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案——《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2.doc
-
资源ID:46056395
资源大小:23.24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一年级数学教案——《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2.doc
一年级数学教案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2第三小节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分6课时教学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系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教学的,既是前面已学加减法知识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又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最直接的基础。本节教材内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减法计算,二是有关求两数相差多少的数学实际应用问题。其知识内容包括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不退位减法、两位数减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等三个方面。在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计算的编排上,教材利用一幅标明各种儿童玩具价格的情景图所提供的素材引出例1和例2,例1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退位减法,例2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减法,更好地理解退位减法和不退位减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有关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计算应用的内容,教材利用作业评比事件所提供的信息引出两道例题。两道例题在素材的选择上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切实感受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数学,以此加深两位数减一位数减法的含义和计算方法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集中安排两道例题和相应的习题,让学生切实感受求两数相差多少数学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让学生明确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就是另一个数比这个数多几的道理。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退位(退位)减法的方法。2.会用减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问题。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和动手操作的能力。第1课时(P67-69)内容: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例1、例2及做一做和练习十二1、2,其中例2的教学是教学的难点,要注意如何突破的问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地基础上初步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推理归纳能力。3.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计算方法。难点: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方法。教学建议:例1、例2结合教学:注意点:1.注意35-2与35-20算法的不同的比较,可借助小棒摆一摆,让学生明确35-2是从3捆5根中拿去2根小棒,35-20是从3捆5根中拿去2捆小棒。加深学生对两种不同计算方法的理解。2.注意例1的情景图中信息的利用。它不仅引出了例1的计算,同时还引出了例2的计算。如:我有35元,买一个娃娃8元,还剩下几元?此时就将例2进行教学。借助摆小棒时,提出5减8不够减怎么办的问题,这个问题反映了退位减法的难点和关键,同时也表达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它可以起到启发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途径的作用。要鼓励学生用算法的多样化,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教师不要为了多样化而刻意追求多样化算法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看这算法是否真正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探索出来的。至于学生的方法又多又杂的问题,尤其是在学习之初,教师不要急于评价,而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方法。即使是一种最好的方法,也应允许学生有个认识过程。我们要引导学生去体会、去交流,特别是引导方法不同的学生进行交流。3.充分利用好学具小棒。摆小棒时要注意突出打开一捆和5根合并再减的操作过程,通过这种操作过程更好地突破教学的难点。4.情景图还给学生发现其他的数学问题留下了空间,例如:根据例1还可以提出那些数学问题,出现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信息35-12、35-35等。将例2作为巩固练习第二课时(P69-71)内容:练习十二3-10题(因为这几题我认为都是复习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进位的及不进位的练习,将他们安排在同一课时,可能其他的老师都有自己对本小节独到的见解。不知我这样的安排是否妥当。)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建议:这节课侧重计算题的训练,特别是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减法,让学生在第3题和第7题:是两道用减法解决的求剩余问题,条件和问题都通过情景图和图上两个小朋友的对话反映出来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两题我们都可以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让学生进行多次的练习,例如:我们班有男生55个等等类似的条件,在练习的同时让学生说说算法。第9题:是一组有关加减法计算的混合练习,同时也体现了分类思想(实际上是按得数给算式分类)。第10题:连续减9,并且每次都是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还可以为以后除法意义的学习起到提前孕伏的作用。注意点:1.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说一说连续减9的计算过程。2.注意计算时要认真仔细,一步错了下面全部会错。3.注意知识的拓展。如果学生有兴趣,在最后一条横线上写出差18以后,还可让他们连续减9直到差为0,并说一说从90里面连续减了几个9以后差是0,以此为后面学习除法的意义作铺垫。也可出类似的题让学生练习,如:80连续减8等等。第3课时(P71)内容:练习十二11-14题和聪明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列式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学建议:聪明题:注意点:1.注意给学生提供充足解题的时间和空间。2.鼓励算法的多样化,让学生充分的说说自己的想法。方法(1)一人与他人握1次手共2人,握2次手共3人,握3次手共4人.握39次手共40人。用类推的方法。(2)小红与每人握一次手,共握了39次手,也就是与39人各握一次手,加上小红本人就是40人。3.注意拓展,举例说一说实际生活中的其他类似问题及其解法。第4课时(P72-74)内容:用减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例3、例4、做一做及练习十三的1-3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列式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2.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3.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教学建议:例3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用减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问题,这是学生第一次正式学习解决这类问题。设计一个作业评比的情景图,自然地引出小雪比小磊多得几朵红花的问题。解题方法:一是用减法直接算出答案;二是用摆学具的方式摆出12朵比8朵多4朵。在摆红花的过程中,教材利用了学生在第一册第二单元比一比中初步认识的同样多的概念,把小雪所得的红花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小磊得的同样多的8朵,另一部分是比8朵多的4朵,这里的4朵也就是小雪比小磊多得的朵数。教材在图中还提供了小华等人得红花朵数的信息(如下图),这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提出更多的数学问题,从而促进他们主动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更好发展。例4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问题,如果将它和例3综合起来看,它们刚好反映了求两数相差多少问题的两种情况,在实际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注意点:1.在教学例题之前进行适当的关于求两数相差多少问题的句式训练。为例3与例4的联系作好铺垫。2.注意算法的优化,让学生明白用减法解决此类问题更简便。3.突出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问题与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问题的联系,利用例3的情景图所提供的作业评比信息,由小雪比小磊多得几朵红花很自然地联想到小磊比小雪少得几朵红花的问题。重要的是学生从摆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现象:小磊比小雪少几朵也就是小雪比小磊多几朵。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掌握了求两数相差多少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注意让学生明确谁与谁比,怎样比的问题。5.注意用好情景图中的信息资源。问学生根据这幅情景图还可以提出那些问题?如:小雪比小华多几朵?小华比小雪少几朵?等等。让学生知道用减法计算也可以解决求两数相差多少问题就可以了,在列算式的问题不必做过高的要求。该题学生列式解答一般不会有多大困难,重点要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谁与谁比、怎样比的道理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提高他们解决这类问题的能力。第5课时(P74-76)内容:练习十三4-9题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2.会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3.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建议:第5题和第7题:要注意突出其他问题的提出,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只要合理都要给予肯定,并可选择一些问题让学生说一说提出的理由和解答的方法。第8题:是一组根据卡片上算式的得数找朋友的习题。练习时可设计成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计算方法的掌握水平,促进加、减法之间的联系。第2、4、6题先要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可适当选择一些题让学生交流一下自己的计算过程和方法,以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提高计算方法的掌握水平。第六课时(P76-77)内容:练习十三第10-15题及聪明题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2.会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3.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建议:第11题:注意既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但又不必要求每个学生把所有问题都提出来。第14题:先让学生从统计图上明确三种球的个数,再解答第(1)、(2)题,最后再提出其他的问题。提问题时注意鼓励学生多角度地思考、比较,从而提出不同的问题,同时也不必要求每个学生把所有问题都提出来。第15题是选学内容,重点是让学生明确符合要求的数有多个,即答案的多样性,不必要求学生把这些数都填出来的。如果有少数学生能说出可填的数的范围,如第1小题可填089中的任何一个数,教师应给予充分地肯定和鼓励。第77页的思考题难度较大,估计学生填写会有一定困难,练习时教师可适当给予指导。首先,让学生明确要求:把9个数填入9个圈里(每个数都填一次),并且使每条直线上的三个数相加的和都是75。其次,在填写方法上可作适当提示,填写方法很多,不管学生怎样填,只要正确都可以。练习时可提示学生先在图的中心圈里填上一个数,这样便于后面思考方便,最好先在中心圈里填25,然后依次在每条直线上的另外两个圈里去凑和是50的另外两个数,即可按要求填出合适的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