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精品课堂2015_2016学年高中语文专题05梦游天姥吟留别测基础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资源ID:45540068
资源大小:583.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同步精品课堂2015_2016学年高中语文专题05梦游天姥吟留别测基础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梦游天姥吟留别1.(14届甘肃张掖高三三诊)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古风(其十五)李白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方知黄鹄举,千里独徘徊。【注】燕昭,即燕昭王;郭隗,劝说燕昭王求士。剧辛,战国时燕将,原为赵国人。邹衍,战国时著名的哲学家,齐国人。(1)这首诗开头四句运用燕昭王招贤纳士典故,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以燕昭王招贤纳士典故引出诗歌话题,引出下文对现实人才际遇的描写;与下文描写的现实中人才的遭际构成对比,突出诗人不被重用,怀才不遇的现实处境;赞许燕昭王招贤纳士之举,表达诗人的向往之情。(每点2分,共6分)【解析】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诗歌结尾两句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5分)【答案】诗歌结尾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诗人以高飞的黄鹄自比。(2分)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中权贵昏庸腐朽,不重用人才的不满和意欲远走高飞而又不知前途何在的迷茫。(3分)【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手法的题目,手法一般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两句一般从表现手法和修辞考虑,此题只要是比喻的修辞,答题时注意答出效果,情感要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词语作答,从前面的诗句“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可以猜测到大致的情感。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14届陕西西安交大二附中高三一模)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1)简析颈联中的“分”和“挂”字的妙用。(6分)【答案】野竹与云气相接,这本是一幅静景,但诗人用了一个“分”字,就有了动的意味,它使人联想到随山冈徐徐移动的云雾,不断从野竹梢头飘过的情景。(3分)一线泉水,凌空飞泻,这本来是一幅动景,然而诗人用一个“挂”字,就由动化静了,它使人像看到陡峭的山峰上,山泉垂直落下的图景。(3分)【解析】试题分析:颈联“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是诗人进山的第三程。从上一联“不闻钟”,可以想见诗人距离道院尚有一段距离。这一联写来到道院前所见的情景道士不在,唯见融入青苍山色的绿竹与挂上碧峰的飞瀑而已。诗人用笔巧妙而又细腻:“野竹”句用一个“分”字,描画野竹青霭两种近似的色调汇成一片绿色;“飞泉”句用一个“挂”字,显示白色飞泉与青碧山峰相映成趣。由于道士不在,诗人百无聊赖,才游目四顾,细细品味起眼前的景色来。所以,这两句写景,既可以看出道院这一片净土的淡泊与高洁,又可以体味到诗人造访不遇爽然若失的情怀。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分析说明“愁倚两三松”一句中包含的诗人的思想感情。(5分)【答案】 “愁倚两三松”描写了诗人在松树之间徘徊的情形,(1分)表达了诗人访道士不遇之焦躁不安的心绪(1分)和怅然若失的愁情;(1分)也侧面折射出诗人对道士的渴慕。【解析】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15届江苏省盐城市南洋中学高三期初)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独 酌 李白 春草如有意,罗生玉堂阴。东风吹愁来,白发坐相侵。独酌劝孤影,闲歌面芳林。长松尔何知,萧瑟为谁吟。手舞石上月,膝横花间琴。过此一壶外,悠悠非我心。注:本诗作于作者晚年。罗:藤萝。(1)“独酌劝孤影”一句用了什么手法?请加以说明。(2分)【答案】用了拟人手法(1分),李白将自己的影子当成人,劝影子喝酒(1分)。【解析】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手舞石上月,膝横花间琴”两句写出了什么样的情景?试简要分析(4分)【答案】这两句描写了李白月下花间石上弹琴的情景(2分)。花丛中,李白坐在石上,膝上横放着一架琴,他在月光中双手舞动,纵情地弹琴(2分)。试题分析:解答这类题目,要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接着用简洁的语言组织答案。首先总述画面内容,然后结合诗句进行分析。为了增添语言的描写性,可以运用修辞,使语言更形象、生动;也可以添加联想与想象,把古诗因为追求简练而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3) 从全诗看,李白的“愁”有哪些?(4分) 【答案】年华老去;壮志难酬;孤独寂寞。(每点1分,答对三点得4分)【解析】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鉴赏过程中,不但要细读诗文本身,明确注释中点明的时局背景,还要了解诗人境遇、主观志向,做到知人论世。本题就要根据平时所学习的李白的诗歌,了解李白的终生志向,然后进行综合思考,才能不遗漏要点。“白发坐相侵”写出诗人年华已老的悲哀;“独酌劝孤影” “长松尔何知,萧瑟为谁吟”写出诗人没有知音,孤独的寂寞,志向无人理解;“过此一壶外,悠悠非我心”写出诗人志向无法实现的苦闷。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4.(15届江西省五校江西师大附中、临川一中、鹰潭一中、宜春中学、新余四中高三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一首清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泷中清·屈大均舟随瀑水天边落,白浪如山倒翠微。巨石有时亦却立,白鸥欲下复惊飞。注:泷中是一组诗,共十一首,这是其中的一首。诗前原有小序云:“泷在乐昌县(在今广东省)北,凡有六曰穿腰泷,曰梅泷,曰寒泷,曰金泷,曰白茫泷,曰垂泷。”泷,湍急的河流。 此诗写的是垂泷。(1)赏析第二句“白浪如山倒翠微”中“倒”字的妙处。(4分)【答案】“倒”,倒塌,崩倒(1分)“白浪如山倒翠微”写青翠的山峰倒映在泷中,泷中的波浪掀涌成山,随即又崩倒坠落在泷中(把“倒”解释为“倒映”可酌情给分)(2分)“倒”字既写出了水流的湍急壮观,又抒发了诗人的喜爱赞美之情(1分)。【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炼字题,炼字类题目一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该字的字典义临时语境义,该字使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效果,该字所传递的作者的情感、态度。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这首诗主要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4分)【答案】夸张(1分)第一句写轻舟随着瀑布冲下,好像从天边坠落;第三句写泷中的巨石有时竟会倒退几步才立住(1分),夸张手法写出了泷中水位之高和水流的迅猛(1分)比喻,第二句写白浪汹涌,攒立如山,写出了泷中的壮观景象(1分)。【解析】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5.(15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期初调研)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送李侍郎赴常州贾至雪晴云散北风寒,楚水吴山道路难。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送柴侍御王昌龄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1)请分别赏析两首诗首句的表达效果。(4分)【答案】第一首诗的首句描写时令气候(或营造凄凉氛围);第二首诗的首句点出友人要去的地方,给人两地比邻相近之感。【解析】试题分析:要分析两首诗首句的表达效果,需要结合诗句来分析,第一首诗,“雪晴云散北风寒”,暗示了时令;第二首诗,“流水通波接武冈”,结合题目,是表明诗人要送友人取得地方。据此回答。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两首诗抒发的感情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同:都表现了和友人的深厚情谊(或“ 依依惜别之情”);异:前者突出与友人山川阻隔的离愁,(2分)后者重在对友人的劝慰,显得乐观开朗。(2分)【解析】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6.(15届河南顶级名校高三定位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瑶瑟怨(唐)温庭筠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注释】瑶瑟:对瑟的美称。冰簟:清凉的竹席。银床:指洒满月光的床。潇湘:二水名,在今湖南境内。此代指楚地。十二楼:原指神仙的居所,此指女子的住所。(1)读过此诗的人,一般都认为,“十二楼中月自明”一句中的“自”字用得很有情味,对此,你是怎么看的?(5分)【答案】我也认为“自”用得很好。“自”是徒自、空自的意思,(1分)孤居独处的离人面对明月,会勾起别离的情思,团圆的期望,但月本无情,仍自照高楼。(2分)“自”生动形象地传达出诗中主人公的孤寂与怨思。(2分)【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炼字。要分析十二楼中月自明”一句中的“自”字,关键的是结合诗的题目“瑶瑟怨”,再结合诗人写作和生活背景,不难推断出诗人的感情是孤寂与怨思的,据此作出答案。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试结合诗句分析。(5分)【答案】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1分)第一句借冰凉的竹席和洒满月光的床,写出主人公因伤离念远难以成眠,又寻梦不成的忧怨。(1分)第二句展现了一幅清寥淡远的碧空夜月图(秋天的深夜,长空澄碧,月华似水,只偶尔有几缕漂浮的云絮在空中轻轻掠过),暗透出人物清冷寂寞的意绪。(1分)第三句雁叫更增添了清冷孤寂的情调,突出女子的思念,(1分)第四句借徒自照临高楼的明月,表现主人公的孤寂落寞与别离之思。(1分)【解析】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