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_2016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测评A新人教版必修3.doc
第三单元测评(A)(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语言基础知识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饿莩(pio)庠序(xiáng)孝悌(dì)饥馑(jn)B.数罟(g)洿池(w)狗彘(zhì)槁暴(pù)C.骐骥(jì)驽马(nú )舟楫(jí)鞭笞(tà)D.黔首(qián)崤函(yáo)肥饶(ráo)崛起(jué)解析:A项“悌”应读“tì”,C项“笞”应读“ch”,D项“崤”应读“xiáo”。答案:B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丧:丧葬。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泳。C.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吝啬。D.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没有。解析:D项“无”,无论,不分。答案:D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A项,“而”,并且;却。B项,“故”,所以;原来的。C项,“其”,它;大概。D项,“之”,都是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答案:D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著作,记录了孟子的言行,由孟子与其弟子编成,共七篇。B.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表明该书以论述学习的方法为主。C.贾谊是西汉政论家、文学家。人称“贾生”、贾长沙、贾太傅。其著作有陈政事疏(又名治安策)以及吊屈原赋新书等。D.“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像捕蛇者说马说问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体。解析:B项“表明该书以论述学习的方法为主”错误。答案:B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历史上有一种通行观点:孔子后“儒分为八”,到战国中后期演变为两支。一支始于子夏,讲文献之学,数传至荀子;一支始于曾参,究义理之学,二传至孟子。以后,荀子便是汉代经学家所尊信的大部分儒家经传的先师,孟子则成为两宋起道学家所崇敬的不祧之祖。儒家内部这两派的分野,也就是所谓“学统”与“道统”之别,“汉学”与“宋学”之分。对这个说法,学界历来意见不同,这里不必细究。此说至少有一点不错,即孟子其人其书的重要性的确是从两宋开始凸显的。这以后,“孔孟之道”几乎成了儒家思想的代名词。孟子去世后,以他为代表的儒家中的一派似无太大发展。到战国晚期,由荀子代表的一派渐露头角。荀子稍晚于孟子,他长期居齐,因学问博洽,三次出任“稷下学宫”的“祭酒”。他精通多种儒经,被认为是儒家经学早期传授中十分重要的人物。荀子在非十二子中,对子思、孟子一派有严厉的批评,说他们“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案饰其辞而祗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荀子的批评只能说是当时儒家内部的派别斗争。秦汉以降至两宋以前,孟子地位一直不高。孟子其人,只被视为一般的儒家学者;孟子其书,只能归入“子部”一类。在官私文献中,多是“周孔”或“孔颜”并提,鲜见有“孔孟”合称的。值得注意的是,东汉赵岐在注解孟子时,曾把孟子尊为“亚圣”,还提到西汉文帝时设置过孟子的“传记博士”。可“亚圣”之名,未被宋朝以前的官方认可过;而“传记博士”即使存在过也为时很短,且不说此事因不见于史汉记载而颇启后人疑窦。当时,也有人批评孟子,最典型的是东汉的王充,他在论衡中专立了刺孟一篇,列举了孟子的八个方面加以批评。唐高祖、太宗、高宗三朝,争论国子学当祭“周孔”还是“孔颜”时;唐太宗时,增加从左丘明到范宁二十二位儒者从祀孔庙时;唐玄宗封颜渊为“亚圣”和“兖国公”,封“孔门十哲”和“七十子”为侯、伯时:孟子都只字未被提及。当时科举考试的“明经”科目中只有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周易尚书毛诗这“九经”,论语和孝经被列入“兼通”,而孟子一书没有资格入选。但从中唐起,情况发生了变化。渐渐地,孟子之名被厕于孔子之后,成为仅次于孔子的“贤人”;孟子其人被政府封了爵号,从祀孔庙;孟子其书被增入儒经之列,悬为科举功令,不久又超越“五经”而跻身于“四书”,变成中国士人必读的官方教科书。这个变化过程,就是历史上的“孟子升格运动”。(选自徐洪兴撰孟子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5.下列各项,对“孟子升格运动”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从两宋开始,孟子本人及其著作的重要性才初次凸显。此后,“孔孟之道”几乎成了儒家思想的代名词。B.按照历史的通行观点,与以荀子为代表的儒学相比,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学发展比较曲折,过程并不顺利。C.秦汉到两宋之间,孟子的地位不高,大多数情况下还不如颜回,孟子甚至没有入选科举考试的科目。D.孟子去世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孟子学派相对沉寂,中唐之后情况改变,孟子其人其书慢慢得到了重视。解析:“孟子升格运动”有一个过程,这是文章重点阐述的观点,A、B、C三项都只涉及某一方面,表达不完整。答案:D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以荀、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分别研究文献之学和义理之学,荀、孟二人分别影响了汉代经学与两宋道学。B.荀子有长期居齐、三次出任“稷下学宫”“祭酒”的优势,因此,以他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得以迅速发展。C.官私文献中鲜见有“孔孟”合称,孟子的“亚圣”之名也从未被宋以前的官方认可过,孟子曾地位不高。D.中唐后“孟子升格运动”开始。孟子之名被厕于孔子之后,其人被政府封了爵号,其书被增入儒经之列。解析:“荀子有长期居齐、三次出任稷下学宫祭酒的优势”与“以他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得以迅速发展”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属强加逻辑联系。答案:B7.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到战国中后期儒学演变为两支,存在“学统”“汉学”与“道统”“宋学”的分别,这种学说只能说明孟子学派的发展在两宋之后。B.学问博洽、精通多种儒经的荀子在其著作非十二子中对孟子一派有过严厉批评,这一行为只能看作是当时儒家内部的派别斗争。C.东汉时王充特别在论衡·刺孟中批评孟子,唐朝时一些与儒学有关的学术活动或政府行为都只字未提孟子,孟子曾一度遭冷落。D.虽然东汉赵岐曾把孟子尊为“亚圣”,还提到西汉文帝时设置过孟子的“传记博士”,但是这还说明不了孟子“升格”已有端倪。解析:A项“只能说明孟子学派的发展在两宋之后”属以偏概全,说法错误。答案:A三、课内文本阅读(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11题。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8.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弃甲曳兵而走兵:武器。B.养生丧死无憾憾:遗憾。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夺:抢夺。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发:开仓救济。解析:C项“夺”,强行改变。答案:C9.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B.C.D.解析:A项,“之”都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于”,动词,去,到;介词,表比较。C项,“以”,介词,凭借;介词,因为。D项,“也”,陈述句的标志;判断句的标志。答案:A10.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梁惠王认为自己在治理国家方面已经费尽心力了。因为他在灾年能迁徙灾民,调运粮食,及时救荒。B.孟子通过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使梁惠王认识到他只是做了一些救灾的好事而已,本质上与邻国并没有区别。C.孟子是反对诸侯间的无休无止的相互征战的,一句“王好战,请以战喻”充分把这种思想表露了出来。D.在使梁惠王明白了自己做法的基础上,孟子提出了自己关于民本的终极理想,“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解析:D项“终极理想”的说法是错误的,文章原文说“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是“王道之始也”。答案:D11.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2)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3)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解析:在这三句话中,翻译的重点是文言实词的用法:“无如”,没有像;“无望”,不要奢望;“胜食”,吃不完;“养生丧死”,养活生的埋葬死的。答案:(1)考察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尽心的。(2)大王您如果知道这个道理,就不要期望您的百姓比邻国多了。(3)粮食与鱼鳖之类的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意的了。四、课外文本阅读(2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217题。劝学先王之教,莫荣于孝,莫显于忠。忠孝,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显荣,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然而人君人亲不得其所欲,人子人臣不得其所愿,此生于不知理义。不知理义,生于不学。学者师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于得圣人。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故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师操不化不听之术,而以强教之,欲道之行、身之尊也,不亦远乎?学者处不化不听之势而以自行,欲名之显、身之安也,是怀腐而欲香也,是入水而恶濡也。凡说者,兑之也,非说之也。今世之说者,多弗能兑,而反说之。夫弗能兑而反说,是拯溺而硾(同“缒”zhuì)之以石也,是救病而饮之以堇也,使世益乱、不肖主重惑者,从此生矣。故为师之务,在于胜(同“循”)理,在于行义。理胜义立则位尊矣,王公大人弗敢骄也,上至于天子,朝之而不惭。凡遇合也,合不可必。遗理释义,以要不可必,而欲人之尊之也,不亦难乎?故师必胜理行义然后尊。曾子曰:“君子行于道路,其有父者可知也,其有师者可知也。夫无父而无师者,余若夫何哉!”此言事师之犹事父也。曾点使曾参,过期而不至,人皆见曾点曰:“无乃畏邪?”曾点曰:“彼虽畏,我存,夫安敢畏?”孔子畏于匡颜渊后孔子曰吾以汝为死矣颜渊曰子在回何敢死颜回之于孔子也犹曾参之事父也。古之贤者,与其尊师若此,故师尽智竭道以教。(选自吕氏春秋·孟夏纪第四)注:说:说教。兑:悦。堇(jn):毒草,根有剧毒。遇合:师徒相遇而和洽。畏:被拘禁。“无乃畏邪”的“畏”,躲藏。12.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彰:彰显、显著。B.圣人生于疾学疾:痛恨,厌恶。C.使世益乱、不肖主重惑者益:更加,越来越。D.遗理释义,以要不可必释:丢弃、抛弃。解析:B项,“疾”的意思是“努力”。答案:B1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B.C.D.解析:A项,“于”,都是介词,表比较;B项,“则”,都是连词,表顺承;C项,“之”,都是第三人称代词,他;D项,“以”,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连词,表目的。答案:D14.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说明“劝学”和“劝师”的一组是()(3分)A.B.C.D.解析:B项,符合题目要求。A项,上下句均说的是“尊师”;C项,上句说的是“劝师”,下句说的是“尊师”;D项,上句是说的是“尊师”。答案:B15.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畏于匡/颜渊后/孔子曰/吾以汝为死矣/颜渊曰/子在/回何敢死/颜回之于孔子也/犹曾参之事父也B.孔子畏于匡/颜渊后孔子/曰吾以汝为死矣/颜渊曰/子在/回何敢死/颜回之于孔子也/犹曾参之事父也C.孔子畏于匡/颜渊后孔子/曰/吾以汝为死矣/颜渊曰/子在回何敢死/颜回之于孔子也/犹曾参之事父也D.孔子畏于匡/颜渊后/孔子曰/吾以汝为死矣/颜渊曰/子在回/何敢死/颜回之于孔子也/犹曾参之事父也解析:给这段文字断句,有两个依据,一是人名,二是对话标志。另外还要注意整段文字的意思。答案:A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国君、父母都希望臣下、子女做到“忠孝”,臣下、子女都希望求得“显荣”,而要实现这些,只有通过学习。B.作者认为,学习的关键在于尊敬老师。“师尊”是搞好教学的前提,“胜理”“行义”是做老师的要务。C.文章称颂“忠孝”“显荣”,并把曾点、颜渊和孔子作为尊师的楷模,这些都反映了本文作者的儒家思想。D.文章提出“圣人生于疾学”,这无疑是对圣人“生而知之”的否定,也给唐代韩愈作师说以借鉴作用。解析:C项,理解错误,文中把颜渊侍奉孔子作为尊师的楷模,曾点派曾参外出属于“事父”,不属于“尊师”的内容;文中也没有写孔子“尊师”。答案:C17.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3分)(2)故师必胜理行义然后尊。(2分)(3)夫无父而无师者,余若夫何哉!(3分)解析:这三句话翻译的重点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疾”,努力;“论”,应为“被谈论,被学习”的意思。“胜”“行”,都是“遵循”;“然后”,这样之后。“余若夫何哉”,“我又有什么办法呢?”答案:(1)努力学习关键在于尊重老师。老师受到尊重,他的话就会被人信从,他的道义就会被人称道了。(2)所以老师一定要依循事理,推行道义,然后才能尊贵。(3)对于那些不孝敬父亲不尊重老师的人,我又有什么办法呢?参考译文:在先王的教化中,没有什么比孝更荣耀,没有什么比忠更显达。忠和孝,是做君主和做父母十分希望得到的东西;显达和荣耀,是做子女和做臣下十分愿意获得的东西。然而,做君主与父母的,往往得不到他们所希望的忠孝,做子女和臣下的,也往往得不到他们所希望的显荣,这是由于不懂得理义造成的。不懂得理义,是由于不学习的缘故。从师学习的人,如果他的老师通达并且又有才能,我没听说过这样的人不成为圣人的。只要有圣人在,天下就会治理得好。圣人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就受到尊重,圣人在那地方,那地方就受到尊重,因此古代的圣王没有不尊重老师的。尊重老师就不会计较他们的贵贱、贫富了。像这样,(这个从师学习的人)名号就显达了,德行就彰明了。所以,老师施行教诲时也不计较学生的轻重尊卑贫富,而看重他们是否接受理义。他们倘若能够接受理义,对他们的教诲就不会不行。所追求的完全都能得到,所希望的完全都能实现,这种情况在得到圣人之后才会发生。圣人是在努力学习中产生的,不努力学习却能成为贤士名人的,还没出现过这样的人。努力学习关键在于尊重老师。老师受到尊重,他的话就会被人信从,他的道义就会被人称道了。因此,(别人不尊重他,没有请他)而自动前往教人的老师不能教化他人,(不尊重老师,随随便便)呼唤老师来教的人不可能受到教化;自卑的老师不会被人听信,轻视老师的人不会听从教诲。老师如果采用不可能教化他人、不会被人听信的方法去勉强教育人,尽管想使自己的道义施行,使自身尊贵,不也差得远吗?从师学习的人采取不愿受教化、不听教诲的态度,自己随意行事,想使自己名声显赫、自身平安,这就如同怀揣腐臭的东西却希望芳香,进入水中却不想沾湿一样。凡是进行说教,应使对方心悦诚服,而不是生硬地说教。当今世上的说教者,大多不能使人心悦诚服,反倒生硬地进行说教。不能使人心悦诚服却硬要说教,这就像拯救落水的人反倒把石头绑在身上让他沉下去,这就像救治病人把毒药给他喝一样。(这样)使世道越来越乱、不贤达的君主越发昏惑的情形,从此就出现了。所以当老师的首先要做的事情,就在于明辨事理,在于推行道义。事理明辨了,道义确立了,那么老师的地位就尊贵了,王公大人们就不敢怠慢他们了,直到至高无上的天子,去朝见这样的老师也不会感到惭愧。凡是君臣际遇,相互间的和谐不可强求。如果丢掉事理放弃道义,去追求不一定能得到的东西,却想要别人尊敬他,不也太难了吗?所以老师一定要依循事理,推行道义,然后才能尊贵。曾子说:“君子在道路上行走,谁有父亲可以看出来,谁有老师也可以看出来。对于那些不孝敬父亲不尊重老师的人,我又有什么办法呢?”这是说尊师应如同侍奉父亲一样。曾点派他的儿子曾参外出,过了约定的日期却没有回来,人们都来看望曾点说:“怕不是躲藏起来了吧?”曾点说:“他虽然躲起来了,但我还健在,他怎么敢躲藏起来呢!”孔子被围困在匡地时,颜渊落在后面,孔子说:“我以为你死了。”颜渊说:“您还活着,我怎么敢死?”颜回对待孔子如同曾参侍奉父亲一样尊敬啊。古代的贤人,他们尊重老师达到这样的地步,所以老师尽心竭力地教诲他们。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一天,禅师问他的弟子们:一棵树什么最重要?弟子们有的说是枝叶,有的说是花果,他们觉得最重要的东西总是显而易见的。还有的说是看不见的树根,正如世上最重要的东西,往往隐藏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老禅师笑而不语。请联系实际,写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要求:文体不限,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提示:这是一个故事性材料作文,故事很简短,只有一个问题,两个答案,包含四个要点:枝叶花果最重要;根最重要;最重要的东西是显而易见的;最重要的东西是隐而不见的。和是两个相对的暗含哲理的比喻性材料,和是两个相反的高度概括的哲理性材料,同时和又分别构成观点和论据、结论和理由的关系。综合起来看,故事说的是显与隐、表与里谁更重要的问题,也可以从哲学的角度,理解为表象与本质、结果和原因谁更重要的问题。从材料的倾向性来看,似乎第一个答案是反面陪衬,第二个答案是正确结论。但从“老禅师笑而不语”这个结尾来看,材料本身没有给出结论,只要具体问题选择恰当,言之成理,第一个答案也可以作为立意依据。就提问和回答的关系来看,甚至还为第三个答案的出现预留了空间:一棵树什么最重要?既不是枝叶花果,也不是根,而是其他东西。参考例文:荣誉与美德法国作家蒙田曾说:“假如美德需要荣誉,那它是轻浮虚无没有意义的东西。”荣誉是显而易见的,而美德是隐藏的抽象的,相比起前者,后者才是那最重要的最实的;而前者却是浮华虚无缥缈的假象。荣誉与美德,就好像一棵树的花果与树根:花果是树华丽美好的外表,而树根才是一棵树的根本。花果可以摘除,枝叶可以修栽,只要不伤及树根,它便可以继续生长茂盛,所以对于一棵树来说,被人们观赏赞叹是其次,最重要的是保存好完整的根本,得以永久地生长下去。国学大师季羡林亦是一个舍“花果”取“树根”的人,他主动请辞被安在自己头上的“三项桂冠”,并说:“摘去三项桂冠,还来自由身;洗去全身泡沫,露出真面目,皆大欢喜。”他把自己被授予的荣誉比作“泡沫”,希望“还自由身”,“露真面目”,难道这不是说明在他的价值观中荣誉是不应该被在意和重视的吗?难道这不是说明人的美德不可被套上荣誉的外衣,而是“自由身”吗?正如季羡林大师那般,把荣誉洗去,还美德一个自由身。然而,在当今浮躁的社会风气中,人们却更关注拥有荣誉外衣的事物,而忽视了美德本身的重要性。日前,有新闻爆料某些企业通过重金“购买”荣誉称号,这无疑让我们不寒而栗,这些花钱买称号的企业是否已经丢失了企业的诚信宗旨,这些企业获取的荣誉的背后是美德还是见不得人的污秽呢?居里夫人无视自己获取的荣誉,甚至把她所获得的奖杯奖章拿去给女儿当玩具,她自己仍心无旁骛,全身心地投入到她的科学事业中。她淡泊名利、勤勤恳恳的高贵品质正是当今追名逐利风气旺盛的社会所缺少的。因此人们需要意识到最重要的是人的内在美德,而荣誉则是虚无的外衣。“荣誉和影子都是虚假的,有时影子走在人的前面,有时则比人的身体还长。”荣誉不能扭曲人的真实状况,但能扭曲人的价值观念,因此人需要保持根本,保持自身的美德,才能更好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