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年度学年山东地区枣庄市吴林街道中学九学年化学备课教案-第7单元7.2《碱及其性质》(新鲁教出版上册).doc
-
资源ID:4543418
资源大小:1.61M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5-2016年度学年山东地区枣庄市吴林街道中学九学年化学备课教案-第7单元7.2《碱及其性质》(新鲁教出版上册).doc
,课 题:学习目标:75. 通过观察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记住它们的主要物理性质;通过实验,能认识到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具有强烈的腐蚀性。76. 通过实验探究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掌握它们的化学性质,同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3.通过比较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学习概括、分类、归纳等思维方法。知识点(重点、难点):1.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重点) 2.具体的实验探究过程和概括、分类、归纳等思维方法的培养。(重点)3.设计实验来证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是否发生反应。(难点)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素材、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钙固体、水、头发、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紫色石蕊试液、生锈铁钉、氯化铜溶液、碳酸钠溶液、二氧化碳、小烧杯,试管,酒精灯,玻璃棒,矿泉水瓶等。板书设计: 碱及其性质一、常见的碱颜色状态露置在空气中的变化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头发丝在其中的变化其他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二、碱的化学性质1、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2、碱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3、碱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学习过程:师生互动活动意图导课示标:投影图片欣赏“柿子”的系列图片:教师提问:品尝一个未成熟的柿子时,会有什么感觉?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具有相同感觉的物质?学生回答:,学生可能联想到肥皂液等碱性物质。导入新课化学家研究了这些物质,发现它们都含有一类组成和性质相似的化合物,称之为碱。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节 碱及其性质板书课题第二节 碱及其性质(1)揭示目标投影揭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师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和具体的任务,知道学习时的重点和难点。微观探源组织学生类比酸电离时都有相同的阳离子氢离子,投影分析常见的碱的含义。归纳总结 揭示碱的定义,明确碱溶液中有且只有一种阴离子OH-,所以才表现出了相似的味道和感觉上的体验。板书定义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自然过渡碱的种类很多,而实验室及生产中常用到的两种碱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吧。合作探究:一、常见的碱【活动天地7-3】 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实验探究投影探究要求,进行实验指导,组织填写实验记录。小组内合作完成,将观察、思考、总结的结果填在表中,并与同组同学交流。探究升级要求各小组根据探究现象,讨论交流以下问题: 1.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具有强烈的什么性?利用此性质可用来做什么?实验室如何保存固体氢氧化钠? 2.使用氢氧化钠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如果不慎沾在皮肤上应怎样处理?归纳交流要求学生归纳填空“我总结 我填空” 1.氢氧化钠(化学式 俗称 、 、 ) 色 体, 溶于水,溶解时 热量。暴露在空气中具有很强的 性,所以常用作 剂,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如果不慎沾在皮肤上 。 2.氢氧化钙(化学式 俗称 、 ) 色 状物质, 溶于水,其水溶液称 ,有 性。它是一种重要建筑材料,生活中也叫灰膏。【自主探究活动】了解氢氧化钙的工业制法阅读自学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完成任务。工业上生产氧化钙(生石灰)的方程式 ,原料是 (常在 中进行)。实验探究生石灰变成熟石灰。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生石灰变熟石灰的探究实验,体会实验过程。 现象是: 。反应方程式: 。拓展延伸投影“我想到,我解决”:明朝有个文学家,军事家于谦写过一首诗石灰吟请写出此诗,并对照诗句,写出相应化学方程式: 石灰吟 化学方程式 自然过渡常见的碱还有氢氧化钾、氨水等。下面我们就以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为例,来学习碱的化学性质。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7-2】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合作探究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要求同组同学合作,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方案 (注意同时进行) 现象记录交流共享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实验的现象: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 ;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 。板书小结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合作探究2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探究,要求同组同学合作,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方案 (小组分工合作) 现象记录交流共享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实验的现象,讨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的相关性质: 1.两个实验说明了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 (填“能”或“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2.两个反应的方程式分别为: 3.两个反应过程中有什么不同的现象: 探究升级 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方案设计。 1.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没有沉淀生成,我们可以通过其他现象知道两者的反应,除了教材上的探究方案外,请同学们再设计其他的方案?2.学生设计:设计方案,画出图形。3.交流展示: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方案,用实物展台展示学生的方案图。4.教师总结:及时总结,肯定与表扬,投影设计汇总(预设图)。反思评价在上述的各种有关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设计方案中,我们可能都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二氧化碳本身能溶于水,并且能与水反应,那么上述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现象,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结果,还是二氧化碳溶于水产生的结果呢?如果要进一步证明二氧化碳确实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还要补充什么实验进行完善呢?板书小结 碱溶液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合作探究3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探究,要求同组同学合作,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方案 (小组分工合作) 现象记录交流共享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实验的现象,讨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的相关性质: 1.生锈的铁钉铁锈不消失,同时铁钉表面无气泡产生,说明碱溶液 (填“不能”、“能”)与金属铁、铁锈反应。 2.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氢氧化钙与氯化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氢氧化钠 (填“不能”、“能”)与碳酸钠反应;氢氧化钙 (填“不能”、“能”)与碳酸钠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板书小结 碱溶液能与某些盐溶液反应。 从生活中的体验开始,使学生感知生活中的化学。 定位学习方向,导航学习过程。 培养学生类比和概括的能力。 自然过渡,减少突兀的感觉。 探究过程的再深入,知识的深化和拓展。 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同时明确此反应中的放热现象。培养学生分析拓展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信息处理的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共同协作的能力。 明确结论,及时交流,学生主体参与。 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 明确性质,体现差异,拓展思维空间的深度和广度。对比、分析、归纳培养学生处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并使学生体验到探究发现的快乐。进一步设疑,引起学生思维上的碰撞,引导思考的深入。当堂检测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可用嘴尝或用手接触 B.氢氧化钠有酸味和油腻感 C.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易吸收水分 D.氢氧化钠可以做一切气体的干燥剂2.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三者能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 A.氢氧化钠、纯碱、NaOH B.盐酸、氯酸、HCl C.氢氧化钙、消石灰、Ca(OH)2 D.碳酸钙、生石灰、CaO3.建筑工地上盛有石灰水的水池中,常会看到一层白膜覆盖在石灰水的水面上,该白膜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形成白膜的反应方程式是 。4.一百六十年前,鸦片曾使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英雄林则徐坚决领导了戒烟斗争他们先把鸦片投入到盐卤池中浸泡、溶解,再投入生石灰,顷刻间池中沸腾,烟土随之湮灭。池中生石灰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顷刻间池中沸腾”说明此反应过程会 大量的热。5.(1)试描述右图发生的现象并说明原因。(2)该实验能不能证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你认为还应做什么实验来补充完善。参考答案:1.C 2.C 3.Ca(OH)2 + CO2 =CaCO3 + H20 4.略 5.略总结:请同学们对照学习目标把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概括化并进行小结。巩固课本内容,交流本节课的收获(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布置作业1. 助学课中练习和课后评价部分。教学反思: 1.本课的设计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逐步展开对碱的性质探究,教学过程流畅,易于操作和接受;另外,本课的设计坚持学生主体参与、学生个体成长、学生思维成熟的理念,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2.课堂的容量大,学生的活动不能充分的最大限度的开展。 3.建议课堂实施教学过程中,要有所侧重点的进行活动的开展,提高课堂效率,分组实验的设计要再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