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年县区农业经济发展及农民增收工作情况汇报 (2).doc

    • 资源ID:45555775       资源大小:17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县区农业经济发展及农民增收工作情况汇报 (2).doc

    XX县区农业经济发展及农民增收工作情况汇报 *县农民增收工作汇报 2012年5月 *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地处渭北旱塬沟壑区。全县总面积*平方公里,辖*镇、*个行政村、*万人口。2011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6580元,今年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6940元,增速20%。 一、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1、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阻碍了农民增收的步伐。我县已初步形成了“稳粮、优果、扩畜、强劳务”四大主导产业,但是大部分农业生产处于初级生产阶段,产业化水平还比较低,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制约了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一是加工不足。目前,高档次、深层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少,发展缓慢,造成农产品附加值难以提升,对农民稳定生产和稳步增收极为不利。二是组织化程度低。农民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习惯的影响,当前难以生产仍以单家独户的小规模经营为主,抗市场风险能力差。龙头企业少,“公司基地农户”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没有完全形成,使农民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三是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县上耕地少且水利条件差,机械化程度低,农业科技服务跟不上,使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少,农产品价格低,生产成本大,经济效益差,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有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 2、农业抗风险能力弱,加大了农民增收的难度。-1- *属旱作农业区,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县份,冰雹、霜冻、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呈周期性发生趋势,农业基础脆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业发展受自然制约严重,加之政策性农业保险滞后,部分高效农业发展受阻,一些成熟果实收获受损,很难保障农业稳定增收,农民持续增收。 3、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制约了农民增收质量。 目前,全县农村劳动力12万人,其中文盲占5,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60,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10,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到25。劳动者文化程度与其收入水平呈正比,由于接受教育层次低,造成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致富能力有限,掌握新品种、新技术、新知识的困难较大,对生态循环农业、节本增效农业等所知甚少,加大了高科技含量农业生产项目的推广难度,无法形成现实的经济效益。 4、劳务输出程度不高,影响了农民非农性收入的增加。一是由于劳动力务工技能培训跟不上,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不高,特色优势不明显,形成不了能占有市场的劳务品牌,外出务工的人员大多数属于体力型劳动力,“吃身体、吃青春”,工资性收入低。二是由于我县城镇化进程较慢,农村二三产业生产规模较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空间狭小,农民增收缺乏新的增长点。三是劳务输出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冲击力日渐明显。在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方面,大量劳力外出造成农村劳动力不足,技术力量缺乏和部分耕地撂荒,劳务输出与农业 主导产业之间“一头重、一头轻、一头热、一头凉”的问题普遍存在。 5、农村土地制度呆板,束缚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土地制度是农村根本的经济制度,但现行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下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阻碍土地的集中。土地问题成为制约规模化经营的主要因素,在农产品基地建设中,种植大户和龙头企业经常为个别农户的不配合而导致土地调整困难,规模化经营无法实施;在种植小区和新村建设中,个别群众常以土地联产承包到户“长久不变”而处处阻挠,土地置换困难,矛盾凸现,影响生产发展。 二、工作措施 (一)调整结构促增收。坚持走种养结合、生态有机之路,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大力实施绿色果品、畜牧富民等工程,实现农业产业协调发展,为农民增收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 1、粮食生产稳面积、提单产。以稳定小麦、玉米生产面积为主,以增加复种指数为手段,提高粮食产量。年种植粮食面积稳定在30万亩左右,总产稳定在12-15万吨,种植油料0.6万亩,总产0.1万吨。同时,狠抓良种统繁统供、地膜栽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重点技术推广,确保良种统供率达到95%以上,依靠科技,主攻单产,提高总产,使农民人均粮食纯收入年净增80元。 2、果业生产强管理、抓质量。依托全国优质苹果示XX县区区 域优势,以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为方向,以发展绿色有机苹果为主攻目标,做大做强果业生产,做精做优“品牌优势”,不断提升苹果产业经营效益。年引进优良品种4-6个,更新改造果园3万亩,建设标准化示范园3万亩,认证有机苹果示范园1万亩,苹果总面积稳定在50万亩,挂果面积达到35万亩,力争到2013年苹果总产达到56万吨,产值突破15亿元。全面推行“四项关键技术”,大力推广“果、畜、沼、窖、草”五配套生态产业模式,围绕打响“*”、“*”苹果品牌,积极发展碘硒果、牛奶果等有机特色果,精心设计贴字工艺果,做精做细优势品牌,争取50%以上的果品进入高端市场,实现果业人均年增收610元的目标。 3、畜牧生产重扶持、上规模。以百万头生猪大县建设和全市500万头pic商品肉猪板块建设项目为重点,坚持规模养殖和零星养殖相结合,采取财政补贴、奖励扶持、生猪保险、贷款担保等措施,扶持群众发展生猪养殖,2012年新建千头祖代种猪场3个、600头商品代种猪场40个、万头示范村40个,生猪存栏50万头、出栏100万头,实现生猪养殖大县目标。2012年实现畜牧业收入3.6亿元,2013年达到4.2亿元,年均增长16%,农民人均畜牧年增收330元。 4、特色产业重品牌、增效益。按照精准化、市场化、品牌化的要求,大力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积极开发*老玉米、土豆和*西甜瓜、大葱,以及大棚蔬菜、烤烟等特色产业,力争到2013年,*、*、*等镇实现“一乡一业”,使全县35%的村实现“一村一品”,60%的农户有稳定的增收门路。年 新增设施蔬菜大棚1000座,种植烤烟1.4万亩,实现人均特色产业年增收120元。 (二)政策推动促增收。认真落实中、省、市出台的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2012-2013年落实各类支农惠农补贴资金7927.67万元。其中,小麦良种补贴资金215万元,补贴面积21.5万亩;玉米良种补贴资金427万元,补贴面积42.7万亩,地膜玉米面积397万元,补贴面积39.7万亩;粮食直接补贴资金599.96万元,农资综合直补资金3988.71万元,补贴面积75.49万亩,退耕还林补贴资金2300万元。同时,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扶贫救济等制度,年发放农村义务教育补助资金、蛋奶工程专项资金、农村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3259.8万元,农村低保等社会救助资金3499万元,农民人均年增加转移性收入65元。 (三)激活资本促增收。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落实土地复垦整理项目,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基本农田率达到98%以上。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合理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土地向种植大户集中,发展规模经营。进一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做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土地承包经营和房产确权发证工作,积极培育农村产权市场,鼓励和支持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交易农村产权,促进农村生产要素的流动,农民人均年增加财产性收入65元。 (四)龙头带动促增收。围绕粮、果、畜等支柱产业积极 争取引进、建设一批起点高、规模大、辐射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发展农副产品储藏与加工,实现增值增收;积极探索企业与农户合作新模式,突出抓好大秦绿色生态养殖种植基地、*生态农业发展实业有限公司、陕西*果业有限公司三期冷库群建设和速冻甜玉米加工、南北果业有限公司冷库群建设,以及出口果品加工生产流水线等重大项目落实工作。同时,按照“自愿互利”和“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组织发展,不断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农村经济繁荣发展。年组建苹果营销、生猪养殖等各类专业合作社60个,年增加农民人均经营性收入55元。 (五)劳务输转促增收。始终把劳务输出作为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重要途径,坚持城镇农村统筹、培训服务齐抓、就业创业并举,积极整合各类培训资源,抓培训、抓订单、抓维权,巩固现有成果,实现劳务输出技能化、组织化、长期化。年转移就业培训达到1.6万人次,新增外出劳务1万人,力争使全县在外务工人员稳定在8.6万人,年创经济收入12.67亿元,确保农民工资性收入年增加360元。 内容总结(1)XX县区农业经济发展及农民增收工作情况汇报 *县农民增收工作汇报 2012年5月 *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地处渭北旱塬沟壑区(2)积极探索企业与农户合作新模式,突出抓好大秦绿色生态养殖种植基地、*生态农业发展实业有限公司、陕西*果业有限公司三期冷库群建设和速冻甜玉米加工、南北果业有限公司冷库群建设,以及出口果品加工生产流水线等重大项目落实工作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县区农业经济发展及农民增收工作情况汇报 (2).doc)为本站会员(飞****)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