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课《 诫子书》 课件 (29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x
诫子书,【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诵读课文,掌握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内容。2、精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3、研读课文,赏析精彩妙点,积累名言警句。4、熟读成诵,聆听先哲教导,汲取精神养料。过程与方法:朗诵;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关于成长所提出的几个条件,懂得“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重要性。,作者简介,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预习交流 检查反馈,作者简介,诸葛亮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后主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预习交流 检查反馈,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和节奏,预习交流 检查反馈,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预习交流 检查反馈,诫:告诫,劝勉。夫(f):助词,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无实在意义。行:指操守、品德、品行。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以: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明志:明确志向。明,明确 、坚定。致远: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10)广才:增长才干。淫慢:放纵懈怠。淫,放纵。慢:懈怠。,预习交流 检查反馈,励精:振奋精神。励,振奋。险躁: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治性:修养性情。治,修养。年与时驰: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驰,疾行,指迅速逝去。意与日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18)多不接世: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19)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破房子。(20)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预习交流 检查反馈,温馨提示结合注释抓住重点词语直译为主恰当运用留、删、补、调、换的方法,自主学习,翻译课文,难词难句,夫(f):助词,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无实在意义。修身:修养身心。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明志:明确志向。明,明确 、坚定。致远: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广才:增长才干。,小组交流 合作探究,难词难句,淫慢:放纵懈怠。淫,放纵。慢:懈怠。励精:振奋精神。励,振奋。(10)险躁: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治性:修养性情。治,修养。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接世:对社会有贡献。,小组交流 合作探究,难词难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小组交流 合作探究,译: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译: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难词难句,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小组交流 合作探究,译:年纪随着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着岁月而消失,最终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年纪随着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着岁月而消失,最终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1)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2)文本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材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3)给文章分层,并找出观点句,治学、修身、惜时句,再次品读。,小组交流 合作探究,(1)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 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为社会多作贡献的厚望。,小组交流 合作探究,(2)文本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材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 立志、学习、惜时。 A、立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B、学习: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C、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小组交流 合作探究,(3)给文章分层,并找出观点句,治学、修身、惜时句,再次品读。,小组交流 合作探究,第一层(开头一句):明确提出修身养德的要求,并指出修身养德的具体途径。第二层(“非淡泊无以明志”至“险躁则不能治性”):明确“静”与“明志”“成长”的关系。第三层(“年与时驰”至结尾):叮嘱珍惜时间,勤奋学习。,小组交流 合作探究,观点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治学(静):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正) 修身(躁):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反) 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本文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试找出一些例子来,读一读,注意读出节奏感。,小组交流 合作探究,句式整齐 韵律之美,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 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小组交流 合作探究,句式整齐 韵律之美,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小组交流 合作探究,总结拓展 测试检验,联系现实,品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重要意义。,总结拓展 测试检验,你最喜欢文章哪个警句?谈谈你的理解和受到的启发,由此你联想到了那些名人名言?推荐给大家,并结合自己的体验送给大家一句你最喜欢的话。,警句推荐,淡泊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 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陶渊明); 心闲天地本来宽。(陆游),警句推荐,立志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警句推荐,惜时 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 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时间有三种步伐,未来的时间踟蹰接近,现在的时间似矢飞去,过去的时间永远静止。(席勒),总结拓展 测试检验,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