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滦县第三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
-
资源ID:45563298
资源大小:104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河北省滦县第三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
第一次世界大战知识技能目标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会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影响方法情感目标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教法讲解法、归纳法、辅助教学法、讲图法学法自学、讨论、合作、探究一、【预习导航】(线索清析,知识结构完整,便于学生学习)1、原因(背景): .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导火线)2.开始标志: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一战爆发。3.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奥)与协约国(英法俄),意大利出于自身利益加入协约国。4.目的: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5.重要战役:凡尔登战役6.:结束标志:1918年11月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7. 影响:p124页8. 特点:阅读材料归纳一战的特点。9.如何避免战争?(学生讨论)二、【合作探究】想一想,大战为什么会爆发?主要参战国家都是些怎样的国家?各国参战的目的是什么?以及大战产生怎样的后果?从这些方面出发,分析一下这次大战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批注: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战争性质的分析有一定的难度,结合3可以给与提示。四、【中考链接】1、在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课上, 有些同学认为德国是有罪的, 而有些同学则主要责备英国和法国,还有些同学说这罪行双方都有份,总的说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应该是( ) A德国蓄意发动的侵略战争 B英法被迫应战的正义战争 C帝国主义争夺霸权的战争 D塞尔维亚的民族解放战争2、材料一:英、法、德、美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18701913年) (1)材料一中,英、法、德、美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分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2分)促使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是什么?(2分)批注:1、材料一中,英、法、德、美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分别呈现出的变化:读懂统计图即可得出变化情况。2、促使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是:与两次工业革命有关。三、【自我检测】1 1914年,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世界大战爆发,引发这场战争的事件是( C )A三国同盟形成 B三国协约形成 C萨拉热窝事件 D德国突袭波兰2.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其实质是(B )A奥匈帝国的皇储夫妇被打死 (现象) B德奥借机发动战争(实质)C塞尔维亚民族解放斗争高涨 D英法制止俄国扩张3普林斯普制造的萨拉热窝事件,并未达到他企图挽救塞尔维亚民族危机的目的。这一事件留给我们的深刻教训是( A )(可拓展讲解)A个人恐怖手段并不是解决政治问题的良策 B恐怖主义不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C恐怖活动可以迅速地解决一切政治分争 D恐怖主义不会威胁世界和平4.1916年第6届奥运会因故取消,你认为取消的主要原因是( B )A美国南北战争 B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C俄国十月革命爆发 D印度民族大起义批注:抓好关键词:1916年,一战期间。5.一次世界大战最终以哪个国家的战败投降结束( D )A英国 B 日本 C意大利D 德国材料二:1913年英、法、德、美的比较 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1245(2)材料一反映的这种变化与材料二显示的位次说明了什么?(2分)这一情况是怎样发展的?(3分)最终产生的严重后果是什么?(2分)从中你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2分)启示:世界性的大战,给人类进步和发展带来深重灾难;人类应当学会通过非暴力手段解决国际争端,避免战争,争取和平。促进国家和地区经济共同发展。远离战争,热爱和平,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五、【课后反思】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自我检测】3加以巩固。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3、科技革命与战争的关系。4、如何避免战争 教师寄语: “ 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战争启示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