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一).doc

    • 资源ID:45969648       资源大小:23.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一).doc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按照县“能人治村”计划的统一安排和要求,作为王集镇大同村党支部书记竞选人,我于20*年4月15日至17日,共3天的时间,到大同村实地调研。在调研过程中,我走访了部分村民、村干部,和党员进行了座谈,并考察了该村农业、林下种养业、三来一加项目等方面的情况,拜访了部分困难群众,并全面了解了该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分析和思考了对策措施。 一、调研情况概况 调研中,我走村入户,开展调查研究,力求多形式、多角度、多途径了解村里的情况。 深入群众,多种形式收集村情民意。为全面了解大同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村情民意,我通过村干部访谈、走访群众,以及开展问卷调查等形式,调查研究村发展思路和措施、村能人大户的创业情况、“三农”问题面临的突出问题;深入了解村民对国家政策的了解程度、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落实情况、村干部待遇问题、农村土地流转、留守老人赡养和留守儿童的教育、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了解“三进三出”活动在大同村的开展情况,了解“平原林海,美好乡村”农村建设情况等等。 深入分析,多种角度分析存在问题。大同村是我镇的十五个经济薄弱村之一,村集体经济收入低,农民人均纯收入不高,干群关系紧张。长期以来,村里的面貌并未发生较大的改变,与周围村居相比相差较大。通过纵向地、横向地比较,我着重从村的地理区位、思想状态、干群关系、产业特点、干部队伍等方面寻找问题的根源,力求找到问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拓宽视野,多种途径学习先进经验。只有跳出大同看大同,从全镇的角度看大同,站在全县的高度看大同,才能真正查不足,补差距。因此,调研中,我不仅仅满足于对大同村现有状况的调查,更是带着存在的为题到周边村居进行调研。并结合前段时间积累的村居“对标竞赛”活动和“学习刘湾”主题活动进行深入思考。刘湾村地理位置不佳,基础同样薄弱,但硬是凭着村干部的奋勇拼搏成了新农村建设的楷模;跃进村经过多年的努力,也成了远近闻名的“粉丝专业村”;众兴镇界湖村、三庄乡邵道村等村也都凭着洼地崛起的勇气,后发快进的士气各显其能,各具特色。 二、基本情况 大同村坐落于王集镇东南角,原属于魏圩乡,乡镇合并后,由原朱坝村与大同村合并后组建而成,是王集镇十五个经济薄弱村之一。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足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000元左右,在全镇村居分档竞赛排名中处于垫底的位置。 1、地理区位 大同村坐落于王集镇东南角,距离镇区约4.5公里,向东约公里处的六塘河与淮阴西宋集乡隔河相望,向东北约公里有泗阳庄圩火车站,向东紧靠魏八路、向北紧靠王庄路,向南距宿淮盐高速公路李口入口处约30公里,村镇公交贯穿而过,交通条件较为便利。 2、人口概况 全村现共辖9个村小组,共685多户,2994人,劳动力人数750人,占全村总人口30%左右,全村1845岁之间人群平均教育水平在初中以上。近年来,越来越多新一代孩子接受高等教育,全村每年都有10余人考取大中专院校,子女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长期以来,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造成村里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现象严重。全村现有贫困户70户,贫困人口1105人。按照“三进三出”活动的帮扶计划,计划2021年度脱贫200人,2021年度脱贫300人,并最终在2021年实现全部脱贫。2021年1季度低保户28户,五保户25户。全村共有残疾人70个,孤儿2个,双拥优抚对象13人。 3、收入来源 村民的基本收入来源于普通种养业及外出务工的收入。本村主导产业为农业,主要种植小麦和水稻等作物,传统农业生产力以及产值非常低下。该村劳动力农闲时主要以外出务工为主,外出务工比例占全村人口的2/3,村人均年收入为7000元左右,与全镇8870元的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少,基本靠收费,公共土地资源、闲置资源利用率较低。 4、耕地情况 全村有可耕地面积3095多亩,耕地人口2330人,主要种植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红薯、玉米、花生、油菜等。 5、基层组织 全村共有党员83人,预备党员5人,村两委共10人,平均年龄45岁左右。其中,30岁以下1人,3040岁1人,4050岁6人,50岁以下2人。文化层次分别是:中专1人,高中6个,初中3人。目前村支部书记一职是由驻村干部兼任的,由于平时工作多,任务重,时间紧,许多工作顾及不过来。同时,党员年龄结构层次不平衡,趋于老龄化。近年来,通过“三荐两评”等制度,选拔了一批致富能力强、思想觉悟高的年轻人作为村两委的后备干部进行培养。 6、基础设施 目前,该村的主要路段基本实现了路面硬化,两座重新修建的生产桥也正在建设之中。全村硬化公路达到8公里,所有住户全部安装了自来水,目前正在进行运北“同质供水”工程,预计今年10月底将实现运北乡镇与县城同质供水的目标。 7、社会民生 近年来,在各项惠农惠民政策的引导下,每年都有2700余人参加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85%,新农农村养老保险的参保率也达到了90%以上。义务教育方面,全村适学儿童入学率达100%,并且每年都有10名左右的高中毕业生考上高等院校。信访稳定方面,保持了长期的基层稳定,虽然存在被辞民师等不稳定因素,但都得到了有效稳控。计划生育方面,由于外出务工妇女的增多,给妇检工作带来诸多不变,已成为目前基层面临的普遍问题。但该村基本上都能基本完成。 三、存在问题 从调研的情况看,大同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较为缓慢,原因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干部队伍方面。支部强不强,关键领头羊。村干部在带领群众致富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大同村10名村组干部中,有自己创业项目的不到20%。同时党员中,年龄结构老龄化,青年人外地务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很难体现。群众常常抱怨“致富无门”、“就业无路”。和刘湾村相比,大同村村干部团结协作、合成一股绳、拧成一股劲的意识不强,每个村干部的意志没有融合成集体的智慧,形成共同的意识。此外,村干部文化水平不高,对新农村建设中的新事物、新动态和新做法了解不足,参与管理与创新的积极性不高,多数村干部因循守旧,有着“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的心态。 (二)、思想意识方面。由于农民居住环境条件差,接触外界信息和新生事物少,文化层次较低,接受再教育能力差,科技意识、法律意识淡薄,导致农民思想理念不够开阔、思想不够解放,盆地意识、狭谷观念、小农观念严重,从而对村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不理解,严重阻碍全镇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从该村土地流转现状来看,村民普遍比较看重“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个体经营性较强,缺乏大规模经营意识;加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机制的缺失,农民缺乏衣食保障,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中,许多人对土地的眷恋比较深,宁愿将土地闲置也不肯流转出去,导致土地大面积撂荒,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 (三)、经济发展方面。一是村集体收入较低。村级财政历史欠账较多,村属公共产业严重不足。因资金、技术、资源匮乏等多方原因,无村办企业,村集体没有较好的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办公经费比较紧张,村里办公电脑和电视均为上级捐赠;劳动力过剩,致使大部分劳动力流失到外地务工,甚至有的人就在外地不回来在外地安家落户了,也有个别成功的完成了原始积累,想回乡办厂,但是因资源等限制,无法实现。二是增收渠道单一。除了靠农业生产养殖、加工业以及做小生意,干建筑小工来增加收入外,其它增收渠道较窄。农业种植方式比较传统,养殖业重点户、专业户数量少、规模小,带动力弱,产业化经营水平低,而且品种不多,土地种植收入一年的租金只有700-900元左右,效益低。养殖业有肉鸡、鹅、猪等品种,但大多规模较小,带动能力不强,属于典型的家庭养殖模式,不能形成规模。三是劳动力资源外流。大同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农业种养殖收入和闲时外出打工收入,基本没有第三种收入来源。没有技术、学历,外出打工靠的全是体力,报酬低,开销大,剩余少。大部分青壮年都在外打工,经济发展缺少了应有的活力,对本村经济的发展非常不利。 (四)、村容不够整洁。虽然我县正在开展垃圾集中清理突击月活动,每个村民都应该保持村容整洁,但积习难改,大家对家居卫生不是很注意。 四、发展优势 大同村耕地面积较多,可以成片发展规模化农业;林地面积同样不少,可以发展林下经济,提高土地产出;农村闲置在家的富余劳动力充足,可以大力发展三来一加项目。 五、目标设想 1、探索农村发展新模式,进行产业调整,种植规模经济作物、林下经济作物等,确保本村农业有新发展,经济规模与效益保持年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加1000元,培养种养大户30个以上) 2、加快大同村三来一下项目和中小型企业的引进力度,解决一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增加这部分村民收入。鼓励村干部、党员,能人大户,在外务工返乡创业人员带头带领群众创业,共同致富。(年引进2个以上工业项目,带动300名以上劳动力就业) 3、采取向镇政府申请补贴一部分、向社会力量筹措一部分、上级单位资助一部分及村民自筹一部分的方式,加快完善全村基础设施建设与更新,不断改善村级发展的基础条件。 4、村务管理建立新机制,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村务公开制度化、正常化。村民对村级管理满意度达95%以上。 5、力争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实现全村“布局优化、房子优美、卫生整洁”,建成环境优美、生活富裕、文明和谐新农村。 六、对策措施 1、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一是以身作则,当好领头雁。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大同村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跨越赶超,必须坚持做到“三个始终”,即:始终做到公正廉洁、敢想会干,敢于吃苦,乐于奉献;始终以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三个带头带头创办企业,带头不搞特权,带头冲在第一线。二是团结协作,合成一股劲。搞好班子的团结,要有鲜明的目的和载体,这个目的和载体就是把村级经济建设搞上去,努力把“一班人”的精力引导到抓好村级各项事业建设上来。三是立足长远,培养一批人。通过“三荐两评”等方式,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具有一定文化科学知识,懂得经营管理的回乡青年、退伍军人、企业以及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的优秀党员要作为重点对象来培养,建立起素质优良的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 2、加强思想教育引导。一是对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多渠道、多形式搞好党员干部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在学习内容上,不光有思想教育,还有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知识和先进适用技术培训,帮助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工作水平,提高带领群众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方法。二是对农民的思想引导。通过不断地政策宣传、典型示范、现身说法等多种手段不厌其烦地向农民灌输市场经济思想。在农村承包地流转方面采取灵活机制,让更多土地向种植、养殖大户手中流转,靠规模致富,不愿意种地的农户,一心一意外出务工赚钱。三是对农民的创业技能培训。充分利用网络、农家书屋对村民进行再教育,组织村民收看种植、养殖、加工等实用技术,让村民“白天忙农活、晚上学技术”,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组织对外出务工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特别是一些贫困户的培训,增强其就业技能和竞争实力。 3、发展村级经济。针对大同村的实际情况,从农业、工业和服务产业发展方面进行三个方面的探索。一是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大同村耕地面积较多,可以成片发展规模化农业。对照跃进村的万亩花木基地,大同村完全有条件进行此项目。花木产业具有管理费用低,效益高的特点,而且可以利用跃进村现成的管理销售网络,实行合作社模式运作,降低风险。林地面积同样不少,可以发展林下经济,提高土地产出。前期我带领刘湾、前圩等地村民推广种植了黄蜀葵。黄蜀葵适合作为林下作物,经济效益可观,每亩增收可达500元,且管理方便。再有就是通过土地流转和机插秧技术的引进,将土地集中到能人大户手中,解放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二是加快发展三来一加项目。三来一加项目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大同村的走访调研,村里工业项目基本没有。纵观我镇工业经济发展,将三来一加项目引向村居大有可为。可以通过我镇的联成电子、创欣服装厂等项目实行三来一加。近期,随着我镇木制品玩具产业的发展,其产品外包加工的需求越来越大,王集、直属的一些农户已经开始操作,大同村完全可以照搬这个模式。三是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随着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的加快,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沿海大批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由于缺乏订单而停产,部分农民工利用打工增长的见识、获得的资金、技术和信息,在乡村、小城镇创业,成为推动不发达地区城镇化、工业化的重要途径。将返乡农民工创业这种发展模式良性延伸下去,使其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对于推进农村生产方式转变,缩小城乡差距、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和促进农民增收意义重大。 4、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的发展夯实基础,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先导性要素,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重视。要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改善道路交通条件,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和农业科技装备水平,以充分发挥当地农村资源优势,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 5、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争取更加和谐的农村社会环境建设农村和谐社会,首先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农村,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应当是农村及农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和谐,大同村应注重农户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关系。其次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不断化解各种矛盾。 第 10 页 共 10 页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

    注意事项

    本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一).doc)为本站会员(飞****)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