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人一起读——《小鸟念书》教案.doc
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和大人一起读小鸟念书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和大人一起读,将短文读通、读顺、读熟。2、 通过风和小鸟的对话,感受风和小鸟的可爱。3、 通过拓展阅读,感受读书的美好与乐趣。教学重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感受和大人一起读的乐趣。教学准备:多媒体演示课件、iPad。教学过程:一、 播放视频,激趣导入1、播放和大人一起读小鸟念书视频。开篇录像:场景一:奶奶和孩子在床上,手指着字,同步读。场景二:爸爸和孩子在书桌前,示范读,小孩听。场景三:孩子读,家长听,读错,家长帮忙改正。场景四:全家一起读,你一句,我一句。场景五:和哥哥姐姐带动作读一读场景六:教弟弟妹妹(家里宠物)读书。场景七:上学路上,你背一句,我背一句。【设计意图:教师指导家长如何和大人一起读后,大人将教师展示的阅读方法加以实践。例如孩子读错,大人示范;学生提问题,大人帮助创建广阔的知识背景。通过阅读,引发孩子的好奇心,激励孩子持续阅读。并将视频在课堂上播放,激发学生和大人一起读的兴趣。】2、 交流收获,汇报读文1、小组内交流反馈和大人一起读的情况。学生反馈:阅读时间、阅读地点、阅读环境、阅读方法、阅读效果(我是和一起读的,怎么读的,大人如何指导学生读文。)2、汇报展示。一人读;同桌读;小组读【设计意图:关注学生在家和大人一起读的情况,让孩子从阅读时间、阅读地点、阅读环境、阅读方法、阅读效果等方面进行交流,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使好的阅读方法在班级进行推广。】三、悦读课文,体会乐趣(一)读第一自然段,模仿风和鸟鸣声。1、根据诗句,感受快乐老师读一句,学生跟着读一句。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播放音频,模仿朗读风声音频淅淅沙沙鸟鸣音频叽叽喳喳(1)同桌配合读 (2)分小组读(3)男生女生配合读(二) 读第二、三自然段,感受角色朗诵的乐趣。1、角色朗读,感受快乐第一组:同桌邀请老师展示第二组:四人小组带着头饰一人读一句。 第三组:四人小组戴头饰动作上前表演。【设计意图:阅读不仅是口舌耳目的工作,而且是一项能够调动全身器官参与的智力活动。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他们的阅读常常伴随着手舞足蹈的肢体语言。所以教学时,考虑到低年级孩子的这种阅读特性,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孩子参与阅读,并用身体来表达他们对阅读的理解感受】四、积累运用,拓展提升1、听自然现象音频,模仿大自然的声音。播放音频:雨声、雷声、雷电交加声音、冰雹声雨:淅淅沥沥、哗啦啦 雷:轰轰隆隆 冰雹:啪嗒啪嗒 噼啪噼啪2、创编儿歌,学以致用窗外的 念 ,窗外的鸟念着“ ”3、拓展情境,丰富积累1)飞到弯弯的小河边,听到“哗啦哗啦”的流水声,他会学着念 2)飞到茂密的丛林里,听到“沙沙沙沙”的树叶声,他会学着念 3)飞到奇幻的钟表园,听到“嘀嗒嘀嗒”的钟摆声,他会学着念 4)飞到激烈的赛场上,听到“加油加油”的口号声,他会学着念 5)飞回到教室窗前,听到老师念:“溪水唱起了歌儿,叮咚,叮咚,”它也认真地学着念 6)听到老师吟诵起唐代诗人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中的诗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它也有模有样地学着念 。7)听到老师朗诵雨铃铛这首有趣的儿歌,它也跟着学起来。“沙沙响,沙沙响它在招呼小燕子,快快回来盖新房。”4、讲故事,品乐趣。 【设计意图:把带有“拟声词”的词句编排在语句扩展中,让学生在玩乐,品读中,既学会了拟声词的使用,有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此时,语文学习与人文感染合二为一,水到渠成。】五、拓展儿歌,欢乐共读。窗体顶端教师推荐:金波的诗小树谣曲1、 自读。2、 师加动作范读。窗体底端3、全班加动作齐读。六、阅读分享,全课总结1、阅读分享。学生小组内照着ipad进行分享阅读。2、推荐阅读展示。(3个学生)3、结语。【设计意图:和大人一起读,只是开启阅读大门的一把钥匙,最终目的是让孩子走进阅读的世界,这一栏目中所选的文章大多文质兼美,耳熟能详,有的充满情趣,有的和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这些文章就是学生阅读的最好范本,大人可以基于这些文章补充阅读,通过一篇带动一群,辐射整本书、一群书的阅读。】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