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安徽省芜湖三中2019_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 资源ID:45555728       资源大小:574.50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安徽省芜湖三中2019_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安徽省芜湖三中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考生答题时,将答案写在专用答题卡上。选择题答案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非选择题答案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凡是答题不规范一律无效。3考生应遵守考试规定,做到“诚信考试,杜绝舞弊”。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第一章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K:39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22.4L CO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B. 33.6LNH3气体所含分子的物质的量为1.5molC.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其物质的量一定相等D. 同温同压下,一氧化碳气体和氮气,若体积相等,则质量一定相等【答案】D【解析】【详解】A、标准状况下,22.4L CO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故A错误;B、33.6L NH3气体不一定是标准状况,故B错误;C、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其物质的量一定相等,故C错误;D、一氧化碳气体和氮气的摩尔质量相同,同温同压下,一氧化碳气体和氮气,若体积相等,则质量一定相等,故D正确;故选D。2.已知300 mL某浓度的NaOH溶液中含60 g溶质。现欲配制1 mol/L 的NaOH溶液,应取原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约为(忽略稀释时体积的变化)A. 14B. 15C. 21D. 23【答案】A【解析】【详解】原溶液的浓度为,设取原溶液和水的体积分别为x、y;则,故A项正确。3.饮茶是中国人的传统饮食文化之一。为方便饮用,可通过以下方法制取罐装饮料茶,上述过程涉及的实验方法、实验操作和物质作用说法 不正确的是A. 操作利用了物质的溶解性B. 操作为分液C. 操作为过滤D. 加入抗氧化剂是为了延长饮料茶的保质期【答案】B【解析】A. 由操作利用了物质的溶解性,故A正确;B. 操作为茶汤的分灌封口,不是分液,故B错;分离茶汤和茶渣属于过滤,故C正确; D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维生素C可作抗氧化剂,故D正确;答案:B。4.已知3.01×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16 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A. 16 gB. 32 gC. 64 g /molD. 32 g /mol【答案】D【解析】【详解】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答案选D5.下列有关物质的量的说法,错误的是A. 1摩尔任何气体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B. 0.012Kg12C中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C. 1摩尔水中含有2mol氢和1mol氧D. 1molH2O中含有3 mol原子【答案】C【解析】【详解】A构成气体的微粒为分子,1mol任何气体均含有约6.02×1023个分子,故A正确;B0.012kg碳-12中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个碳原子,约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故B正确;C使用物质的量应指明具体的物质或微粒,1mol水中含有2 mol氢原子和1mol氧原子,故C错误;D每个H2O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则1molH2O含有2mol氢原子和1mol氧原子,故D正确;故选C。6.偏二甲肼(C2H8N2)是一种高能燃料,燃烧产生的巨大能量可作为航天运载火箭的推动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偏二甲肼的摩尔质量为60 gB. 6.02×1023个偏二甲肼分子的质量约为60 gC. 1 mol偏二甲肼的质量为60 g·mol1D. 6 g偏二甲肼含有NA个偏二甲肼分子【答案】B【解析】【详解】A、偏二甲肼的摩尔质量为60 g/mol,单位错误;B、6.02×1023个偏二甲肼分子为1mol,1 mol这种物质的质量为60 g,正确;C、质量单位是g,错误;D、6 g偏二甲肼含有0.1NA个偏二甲肼分子,错误;答案选B。7.两份质量相同的CH4和NH3比较,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 分子个数比为1716B. 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是1716C. 氢原子个数比为1712D. 原子个数比为1716【答案】D【解析】质量相同的CH4和NH3的物质的量分别是、;分子个数比为=1716,故A正确;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是=1716,故B正确;氢原子个数比为=1712,故C正确;原子个数比为=8564,故D错误。8.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称量时,应将NaOH固体放在称量纸上称量B. 将称量的NaOH固体置于小烧杯中溶解,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再转移C. 定容时若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可用胶头滴管直接将多余溶液吸出D. 为减小误差,容量瓶必须干燥才可使用【答案】B【解析】A. 氢氧化钠易吸水具有腐蚀性,称量时,应将NaOH固体放在烧杯中称量,A错误;B. 将称量的NaOH固体置于小烧杯中溶解,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再转移至容量瓶,B正确;C. 定容时若加水超过了刻度线,需要重新配制,C错误;D. 配制时容量瓶不必干燥,D错误,答案选B。9.在配制溶液过程中正确的是( )A. 配制盐酸溶液用量筒量取盐酸时量筒必须先润洗B. 配制盐酸溶液时,容量瓶中少量的水不影响最终的浓度C. 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低D. 浓H2SO4稀释后即可注入容量瓶配制【答案】B【解析】【详解】A、量筒量取溶液时不应润洗,否则所取溶液偏多,选项A错误;B、因配制过程中需要用蒸馏水定容,故配制盐酸溶液时,容量瓶中少量的水不影响最终的浓度,选项B正确;C、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则所加蒸馏水偏少,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选项C错误;D、浓H2SO4稀释后必须冷却至室温再注入容量瓶配制,选项D错误。答案选B。10.下列物质中所含分子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A. 88g CO2B. 3.5 mol H2C. 标准状况下33.6L SO2D. 3.01×1023个硫酸分子【答案】B【解析】【分析】物质的量越多,分子数越多【详解】A、88gCO2的物质的量是88g÷44g/mol2mol;B、3.5molH2;C、标准状况下33.6LSO2的物质的量是33.6L÷22.4L/mol1.5mol;D、3.01×1023个硫酸分子物质的量是3.01×1023÷6.02×1023/mol0.5mol;所以分子数最多的氢气,答案选B。11.对下列实验事故或废弃药品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 当有大量毒气泄漏时,人应沿顺风方向疏散B. 金属钠意外着火时,应用干燥的沙土盖灭C. 当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D. 酒精失火用水浇灭【答案】B【解析】【详解】A、大量毒气泄漏时,人应沿逆风方向疏散,故A说法错误;B、金属钠着火,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能与CO2、H2O反应生成O2,且金属钠能与H2O反应生成H2,因此金属钠意外着火时,应用干燥沙土盖灭,故B说法正确;C、皮肤上不小心沾上浓硫酸,应用抹布擦拭,再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NaHCO3溶液,故C说法错误;D、酒精失火不能用水浇灭,应用湿抹布或沙土盖灭,故D说法错误;答案选B12.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编号操作示意图操作名称倾倒液体取用块状固体稀释浓硫酸检查气密性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A倾倒液体试管倾斜45°,口对口,瓶塞倒放,标签正对手心,操作合理,故A正确;B取用块状固体,试管要横放,固体放在管口,然后缓缓直立,图中操作易使试管底破裂,故B错误;C将浓硫酸注入水中,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失,图中操作合理,故C正确;D双手紧握试管,试管中气体膨胀,烧杯中观察有气泡可检验气密性,图中方法和操作合理,故D正确;故选B。13.下列图示的四种实验操作名称从左到右依次是(   )A. 过滤、蒸发、蒸馏、分液B. 过滤、蒸馏、蒸发、分液C. 蒸发、蒸馏、过滤、分液D. 分液、蒸馏、蒸发、过滤【答案】A【解析】【详解】为过滤装置,为蒸发装置,为蒸馏装置,为分液装置,故选A。14.根据下表信息,将乙二醇和丙三醇分离的最佳方法是 物质分子式熔点/沸点/密度/g·cm3溶解性乙二醇C2H4O211.51981.11易溶于水和乙醇丙三醇C3H8O317.92901.26能跟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A. 分液B. 蒸馏C. 加水萃取D. 冷却至0后过滤【答案】B【解析】由表格中数据分析可知,乙二醇和丙三醇的熔点、密度、溶解性相差不大,无法用分液、加水萃取等方法分离,但沸点相差较大,故可利用蒸馏法进行分离,故答案选B。15.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2、H2、O2三种气体,以下各种情况下排序正确的是( )A. 当它们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时,三种气体的密度:(H2)>(N2)>(O2)B. 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三种气体的压强:p(H2)>p(N2)>p(O2)C. 当它们的质量和温度、压强均相同时,三种气体的体积:V(O2)>V(N2)>V(H2)D. 当它们的压强和体积、温度均相同时,三种气体的质量:m(H2)>m(N2)>m(O2)【答案】B【解析】【分析】对于一定量的气体来说,符合克拉伯龙方程PV=nRT=RT,根据方程中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结合选项分析解答【详解】氢气的摩尔质量是2g/mol,氮气的摩尔质量是28g/mol,氧气的摩尔质量是32g/mol,A当温度和压强相同时,气体摩尔体积相同,根据知,气体密度与摩尔质量成正比,根据摩尔质量知,三种气体的密度大小顺序是(H2)(N2)(O2),故A错误;B根据PV=nRT=RT得PM=RT,当温度和密度相同时,气体压强与摩尔质量成反比,所以三种气体的压强大小顺序是p(H2)p(N2)p(O2),故B正确;C根据PV=nRT=RT得V=,当它们的质量和温度、压强均相同时,气体体积与摩尔质量成反比,所以这三种气体体积大小顺序是:V(O2)V(N2)V(H2),故C错误;D根据PV=nRT=RT得m=,当它们的压强和体积、温度均相同时,气体质量与摩尔质量成正比,所以三种气体的质量大小顺序是m(H2)m(N2)m(O2),故D错误;故选B16.80 g密度为 g·cm3的CaCl2溶液里含2 g Ca2+,从中再取出一半的溶液中Cl的浓度是A. mol·L1B. 1.25 mol·L1C. mol·L1D. 0.63 mol·L1【答案】B【解析】【详解】2gCa2+离子物质的量为=0.05mol,溶液体积=,则原溶液中c(Ca2+)=,而原溶液中c(Cl)=2c(Ca2+)=1.25mol/L,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取出溶液中Cl的浓度与原溶液中的相等,故取出一半的溶液中Cl的浓度是1.25mol/L,答案选B。【点睛】根据n=计算钙离子物质的量,根据V=计算溶液体积,再根据c=计算c(Ca2+),而溶液中c(Cl-)=2c(Ca2+),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取出溶液中Cl-的浓度与原溶液中的相等。第卷(非选择题 共52分)17.(1)6.02×1023个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是_mol,其摩尔质量为_。(2)在标准状况下,0.01 mol某气体的质量为0.44 g,则该气体的密度为_g·L1(保留小数点后两位),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3)在标准状况下,由C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为6.72 L,质量为12 g,此混合物中CO和CO2物质的量之比是_,CO的体积分数是_,CO的质量分数是_,C和O原子个数比是_,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_,密度是_g·L1。【答案】 (1). 1 (2). 17 g/mol (3). 1.96 (4). 44 (5). 13 (6). 25% (7). 17.5% (8). 47 (9). 40 (10). 1.79【解析】【详解】(1)利用n=,该OH的物质的量为mol=1mol,OH的摩尔质量为17g·mol1;答案为1mol;17g/mol;(2)利用V=nVm,即该气体的体积为0.01mol×22.4L·mol1=0.224L,利用密度的定义,推出该气体的密度为1.96g·L1;气体摩尔质量为=44g·mol1,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即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答案为1.96;44;(3)该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为=0.3mol,因此有n(CO2)n(CO)=0.3mol,44n(CO2)28n(CO)=12g,解得n(CO2)=0.225mol,n(CO)=0.075mol,n(CO):n(CO2)=0.075mol:0.225mol=1:3;体积分数等于物质的量分数,即CO的体积分数为=×100%=25%;CO的质量分数为×100%=17.5%;C和O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3):(13×2)=4:7;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40g·mol1;密度是=1.79g·L1;答案是13;25%;17.5% ;47;40;1.79。18.现有NaCl、Na2SO4和NaNO3的混合物,选择适当的试剂除去杂质,从而得到纯净的NaNO3晶体,相应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实验流程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试剂X_,沉淀A_。(2)上述实验流程中步均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填操作名称)。(3)上述实验流程中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_。(4)按此实验方案得到的溶液3中肯定含有_(填化学式)杂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向溶液3中加入适量的_(填化学式),之后若要获得NaNO3晶体,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填操作名称)。【答案】 (1). AgNO3 (2). BaSO4 (3). 过滤 (4). 除去过量的Ba2+和Ag+ (5). Na2CO3 (6). HNO3 (7).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解析】【分析】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发生Na2SO4BaCl2=BaSO42NaCl,沉淀A为BaSO4,溶液1中的溶质为BaCl2、NaCl、NaNO3,根据流程,需要除去NaCl,即反应的目的是除去NaCl,X溶液为AgNO3,发生AgNO3NaCl=AgClNaNO3,沉淀B为AgCl,溶液2中含有的离子是Ba2、Na、NO3、Ag,反应加入过量的Na2CO3,发生Ba2CO32=BaCO3、2AgCO32=Ag2CO3,溶液3为NaNO3和Na2CO3,加入硝酸,将碳酸钠与硝酸发生反应,得到硝酸钠,然后进行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NaNO3,据此分析;【详解】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发生Na2SO4BaCl2=BaSO42NaCl,沉淀A为BaSO4,溶液1中的溶质为BaCl2、NaCl、NaNO3,根据流程,需要除去NaCl,即反应的目的是除去NaCl,X溶液为AgNO3,发生AgNO3NaCl=AgClNaNO3,沉淀B为AgCl,溶液2中含有的离子是Ba2、Na、NO3、Ag,反应加入过量的Na2CO3,发生Ba2CO32=BaCO3、2AgCO32=Ag2CO3,溶液3为NaNO3和Na2CO3,加入硝酸,将碳酸钠与硝酸发生反应,得到硝酸钠,然后进行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NaNO3,(1)根据上述分析,X为AgNO3,沉淀A为BaSO4;答案为AgNO3;BaSO4;(2)反应、均得到沉淀和溶液,实验操作是过滤;答案为过滤;(3)加入过量的Na2CO3的目的是使过量的Ba2、Ag完全沉淀;答案使Ba2、Ag完全沉淀;(4)按照上述分析,溶液3中肯定含有的杂质为Na2CO3;加入适量的HNO3,发生Na2CO32HNO3=2NaNO3CO2H2O,然后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NaNO3晶体;答案为Na2CO3;HNO3;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点睛】一般除杂要务尽,不能引入先杂质,因此所加除杂试剂一般都是过量,过量的除杂试剂要除去,Cl用Ag除去,SO42与Ba2除去。19.今有下列六组仪器:牛角管、锥形瓶、温度计、冷凝管、已组装固定好的铁架台、酒精灯和带塞(有孔)蒸馏烧瓶(垫有石棉网)、带铁夹的铁架台。现要进行酒精和水混合物的分离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1)按仪器的安装先后顺序排列以上提供的各组仪器(填序号):_。(2)冷凝管中冷凝水应从下口_(填“进”或“出”,下同),上口_。(3)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_。(4)在蒸馏烧瓶中注入液体混合物后,加几片碎瓷片的目的是_。(5)蒸馏后在锥形瓶中收集到的液体是_,烧瓶中剩下的液体主要是_。【答案】 (1). (2). (3). (4). 进 (5). 出 (6). 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7). 防止加热时液体暴沸 (8). 酒精 (9). 水【解析】【详解】(1).因酒精和水的沸点差异较大,所以要分离酒精和水的混合物,通常用蒸馏的方法,仪器连接的顺序一般为先左后右、先下后上,所以仪器的安装先后顺序排列为,故答案为:;(2).为增大冷凝效果,冷凝管通冷却水时应下进上出、逆流冷却,故答案为:进;出;(3).蒸馏时,温度计用于测定馏分的温度,所以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故答案为:蒸馏烧瓶支管口处;(4).液体混合物加热时容易发生暴沸,在蒸馏烧瓶中注入液体混合物后,加几片瓷碎片的目的是防止加热时液体暴沸,故答案为:防止加热时液体暴沸;(5).酒精沸点为78.5,水的沸点为100,所以蒸馏后在锥形瓶中收集到的液体为酒精,烧瓶中剩下的液体为水,故答案为:酒精;水。【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注意温度计的位置及冷凝管中水流的方向,为易错点。20.“84消毒液”能有效杀灭甲型H1N1病毒,某同学购买了一瓶“威露士”ke牌“84消毒液”,并查阅相关资料和消毒液包装说明得到如下信息:“84消毒液”:含25%NaClO、1 000 mL、密度1.192 g·cm3,稀释100倍(体积比)后使用。请根据以上信息和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mol·L1。(2)该同学取100 mL“威露士”牌“84消毒液”稀释后用于消毒,稀释后的溶液中c(Na+)=_mol·L1。(3)一瓶“威露士”牌“84消毒液”能吸收空气中_L的CO2(标准状况)而变质。(已知:CO2+NaClO+H2O=NaHCO3+HClO)(4)该同学参阅“威露士”牌“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 mL含25%NaClO的消毒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如上图所示的仪器中,有四种是不需要的,还需一种玻璃仪器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应烘干才能用于溶液配制C利用购买商品NaClO来配制可能导致结果偏低D需要称量的NaClO固体质量为143 g【答案】 (1). 4 (2). 0.04 (3). 89.6 (4). C【解析】【分析】(1)根据含25%NaClO、1 000 mL 、密度1.192 g·cm3,及根据c=1000w/M来计算;(2)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来计算;(3)根据反应CO2+NaClO+H2O=NaHCO3+HClO来计算;(4)根据溶液的配制及c=n/V、m=nM来分析即可。【详解】(1)根据c=1000w/M,则c(NaClO)=(1000mL 1.192g·cm325%)/(1L74.5 g·mol1)=4.0 mol·L1 ,因此答案是:4.0;(2)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则100mL4.0 mol·L1/10000=0.04 mol·L1, 稀释100倍c(Na+)=0.04mol·L1,答案:0.04。 (3)一瓶“84消毒液”含有n(NaClO)=1L4.0 mol·L1=4 mol根据反应CO2+NaClO+H2O=NaHCO3+HClO,则需要CO2的物质的量为n(NaClO)=4.0 mol即标准状况下V(CO2)= 4 mol 22.4L/mol=89.6L,因此答案是:89.6;(4)A、需用托盘天平称量NaClO固体,需用烧杯来溶解NaClO,需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和引流,需用容量瓶和胶头滴管来定容,图示的A、B、C、D不需要,但还需玻璃棒和胶头滴管,故A错误;B、配制过程中需要加入水,所以经洗涤干净的容量瓶不必烘干后再使用,故B错误;C、因为NaClO易吸收空气中的H2O、CO2而变质,所以商品NaClO可能部分变质导致NaClO减少,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小,结果偏低,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D、应选取500mL的容量瓶进行配制,然后取出480mL即可,所以需要NaClO的质量:0.5L4.0 mol·L1 74.5 g·mol1=149g,故D错误;答案是:C。21.某同学设计了测定气体摩尔体积的探究实验,利用氯酸钾分解制O2。实验步骤如下:连接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把适量的氯酸钾粉末和少量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均匀,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准确称量试管和药品的总质量为15.95 g。加热,开始反应,直到不再有气体产生为止。测量排入量筒中水的体积为285.0 mL,换算成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279. 7 mL。准确称量试管和残留物质量为15. 55 g。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_。(2)以下是测量收集的气体体积必须包括的几个步骤:调整量筒的高度使广口瓶和量筒内的液面高度相同;使试管和广口瓶内气体都冷却至室温;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这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请填写步骤代号)。进行实验操作时,若仰视读数,则读取氧气的体积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3)实验过程中产生氧气的物质的量是_mol;实验测得氧气的气体摩尔体积是_(保留小数点后两位)。【答案】 (1). 往广口瓶中注满水,塞紧橡胶塞,按装置图连接好装置,用手将试管底部捂热,若观察到广口瓶中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松开手后,过一会儿长玻璃管内的液面下降,则证明该装置不漏气 (2). (3). 偏小 (4). 0.012 5 (5). 22. 38 L/mol【解析】【详解】(1)往广口瓶中装满水,使装置左侧形成密闭体系,通过捂热试管看广口瓶中长导管液面高度的变化来判断装置气密性。(2) 在测量收集到O2的体积时,先将装置中的气体冷却至室温,然后调整量筒高度,使量筒内液面和广口瓶中液面相平,最后再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读数时若仰视量筒内的液面,会使读取O2的体积偏小。(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产生O2的质量为:15.95 g15.55 g=0.4 g。n(O2)=0.0125 mo1,则Vm=22.38 L/mol。- 15 -

    注意事项

    本文(安徽省芜湖三中2019_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飞****)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