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XX市林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4) .doc
-
资源ID:45700370
资源大小:23.50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XX市林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4) .doc
XX市林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XX市生猪市场调研报告 陈雁桦张超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市生猪养殖及流通情况的调查,分析了猪价下跌及农户亏本的原因,提出了做强生猪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生猪产业对策 作者介绍XX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2003年以来,我市生猪价格几起几落,特别是2005年下半年至今年8月,猪价直线下滑至2.8-3元/斤,波动幅度之大,历年罕见。养殖户纷纷喊亏,而肉价基本保持高位。虽然8月底猪价开始回升,但大幅跌价的背后,有许多问题值得认真思考:这一时期猪价缘何直线下跌。低位猪价与高位肉价之间的利润到哪去了。我们应如何做好生猪生产与销售工作。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到市中心XX县区猪肉市场、机械化屠宰厂、XX县区德坞办事处白鹤村及物价、畜牧等相关部门进行了调查。 一、全市生猪养殖及流通情况 (一)养殖规模 当前,我市从事生猪养殖的群体有三种。一是千家万户的家庭分散养殖,二是生猪养殖大户,三是规模养殖户(场)。第一种家庭养殖以自食为主,生猪不是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一般一家1至5头,以传统熟饲为主,生产成本最低,对市场的反应迟钝,价格的波动对其规模没有大的影响;第二种也是以家庭为主,一般规模在一二十头,以生饲为主,辅以熟饲,属于庭院经济的一种,价格下跌对其影响较大;第三种规模一般在30至500头,由于投资大,规模大,市场风险对其冲击最大。 到2005年底,全市生猪养殖户年出栏规模在1-49头的有30多万户、50-100头的有400多户、100-500头的62户、500头以上的1户。2004年,生猪存栏109.94万头,出栏77.44万头,出栏率达70%;2005年,生猪存栏116.89万头,出栏89.71万头,出栏率达77%;2006年一至三季度,生猪存栏108.57万头(比2005年同期增加2.66万头),出栏47.49万头(比2005年同期增加3.65万头),出栏率达44%(比2005年同期增加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尽管规模养殖场(户)受降价影响纷纷抛售生猪,但由于我市生猪养殖以散养为主,农户赚不赚钱都要养,所以生猪存栏和出栏数量没有太大变化。 (二)价格走势 2003年,猪价一路飙升至4-5元/斤;2004年,生猪价格回落至3-3.5元/斤,养殖户处于微利状态;2004年底至2005年初,全国范围内生猪紧缺,我市生猪价格短暂回暖,涨至4.5-5元/斤;2005年下半年开始,生猪价格直线下滑,跌至2006年的2.8-3元/斤,规模养殖场户严重亏损;2006年8月底又开始回升,目前达3-4.3元/斤。在涨跌中,我市肉价总体上没有太大的波动,生猪养殖呈现出“逢贵则赶、逢贱则懒”的规律。 (三)商品率及销售流向 城郊生猪商品率达60%-80%,全市生猪综合商品率在50%左右,农户自食的比例约占一半。在出栏生猪销售流向方面,XX县区、XX县区生猪主要供市区及本地市场,仅能满足市中心XX县区市场20%的需求;盘县肥猪约一半供应本地市场,近一半销往云南、贵阳,少量销往水城;XX县区70%供应本地市场,30%销往贵阳、安顺、水城等地。 二、生猪价格下跌,养殖户积极性受挫 才保本(不计劳动成本),其中,散养农户养殖成本在3.1-3.3元/斤,规模养殖户的成本在3.4-3.6元/斤。2004年以来的涨跌价位表明,养殖户少数时期赢利,多数时期微利或亏损,特别是2005年下半以来,养猪普遍亏损,养殖规模越大,亏损越多,如果发生疫病,有病死现象,损失就无法估量。 猪价走低使散养农户纷纷延迟肥猪出栏,部分偏远乡镇农户饲喂周期长达两年。规模养殖户因难以承受饲养压力,低价出售肥猪,价格回升后仍等待观望、不急于补栏者不在少数。在对XX县区德坞办事处白鹤村的调研中,不少养殖户表示等现有的存栏猪出栏后不敢再养了。 由于农户不愿养猪卖,仔猪需求量减少,价格从4-5元/斤降至2至3元/斤,导致大量母猪被宰杀。特别是XX县区,能繁母猪呈负增长。双水农贸市场自今年6月份以来,每天上市的猪肉有14-16案,平均母猪就有5案。XX县区发耳大发养殖场的养殖规模曾是全市最大,年出栏仔猪500头以上,远销云南、江西、湖南等地及周边地区,带动了XX县区营盘、龙场、都格等乡镇养猪业发展,可是由于近年来生猪市场低迷,去年亏损15万元,今年亏损30多万元,资金周转困难,只好贱卖处理了120头母猪、5头公猪,目前只剩下20多头母猪、1头公猪,面临瘫痪状态。 三、高位肉价与低位猪价之间的利润分享情况 由于猪价涨,肉商跟着涨;猪价跌,肉商却不跟着跌。所以在生猪价格直线下跌的同时,高位的零售肉价并没有受到明显动摇。据市物价局对2005年来的腿夹肉价格监测显示,2005年“两节”时期价格高达每斤8元,其余时期价格均保持在6.5-7.5元之间。肉价居高不下,猪价却跌入低谷,养殖户普遍亏损,这一高一低之间的利润到哪去了。这里以市中心XX县区 6、 7、8月的市场情况为例,对高位肉价与低位猪价之间的利润情况进行分析: 在公平交易的情况下(排除估买因素),农户饲养生猪出栏后,按2.8-3元/斤的价格出售,每斤倒贴3-6角,每头亏损60元以上(按最低200斤出栏算,不计人工);猪商盈利50-150元/头;肉商至少盈利100元/每头,其中,100-200元的占60%,200元以上的占20%;产生各种屠宰费、运费、工商税费等约130元(其中,屠宰费25元、国税20元、地税15元、工商费5元、检疫5元、行业管理费2元、交易市场卫生费及交易费15元、从收购到上市的运费约30元)。 以一头300斤重的生猪为例,猪商从农户手中收购,按2.8-3元/斤计算,收购价为840-900元。然后猪商再以每斤3.1元至3.5元的价格卖给屠商,零售价达930-1050元,除去运费和交易卫生费,每头赚50-150元。肉商购买的猪宰杀后,出肉率一般达70%(毛猪经屠宰后,去头、尾、内脏,带皮、骨、蹄、板油、腰子的肉重占毛重的比例),即出肉210斤,可卖1176元(肥瘦肉6.75元/斤,排骨8元/斤,肥肉、板油3-5元/斤,蹄5元/斤,全部综合均价约在5.6元/斤),加上头、尾、内脏等约卖70元,共计可卖1246元。再除去生猪成本930-1050元,交易及屠宰费用、各种工商税费、检疫费、行业管理费、运费等95元,以及少量摊位费用,可赚约100-250元。 以上分析只是针对公平交易的情况,现实情况是绝大多数散养农户都是坐等猪商上门收购,以估买估卖的形式交易,猪商一头猪赢利二三百元的情况屡见不鲜。 四、猪价下跌及农户亏本原因 (一)2005年下半年至2006年8月猪价下跌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1、全国生猪生产过剩,需求减少。生猪的需求比较稳定,所以供给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大。由于受2003年生猪价格走高的刺激,全国生猪生产到2005年出现供求过剩,导致周期性的价格下降。在开放的流通大环境中,我市猪价也随之下跌。同时,随着禽流感影响的逐步消除,原先因禽流感所增加的生猪市场份额逐步退出,生猪市场需求减少。而境内缺乏肉产品粗精加工,新鲜猪肉销量有限,猪肉产品转化、消化困难。 2、受外地市场冲击。我市养猪业规模小,多为农户零星分散饲养,缺乏相应的企业、协会来组织、带动养猪业整体发展,未形成一个强大的竞争合力,易受外地市场冲击。市中心XX县区机械化屠宰厂平均每天 屠宰三四百头猪,由于XX县区、XX县区的猪源少,只有30%来源于本地,70%来源于威宁、宣威、纳雍、昭通等地,受外地市场冲击大。2005年下半年,全国生猪主产大省四川发生猪链球菌感染人并致死事件,造成大量生猪积压,事件影响结束后,大批生猪短期内以低价入市,冲击了我市周边市场,加剧了我市猪价直线下滑。 (二)农户养猪亏本,主要有销售环节和生产环节两方面的因素。 1、生猪价格下跌,缩减利润空间。特别今年4月至8月,生猪价格跌至保本底线(3.1-3.6元/斤)以下,直接导致养猪亏本。 2、农户市场信息闭塞,在交易中处于被动地位。首先,农户市场信息不灵,市场对生产、销售的导向作用弱。其次,零星分散销售,加大了进入市场的单位成本。虽然市中心XX县区机械化屠宰厂内设一个生猪交易市场,但是,农户们不愿意拉进去交易,原因主要有:拉进去卖,要花运费、卫生费;若当天卖不出去,拉回来又要花运费,还要向交易市场交13元/头的交易费;若不拉回来,喂养又成问题,不如降价早点处理。算来算去都不划算,所以农户愿意坐等猪商上门收购,而坐等收购,多是估买估卖,农户不了解市场行情,处于被动状态,导致低价出售。 由于农户进入市场难,多了猪商这个中间环节,就多了一个分享利润的主体。猪商主要以分散的形式到各养殖户家收购,再集中运输到交易市场出售给肉商,形成了这样一个销售链:农户养猪猪商收购卖给肉商由屠宰厂宰杀上市。生猪和猪肉交易市场主要由猪商和肉商控制,二者都追求利润最大化,一方压猪价,一方抬肉价,成为高位肉价与低位猪价之间的最大获利者。而养猪者没有与市场直接挂钩,最易受到市场冲击。 与散养农户不同的是,规模养殖户一般成批拉入市场交易,且熟悉市场行情,减少了猪商这个中间环节,也节省了单位交易成本。但由于规模养殖成本高于散养农户,也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 、猪种瘦肉率低、养殖方式落后,导致生猪养殖周期长,饲养成本高,削减了利润。外地改良猪种在90-100公斤出栏,而我市猪种多为血缘不清的二元、三元猪,农户多采用传统的熟食喂养,科学养殖程度低,一般要喂到二百来斤才开始催肥,多在四百斤左右才出栏,瘦肉率低,市场价值不高。同时,当地市民喜欢吃肥猪;生猪在交易、屠宰过程中产生的相关费用是按头计算,猪商和肉商为减少成本,也喜欢购进大肥猪,这些市场导向使农户喜欢养肥猪。专家测算,生猪最肯长瘦肉的阶段是在40-100公斤的时候,此时的饲料报酬率(即料肉比)最高,为3.5:1;而在200斤以上时,饲料报酬率开始降低,猪吃饲料主要是长价廉的肥肉,达到300斤时,饲料报酬率只达5:1。所以,生猪长到200斤后,喂的时间越长,脂肪越高,消耗越大,瘦肉率越低,产出效益就越低。而很多农户不计算投入与产出的变化,有“惜售待长”的心理,导致投入大,产出低,利润削减。 五、做强生猪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农户增收,后劲在畜,生猪养殖则是这个后劲的强大后盾。发展壮大这个后盾,对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户收入至关重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猪养殖是一种经济行为,不能单纯追求产量,更要提高产值,朝着做强做优的方向大力发展优质生猪;要以农民增收为主线,以产业化经营为核心,依靠科技进步,着力加强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创新体制和机制,努力提升生猪产业发展水平。 (一)积极发展专业养殖规模,提高生猪养殖的组织化程度。 1、优化产业布局,发展优质猪生产基地。要考虑降低生猪养殖和交易成本、防疫和环保设施建设等因素,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根据各乡镇的基础条件和发展优势,优化产业布局,促使其逐步向交通便捷的专业乡镇、村、组方向发展。在进行产业布局的前提下,着力培植一批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的养殖专业场(户),有计划地建设养殖专业村,对有潜力的、举步维艰的规模养殖场(户)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扶持,走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带多村、多村成基地的路子。 积极发展专业场(户)养殖规模的同时,应引导农户适度规模发展。因为大规模养猪意味着更大的市场风险,同时涉及资金、技术、土地、环保等诸多问题,需要循序渐进。在当前农村经济条件下,农户养猪规模适宜在一二十头,投资不多(约万把元),且易在市场变化中调整规模。 2、提高生猪养殖组织化程度,探索建设养殖小区。鼓励畜牧业技术干部创办生猪养殖小区,包保发展饲养大户,带领群众发展生猪养殖业。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生猪产业化经营,引导和支持养殖户组建各种专业协会和经济合作组织,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统一开放的大市场联系起来,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营销和统一服务,从而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减少养殖和交易的单位成本,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避免猪商控制市场的行为。在达到一定组织化程度时,探索养殖小区建设模式。 (二)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推进生猪产业化进程。 1、扶持和培育加工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要扶持发展良种繁育、饲料生产、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形成强有力的产业链。重点培育生猪加工龙头企业,在基地建设、原料供给、市场服务、资金扶持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方面提供支持,引导现有龙头企业引进技术和设备,发展生猪产品精深加工,延长生猪产业链,改变养猪者单纯出售活猪的状况。目前全市共有屠宰场6个,其中市中心XX县区机械化屠宰场规模最大。这些屠宰场基本限于屠宰生猪,冷冻、加工业务尚未开展。要引导、鼓励屠宰企业改进设备技术,开展猪肉冷冻、加工,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优质猪生产。 2、建立产、供、销利益联结机制,处理好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一是订单收购、优质优价。鼓励屠宰销售或深加工企业直接与养殖大户签订收购合同,实行保护价收购,并充分体现优质优价,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二是支持龙头企业创办规模化、标准化养猪场,农户进场分户饲养,企业为进场农户统一提供仔猪、饲料、防疫、技术等服务,并统一收购产品。三是鼓励龙头企业与保险公司合作,为基地养殖大户统一提供生猪保险服务,降低养猪户风险。四是支持龙头企业建立风险调节基金,以丰补欠,确保农民利益。 (三)提高养猪业的科技含量,促进生猪产业提质提效。 1、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快生猪品种改良步伐。要扶持大型仔猪生产企业进行改扩建,提高优质种猪的生产能力,但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企业规划在生猪主产区;二是必须养殖dly或pic等优质种猪;三是存栏种母猪规模必须在一定数量以上;四是必须对周边地区和农民产生较强的带动作用;五是要与优质生猪基地及龙头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 针对当前我市猪品种不优、能繁母猪大量减少的实际,建议实施“母猪保护工程”和“换种工程”,建立“良种保护专项资金”,奖励和鼓励发展良种母猪,对适度规模户淘汰劣质母猪、更换良种母猪给予扶持和补贴。 2、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科学饲养水平。全面开展养殖技术培训,提高兽医队伍的技术水平和农户的饲养管理水平。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实行科学免疫程序,采用先进生产工艺,提高养殖水平和经济效益,推动生猪生产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发展。 3、建立健全防疫灭病体系,减少发病率。要加强疫病监督体系建设,加大疫情防控力度,特别是采取严格的疫病防控措施,防止疫病交叉污染和传播,减少发病率,免去养猪户的后顾之忧,保护农民养猪的积极性。 (四)加强市场服务和引导,防止养猪业大起大落。 1、强化信息服务。建立健全生猪市场预警机制,为养殖户提供养殖形势和生猪饲养同期性规律分析。准确把握市场行情,引导养殖专业户和农户分期分批适时销售,及时补栏。利用各种信息渠道和手段,及时向养殖户发布生猪市场供求信息及价格动态,发挥市场引导生产的作用,避免中间商的盘剥和发展的盲目性。特别是当前生猪及猪肉价格处于恢复之中,要理性分析上涨因素,帮助养殖户正确树立“逢贱不懒,逢贵莫赶”的观念。由于生猪养殖周期较长,年内生猪存出栏量大幅增加的可能性不大,尤其是“元旦、春节”猪肉消费旺季的到来,省外需求还会增加,猪肉价格还将会在高位运行。春节后,消费由旺转淡,也正值补栏季节,生猪将步入一个稳定发展时期。因此,我们初步判断,在明年底之前,生猪价格都将处 于中、高位稳定运行。针对这种趋势,各地应科学分析形势和发展规律,抢抓时机,采取措施,因势利导,推动生猪新一轮发展。 2、建设销售绿色通道,加强市场监管。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交易行为,完善生猪专业市场,打击压级压价坑害农户的行为,切实降低农户的市场交易成本。同时,加强生猪及肉制品市场的监管,引导市场合理有序竟争,净化流通市场;加强环境卫生和饲料、兽药和质量安全工作,生产无公害“绿色猪肉”,争创品牌。 内容总结(1)XX市林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XX市生猪市场调研报告 陈雁桦张超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市生猪养殖及流通情况的调查,分析了猪价下跌及农户亏本的原因,提出了做强生猪产业的对策和建议(2)算来算去都不划算,所以农户愿意坐等猪商上门收购,而坐等收购,多是估买估卖,农户不了解市场行情,处于被动状态,导致低价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