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修齐治平课后针对训练8大学节选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
-
资源ID:46058490
资源大小:1.96M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修齐治平课后针对训练8大学节选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
课后针对训练8大学节选5一、语言文字应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辟:躲避B物格而后知至 格:探究C其机如此 机:机遇D见君子而后厌然 厌然:讨厌解析:A项,“辟”应为“偏向”之意。C项,“机”应为“作用”之意。D项,“厌然”应为“掩盖、掩藏的样子”之意。答案:B2对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与相同,与不同B与相同,与相同C与不同,与不同D与不同,与相同解析:“焉”:兼词,于此;语气助词,表陈述语气。“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代词,那样。答案:C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B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C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D孝者,所以事君也解析:A项,“大学”意为古代天子所设学校,与小学相对而言,教以穷理、正心、修身、治人之道,与今义“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有所差别。B项,“好色”意为美好的女子,与今义常用的“喜好美色”的贬义用法不同。D项,“所以”意为“用来的方式、途径”,与现在的因果关系连词意义用法也不同。答案:C4下列句子从句式角度看,不同类的一项是()A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B弟者,所以事长也C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D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解析:C项是宾语前置句,其余是判断句。答案:C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译文:_ (2)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译文:_(3)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译文:_答案:(1)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好的德行,在于使天下人去旧更新,在于使人达到善的最高境界。(2)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独处的时候,也要使自己的行为谨慎一丝不苟。(3)因为在上位的人尊敬老人,老百姓就会孝顺自己的父母,在上位的人尊重长辈,老百姓就会尊重自己的兄长。二、课内文本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69题。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6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属于直接阐述“大学之道”的一项是()物有本末,事有终始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AB.CD解析:不是直接阐释,是“小人”的做法,是从反面说明。答案:B7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B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C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否则,就不可能有好的治理。D品德低下的人背地里无恶不作,一见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闪闪,这说明他们也要“慎独”。解析:D项,理解不正确,原文是“掩其不善,而著其善”,并没有说这类人也要“慎独”。答案:D8选段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举例分析其妙处。答:_答案:对比手法在文中多处运用。如: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通过对比,强调应注意轻重缓急,不能本末倒置。再如:恶恶臭,好好色。通过对比表现出人的“爱美厌丑”的天性。巧用对比,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9“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格物致知”?答:_答案:“格物致知”是指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也指对真理的道德修养过程。世界是一个矛盾的统一的复杂的变化的世界,要想揭开大自然的奥秘,只有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才能完成。不管是研究自然科学,还是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也只有通过对外界事物的观察分析、不断探究,才能真正做到“格物致知”。三、课外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 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曰:“能善是,是亦足矣。”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 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吾尝试之矣。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又尝语于众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其不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 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而理欤!10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就:发扬B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 轻:宽容C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 廉:廉洁D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 称:赞美解析:“廉”应当解释为“低、少”。答案:C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B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C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D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解析:“强者”“懦者”句式一致,“强者”后不能断开,排除A、C;“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句式一致,“修”后不能断开,排除D。答案:B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段讲述了“古之君子”在“责人”和“待己”方面的态度,赞扬了“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B文章第二段讲述了“今之君子”在“责人”和“待己”方面的态度,批评了“今之君子”是“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C文章第三段分析、揭示了“今之君子”“责人也详”“待己也廉”等行为产生的根源在于“怠”和“忌”。D文章运用比较对照的论述方法和并列以行的结构方式,行文严谨态度恳切,深刻阐释了毁谤的由来和实质,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显示了作者文章讲求章法、精于组织的特色。解析:并未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答案:D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译文:_ (2)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译文:_答案:(1)古代的君子,他们要求自己严格而且全面,他们对待别人宽容而且简约。(2)读书人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而希望名声显扬、德行推广,太难了!参考译文:古代的君子,他们要求自己严格而且全面,他们对待别人宽容而且简约。严格而且全面,所以努力不懈怠;宽容而且简约,所以人家乐于做好事。 听说古代有个叫舜的人,他的为人,是个仁义的人,推究舜成为舜的原因,要求自己说:“他是一个人,我也是一个人,他能这样,而我却不能这样。”从早到晚都在思考,去掉那些不如舜的地方,发扬那些和舜相似的地方。听说古代有个叫周公的人,他的为人,是个多才多艺的人,推究周公成为周公的原因,要求自己说:“他是一个人,我也是一个人,他能这样,而我却不能这样。”从早到晚都在思考,去掉那些不如周公的地方,发扬那些和周公相似的地方。舜,是一位大圣人,后世没有谁比得上;周公,是一位大圣人,后世没有谁比得上。这些人却说:“不如舜,不如周公,是我的缺点。”这不就是要求自己严格而且全面吗?他们对待别人,说:“那个人能有这一点,这就够得上是好人了;能擅长这个,这就足以算是一个有技能的人了。”他们只肯定别人的一种长处,而不苛求其他的方面,只赞许别人现在的进步而不追究他的过去的毛病。小心谨慎地只担心别人得不到做好事应得的好处。一种美德容易培养,一种技艺容易掌握;他们对待别人,却说:“能有这样,这就足够了。”又说:“能擅长这个,这就足够了。”这不就是对待别人宽容而简约吗?现在的君子却不是这样的,他们对别人要求繁多,对自己要求简少。对别人要求繁多,所以别人难于去做好事。对自己要求简少,所以自己进步就少。 自己没有什么优点,说:“我擅长这个,这就足够了。”自己没有什么才能,说:“我能够这样,这也就足够了。”对外这样欺骗别人,对内这样欺骗自己,没有多少收获就停止进取了。这不就是对待自己要求简少吗?他们对待别人,说:“他虽然能做这个,但他的人品不值得赞美;他虽然擅长这个,但他的才用不值得称道。”举出他一方面的欠缺而不考虑他多方面的长处,只追究他的过去不考虑他的今天,提心吊胆地只担心别人有好的名声。这不也是要求别人太周全了吗?这就叫做不以一般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却以圣人的标准要求别人,我看不出这种人是尊重自己。虽然这样,造成这种情况,是有根源的,那就是懈怠与妒忌。懈怠的人不能自我修养,而忌妒的人害怕别人提高修养。我曾经试验过这一点。我曾试探地对大家说:“某某是个好人,某某是个好人。”那些应声附和的,一定是我称赞的人的朋友;要不,就是同他关系疏远、没有利害关系的人;要不,就是惧怕他的人。如果不是这几种人,强硬的人一定会愤然表示反对,怯懦的人一定会在脸色上表现出很不高兴了。我还曾试探地对大家说:“某某不是好人,某某不是好人。”那些不应声附和的,一定是我说的那个人的朋友;要不,就是和他疏远、没有利害关系的人;要不,就是惧怕他的人。如果不是这几种人,强硬的人一定高兴地发言赞同,懦怯的人一定高兴地露出笑容。因此,一个人事业有了成就,诽谤就随之产生了,一个人品德高尚了,诋毁就随之而来了。 唉!读书人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而希望名声显扬、德行推广,太难了!居于上位而将要有所作为的人,听取我的这些意见并牢记在心,那么,国家差不多就可以治理好了吧!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