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运动课件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一.ppt
诸葛亮火烧葫芦峪话说三国后期,农历六月的一天,晴空万里,暑热难耐,真乃火攻之良机,诸葛亮设计将司马懿父子围困在葫芦峪,用火攻之,正当大火冲天,一场大雨不期而至。司马懿道:“天助我也!”。,这场雨真的是天意吗,如果不是,请用地理学原理解释并用图示加以说明,讨论,大气运动,创设情境,注意:同一垂直方向上气压随海拔升高而递减,基本原理,一、有关热力环流原理及图示题二、有关风的题目,原理应用,在一个长、宽、高分别是2米和1米且六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底面两侧分别放置一个电炉(有导线连到柜外)和一大盆冰块。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的纸片A,在玻璃柜底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立的纸片B(如下图所示)。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可以模拟验证某一地理原理。(3)试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解析这一现象。(4)在下图中用实线画出电炉和冰块附近高处和低处等压线的弯曲情况,并用箭头画出空气的运动方向。,电炉,纸片A,纸片B,冰块,(1)以上实验要验证的是 地理原理。(2)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纸片A向 (填“左”或“右”)偏纸片B向 偏,下图是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回答13题。1、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 A 或 B 或 C 或 D 或2、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 ) A 或 B 或 C 或 D 或3、近地面,空气作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 ) A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度角 B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度角 C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30度角 D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度角,M,N,O,知识拓展,当你站在海边,感觉风从什么方向吹来?白天和黑夜的风向一样吗?,海风,陆风,A、B、C三地大气垂直运动导致三地近地面和高空的空气密度如何变化? 气压如何变化?,(地面),(高空),A,B,C,热,冷,冷,思考,(地面),(高空),A,B,C,热,冷,冷,低,高,高,高,低,低,思考,同一水平面出现气压差异导致大气在水平方向上如何运动?,上升气流,市区,郊区,郊区,城市风下沉距离,A,B,城市热岛效应,城市风的形成,知识拓展,课堂小结,大气运动,一、热力环流,二、风向,热,冷,冷热不均,北半球风的情况,低气压,高气压,一个力,两个力,三个力,总结,一、热力环流,(一)、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地表冷热 不均,大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风,一、热力环流,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一)、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总结,一、热力环流,(二)、热力环流的实际表现形式,(一)、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活动,材料:由于海陆之间存在热力差异,白天:陆地增温快,海上增温慢;夜间:陆地降温快,海上降温慢。要求:结合材料,利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龙口海岸边为什么经常发生以下现象:白天和夜晚的风向相反,且白天的空气比较潮湿。目标:能够绘图表示并能够描述推理过程方式:分组合作完成,一、热力环流,(二)、热力环流的实际表现形式,(一)、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海陆风,探究,注意:等压面凸向遵循 “高高低低”的规律,B,C,A,:高压、:低压=,一、热力环流,二、大气水平运动风,气压梯度,水平气压梯度力,风,1、风的成因,一、热力环流,二、大气水平运动风,2、风的受力分析,思考,若仅受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具有什么特点?,1、风的成因,读图,北半球高空最终形成的风向与等压线、水平气压梯度力具有什么关系?,1010,1008,1006,1004,1002,1000,(百帕),读图,北半球近地面最终形成的风向与等压线、水平气压梯度力有什么关系?,北半球近地面的风向,一、热力环流,二、大气水平运动风,2、风的受力分析,理想状态下的大气,影响风的力,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一致,高空大气,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风向与等压线平行,与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近地面大气,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活动,参考北半球情况,绘制南半球近地面和高空最终形成的风向及受力状况,600,598,596,594,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