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四年级数学教案——用计算器探索规律.doc

    • 资源ID:46012520       资源大小:22.52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四年级数学教案——用计算器探索规律.doc

    四年级数学教案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让学生借助计算器计算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时积的变化规律,掌握这一规律,初步了解这一规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初步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教学重难点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初步了解这一规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课前准备电脑课件、学具卡片教学活动教师活动学生学习活动一、导入新课谈话:我们已经学过了用计算器计算。知道用计算器计算既快捷又准确。这节课我们借助计算器探索一条很重要的数学规律,那就是积的变化规律。(板书课题)这条规律对于我们以后的学习十分有用,在探索过程中我们还能学到一些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我想你们一定会对这节课的学习产生兴趣。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题。出示下表。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积积的变化363010803630times;21080times;-3630times;10(1)指导填表。谈话:请大家先看表的第一行,明白这四项内容的意思吗?第三栏积和第四栏积的变化有什么不同?(第三栏积要求填上计算所得的数,第四栏积的变化填写原来的积1080乘几)大家再看第二行,用计算器算一下36times;30是不是得1080。再看第三行,先用计算器算出第二个因数,再计算出积。(指名报得数,教师填表)提问:积的变化一栏要求填1080times;,横线上的数应该怎样计算出来?(指名回答)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因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2160,一个因数是1080,求另一个因数,所以用除法计算)请算出结果填在横线上。再看第四行,请你们自己算出积,积的变化应该如何计算?如何填写?(1080times;10)第五行、第六行自己计算、填写。(2)观察表格,初步发现规律。谈话:仔细观察表格的第一、二两栏,谁能说一下因数的变化情况?再把第四栏与第二栏或第一栏对照,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在小组里讨论后,指名发言。2举例验证。(1)谈话:刚才大家发现的规律是不是具有普遍性呢?研究数学问题一般不匆忙下结论,要再举一例子,看看会不会出现相同的情况。如果有一个例子出现了不同的情况,就不能把这种发现当作规律,这就是研究数学问题应该持有的严谨的态度。下面每人也像例题这样画个表,自己写出因数,设计因数的变化,用计算器算出积,算出积的变化。把表填写完成后,再看看是否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2)学生各自制表、填写、探究,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3)在小组里交流,说一说自己的制表情况及从表中发现的规律,特别注意有没有出现与规律不同的情况。如果有,在小组里重新计算核实。(4)谈话:有没有发现与例题中发现的规律不同的情况?3总结规律。谈话:刚才大家共同做了例题,又各自找出了例子,都出现了相同的情况,这样,我们就可总结积的变化规律了。你认为可以怎样总结?先在小组里讨论,再指名汇报。谈话:你们表达的意思都是对的,我们看看书上小蘑菇是怎样总结的?指名读小蘑菇的话。三、组织学习1做想想做做第l题。(1)让学生先填表格第三排的 。提问:这里的60你是怎样得到的?如果学生说是先计算4times;3-12,再算5x12-60,可提问:还有别的办法得到吗?(2)让学生自己填写其余的 。(3)指名报得数,共同校对。提问:最后一栏的400你是怎样得到的?2做想想做做第2题。(1)让学生各自在书上做题。(2)指名报得数,共同订正。(3)提问:第一组题做题时你是怎样想的?(指名回答)第三组题做题时你是怎样想的?(指名回答)3做想想做做第3题。(1)默读题目,各自填表(2)提问:第二次购买的数量与第一次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总价呢?(指名回答)第三次购买的数量与第一次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总价呢?(指名回答)第三次购买的数量除了可以与第一次相比,还可以与哪一次相比?你能说说变化情况吗?(指名回答)(3)同桌互相说说第四次、第五次的变化情况。4做想想做做第4题。各自列式并用计算器计算,指名报答案,全班共同订正。四、全课总结提问:这节课你们用计算器探索出了一条什么规律?是用什么方法探索的?你对哪些过程最感兴趣?你还想知道什么?1让学生经历用计算器计算探索商不变的规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这条规律。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观察、比较、综合和归纳的能力,进一步体验探索数学规律、发现数学结论的方法。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内在的规律与联系,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结论的严谨性,感受成功的乐趣。教学重难点掌握商的变化规律,初步了解这一规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课前准备电脑课件、学具卡片学生学习活动一、导入新课谈话:上节课我们借助计算器研究了积的变化规律,谁还记得是什么规律吗?(指名口答)这节课我们研究商的变化规律,不过研究的具体方法与研究积的变化规律有所不同。研究积的变化规律时我们只研究一个因,数不变,另-个因数乘一个数的情况,而研究商的变化规律则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一个数,或同时除以一个数。你知道同时乘或同时除-以-个数是什么意思吗?弄懂了这句话的意思,我们就可以研究了。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题。板书:8400divide;40,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出结果,并补充板书成:8400divide;40一210。出示例题。(暂不出示0除外)指名读题。谈话:明白题目的要求吗?题目要求你们做什么?(指名回答)先在四人小组里讨论一下怎样做,然后分好工。两人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一个数,至于乘几各人自己定;两人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一个数,除以几也自己定,写出新的被除数和除数,再用计算器算出商。算好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算式。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并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指定两个小组汇报本组的所有算式,并说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哪个数,教师把这些算式按乘或除分类各板书成一列。谈话:有没有同学把8400和40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后商不再是210的?如果有,让其说出算式,共同分析、纠正。提问:根据左边的一列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根据右边的一列算式呢?(多指定几人回答)2让学生再举例验证。谈话:刚才大家利用8400divide;40这道题得出了结论。在其他除法题中是否也能得到这样的结论呢?你能够再找一些例子,通过用计算器计算再次进行研究吗?这次每人写出一道除法算式算出得数后,再写两道算式,一道是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一个数的,另一道是同时除以一个数的,也都要用计算器算出得数,再与原来的除法算式进行比较。学生独立写算式、计算、比较。在小组内交流,要特别注意有没有例外的情况,如果有在小组内共同检查订正。3总结规律。谈话:在做例题时,你们有所发现,后来又找到很多例子证明了自己的发现。能把你们的发现概括成一条规律吗?学生自由发言,并相互补充,引导学生得到结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板书这一结论)让学生把书翻到第84页,读茄子卡通的话。提问:茄子卡通的结论与你们总结出的结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指名回答)这里注明的0除外是说哪个数不能是O?谈话:那么为什么要注明0除外呢?这里我们要先学习一点知识,那就是0不能作除数。O为什么不能作除数呢?我先问你们在做6divide;3时你们是用哪句乘法口诀计算的?可见我们做6divide;3就是要找到一个与3相乘得6的数。除法计算就是想找到一个与除数相乘得被除数的数。我们再看一看让0作除数会出现什么问题。我们分两种情况来讨论:一种是被除数也是O,另一种是被除数不是0。被除数也是O,题目成了0divide;O,就是找到一个与O相乘得0的数,即0times;()一0,你们说括号里可以填什么数?括号里可以任意填-一个数,也就是说odivide;0商可以足任何一个数,这样的除法还有意义吗?再看被除数不是0的情况,例如3divide;0,也就是想找到一个与O相乘得3的数,即0times;()一3,括号里能填哪个数?填哪个数都不行,也就是说3divide;0找不到商。这样看来,O作除数要么随便哪个数都能当商,要么找不到商,所以数学上规定O不能作除数。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就知道了被除数和除数不能同时除以O,那么同时乘O会出现什么问题,谁来说一说?(指名回答)现在我们再一起把这节课发现的规律读一遍,读后问: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三、组织练习1做想想做做第1题。(1)让学生各自在书上填表。(2)指名报各题的得数。(3)提问:你是怎样得到每栏的商的?(对于利用商不变的规律直接作出判断的学生予以表扬)2做想想做做第2题。(1)学生独立在书上做题。(2)在小组内每人就一组题说说是怎样观察和思考的。3做想想做做第3题。(1)指名读题。(2)学生自己观察表中的总价和数量,然后向同桌说一说自己的想法。(3)指名在班内说出自己的判断和理由。4做想想做做第4题。(1)学生各自列算式,用计算器计算解答。(2)指名报答案,共同评议。四、全课总结提问:这节课你通过用计算器计算找到了一条什么规律?是用什么办法找到的?这条规律与上节课找到的积的变化规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这节课还有什么收获?10

    注意事项

    本文(四年级数学教案——用计算器探索规律.doc)为本站会员(飞****)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