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调研报告[全文5篇] (5) .doc
-
资源ID:45650379
资源大小:22.5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调研报告[全文5篇] (5) .doc
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调研报告全文5篇 关于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 的现实问题和对策研究 xx镇处于xx市委、市政府“一线三点”战略中心位臵,是xx市的计划单列镇,镇域面积664平方公里,镇区规划面积5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5.2平方公里。辖6个社区居委会,12个行政村101社,总人口6000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0000人,农业人口20000人。近年来,镇文化站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精心指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镇党委中心工作,积极探索和研究本镇文化活动特色,开拓创新,大力发展公益事业和文化产业,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着力提高全镇人民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为全镇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一、我镇群众文化生活的现状 全镇共有村、社区文化室19个,文体活动场所100多个,其中大型综合活动室7个,广播电视站1个,文娱小曲自乐班12个,秧歌腰鼓队6个。县级示范村书库1个,建成村农家书屋12个,xx村等10个村建成了体育活动标准化场地,为6个村配备了篮球架、乒乓球案等体育器材。政务信息网运行畅通,部分村已接入互联网和现代远程教育网,办公逐步走向自动化。文化休憩园和综合文化站的建成、xx广播电视站办公楼的落成运行、数字电视 1信号的整体转换、河西书画院、河西民间业余剧团的成立运行、老干部活动室的正常运作,为居民群众提供了休闲、娱乐、健身的活动场所,每天活动的群众达到2000多人。近年来,镇文化站不断充实活动内涵,创新活动形式,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一是组织参加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文艺调演、省老年文化艺术节、“今日水墨第一届中国画名家作品提名展”文艺汇演、普法知识竞赛、敬老爱老歌咏比赛、争先创优评选表彰活动、“文明三丝带”、职工运动会,“讲文明、反邪教、树新风、建和谐”文艺演出、全民健身日、建国60周年文艺汇演、河西锣鼓队表演等文体活动及书画摄影文艺精品创作活动;二是组织参加了市、县社火调演,全县200 8、2009年春节团拜会,特别是8月8日“全民健身日”庆祝活动表演了河西锣鼓、军体拳、职工及学生广播体操、柔力球、锅庄舞、太极拳、健身操等8个项目,组织方队30多个,悬挂拱门、立柱、汽球14个,参与人数3000多人;三是投入资金8万多元,举办庆祝祖国60华诞广场文艺演出四场(社区、金化、金泥、永电专场),并组织156名干部职工参加了全县庆祝建国60周年“爱国歌曲大家唱”干部职工歌咏比赛获一等奖,编排15个节目参加了全县庆祝建国60周年广场文艺演出(xx专场);四是2011年元旦举办“团结奋进共铸辉煌”迎新春茶话会、庆祝“三八”妇女节101周年创先争优主题演讲比赛、参加团县委举办的“诵经典”配乐诗歌朗诵大赛、农村青年文化艺术 2节、组织120名干部职工参加了全县庆祝建党90周年歌咏大赛并获二等奖,以及投入资金7万多元,举办庆祝建党90周年暨建市30周年广场文艺演出七场(社区、金化、金泥、金铁专场)等一系列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我镇农民文化生活的现实表现 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多方筹措资金,着力推进村级农民文化大院建设,不断丰富农村业余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用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引领农村宣传思想文化阵地,使农民文化大院真正成为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精神文明、播撒致富信息、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载体,让全镇的精神文明之花越开越俏,越开越艳。我镇xx村位于镇区玉河路和永河路以南,是典型的“城中村”。为满足村民自娱、自赏、自我发展的精神追求,加强村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村“两委”从农民文化大院基础设施建设入手,2008年共投资120万元建成了占地面积800多平方米的村级活动场所,内设综合办公室、民主议事大厅、会议室、党员活动室、青年民兵之家、党员远程教育室、文化活动中心及农家书屋等。2009年又多方筹措资金10万元,建成了占地700多平方米的农民文化大院,并配臵篮球架、乒乓球案、羽毛球架,同时购臵了健身器材等设施。经过几年来上级文化部门配臵和自筹资金购臵,现村农 3家书屋藏书量已达到7000多册。活动场所和设施的相继建成和完善,使得村民们开展各种文娱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高涨。经过调查,目前我镇农民文化生活的现实表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看电视。这是普遍的方式。全镇12个村均配备了数字化电视,电视自然成了农民生活消遣娱乐的必需品,那些性格内向不善交际的农民工闲余时间多是在家看电视,有的蜻蜓点水、广泛浏览;有的一个节目尚未看完,便进入梦乡。当然,这种人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是对节目有所选择。退休回乡的干部、当过村干部的农民、现任村干部和村民小组组长和广大的党员同志,他们中很少有人不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和永昌新闻,对中央重大会议的报道以及奥运会、春节晚会等重大活动的报道,他们也非常关注。两会期间,他们讲起今年中央的新政策;奥运会期间,他们谈起各场次的比赛,其激动和熟悉程度不亚于机关干部和城市居民。由于电视的普及,看电视成了农民文化生活的主要内容。 (二)学技术。我镇共有村、社区文化室19个,文体活动场所100多个,建成村农家书屋12个,xx村等10个村建成了体育活动标准化场地。近年来,我镇共举办农技培训班10期,参加人数达到623人次,县劳动保障部门今年上半年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544人。农业科技和其他实用技术是农民生存和发展的主 4要动力和重要支撑,农民对它的需求非常迫切。现在,年轻人要学一门技术外出打工,中老年人则偏向于掌握一门农业技术在家乡发展。农技人员到镇上讲课,自觉自愿来参加的农民常常坐满会议室;农业专家到山里田间做实验,常有农民跟随学习。丁文亮、张万平等村民闲暇时间经常往村农家书屋跑,通过读报看书给自己充电。问起他们为什么这么喜欢看书,张万平说:“现在的社会,不接受新知识,不提高自己的本领迟早要被淘汰。”农家书屋的建成基本解决了村民读报难、买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也为村民丰富业余生活、提高致富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使村民在物质富有的同时,也成了精神的“富人”。 (三)搞娱乐。不论是起早贪黑的田间农民还是整天忙忙碌碌的劳动工人,娱乐都是他们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剂”。村中一些爱好跳舞健身的村民自发组织了健身舞蹈队,村委会就为他们提供场地和照明等设施,保障村民正常开展活动。一部分村民喜爱唱小曲,村上就鼓励他们组织起来,并为他们购买了器乐、服装、扇子等道具,鼓励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唱小曲、扭秧歌。村民组成的小曲队可以说是“天天都有活动,人人争着表演”,他们从舞台设备到乐器道具一应俱全,他们自编自演的节目深受村民喜爱,带动着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其中。另外,他们还把自己编排的节目刻成了光碟,让更多人欣赏到他们的节目,也进一步激发了其他村民的参与热情,他们还经常为敬老院的孤寡老人表 5演节目,极大地丰富了老人们的文化生活;同时,广场上的集体健身舞成了广大城乡居民的一大“嗜好”,每天近2000人参加的广场锅庄舞已成为文体活动一大亮点;在灯光篮球场、社区活动室等地方也能经常看到我镇居民休闲娱乐的身影,更难能可贵的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家子人去唱歌娱乐已经不是什么望尘莫及的事了。 (四)玩棋牌。下棋打牌是男女老少皆宜的一项活动。亲戚朋友、兄弟姐妹相聚围在一桌,轮流坐庄,比个高低,日子过得十分畅快。有时添些“佐料“,一桌酒菜、一个游戏、或几元钞票刺激刺激,平添快乐,给平淡的生活注入了一些新的元素。 尽管因性格、志趣和处境的不同,人们的精神需求和文化生活千差万别,但是由于功利追求和从众心理,人们的活动相对还是比较集中的。我镇农民的文化生活主要集中的上述四个方面,此外,还有看演出、唱小曲、健身舞等,极大地丰富着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三、我镇农民文化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调查中我们感到,由于农村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的文化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随着农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得不到更好的满足。 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焕发出巨大的活力。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给农村社会经济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解决了几千年来存在的皇粮国税问题,农民从根本上得到了实惠。预计2011年底,我镇镇域生产总值达到28亿元,是2006年的2.8倍,年均增长22.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比2006年增加2474元,年均增收495元。农民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强,求知、求美、求乐、求健康、求参与成为广大农民的共同要求。但目前农民的文化生活仍然比较单调,主要的文化生活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看电视,二是打牌,三是搞娱乐,四是玩棋牌。调查中一村民说:“过去我们农民吃不饱,一年四季忙于弄吃的,但经常可以不出钱看到电影和戏。现在国家把我们的皇粮国税免了,日子好过了,空闲的时间多了,电影和戏却少了,如果国家再把我们农民看电影看戏的这些问题也解决了,那就更好了”。这位村民一语道出了农民渴求精神文化生活的心声。 (二)农村文化队伍虽然人数在不断增加,但整体素质不高。2010年我镇文化站从业人员36人,2011年从业人员40人,比2010年增加了4人。人数虽然增多了,但真正“撑”台的文化人才却青黄不接。全镇文化站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的25人,占62.5,中专、高中学历10人,占25,而高中以下学历的达5 7人,占12.5;有文艺专长的6人,仅占15。年龄30-45岁的乡镇文化专职人35人,占87.5,30岁以下的5人,仅占12.5。 农村文化队伍素质不高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体制不顺,压力不足。现有文化站的管理体制不顺,条块分割,难以协同。镇文化专干归乡镇管理,不受文化部门考核、聘用,造成文化专干不懂业务,不爱业务、专干不专,转岗频繁。二是待遇不高,动力不足,缺乏积极性。三是培训不够,后天不足。因经费困难,对文化专干培训的面和培训的次数都非常有限,每年培训仅1至2次,每次仅20%的人参加培训。 (三)农民群众自发开展的一些文化活动日趋活跃,政府组织的送文化下乡活动还满足不了农民群众的文化需要。目前,我镇农民自发组织的文化活动在不断的丰富,有唱小曲、扭秧歌、舞蹈、腰鼓、社火等,并且日趋活跃。市县文化部门组织的文化三下乡和免费送电影活动虽然搞得很有特色,深受农民喜爱,但毕竟次数有限,送文化下乡每年也就 七、八个乡镇,每个乡镇也仅有一次,送电影下乡每个乡镇也不过 一、二次;镇政府组织的文化活动也非常有限,有教育意义的娱乐性活动很少,很大程度上满足不了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四)农民自发投入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积极性很高,政府对农村文化设施投入力度有限。 8截止今年9月,镇政府为6个社区、4个村配备了文化音响设备,12个村都安装了远程教育网络,全镇农民积极配合政府实现了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看上了有线电视;镇、村、社农民自发开起了一些农家乐茶园。然而,乡(镇)政府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则“心有余而力不足”。2010年以来,我镇对全镇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仅10万元左右,平均每年仅有5万元,而且设备不齐全,部分村还没有配备必要的文化音响设备。 四、整改措施 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当前我镇农村文化工作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文化工作的基础还十分薄弱,要改变农村文化工作的被动局面,困难还比较多,要解决这个问题的难度还比较大,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因此,送文化下乡活动仍然是现阶段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切实加强和改进送文化下乡的工作,使之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是我们当前农村文化工作的重要任务。要努力建立良好的农村文化工作运行机制,丰富“送”的内容,活跃“送”的形式,选择“送”的时机,追求最佳效果。政府应将送文化下乡列入年度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将“政府买单,群众看戏”的活动经费列入年度财政9预算。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相互配合,互相支持,形成合力。 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文化工作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适应的状况,必须立足于农村文化的现实土壤,根据农村的实际和农民的需求来加强和改进农村文化工作。 (一)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镇政府和上级部门要努力加大农村文化工作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鼓励个体、企业等到农村投资文化事业,形成农村文化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切实加强农村文化管理力度,积极培育农村文化市场,活跃农村文化资源,确保农村文化事业健康、快速、有序发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全镇城乡一体化健康快速发展。 (二)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切实抓好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全面完成xx文化休憩园建设工程、数字电视信号的接转安装工作。大力加强镇、村(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积极筹措资金完成镇综合文化站的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村)社区公共文化功能,逐步建成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文化广场等文化设施,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便民利民的公共文化服务阵地体系。同时,镇文化站的免费开放能够为广大群众提供学习读书、休闲娱乐、便捷服务的活动场所,对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扩大文化覆盖面,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思想道德 10和科学文化素质,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权益,促进我镇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提高文化工作者队伍素质。优化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培养一大批深受农民欢迎和喜爱的文艺骨干,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是做好镇文化站工作的重要保证,也是保持镇文化站具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障。首先,配备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的专职人员,为镇文化站的管理提供人才保证,使镇文化站更有效的发挥作用;其次,对文化站的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不断提高文化工作者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最后,要努力改善文化站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坚守阵地,保证镇文化站工作的正常运转。 (四)积极培育文化产业。积极扶持和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挖掘文化优势资源,培育有竞争力的特色文化产业,进一步做好忠字台、鸳鸯池遗址、古长城遗址等文物和剪纸刺绣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加大对网吧、音像制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传承传统民族文化、特色文化,如节子舞、小曲、扭秧歌等民间文化,在原有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上,创新思路、新形式,引进外来积极健康文化,将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有机结合起来,培育新生优秀文化。 内容总结(1)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调研报告全文5篇 关于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 的现实问题和对策研究 xx镇处于xx市委、市政府“一线三点”战略中心位臵,是xx市的计划单列镇,镇域面积664平方公里,镇区规划面积5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5.2平方公里(2)农业科技和其他实用技术是农民生存和发展的主 4要动力和重要支撑,农民对它的需求非常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