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答案.doc
-
资源ID:45610737
资源大小:39.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湖北省黄冈市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答案.doc
湖北省黄冈市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答案题号12345678答案CABACBDA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DACDADBA1. C 材料对比了商周两代关于“德”字的写法,对比商代的“德”来源于天命神意,周代的“德”加入“心”,意味着有了自己的想法,多了人性色彩,这说明西周天命观蕴含着民本思想,故选C;材料反映出商代统治的神权色彩浓重,而西周多了人性色彩,故排除A;材料未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情况,无法说明等级秩序严格,故排除B;结合史实,神权观念并未消失,故排除D。2. A 尚书异军突起,尚书等内朝官的实际地位很快就超过了外朝官,包括外朝官的首领丞相。说明外朝官(丞相)的权力被削弱,中枢机构重大调整,故选A;汉武帝时期设内外朝制度,尚书是内朝官,是帮助皇帝处理公文机要的亲近大臣,并不是真正的丞相,故排除B;中央集权反映中央与地方关系,与题无关,故排除C;“独尊儒术”强调思想大一统,与题无关,故排除D。3. B 由材料“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中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租庸调之法坏而两税行”可以得出其认为租庸调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出现了两税法,由此可知,其反映的是两税法出现的背景,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租庸调制的意义,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两税法的影响,C不正确;D与材料内容不符。4. A 通过材料可以看出江浙地区由原来的粮食产区变成了粮食输入区,这主要是因为江浙地区农业经济出现转型,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或从事其他行业,故A正确;南北漕运经济格局发生改变与题无关,故排除B;小农经济的近代化转型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自然条件的变化影响粮食产量也与题无关,故排除D。5. C 材料中“有补天济世之才,利物济人之德”体现了儒家传统的入世观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要求。故选C;A、B、D在材料中均不能体现。6. B 清朝中前期清政府利用茶叶制约了边疆少数民族和俄罗斯,因此清政府认为依然可以利用茶叶制约英国以解决鸦片问题,由此可知清政府固守传统观念,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故选B;“主要制裁手段”的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A;盲目采用茶叶为制约手段其实是清政府对英国不了解的表现,故排除C;清政府中前期以茶叶为制约手段,但并不能说明使中国在外贸中占据优势,排除D。7. D 20世纪初,清政府对原洋务企业主动进行“改制”,允许洋务军事企业从事民用生产,这有利于洋务企业的发展,也推动了中国工业近代化(经济近代化)的发展,故选D;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失败,故排除A;一定程度上抵制列强侵略,B项错在“有效抑制”;材料只讲可以制造,而不是一定要,企业可以根据自己实际进行考量发展,故不会增加资金压力,故排除C。8.A 材料中“1918年以后,知识界和报界积极关注劳工问题乃至要让劳工成为世界的主人”属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的内容。因此,这反映了1918年以后,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导向发生了转变,由原来的民主与科学变为了宣传马克思主义。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中国式革命道路即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开创的,并非知识分子,排除B项。民主和科学针对的是专制与迷信,劳工问题不属于其思想范畴,且1918年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传播,取代民主与科学,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知识界和报界对劳工问题的关注,但并未提及劳工对知识界的态度,无法看出他们是否形成了统一战线,排除D项。9. D 材料中“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生存”“全国国民要认清,最后关头一到,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等信息可得知,该谈话有利于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故选D;A、B、C在材料中均不能体现。10.A 材料反映了农民将余粮卖给国家,以支援国家经济建设。结合所学可知,1953年正值我国工业化起步时期,工业化建设需要农业的支撑和保障,这与宣传画的主旨相吻合,故选A;宣传画反映的是农业支援工业,无法反映出计划经济体制确立,故排除B;宣传画没有涉及到城市与乡村的变化情况,故排除C;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进行了国民经济调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D。11.C 从材料可以看出并非所有的公民都能参政,即材料强调了雅典民主理论与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的落差,故C正确;雅典公民热衷于城邦事务,排除B;A、D材料未涉及,排除。12.D 根据对材料信息“教会表现乏力”“世俗方法”“对自我生命存在幸福的追求和对生之权利的百般珍惜”等的综合分析可知,在“黑死病”冲击下,欧洲人逐渐怀疑教会权威,正视世俗的科学研究,珍惜自身生命,这为欧洲转型提供了契机,故D正确;宗教改革发生在16世纪,时间不对,故A不正确;近代自然科学的起点是1543年哥白尼天体运行论的发表,B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当时欧洲社会对教会的怀疑,“基本否定”说法过于夸大,排除C。13.A 温德姆不赞成在激荡的社会环境下进行变革,主张采取稳健保守的方式,故A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国王的存在是否合法,故B排除;C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无法反映民众对法国政体的态度,故D不选。14.D 结合所学知识,德意志关税同盟是德国统一前以普鲁士为首的各邦国为扫除相互之间的贸易障碍而结成的同盟。根据材料中“建议邦国间废除关税,成立德意志工商关税同盟,对外国产品实行报复性关税”体现了德意志建立关税同盟是为了对外国产品实行报复性关税,这体现了德意志即将走向统一。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A、B、C与题无关。15.B 材料体现的是苏联在不同时期执行的不同的农业政策,都属于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是苏俄历史发展的见证,故B正确;余粮收集制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A排除;“固定的粮食税”“合同定购制”并未牺牲农民利益,故C排除;计划经济体制是在斯大林执政时期推行的,D排除。16.A 冷战时期,美国通过扩大对外体育文化交流,展示其社会制度优势,扩大其世界影响。因此,美国的主要目的是A项;B项是手段,非主要目的;C、D与题干不符。17(1)背景:对传统技术(如印章和碑刻拓印)的继承和发展;佛教、道教的盛行及其经典的广为流传;科举制的发展与完善;官府或私家刻印书籍的大量增加;唐宋时期封建经济繁荣;唐宋时期,文化世界领先。(任意3点6分)(2)优点:省工省力,成本较低,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2分)主要原因:可以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主要印刷历书、农书等工具书);科举制和儒家思想的制约(印刷品局限于科举范围之内);文化传统的制约(女性读书少);雕版技术已有悠久的历史和成熟的工艺,更换印刷方法的要求并不迫切。(每点2分,4点8分)18(1)中共革命重心从南方移至北方。(2分)(2)解释:应包含转移的原因、转移的史实、转移的影响。1933年,“左”倾领导人控制党和红军的领导权,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至1936年10月,红军长征结束,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4分)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政府作为敌后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开辟敌后战场;(2分)华北是敌后抗日根据地集中区域,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艰苦卓绝斗争并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分)19(1)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撤离中国阶段)(19491978年)(3分)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后(重返中国阶段)(1978年以后)(3分)(注明:第二阶段也可划分两个阶段:改革开放初期和改革开放深化阶段,不过分拘泥于参考答案)(2)解读: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撤离中国阶段)(19491978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奉行“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在冷战的国家背景下美国对新中国采取了敌视与封锁政策,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美关系更加敌对。可口可乐被视为资本主义经济文化侵略的代表,彻底退出中国市场。(6分)改革开放后(重返中国阶段)(1978年以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开始改革开放;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深入,中美之间经济文化沟通不断加深,可口可乐公司重回中国市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与初步实现以及中国加入世贸,更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成为可口可乐全球第三大市场。(6分)20 论题明确,可选连续两个及两个以上的金融中心,说明转移的原因;紧扣国际大事件(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层次一:所拟论题不够明确,缺乏史实,逻辑不够清晰;(34分)层次二:所拟论题基本能够围绕主题展开,观点较明确,史论结合,逻辑较清晰;(58)层次三:所拟论题紧密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逻辑清晰。(912分)示例一:论题:国际金融中心的转移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2分) 威尼斯 阿姆斯特丹意大利的威尼斯地处欧亚非三大洲贸易交汇的要冲,十三、十四世纪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威尼斯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逐步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16世纪末尼德兰、英格兰等国家逐步崛起,威尼斯走向衰落。(4分)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经商传统。在荷兰摆脱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之后,荷兰商人抓住机遇发展造船业,并迅速加入海外贸易竞争中,成为“海上马车夫”。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荷兰创新金融制度,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发行股票。17世纪开始,阿姆斯特丹的金融业已经非常发达。(4分)综上所述,国际金融中心是世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必然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而变化。(2分)其他:阿姆斯特丹 伦敦荷兰是专营海上转运贸易的商业国,工业基础薄弱。在三次英荷战争中,被英国打败。荷兰的商业资本无法对抗英国先进的工业资本。最终阿姆斯特丹失去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英国较早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帝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英镑地位提高,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伦敦 纽约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优先使用新的科技成果,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并超越英国。一战中美国大发战争财,从债务国变成债权国。二战后,美元取代英镑,确定了其中心地位, 其政治经济和军事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地位,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国际金融中心从欧洲转向美洲。(其他论题言之有理,言之有据,亦可,如:国际金融中心的迁移是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产物;国际金融中心反映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情况)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