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核心观点》汇总(第4-6课).doc
-
资源ID:4541883
资源大小:37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核心观点》汇总(第4-6课).doc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核心观点汇总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1.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2.法治的要求:实行良法之治,实行善治。3.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4.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6.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要求(新十六字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7我国政府的作用:管理社会生活,提供公共服务。8.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9.依法行政的地位: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10.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11.厉行法治的基本要求: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12.我国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13.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共同发挥作用,法律有规范作用,道德有教化作用。强化法律对道德促进作用以及道德对法治文化支撑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1.中华文化的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2.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4.新时代,延续文化血脉需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5.中华文化的价值/作用: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中华文化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6.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7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8.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一种文化基因。9.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内涵丰富,博大精深。10.中华传统美德有:爱国、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奋进、助人为乐、诚信、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律己宽人。等等。1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12.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性: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13.爱国主义精神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14.中国人民的精神特点: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15.中华民族精神的品格(特点):与时俱进。16.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作用):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17.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1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1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1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2我国的人口现状: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人口国情)3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4我国人口现状新的特点:总人口增速趋缓、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老龄化加剧、大量的人口流动等。5为解决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制定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6资源的地位/重要性: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7我国的资源现状: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资源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8我国的环境现状: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虽总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9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10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做出的智慧选择。11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12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施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13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14.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15.国家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国家举措)?(1)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3)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4)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方针。(5)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等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