:外界声波一耳廓外耳道鼓膜一听小骨T耳蜗T与 听觉有关的神经一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故选:D。本题考查的是听觉的形成过程,耳是听觉器官。听觉的形成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耳的结构示意图掌握。16 .【答案】C【解析】解:A、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缺铁会造成缺铁性贫血,错误。B、老年人缺少含钙的无机盐容易患骨质疏松症,错误C、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缺少含钙的无机盐容易患佝偻病,正确。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物质,体内长期缺碘就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甲状 腺的发育,就会得地方性甲状腺肿,错误。故选:Co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很少,但无机盐对人体很重要,如果缺乏,也会引起相应的病症, 分析解答。关键点:无机盐不能提供能量,并熟记几种无机盐的缺乏症。17 .【答案】B【解析】解: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 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 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 衡;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 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 内,上端与脑相连,下端与第一腰椎下缘平齐,脊髓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可见B符合 题意。故选:Bo本题考查脊髓和脑的结构及其功能,分析作答。此题考查了我们对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要求对小脑、大脑皮层、脊神经和脑神 经功能熟记。难度不大,属基础题。18 .【答案】C【解析】解:图中所描述现象与“望梅止渴” “谈虎色变”为同一类反射,即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一 种高级神经活动。故选:Co(1)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 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2)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 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 经活动的基本方式。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复杂反射与简单反射的区别。19 .【答案】C【解析】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 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所以引起肺炎的细菌从空气 到达患者肺的“旅程”是:鼻一咽一喉一气管一支气管一肺。故选:Co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系统具有适合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和功能。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20 .【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各种消化液的及消化酶的作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明确各种消化腺的功能。 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 肝脏,它们的功能分别是分泌唾液、胃液、肠液、胰液和胆汁等消化液。【解答】A、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A不符合题意:B、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B不符合题意;C、肝脏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把脂肪变成微小颗粒, 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酣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脂肪的消化,C符合题意;D、肠腺分泌的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D不符合题意;。故选:Co21 .【答案】口腔、小肠 淀粉酶 小肠 葡萄糖 胃、小肠 蛋白酶 小肠 氨基酸 【解析】解:(1)若图一表示的是淀粉消化的过程,则表示的是大分子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为小分子的麦芽糖,作用场所是口腔:表示的是一分子的麦 芽糖在胰液、肠液的作用下分解成为两分子葡萄糖,作用场所是小肠。所以淀粉的初步 消化在口腔,最终消化在小肠,终产物是葡萄糖。(2)若图一表示的是蛋白质消化的过程,则表示的是大分子的蛋白质在胃蛋白酶的 作用下分解成小分子的氨基酸,作用场所是胃;表示的是初步消化的蛋白质及氨基酸 在小肠内肠液、胰液的作用下彻底分解成小分子的氨基酸。所以,蛋白质的初步消化在 胃,最终消化在小肠,终产物是氨基酸。(3)脂肪的消化在小肠,小肠内有胆汁、肠液和胰液,将脂肪彻底分解为小分子的甘 油和脂肪酸才能被吸收,曲线表示的是脂肪的消化过程。故答案为:(1)口腔、小肠;淀粉酶;小肠;葡萄糖(2)胃、小肠:蛋白醮;小肠;氨基酸(3)。食物中的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 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图1表示消化酶对食物的初步消化和彻底消化的过程:图2中曲线表示淀粉的消化过 程,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表示的是脂肪的消化过程。据此解答。明确三大营养物质的起始消化部位、消化终产物是解答该题的关键。22 .【答案】携带埃博拉病毒的果蝠埃博拉病毒抗原保护易感人群【解析】解:(1)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 节,题干中携带埃博拉病毒的果蝠是传染源。(2)埃博拉(以往称作为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疾病,那么该病 毒是这种传染病的病原体。(3)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 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制剂;即疫苗是灭活的病原体,已不具有致病性,但能够刺激 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即疫苗还具有抗原性,因此从免疫的角度看,注射到人体内的埃博 拉疫苗属于抗原。(4)预防传染病的蔓延,我们采取的措施是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 群。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保护易感人群。故答案为:(1)携带埃博拉病毒的果蝠(2)埃博拉病毒(3)抗原(4)保护易感人群(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 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 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2)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 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3)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不 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 生存,就会变成结晶体。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23.【答案】静脉瓣心房心室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减少肾小球肾小管【解析】解:1、尿液的形成: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过滤 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肾小囊 过滤公(1)、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肾小球的结构类似过滤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 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 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比较原尿和血浆的化学成分,可以证明原尿中除了没有血细胞 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其他成分几乎都与血浆相同。(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 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 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3)、综上所述,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一些成分被过滤到肾小囊腔而成为原 尿,原尿流经肾小球管时。其中一成分由肾小管重新吸收,最终形成了尿液。2、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作血液循环。根据血液 循环的途径不同,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人体血液循环的途径如图所示: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即体循环是指血 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 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 的循环。可见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 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全身毛细血管网右心房 1左心房 1右心室1左心室二氧化碳等物质 组织细胞二 氧、营养物质氧个 二肺泡 二氧化碳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上、下腔静脉一肺动脉主动脉肺循环体循环(1)在心室和动脉之间、心房和心室间,在四肢静脉内都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对 应人体下肢静脉那就对应静脉瓣。(2)从血液循环看,静脉血管(肺静脉、上下腔静脉)将血液回流到心脏的心房,流 入心室,再从心室打到动脉血管(主动脉和肺动脉)。(3)经过肺泡后血液中的氧气因为肺泡的氧气扩散进入而增多氧含量增加,但二氧化 碳会自动扩散到肺泡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4)尿液时发现了较多的红细胞,如果该病人患有肾病,肾小球不能过滤红细胞和 大分子蛋白质,过滤出现问题。(5) X原尿,丫尿液,Z血浆,尿液丫来自肾单位处理后的废物,所以必须在肾小 管处理完毕后的液体才是。故答案为:(1)静脉瓣(2)心房心室(3)氧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4)肾小球(5)肾小管主要考查了血液循环的两种途径,重点知识,题型多选择、填空、解答,常结合血液循 环图出题。考查了对尿液的形成的理解认识,一般为选择、填空、解答题,常结合尿液 的形成图出题,有一定综合性。熟牢记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理解掌握体循环与肺循环的途径及特点。 记尿液的形成过程,肾单位的各结构和功能。尿的生成是连续的,尿的排出是间歇的, 膀胱能暂时储存一定尿量,其中绝大部分被重吸收回血液中。熟记尿的成分,尿的形成、排出对人体的重大意义。24.【答案】碘液有无唾液淀粉酶不搅拌变蓝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有影 响吗?或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有没有(或是否)影响【解析】解:(1)淀粉遇碘变蓝色,实验中加入碘液的作用是检验淀粉的有无,因此 如果检测各试管中的馒头是否被消化,实验最后加入的2滴溶液应该是碘液。(2) 1与2若组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为是否有唾液;1试管中有2ml唾液,2试管 中要加入2ml清水。实验结果是1号试管中溶液颜色不变蓝色,2号试管中溶液颜色变 蓝色。证明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3)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就要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 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实验中,把馒头切成碎屑是模拟牙齿的咀嚼,搅拌是模拟舌的搅 拌;因此,以1、3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除对馒头块不做处理外,加入唾液后还不能 进行搅拌,3号试管内的淀粉没有完全分解,因此观察到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变蓝。(4) 1与4或1与5号试管是以温度为变量形成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唾液中 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影响,因此提出的问题应该是: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有影 响吗?或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有没有(或是否)影响?。故答案为:(1)碘液。(2)有无唾液淀粉酶(或唾液)。(3)不搅拌:变蓝(变蓝或不变蓝)。(4)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有影响吗?或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有没有(或 是否)影响?。(1)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 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在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 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2)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能将食物切断、撕裂、磨碎,且与唾液充分混合,有利 于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3)该实验设置了四组对照实验:1与2、1与3,变量分别是唾液、牙齿的咀嚼和舌 的搅拌;1与4或5,变量都是温度。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