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复习题.doc
-
资源ID:4552308
资源大小:89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湘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复习题.doc
湘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题(二)(第三、四单元)一、填空: 1、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能在 体、 体、 体向 传播。2、声音有大有小,有高有低。声音的大小叫 ,声音的高低叫 。3、噪声对人的危害有_。4、控制噪声的方法有_。5、请写出几种传递信息的方法:_、_、_、_、_、_。6、纵观信息传递的发展历史,我们发现:从古到今,信息传递的速度越来越_,传递的距离越来越_。7、阅读用米汤写的密信,可以用_在写信的纸上涂抹,就能出现字迹。8、照例写出下列标志的相关含义。二、判断:在题后( )内,对的打“ ”,错误的打“”。9、只要有声音,就肯定有某一物体在振动。 ( )10、我们听到的各种声音主要是靠空气传播的,但是固体、液体也是能够传播声音的。 ( )11、物体一般都能传播声音,而且它们传播声音的本领各不相同。 ( ) 12、发电报最早用的是“莫尔斯电码”。它是由美国的画家莫尔斯设计的。( ) 13、发收电报的过程是:编码接受发送解码。 ( )14、火警专用电话号码为119;120是医疗急救专用电话号码。 ( )15、噪声给人带来生理和心理的危害很多,但又是无法控制的。 ( )16、进入信息时代,古老的信息传递方式再也不能用了。 ( )17、标志牌是常见的信息传递方式,设计时要考虑醒目、简洁、美观、低成本等因素。 。 ( )18、听诊器是1816年由法国医师林奈克发明的。 ( )三、选择:选出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在( )里。19、人唱歌、说话的声是由于( )振动而产生的。 舌头 嘴唇 空气 声带20、拨动橡皮筋时,橡皮筋拉得越紧,发出的声音( )。 越低 越高 不变 越轻21、用嘴向装有水的瓶子口吹气,我们听到了声音,是因为( ) 瓶内水振动发声 瓶子本身振动发声 瓶内空气振动发声 嘴唇振动发声22、关于信息传递的历史,说法正确的是( )。 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历了五次信息革命 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历了三次信息革命 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历了一次信息革命23、现在,信息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深刻地影响,作为一个小学生,应该利用互联网( ) 无节制地玩游戏、 查阅有关学习资料 浏览国内外、本地新闻 与同学聊天、发无聊的电子邮件24、四一班同学在进行“怎样使闹钟传出的声音更小?(闹钟原声一样)”的隔音比赛活动中,有下列几种实验设计方案,其中( )的效果会最好。 用塑料袋将闹钟包严实放入水中 将闹钟装入密闭的钟罩内,并用抽气机把空气抽掉 将棉被折叠成好几层,将闹钟捆在棉被最内层25、将一只机械手表放在桌子的一端,甲乙两人站在桌子的另一端,都用左手将左耳堵住。甲将右耳贴在桌面上,乙将右耳靠近桌面但不贴上,同时听手表发出的声音。结果是( )。 甲听不到声音 甲比乙听得清楚 乙比甲听得清楚 26、停止敲锣以后,在较短的时间内还能听到锣声,这是因为( )。 锣虽停止振动,但锣声还后会持续一段时间 锣虽不敲了,但锣还在继续振动 锣声停止了,我们耳朵的感觉功能还要持续一会 四、综合:27、如下右图做实验,请写出这个实验中哪些物体振动了。 28、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每秒340米。一个人对着一座高山发出喊声,25秒后听到回声。这个人离高山的距离大约多远?29、下图分别是用的什么方法传递信息?与现代传递信息的方法相比,它们的主要缺点是什么?这种方法还在用吗?以后还可能用吗? 30、猪八戒和孙悟空做短跑比赛的裁判,猪八戒听到枪声开始记时,孙悟空看到发令抢的烟升起开始记时,谁的记时方法准确一些?为什么? 科学(四二)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