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预制构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范本).docx
-
资源ID:4559517
资源大小:112.02KB
全文页数:1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山西预制构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范本).docx
泓域咨询 /山西预制构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7一、 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7二、 行业技术发展趋势7三、 装配式建筑行业市场规模8四、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10第二章 绪论12一、 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12二、 项目承办单位12三、 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13四、 报告编制说明14五、 项目建设选址16六、 项目生产规模16七、 建筑物建设规模16八、 环境影响17九、 原辅材料及设备17十、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18十一、 资金筹措方案18十二、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18十三、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19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9第三章 行业、市场分析22一、 行业技术水平、技术特点22二、 行业技术水平、技术特点23三、 行业周期性、区域性或季节性特征25第四章 建设方案与产品规划27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27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27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27第五章 项目选址分析30一、 项目选址原则30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30三、 创新驱动发展34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36五、 产业发展方向37六、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40第六章 发展规划分析41一、 公司发展规划41二、 保障措施47第七章 运营管理模式49一、 公司经营宗旨49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49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50四、 财务会计制度53第八章 法人治理结构60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60二、 董事63三、 高级管理人员67四、 监事70第九章 技术方案73一、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73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75三、 质量管理76四、 项目技术流程77五、 设备选型方案78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79第十章 人力资源配置分析80一、 人力资源配置80劳动定员一览表80二、 员工技能培训80第十一章 劳动安全生产83一、 编制依据83二、 防范措施84三、 预期效果评价90第十二章 环保方案分析91一、 环境保护综述91二、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92三、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95四、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95五、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96六、 营运期环境影响96七、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98第十三章 项目经济效益评价99一、 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99二、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99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99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01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03三、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03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05四、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106五、 偿债能力分析106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08六、 经济评价结论108第十四章 风险评估分析109一、 项目风险分析109二、 项目风险对策111第十五章 附表附录114建设投资估算表114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14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15流动资金估算表116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17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18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19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19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20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21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21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22报告说明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周期与建筑业投资规模紧密相关,而建筑业投资规模主要受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影响。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与国民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正相关。因此,受宏观经济发展周期的影响,装配式建筑行业存在一定的周期性。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40698.47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0927.3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5.99%;建设期利息408.0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00%;流动资金9363.0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3.01%。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789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68798.09万元,净利润7340.22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9.98%,财务净现值-6258.37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7.33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综上所述,该项目属于国家鼓励支持的项目,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客观,项目的投产将改善优化当地产业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本期项目是基于公开的产业信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等信息,并依托行业分析模型而进行的模板化设计,其数据参数符合行业基本情况。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学习参考模板用途。第一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一、 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根据提供建筑装配化产品和服务内容的不同,装配式建筑行业的经营模式可分为专项业务经营模式和全过程经营模式。在专项业务经营模式下,企业结合自身专业定位,只针对建筑装配化的某一环节提供服务,培育比较竞争优势。在全过程经营模式下,企业可以提供建筑装配化的全过程服务,包括前期深化设计、预制构件生产、项目施工或管理以及后期的项目运维。采用全过程经营模式的企业,一般是在技术、资质、渠道等方面具备全过程服务优势的企业或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此外,作为建筑业的细分行业,装配式建筑行业企业承接业务需满足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往往也存在专业分包或劳务分包的情形。二、 行业技术发展趋势1、逐步拓展预制构件类型和应用目前我国的预制构件主要集中在高层建筑用的预制墙板、预制楼板、预制梁、预制柱、预制楼梯、预制阳台等构件,对于多低层建筑的装配式构件、工业类大跨度预制预应力构件、预制外墙等的技术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待业内企业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以拓展预制构件的品种和应用领域。2、持续提升工业化、自动化水平通过引进和升级先进工业制造技术,持续提升预制构件生产的自动化水平、柔性生产水平,在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实现产品质量的零瑕疵。3、全过程信息化集成通过进一步推进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规划、勘察、设计、生产、施工、装修、运行维护全过程的集成应用和数字工地建设,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共享和信息化管理。4、适应绿色建筑的发展要求根据住建部“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到2020年,绿色建材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比例达到50%以上。绿色建材、绿色建造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一体化应用的技术体系预期将逐步完善。三、 装配式建筑行业市场规模随着劳动力价格的日益上涨、环保要求的持续加强及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装配式建筑市场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根据住建部统计数据,我国装配式建筑开工面积已由2015年的7,360万平方米增长到2018年的2.9亿平方米(占新开工面积的13.9%),复合增速达58%。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和住建部“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至2020年,我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需达到15%以上(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推进地区需达到20%以上);至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对比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法国、新加坡等超过70%的装配式建筑渗透率,我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国内房屋新开工面积最近6年的复合增长率为2.04%,假设2020年至2025年的复合增长率仍保持在2%,则2020年我国装配式建筑开工面积预计将达4.2亿平方米,2025年我国装配式建筑开工面积预计将达7.6亿平方米。结合2018年度竣工房屋单位造价和非人工成本占比情况,装配式建筑单位造价按2,300元/平方米计算,2020年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市场规模预计为9,800亿元;至2025年,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将达17,600亿元。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是我国装配式建筑的主要形式,具有建造维护成本低、耐火性好、适用范围广等优点。近年来随着相关政策的推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预制率快速上升。根据Frost&Sullivan统计,我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整体预制率已由2013年的3.3%快速上升至2018年的28%,并预期将于2023年上升至约38%。PC构件市场规模预期将从2018年的148亿元上升至2023年的3,053亿元,32019年至2025年各年新增装配式建筑面积系根据装配式建筑占比在2018年基础上每年提升2.3%、至2025年达30%测算。四、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一)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 100%。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产能潜力,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奠定基础。(二)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升级,公司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公司只有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精密化程度,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契合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才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保持公司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第二章 绪论一、 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一)项目名称山西预制构件项目(二)项目建设性质本项目属于扩建项目二、 项目承办单位(一)项目承办单位名称xxx有限公司(二)项目联系人张xx(三)项目建设单位概况公司全面推行“政府、市场、投资、消费、经营、企业”六位一体合作共赢的市场战略,以高度的社会责任积极响应政府城市发展号召,融入各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在商业模式思路上领先业界,对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公司始终坚持“人本、诚信、创新、共赢”的经营理念,以“市场为导向、顾客为中心”的企业服务宗旨,竭诚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一流服务,欢迎各界人士光临指导和洽谈业务。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品牌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以人为本,强调服务,一直秉承“追求客户最大满意度”的原则。多年来公司坚持不懈推进战略转型和管理变革,实现了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未来我司将继续以“客户第一,质量第一,信誉第一”为原则,在产品质量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对客户以诚相待,互动双赢。公司坚持诚信为本、铸就品牌,优质服务、赢得市场的经营理念,秉承以人为本,始终坚持 “服务为先、品质为本、创新为魄、共赢为道”的经营理念,遵循“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坚持高端精品战略,提高最高的服务价值”的服务理念,奉行“唯才是用,唯德重用”的人才理念,致力于为客户量身定制出完美解决方案,满足高端市场高品质的需求。三、 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装配式建筑是指将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构件预制工厂提前生产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并采用可靠的安装方式和安装机械将预制构件组装而成的具备使用功能的建筑物。装配式建筑根据结构构件可分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和装配式木结构建筑,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因其低成本和适用范围广的优势成为国内装配式建筑的主要形式(如无特殊说明,装配式建筑一般指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综合判断,我省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诸多矛盾相互叠加的严峻挑战。必须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从过分依靠外需增长推动经济发展向外需内需并重、更加重视内需增长转变,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多种方式化解过剩产能。必须继续保持“三个高压态势”,继续从严治吏、保持选人用人风清气正,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进一步振奋精神、保持定力、坚定信心,更加有效应对风险和挑战,着力在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补短板、建小康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四、 报告编制说明(一)报告编制依据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纲要;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3、相关财务制度、会计制度;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5、可行性研究开始前已经形成的工作成果及文件;6、根据项目需要进行调查和收集的设计基础资料;7、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价;8、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9、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各种技术资料、项目方案及基础材料。(二)报告编制原则1、所选择的工艺技术应先进、适用、可靠,保证项目投产后,能安全、稳定、长周期、连续运行。2、所选择的设备和材料必须可靠,并注意解决好超限设备的制造和运输问题。3、充分依托现有社会公共设施,以降低投资,加快项目建设进度。4、贯彻主体工程与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消防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产。5、消防、卫生及安全设施的设置必须贯彻国家关于环境保护、劳动安全的法规和要求,符合行业相关标准。6、所选择的产品方案和技术方案应是优化的方案,以最大程度减少投资,提高项目经济效益和抗风险能力。科学论证项目的技术可靠性、项目的经济性,实事求是地作出研究结论。(二) 报告主要内容报告是以该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和国家有关法令、政策、规程等以及该项目相关内外部条件、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针对项目的特点、任务与要求,对该项目建设工程的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建设内容及规模、市场需求、建设内外部条件、项目工程方案及环境保护、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项目风险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测算和论证,以确定该项目建设的可行性、效益的合理性。五、 项目建设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占地面积约95.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六、 项目生产规模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xx立方米预制构件的生产能力。七、 建筑物建设规模本期项目建筑面积104254.29,其中:生产工程67635.85,仓储工程19284.90,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10204.78,公共工程7128.76。八、 环境影响本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建成后有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拟采用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合理、有效,水、气污染物、噪声均可实现达标排放,固体废物可实现零排放;项目投产后,对周边环境污染影响不明显,环境风险事故出现概率较低;环保投资可基本满足污染控制需要,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因此在下一步的工程设计和建设中,如能严格落实建设单位既定的污染防治措施和各项环境保护对策建议,从环保角度分析,本项目在拟建地建设是可行的。九、 原辅材料及设备(一)项目主要原辅材料该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包括钢筋、水泥、水、砂子、石子、粉煤灰、脱模剂。(二)主要设备主要设备包括:桁车吊、燃气锅炉、搅拌机、装载机、导向轮、驱动轮、感应防撞装置、模台横移车、鱼雷罐、堆垛机、立体养护窑、布料机。十、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40698.47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0927.3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5.99%;建设期利息408.0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00%;流动资金9363.0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3.01%。(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30927.33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26848.98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355.77万元,预备费722.58万元。十一、 资金筹措方案本期项目总投资40698.47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16655.00万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十二、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一)经济效益目标值(正常经营年份)1、营业收入(SP):78900.00万元。2、综合总成本费用(TC):68798.09万元。3、净利润(NP):7340.22万元。(二)经济效益评价目标1、全部投资回收期(Pt):7.33年。2、财务内部收益率:9.98%。3、财务净现值:-6258.37万元。十三、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本期项目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有关法规和实施指南要求进行建设,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十四、项目综合评价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63333.00约95.00亩1.1总建筑面积104254.291.2基底面积37999.8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15.882总投资万元40698.472.1建设投资万元30927.332.1.1工程费用万元26848.982.1.2其他费用万元3355.772.1.3预备费万元722.582.2建设期利息万元408.052.3流动资金万元9363.093资金筹措万元40698.473.1自筹资金万元24043.473.2银行贷款万元16655.004营业收入万元789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68798.09""6利润总额万元9786.96""7净利润万元7340.22""8所得税万元2446.74""9增值税万元2624.51""10税金及附加万元314.95""11纳税总额万元5386.20""12工业增加值万元19341.27""13盈亏平衡点万元39591.79产值14回收期年7.3315内部收益率9.98%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6258.37所得税后第三章 行业、市场分析一、 行业技术水平、技术特点1、设计标准化、精细化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关键在于对预制构件的科学拆分,即综合考虑建筑功能、受力、生产、运输、吊装、施工等方面的要求,将预制部分合理拆分为预制剪力墙、预制楼板、预制楼梯、预制墙板等构件。通过设置建筑模数协调规则和模块尺寸数据库,在细化预制构件尺寸、提升预制构件设计精度的同时,实现少规格、多组合的标准化设计的目标。连接节点设计也是装配式建筑设计的重点和难点,需要在保障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的同时,便于现场装配,确保工程质量。目前竖向预制构件的连接方法主要为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水平预制构件的连接方法包括绑扎搭接、焊接等。此外,装配式建筑设计需要同步考虑和精确定位预留预埋的管线洞口,包括吊点、施工安装孔、门窗洞口、各类机电管线等,以满足内装设计与施工的要求。2、生产工厂化、精益化装配式建筑的主要建造过程前移,预制构件在预制工厂进行标准化生产,生产过程包括进料、建模、加固、浇筑、振动、压实、绝缘、养护和成品脱模等工艺步骤。通过引入工业化生产、精益化管理的理念和技术,提升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减少人员依赖,在严格控制构件质量、尺寸和技术参数的误差的同时,实现批量化快速生产,降低制造成本、缩短生产周期。3、施工机械化、装配化与现场浇筑施工不同,装配式建筑现场施工较多使用机械化作业,往往需要选择合适的吊装设备、起重设备并运用成熟的吊装技术进行吊装。在预制构件逐一吊装到位之后,施工人员运用支撑架、固定角码等工具对预制固件进行支撑固定,而后根据设计的连接方式,进行组装搭建。4、管理信息化为解决前期设计、工厂制造、现场安装三个阶段之间信息传递断层的问题,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已逐步利用BIM技术来实现建筑信息化的协同管理,通过将设计方案、制造需求、安装需求集成在BIM模型中,虚拟建筑、结构、机电、装修各专业的系统集成及生产、装配环节,设计出有利于工厂生产、现场装配的产品,减少后期因设计误差带来的停工、返工,保障项目高效有序地进行。二、 行业技术水平、技术特点1、设计标准化、精细化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关键在于对预制构件的科学拆分,即综合考虑建筑功能、受力、生产、运输、吊装、施工等方面的要求,将预制部分合理拆分为预制剪力墙、预制楼板、预制楼梯、预制墙板等构件。通过设置建筑模数协调规则和模块尺寸数据库,在细化预制构件尺寸、提升预制构件设计精度的同时,实现少规格、多组合的标准化设计的目标。连接节点设计也是装配式建筑设计的重点和难点,需要在保障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的同时,便于现场装配,确保工程质量。目前竖向预制构件的连接方法主要为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水平预制构件的连接方法包括绑扎搭接、焊接等。此外,装配式建筑设计需要同步考虑和精确定位预留预埋的管线洞口,包括吊点、施工安装孔、门窗洞口、各类机电管线等,以满足内装设计与施工的要求。2、生产工厂化、精益化装配式建筑的主要建造过程前移,预制构件在预制工厂进行标准化生产,生产过程包括进料、建模、加固、浇筑、振动、压实、绝缘、养护和成品脱模等工艺步骤。通过引入工业化生产、精益化管理的理念和技术,提升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减少人员依赖,在严格控制构件质量、尺寸和技术参数的误差的同时,实现批量化快速生产,降低制造成本、缩短生产周期。3、施工机械化、装配化与现场浇筑施工不同,装配式建筑现场施工较多使用机械化作业,往往需要选择合适的吊装设备、起重设备并运用成熟的吊装技术进行吊装。在预制构件逐一吊装到位之后,施工人员运用支撑架、固定角码等工具对预制固件进行支撑固定,而后根据设计的连接方式,进行组装搭建。4、管理信息化为解决前期设计、工厂制造、现场安装三个阶段之间信息传递断层的问题,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已逐步利用BIM技术来实现建筑信息化的协同管理,通过将设计方案、制造需求、安装需求集成在BIM模型中,虚拟建筑、结构、机电、装修各专业的系统集成及生产、装配环节,设计出有利于工厂生产、现场装配的产品,减少后期因设计误差带来的停工、返工,保障项目高效有序地进行。三、 行业周期性、区域性或季节性特征1、行业周期性特征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周期与建筑业投资规模紧密相关,而建筑业投资规模主要受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影响。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与国民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正相关。因此,受宏观经济发展周期的影响,装配式建筑行业存在一定的周期性。2、行业区域性特征受到运输半径和服务半径的限制,装配式建筑行业经营存在一定的区域性特征。随着人才储备的提升、组织管理能力的提高以及外埠分支机构的建立,业内优势企业的区域性特征正逐渐淡化。3、行业季节性特征受春节假期和气温偏低的影响,一季度新增建筑面积通常为全年最低水平,从而导致建筑装配化需求下降。一季度收入占全年收入比例一般较低。第四章 建设方案与产品规划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一)项目场地规模该项目总占地面积63333.00(折合约95.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104254.29。(二)产能规模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xxx有限公司建设能力分析,建设规模确定达产年产xx立方米预制构件,预计年营业收入78900.00万元。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本期项目产品主要从国家及地方产业发展政策、市场需求状况、资源供应情况、企业资金筹措能力、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项目经济效益及投资风险性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具体品种将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各年生产纲领是根据人员及装备生产能力水平,并参考市场需求预测情况确定,同时,把产量和销量视为一致,本报告将按照初步产品方案进行测算。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序号产品(服务)名称单位单价(元)年设计产量产值1预制构件立方米xx2预制构件立方米xx3预制构件立方米xx4.立方米5.立方米6.立方米合计xx78900.00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是我国装配式建筑的主要形式,具有建造维护成本低、耐火性好、适用范围广等优点。近年来随着相关政策的推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预制率快速上升。根据Frost&Sullivan统计,我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整体预制率已由2013年的3.3%快速上升至2018年的28%,并预期将于2023年上升至约38%。PC构件市场规模预期将从2018年的148亿元上升至2023年的3,053亿元,32019年至2025年各年新增装配式建筑面积系根据装配式建筑占比在2018年基础上每年提升2.3%、至2025年达30%测算。第五章 项目选址分析一、 项目选址原则节约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空闲地、非耕地或荒地,尽可能不占良田或少占耕地;应充分利用天然地形,选择土地综合利用率高、征地费用少的场址。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山西,简称“晋”,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太原,位于中国华北,东与河北为邻,西与陕西相望,南与河南接壤,北与内蒙古毗连,介于北纬34344044,东经1101411433之间,总面积15.67万平方千米。山西省地势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是典型的为黄土覆盖的山地高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高原内部起伏不平,河谷纵横,地貌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80.1%。山西省地跨黄河、海河两大水系,河流属于自产外流型水系。山西省地处中纬度地带的内陆,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2019年,山西省共辖11个地级市,市辖区25个、县级市11个、县81个,常住人口3729.22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7026.6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24.7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453.0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8748.87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5724元。初步预计,2019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3%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6%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左右、9.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55.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小于3%、6%,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在3%以内。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之年。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转型为纲、项目为王、改革为要、创新为上,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崛起、高标准保护、高品质生活,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确保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1%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1%以上和6.5%以上,城镇新增就业4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控制在4.5%以内、6.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从国际看,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我省发展具有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从国内看,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内涵和条件发生深刻变化。新常态下经济发展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正在由原来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正在由原来规模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明确了“十三五”时期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国家加快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等重大战略,为我省借势发展、融合发展、开放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为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保民生拓展了新空间。全面深化改革破解发展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为我省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增强了动力和活力。从省内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确定并实施“六大发展”“三个突破”、煤和非煤两篇文章等战略举措,为我省加快发展明确了思路、方向和路径。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向纵深推进,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释放了活力。全省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是我省加快发展的动力源泉。丰富的资源禀赋、独特的区位优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已经取得的发展成效,为我省加快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煤、电等能源产业优势和丰富的交通、电网、燃气管网等基础设施,为我省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净化政治生态,从严落实“两个责任”、保持“三个高压态势”、推进“六权治本”,形成了我省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合力和良好环境。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省作为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地区、中部欠发达省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主要是面临着政治、经济、民生和生态的“立体型困扰”,面临着破解“资源型经济困局”的重大课题,尤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存在突出短板,发展不足、发展粗放、规模不大、结构不优、质量不高、效益不好、创新不够的问题仍然突出。地区生产总值虽然突破万亿元大关,但总量在全国排名还相对靠后,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一煤独大”局面尚未实质性改变。资源和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程度不高,资源型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发展空间趋紧、抗风险能力弱化。生态环境“瓶颈”问题仍然突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任务较重,水生态环境脆弱,造林绿化尚有差距。特别是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十二五”后两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部分县(市、区)财政收入负增长,企业运行艰难。全省安全生产基础还不牢固,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实现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与城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艰巨繁重。三、 创新驱动发展依托国家实施的“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能源矿产、装备制造、地质勘探、历史文化等优势,用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力,用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空间,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一)拓展区域发展空间立足山西区位特点,积极推动东融西进南联北合,加强与周边区域融合发展。大同、朔州、忻州要用好面向京津冀蒙和俄罗斯、蒙古的区位优势,真正成为环渤海地区的广阔腹地和京津“后花园”。阳泉要发挥好山西东大门的优势,力争成为山西走向京津冀和环渤海的重要桥头堡。长治、晋城要力争成为山西走向冀鲁豫和长三角东部发达地区的重要支撑。临汾、运城要积极成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在新欧亚大陆桥、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吕梁要面向陕甘宁,积极参与区域合作。发挥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全力打造“一核一圈三群”城镇化格局。积极构筑晋北、晋南、晋东南三大城镇群,加快提升城镇群的整体实力,使三大城镇群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增长型区域。支持绿色城市、智慧城市、森林城市建设和城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培育壮大若干一体化发展区域。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开辟农村广阔发展空间。(二)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积极培育高端成长型产业,支持新兴接替产业发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重点领域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推广新型孵化模式,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稳步发展互联网支付、股权众筹融资、网络借贷、互联网基金销售等新型金融业态。(三)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实施重大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四)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全面落实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分享经济、国家大数据战略等重大举措,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的规模优势和应用优势,借势加快山西信息化和新型工业化进程。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力争经济较快增长,确保到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实现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发展空间格局得到优化,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益明显上升,工业化、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传统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煤炭安全、清洁、高效、低碳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新兴接替产业形成规模,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迈上新台阶,粮食安全基础更加巩固。京津冀清洁能源供应基地、国家级的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和全球低碳创新基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科技、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明显提高。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人才强省建设迈出新步伐。民生保障水平普遍提高。就业比较充分,教育、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升。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安全生产向稳定好转坚实迈进。文化建设呈现全新局面。文化强省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文化发展主要指标、文化事业整体水平、文化产业综合实力明显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增加值不断提高,文化创造力、影响力增强,三晋文化“走出去”成效更加显著。生态建设实现稳步提升。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化水平显著提高。能源资源使用效率大幅提高,能耗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国家下达任务,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取得新成效。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森林、草地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明显提高,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改革开放迈出坚实步伐。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支撑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基本建立。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持续、可推广经验。开放型经济和对外合作体制基本形成,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