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读后感(三).doc

    • 资源ID:45593252       资源大小:32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读后感(三).doc

    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读后感 旅游人文精神的哲学解读 郑湧 内容提要。文章从旅游对于人的日常生活的意义出发,认为旅游是一种放松的、摆脱了自己或被他人设计和控制状态的、参与性的、开放性的生活方式。生活和生命的意义,正是在旅游活动中得以展现出来,而人也在旅游中实现了身、心的愉悦和享受。 关键词:旅游“节假”“游戏”人生 有人认为。旅游,是人们的一种满足自己较高层次的“身”、“心”需求和享受的活动;人在物质生活比较困难的时候、在精神需求比较低下的时候,都不会想到旅游;只有在他们的物质生活比较富裕、而又有较高的精神追求的时候,他们才会去旅游。 而从根本上来说,我则认为,与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相比较,旅游可以被看作是,人们的另一种生活方式;或者说,旅游是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的一种改变。在现在的世界里,不论是人们日常的工作还是日常的生活,差不多都是非常紧张的,往往又是按照别人或者自己的事先设计、规划进行的,有明确的任务或目的,甚至还有着周密的计划和严格的带有强制性的操作程序与步骤。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这是一种紧张的、处于那种自己设计和控制或被设计和控制状态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而在旅游活动中,人们比较放松、心情舒畅,也并不需要那么严密的设计、规划和严格的甚至是带有强制性的被动操作。在旅游活动中,人们还可以摆脱日常工作的紧张、日常生活琐事的烦恼,有利于人们减轻负担、减少障碍,轻松地倾听大自然的生命的呼唤,从而能够触摸到她们的富有生命活力的存在。所以说:旅游,则是一种放松的、摆脱了自己或被他人设计和控制状态的、参与性的、开放性的生活方式。显然,上述两种生活方式状态和方式是十分明鲜的不同。我觉得,对于旅游,应不宜过多强调贫富之类。旅游的根本点,在于: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和倾听大自然对生命的呼唤。谁又没有对自由的追求。谁又不愿意倾听大自然对生命的呼唤呢。因此,即便是在那种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严重、社会等级森严的情况下,旅游仍是大多数人都想从事并且也能够从事的一种活动;经济、政治、社会地位的许多差别,带来的只不过是旅游活动的观念和方式有所不同罢了。处于贫困的、边缘状态的人,他们在沉重、劳累、乏味、沮丧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余,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向往和追求,这方面当然也含有与旅游相关的内容。更何况,再穷、再没有社会地位、没有文化的人,也要过年过节、也要走亲访友吧。也许,他们只能在河畔山坡、田边地头地走走、聊聊,或者捉捉虫鸟、捞捞鱼虾,等等;尽管如此,他们却能享受着比旅游团队更多的自由、放松,也展现了他们所特有的那种自立、自慰、自娱、自适、自足、自然、自在、自如、自得其乐。总而言之,只要你一旦“走出”家门而暂且不事劳作,或去过“节假”,或参与“游戏”,甚至只是散步、聊天之类,都难免带有旅游的意味。 而且,有的时候,你还真不得不佩服这些穷人、没有社会地位的人、没有文化的人,因为他们的实实在在”做事”,“活”得真实,最贴近基层的“生活”,离土地最近;所以,他们所沾染的“地气”最多、最重,有着丰富而深厚的“在世经验”,特别是那些经常与自己的愿望相悖的、困苦的乃至于失败的、否定性的“经验”。因此,他们比旁人更懂得珍惜、哪怕是一点一滴,更懂得时间的有限和宝贵,比旁人更懂得什么叫做“生活”,什么是“生命的力量”;甚至,他们还能够说出比那些“大哲学家”深刻得多的道理来。并且,他们的身心也比旁人的要健康和快乐得多。有的时候,我觉得:他们身上有许多东西,十分相象于我在下面将要讲到的那些在荷花身上所体现的。 他们会使我们更容易了解到“生活”、“生命”的“意义”。因为,在事实上,“生活”、“生命”的“意义”,是实实在在地一天一天地“活”出来的,在一天一天地真正的“活”中展示,而不是靠思辨、靠概念和逻辑推理推出来的。身心的健康和快乐,也是一天一天“活”出来的,而根本不是“养”出来的,也不是“想”出来、“说”出来的。重要的是:“生活”,“怎样”“活”,什么样的“活”法。因此,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旅游“活动”,在旅游“活动”中,大自然和人文景观向我们显现的就不只是“美”;而且,它们还会告诉我们:“美”是那种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命”“运动”的成果与状态,甚至更重要的是那种状态,那种持续不断地“运动”和生命力的展现- 76 一、旅游与“走出” 旅游,是指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余,走出办公室、走出自己的家庭,到外界、外地乃至外国去,饱览大自然的风云变幻、山光水色,分享人类所共同创造的精神文明与物质财富。 然而,这种“走出”,不仅仅是指“身体”的;而且,更指“心灵”。换句话说,虽然你的“身体”随着脚踏车或轮船、汽车、火车、飞机,已经到了外界、外地、外国;而你的“心灵”却仍然留在老地方,留在了你原来的办公室、名利场,留在了你原来的小家、酱醋柴米油盐。如果这样的话,你的“心灵”仍在被生计、名利等比较低下的物质与精神的需求所束缚,你就无法改变自己原有的“心境”,无法静下“心”来倾听大自然的生命的呼唤,也就更加没有办法使自己的“身”、“心”通过旅游而提高一个层次。旅游的根本目的,并不在于:爬了多少山啦,涉了多少水啦,玩了多少地方啦,花了多少钱啦。要把旅游看作是:走出旧我、摆脱自我、全面提升自我的一次机会;从旅游中获得的是:身心全面的更新、发展、享受和快乐。因此,在旅游期间,要注意并提醒自己:让自己的“心灵”随着“身体”一起“走出”去。 “走出”的另一层意思是,“走出”你的“现在”,追溯你的“过去”。换句话说,“走”到你的“现在”“之前”去。而这种处于你“现在”“之前”的东西,有时侯恰恰是你生命的“源泉”、“原始”、“缘由”所在。比如,你的“走出”工作室、住宅,进入了大自然;那个大自然不就曾是生你养你的地方吗。你不正是来自大自然吗。你不就是大自然的一份子吗。也许,现实生活中激烈的竞争、紧张的工作、琐碎的日常生活,让你“忘记”了这一切。然而,那个“本”,那个“源”,那个你整个生命的“本源”,你怎么可以“忘掉”呢。所以,你需要“走出”去,触及那些“本源”的东西,便于你恢复“记忆”。再者,你一旦“走出”去了,后再回过头来看,你就会看得比较清楚,会看到真面目。 当然,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记忆”与“遗忘”也是如此。要强调“记忆”,但又必须防止“死记硬背”之类的东西。要克服“遗忘”;然而,该忘掉的还必须忘得一干二净。学习、领会和掌握一种本领,不仅要会“记”,而且还要会“忘”,得“记”、“忘”有度。记得在倚天屠龙记里讲到,张无忌在学一种功夫时,越学越忘,到了最后,师父问他学得怎么样。他回答说:全忘了。他师父听后,满意地笑了。为什么。这是表明:学本领,不能死记硬背,也最忌死记硬背;相反,要能融会贯通,要能进得去、出得来,要能超越。 如果从哲学上来讲,“本源”、“忘记”、“记忆”等等,这些都是基本问题,都是些大问题。旅游,竟会关系到这些大的哲学问题,有这么深厚的文化底蕴,直叫人对旅游不得不刮目相看哪。其实呢,旅游是一件比较平常的事情,更算不上是那种惊天动地的伟业;不过,伟大的东西,往往寓于普通,出自平凡。再说了,已经杰出的、伟大的东西,那么扎眼,谁都看得见,本不需要你去发现。从平凡中发现伟大,从草莽中识别英雄,才是真正的需要,才能显示出你的真本事来。哲学也往往来自普通的生活实际,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有哲学,只是缺少人们的发现而已;在旅游之中也是如此。如若不信,那就请你在旅游中,不妨顺便也试上一试。 在字面上看,旅游的“游”字,带“水”字傍。关于“游”字,说文有注云:“游如水之流”。“水之流”何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也。时光如流水,稍纵即逝,瞬息万变;而且,这种流逝、这种变化本身又是连续不断的,突出体现了时间的流动性和连续性。人的生命、生存、生活,就像流水一样,处在不断的流动之中、消逝之中,并在这种流动、消逝中延续着。 我认为。同样是讲“河流”,孔夫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个说法,要比古希腊的赫拉克里特的那个“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更高明一点,更富有哲理。因为,在孔子的说法中,是以“河流”本身讲“河流”,讲的是“河流”自身所显现的一种状态,有“逝”,表示“流动”;有“昼夜”,表示“时间”,“昼夜”是一个时间的概念;有“不舍昼夜”,用“不舍”,正是突出描述了“昼夜”即“时间”的更替和连续。孔夫子的这句话,体现了“河流”的时间性以及时间的流动性、连续性。相比之下,赫拉克里特的“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句话本身,以“人”为主体, 是一种“人”对“河流”的测度的角度,在字面上并没有出现时间性的字眼,而且也没有出现明确表示时间的流动性、连续性的字样。倘若,被用来比拟或理解和解释“生命”之“流”、“意识”之“流”、“思想”之“流”、“语言”之“流”(参阅拙著道,行之而成),显然要采用孔老夫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其次,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突出了与“逝”相关的“否定性”、“负面性”与人生相关的时间的“有限性”,这些,都反映出了那种富有悲剧色彩的人生及其相关的哲学意味。 同时,还值得特别强调指出的是: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个说法,是出自于他亲身的、直接的生活经验,是他站在河流边、直接面对于有力向前、奔流不息的河川时感受到和说出(“子在川上曰”)的。这样一种体现着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命”的力量的感受和言论,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它们并不是靠思辨与逻辑推理得出来的。对生命的理解与把握,最重要的是要靠对“生命”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验。 话已经说到了这个地步,我们不妨再深想一层。赫拉克里特的“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句话,影响了西方整个哲学史,而且至今不衰;为什么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就不能影响我们的哲学史呢。就不能由此而解读出、延伸发展成一部像模像样的、与上述西方哲学史相比毫不逊色的中国哲学史来呢。 二、旅游与“节假” 旅游,被有的人说成是。度假。旅游,在时间上,也往往与人们的节假日相联系,人们大多是把旅游安排在自己的节日、假日里。因此,要理解好、理解透究竟什么是旅游,也需要和节假日结合起来考虑。 在人文旅游创刊号代序中,潘立勇教授引用了我的德国老师h.-g.伽达默尔(h.-g.gadamer)关于“节日”的思想,并把“节日”同人们的其它日子区别了开来;在“节日”期间,人们不是“为生存的条件而工作,为生存的手段而活着”。“节日(fest),是h.-g.伽达默尔美的现实性(参阅拙译本,刊载于外国美学第 七、九辑,商务印书馆198 9、1992年出版)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这个概念,是h.-g.伽达默尔在讨论他的解释哲学的“艺术经验”的人类学基础时,所着重阐述的三大概念之一(下面我还会谈及其中另一个概念:“游戏”)。“节日”的存在,意味着:人不能也不想与世隔绝。人与人生活在同一个蓝天下、同一片土地上,需要互相走动、交往。 与此相关,h.-g.伽达默尔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什么叫“过节”。难道只是意味着“不工作”吗。他认为,平常的工作和生活把人们分离、孤立、隔阂和疏远开来,人们分属不同的行业、机构,各处自己的家庭,干着迥异的工作,过着有差别的生活;而“过节”恰好与此相反,它可以把不同肤色、不同职业、不同生存方式的人们聚集在一起。“过节”,就成为人们打破分离、孤立、隔阂和疏远,得以相互交往和融通的一种重要方式,而且是在喜庆和身心快乐的情境之中。这样,人们可以潜移默化地促使身体健康,心情舒畅,开阔眼界,提高文明休养和精神的境界,并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理解、信任、团结、合作。 这样一种相互交往和融通,有助于消除现代化生活所容易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分离、孤立、隔阂和疏远;从而,使得人们看似分隔、孤立,又不得不有所分隔、孤立,实际上却有巨大的凝聚力、亲和性,努力于接近并和睦相处。正如,杭州西湖的奇观所体现的那样:孤山不孤。反过来,这也正有力地证明了:西湖景观中所隐涵的丰厚的人文底蕴。究其文化底蕴,所谓“孤山不孤”,我觉得应该用中国的一个古老的传统“和而不同”去理解和解释。“和而不同”的意思是说:人与人之间,要和平共处,要和睦相处;但是,这种“和”,又不是无原则的苟同或者不承认甚至取消一切差异。这里的“和”,不是指一团和气,不讲原则;又不是不承认甚至取消任何差异、独立、自主。而是一种在承认差异、承认相对独立和自主的基础上的和平共处、和睦相处。所谓“孤山不孤”,作为孤山,首先是独立的;不独立、不“孤”,也就不会给它单独取名了,也就不会有“孤山”这个名字了;先有这个“孤”的山,才有它自己“孤”的名。同时,它又是群山中的一座;所以,它的“孤”是相对的。正因为如此,“孤”是相对的,“孤山”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孤山不孤”。 我们不妨再展开一点,用这样一种观念和眼光去看一下当前国际上众说纷纭的“全球性”、“全球化”。我认为:这种“全球化”也应该是“和而不同”的,应该是建立在承认和保护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人们的差异与各自应有权益的基础上的,并且是在尊重他们的不同意愿的基础上的。理想的境界是:全球人的参与“全球化”,就像是参加一个共同的“节日”。是那么的自觉自愿,那么的自由自在,那么的喜气洋洋,是那么的相敬如宾,是那么的相辅相成,是那么的相依为强,甚至是相依为命。 三、旅游与“游戏” 在h.-g.伽达默尔美的现实性一书的基本概念中,还有一个与旅游相关的重要概念,就是:“游戏(spiel)”。旅游,也常常被人们俗称为:游山玩水。它具有浓重的“游戏”意味。所以,我们也应该重视从“游戏”的角度来看待、理解、解释旅游。 h.-g.伽达默尔指出。“游戏是人的生命的一个基本功能;因此,人类文化没有游戏这个要素是根本不可想象的。”他突出了“游戏”与“生命”的联系,并使之成为一种“生命”现象。“游戏”,在这个意义上,是生命体的一种自我运动,是人的生命力旺盛、精力与体力过剩的一种表现。中国人把“旅行”称之为“旅游”,有利于突出“旅行”的这些“游戏”内涵。“游戏”有着极强的娱乐性、无目的性。人们在游玩时,往往不动心思,不计利害,随心所欲,不受人本身的意念的局限约束和强制操纵;而正是在这样一种无牵无挂的、无拘无束的快乐的游玩活动中,人们的身体、意志自然而然地得到了锻炼,人们的休养、境界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高。 有人说,“游戏”最能显露一个人的本性。你想了解一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和他(她)一起做“游戏”。对于人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对自己自然本性的恢复、呵护与颐养。人本来就是大自然的一个部分,如同空中飞鸟、地上之草、枝头之花、池中之鱼,都有其自然的本性。旅游,就是要让你回到这个自然,进入自然的天地,倾听大自然的呼唤,以恢复、呵护、颐养自己的自然的本性。 旅游,使我们在与山水花草虫鱼的亲近中,触摸到自然的勃勃生机和强健的生命力,感悟着生命的意义。例如,你伫立在西湖的断桥边,看着满池盛开的亭亭玉立的荷花,嗅着随风飘流的清香,心荡神逸,浮想联翩。此时此刻,你也会想起人们所常说的:“出污泥而不染”。久而久之,你就会越来越深刻地真正地理解了这句话。你会理解到:对于荷花,她的“出污泥”、以及从污泥中“出”来以后,竟是如此的美丽、清洁、高贵。你会因此而逗留观赏,你会因此而惊叹不已。你还会作进一步想,会从眼前的荷花的美丽、清洁、高贵想开去。比方说,你会想到:荷花的所有这些美丽、清洁、高贵,都是一种“现在”,是一种结果,或者说,是一种成果。那么,这样一些“现在”、结果或成果是怎样产生的呢。是怎么取得的呢。这样一路想下去,就可能会进一步想到:既有“现在”,就会有“过去”;有果,就必定有因。那就又会进一步从“现在”追溯“过去”,从这种结果、成果追根溯源、找到其起因、缘由。 追根溯源,荷花的美丽、清洁与高贵,是来自她不避污泥浊水,而且敢于进“入”污泥浊水;来自她在污泥这种环境中的顽强的长期的生存。没有“入”污泥,哪有“出”污泥。要有“出”,就得先有“入”。要有明知是污泥而敢“入”的勇气和胆量。不仅如此,而且还得能在污泥中呆得住,能够适应污泥的生存环境,才能在这种环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一旦找到了这些相关的“过去”、起因、缘由,你就会感觉到:自己更深入地、更正确地、也就真正地了解了、弄懂和把握了荷花的“现在”。 中国有一部带“游”字的古典名著,那就是西游记,这本书在中国差不多已经是家喻户晓了。这么厚的一本书,讲了那么多生动有趣的故事,其中贯穿着一个有特别意味的关于“游”的道理。就是说,如果,你想取到真经,那就得:该过的山,必须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该涉的河,一条不能省略地渡;该降的妖魔鬼怪,还得一个又一个地降伏。不管你有多么广大的神通,什么七十二变呀,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呀,等等;概莫能外,都得如此这般地一件一件地去做,去完成。这里可以看出一个极普通的道理,那就是:任何好的结果的得到,都需要亲历亲为、付出努力、经过奋斗,甚至是吃尽苦头的。然而,正是这样一些极普通的道理,往往说起来好像都明白,做起来却谬之千里。 最明显的例子,是现在人们的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孩子们力所能及的事也不让他们自己去干,什么都由大人包办。这样下去,怎么得了。更有害的是,那些恶性包装、炒 作,什么神童啊、旷史奇才啊,出长篇大著啊,登报刊杂志啊,上电视广播啊。这不是培养,而是狀害,是扼杀。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在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实践中体验生活、了解生活、学会生活,这是人的成长的必由之路。假如,大人什么都包办了,那就剥夺了许多未成年人应该自己去做、自己去尝试、体验并由此而得出自己看法、做法的机会和权利,那他们就成了一些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孩子们的成长也有其一定的过程,该经历的一步也不能少。而那些夸大其词甚至是恶性包装、炒作,其恶劣的后果,至少是拔苗助长。总而言之,面对上述不良现象,你一定要反其道而行之,去坚持:让孩子们在生活中靠自己的亲身实践,来了解和学会生活;另外,要让孩子们按其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所及,自然而然地成长。对于孩子们的生长来说,所有其他的人,充其量也只是个“助产士”而已。 面对诸如此类的现状,你也一定会感觉到,恢复、呵护、颐养人和大自然的自然本性,是多么必要和多么重要。 四、旅游与人生的观念、态度 有人讲到了阿尔卑斯山上那个对游客的提示:“慢慢走,请欣赏”。这个提示突出了一个“慢”字,而这种“慢”,恰恰正是旅游的关键所在。旅游的关键在于:“慢”,是要尽量地、尽可能地“慢”。“欣赏”(即“看”)讲究“慢”,不能走马观花,要下马“看”花,“慢慢”地“看”,仔细的“看”,“看”得全神贯注,如痴如醉,“流连忘返”,甚至是滞留不动。h.-g.伽达默尔曾经用这个德文词weile来表现“流连忘返”,以揭示审美的一种重要经验及其时间结构。 说到风景,我们常用一个“看”(即“欣赏”)字,俗话说是:“看风景”。“看”,当然会有不同的“看”法,各人有各自特定的看法。比如,我就有我自己的“看”桂花的方法。西子湖畔,除了荷花,我最喜欢桂花。每到深秋,我就想到了桂花,并尽量争取到杭州西湖来“看”桂花。在杭州西湖边,有一座特别大的桂花园林,在桂花盛开时节,我会久久漫步于桂花树间,欣赏着她的绰约多姿,沐浴着她的浓郁芬芳,流连忘返。在这时,我还会常常想起自己小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我姥姥家的那棵高大的桂花树。逢她盛开,我会搬一个小板凳坐在这棵树下;与此同时,我还仿佛“看”到了姥姥从田间背回柴火的身影,以及似乎也听到了她那大声的嗨唷声- 这就是“看”,这就是“流连忘返”,这就是“慢”。只是在我后来从事哲学工作并接触到了现象学之后,才知道我那种对桂花的“看”,竟然带有着非常浓厚的现象学的味道吔。 旅游要比“慢”,不要比“快”。其实,不仅仅是旅游要提倡“慢”,其它许多事情都要比“慢”,不要比“快”。不光是生活如此,工作也应如此。例如,我在德国时,他们的研究室,除了中午之外,不论是在上午、还是在下午,中间都有一个休息时间。在这个时间里,人们放下手头的工作,坐在一起聊聊天,喝喝咖啡,吃点小点心。而且,每逢宗教节日他们都放假。有人就会想:那他们一年才工作几天呀。是的,这样一来,他们实际工作的时间相对就要短很多;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的工作质量甚至是数量噢。德国人的智慧、基础科学、高科技产品、经济的发达,在全世界都堪称一流。这是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的。 就职业而言,例如做哲学的特别是外国哲学的研究,我也主张:比“慢”;不能比“快”。你读哲学的书总不会像读小说那么快吧。作为一个中国人,你读外文的哲学著作,不大可能像读中文的那样快吧。哲学,是要你在无疑处设疑、不问处下问,你发现和思考哲学的问题,也不大可能像发现和思考别的问题那样快吧。哲学是一种“有学术的思想”(借用王元化语),如果你想让你的哲学思想富有学术的意味、深度和广度,你就得读很多很多的书,想很多很多的问题,那你还能快得起来吗。当然,哲学工作所涉及的不光是读、想、说、写,等等;但都需要提倡“慢”。反之,假若求“快”,书没读懂、没读全,别人的话抄不对、抄的不是地方,这样写出来的东西就容易粗制滥造,容易出毛病,甚至是出垃圾精神的垃圾。在这里,我仍认为不应过多地追究个人的责任,重要的还是社会风气、社会环境,以及有关主管部门的导向、学术机制,等等。总而言之,不要有意无意地硬逼着哲学工作者们去求“快”。比方说,硬行规定:一年要发表几万字啦,评什么样的职称要多大篇幅的书啦,等等。当然,作为研究人员自身也应该注意,尽 管你求“快”出了书,也当了教授、博导等等;但是,你所出的书,白纸黑字地放在那里,等别人发现你连抄都没抄对时,别人将作何感想。你自己又有何感想。到那时,恐怕就什么都晚了。 要比“慢”,不要比“快”,其实是一种人的基本生活观念和态度。在当代这种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尤其要注意放慢生活的乃至是工作的节奏,要懂得去比“慢”,不要比“快”。如果,你要坚持的是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的质量,要得到的是身心的健康与快乐;那么,就要提倡“慢”。即便是讲“快”,我以为:最好也是在这种“慢”的基础上。有了这样一种“慢”的节奏和态度,再去讲“快”,那就可能形成“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了。这样一种“快”,就不会与工作效率、质量相抵触、与人的身心快乐相脱离了。 提倡身心快乐,并不只是在旅游中;现在,很多学术领域中的理论探讨,也都比较重视“快乐”原则和原理。有经济学的,当然也有哲学的,等等。例如,李泽厚把中国的文化看作是:乐感文化。这种乐感文化,讲的也是一种身心兼而有之的快乐,这正是中国的人文精神在文化方面的独特表现。一个“乐”字,既唸“lè”,又唸“yuè”,涉及到身心诸多领域,既有精神的、审美的,又有身体的享受与快乐。身心兼而有之的快乐,是一个人生命具有活力、动力、生命力强健的体现。 作者简介。郑湧,男,1944年生,江苏海门人。中国社科院哲学所退休研究员。曾获联邦德国1986年度洪堡科研基金,先后在g.冯克教授、h.-g.伽达默尔教授处研究现象学和解释学。本文中的“之前”追溯、“看”法、词义分析和节日、游戏和生存经验等讨论,都涉及了上述哲学的主旨。 第 16 页 共 16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注意事项

    本文(《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读后感(三).doc)为本站会员(飞****)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