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七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
-
资源ID:45531157
资源大小:168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重庆市第七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
重庆市第七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考试限定用时90分钟。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BH>0表示放热反应,H<0表示吸热反应C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无关D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时,H<0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物质的量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物质的量的增加B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L·s)是指1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mol/LC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D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现象就越明显3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并使溶液中的c(H)c(OH)的操作是( )A向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 B将水加热煮沸C向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D向水中加食盐晶体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表明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B在同一条件下物质有不同的熵值,其体系的混乱程度越大,熵值越大C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与焓变和熵变的共同影响有关D在0.1mol·L1的氨水中,c(OH-)=c(NH4+)5对可逆反应2A(s)+3B(g) C(g)+2D(g) 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升温,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减小;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 增大B的浓度,v(正)>v(逆);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提高A B C D6将V1mL 1.0mol/L HCl溶液和V2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能转化为热能CNaOH溶液的浓度约为1.0mol/L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7下列图像分别表示有关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B白磷比红磷稳定CS(g)+O2(g) = SO2(g)H1; S(s)+O2(g) = SO2(g)H2。则H1>H2DCO(g)+H2O(g) = CO2(g)+H2(g) H>08对可逆反应4NH3(g)+5O2(g) 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mol NO的同时,消耗xmol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大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D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是2v正(NH3)=3v正(H2O)9在密闭容器中将CO和水蒸气的混合物加热到800时,有下列平衡:CO+H2OCO2+H2,且K=1。若用2molCO和10mol H2O相互混合并加热到800,则CO的转化率为 ( )A16.7% B50% C66.7% D83.3%10已知:体系的自由能变化G=H-TS<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下列反应中,一定不能自发进行的是( )A2KClO3(s)=2KCl(s)+3O2(g) H=-78.03kJ/molS=1110 J/(mol·K)BCO(g)=C(s,石墨)+1/2O2(g) H=110.5kJ/molS=-89.36 J/(mol·K)C4Fe(OH)2(s)+2H2O(l)+O2(g)=4Fe(OH)3(s)H=-444.3kJ/mol S=-280.1 J/(mol·K)DNH4HCO3(s)+CH3COOH(aq)=CO2(g)+CH3COONH4(aq)+H2O(l)H=37.301kJ/mol S=184.05 J/(mol·K)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碳酸钙难溶于水,放入水中溶液不导电,且碳酸钙在960时分解,不存在熔融状态导电的性质,故CaCO3是非电解质BSO3溶于水后得到的水溶液导电,故SO3是电解质CBaSO4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但溶解部分全部电离,故BaSO4是强电解质DH3PO4晶体在熔融状态下和溶于水后都能导电,故H3PO4强是电解质12在相同温度下,100mL 0.1mol·L1的醋酸与10mL 1mol·L1的醋酸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生中和反应时所需NaOH的量前者大于后者B前者的电离程度小于后者C所含H的物质的量前者大于后者D所含CH3COOH的物质的量前者大于后者13在-50时,液氨的电离跟水的电离相似,存在平衡,2NH3(l) NH4+NH2,NH4+的平衡浓度为1×1015mol·L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液氨中加入NaNH2,可使液氨的离子积变大B在液氨中加入NH4Cl,液氨的离子积不变C此温度下液氨的离子积K为1×1030D在液氨中加入金属钠可能有NaNH2生成140.1mol·L1盐酸滴定0.1mol·L1NaOH溶液,如达到滴定终点时不慎多加了1滴盐酸(1滴溶液体积约为0.05mL),继续加水至50mL,所得溶液的pH是( )A4 B7.2 C10 D11.315下图是向100mL的盐酸中逐渐加入NaOH溶液时,溶液的pH变化图像。根据图像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A原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BX为0.1mol·L1的NaOH溶液C原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1DX为0.01mol·L1的NaOH溶液16室温时,将浓度和体积分别为c1、V1的NaOH溶液和c2、V2的CH3COOH溶液相混合,下列关于该混合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pH>7,则一定是c1V1>c2V2B在任何情况下都是c(Na)+c(H)=c(CH3COO)+c(OH)C当pH=7时,若V1=V2,则一定是c2=c1D若V1=V2,c1=c2,则c(CH3COO)+c(CH3COOH)=c(Na)+c(H)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36分)17(12分)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常常伴有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的变化常以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叫做反应热。由于反应的情况不同,反应热可以分为许多种,如燃烧热和中和热等。(1)下列H表示物质燃烧热的是 ;表示物质中和热的是 。(填“H1”、“H2”和“H3”等)A2H2(g)+O2(g) = 2H2O(l) H1 BC(s)+1/2O2(g) = CO(g) H2CCH4(g)+2O2 (g) = CO2(g)+2H2O(g) H3 DC(s)+O2(g) = CO2(g) H4EC6H12O6(s)+6O2(g) = 6CO2(g)+6H2O(l) H5FNaOH(aq)+HCl(aq) = NaCl(aq)+H2O(l) H6G2NaOH(aq)+H2SO4(aq) = Na2SO4(aq)+2H2O(l) H7(2)已知在101kPa、273K时,15g乙烷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akJ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2H6(g)+7/2O2(g) = 2CO2(g)+3H2O(l) H= +2akJ/molB C2H6(g)+7/2O2(g) = 2CO2(g)+3H2O(g) H= -2akJ/molC2C2H6(g)+7O2(g) = 4CO2(g)+6H2O(l) H= -4akJ/molD2C2H6(g)+7O2(g) = 4CO2(g)+6H2O(g) H= -4akJ/mol(3)进一步研究表明,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H)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有关(键能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断开1mol化学键时所需吸收的能量),下表是部分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化学键PPPOO=OP=O键能kJ/mol197360499a已知白磷(P4)的燃烧热为2378.0kJ/mol,白磷完全燃烧的产物(P4O10)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则上表中a= 。(4)在25、101kPa下,1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8(12分)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 2SO3(g) H<0(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2)降低温度,该反应K值 ,二氧化硫转化率 ,化学反应速率 (以上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600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段是 。(4)据图判断,反应进行至20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用文字表达),10min15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填写编号)。a加了催化剂 b扩大容器体积 c降低温度 d增加SO3的物质的量19(12分) (1)某温度下,Kw=1012。若保持温度不变,某溶液中c(H)为1×107mol·L1,则该溶液显 性(填“酸”、“碱”或“中”)。若保持温度不变,向水中通入的HCl气体恰好使溶液中c(H)/c(OH)=1010,则此时水电离的c (H+)= mol·L1。(2)常温下,如果取0.1mol/LHA溶液与0.1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混合溶液的pH=8,试回答以下问题:混合溶液的pH=8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同浓度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填“”、“”或“”)。求出混合溶液中下列算式的精确计算结果(填具体数据):c(Na)-c(A)= mol/LL。三、实验题(本题共16分)20(16分)(1)在中和滴定操作过程中,有以下各项因操作不当引起的实验误差,用“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填空: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润洗,使滴定结果 ;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又用待测溶液润洗,使滴定结果 ;滴定管(装标准溶液)在滴定前尖嘴处有气泡,滴定终了无气泡,使滴定结果 ;滴定前平视,滴定终了俯视,使滴定结果 ;用含Na2O杂质的NaOH固体来配制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用于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使测得盐酸的浓度 ;洗涤锥形瓶时,误把稀食盐水当做蒸馏水,然后用锥形瓶装待测的盐酸,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时,对测得的结果 。(2)已知H+(aq)+OH-(aq) = H2O(l) H= 57.3kJ·mol1。用50mL 0.50mol/L盐酸与50mL 0.55mol/L NaOH溶液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一种玻璃仪器是 。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若通过实验测定中和热的H,其结果常常大于57.3kJ·mol1,其原因可能是: 。(3)分别设计化学实验,用最佳方法证明明矾溶于水时发生的下列变化(供选用的药品和仪器:明矾溶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pH试纸、酒精灯):证明明矾发生了水解反应 。证明其水解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 。【半期考试化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分)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