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音乐第五册《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
资源ID:46106990
资源大小:21.65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版小学音乐第五册《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人教版小学音乐第五册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与反思我是草原小牧民设计南昌师范附属小学陈莹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音乐第五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教材分析:本课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人教版小学音乐第五册第二课草原中的一首歌曲,它是一首以内蒙古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儿童歌曲。歌曲以明快的旋律,跳动的节奏,舞蹈性的律动感,表现了草原小牧民的喜悦心情。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对音乐有一定的了解,此年龄阶段的学生模仿能力很强,喜欢活泼,动感的音乐。这首草原风格的歌曲很具舞蹈性的动感,在教学中,我想着重在本课绕过学生自己感受草原的风光和特色,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以及舞蹈带来的律动感,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简单的蒙古族舞蹈中的常用动作.学生对这样综合性的课堂很感兴趣。教学目标:能够使学生有感情地唱好我是草原小牧民并为歌曲编配伴奏,以培养创造力通过听.唱.舞.奏.创等大量音乐实践活动,增强学生音乐表现力,并初步感受内蒙古这一地区的民族风格教学重点:能够用欢快.自豪地心情演唱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难点:歌曲节奏密度较大教学过程:导入(师播放蒙古族音乐作为课堂背景,师生起立问好)过度语: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们有没有去过内蒙古大草原呢好,今天老师就领着同学来一次草原之旅,好不好全班同学起立,接下来让我们伴着欢快的音乐,骑着马儿出发吧!二草原之旅(草原风光与歌舞盛宴)1师播放草原风光视频,师一边介绍草原概况(美丽的大草原一碧千里,牛羊成群,正如古代民歌中所唱:“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在大草原上,星星点点散步着蒙古包,仿佛从远处还传来了牧羊姑娘的歌声.瞧!草原上的牧民正在策马扬鞭,驰骋草原呢!)师:刚才同学们看了草原的风景后,觉得我们的草原美不美啊生:美师:在我们的大草原上呢,有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就是蒙古族。他们经常在他们举行盛大宴会的时候,会边歌编舞,非常愉快,他们还会用筷子和酒盅舞蹈。接下来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一段筷子舞,希望同学喜欢。(师舞蹈)三草原之歌歌表演我是草原小牧民1师:刚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蒙古族舞蹈,接下来老师要带你们去看一看牧民的生活,并且听一听他们的歌。(介绍蒙古族是个游牧民族,也可以叫是马背上的民族,然后播放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2。师:听完歌曲后,你能说出歌曲的情绪吗生回答师:下面我们就带着欢快自豪的情绪跟着老师一起把歌词朗诵一边3再次聆听时,要求学生打歌曲2拍子的节奏,并用声势动作表现4.教师范唱5.进入音乐知识小屋(讲解前倚音和八分休止。)6教师教唱教师分乐句教唱全班完整演唱男女分组演唱7.舞蹈动作教授8.师生共舞四草原之乐打击乐伴奏师:刚才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下面同学们用下面的节奏来为歌曲伴奏1(出示节奏)XXX|XXX|XXXX|X|响板0响板0响板0响板00串铃0串铃0串铃0串铃沙锤沙锤沙锤沙锤沙锤沙锤沙锤沙锤响板:用“X”在强拍上伴奏串铃:用“X”在弱拍上伴奏沙锤:用“XX”在强弱排上分别伴奏五草原之夜晚会师:刚才的你们真棒啊,接下来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舞动起来,一起结束我们的草原之旅,好吗(生起立,围成大圆圈,伴随音乐舞动)六小结师:不知不觉,我们的草原之旅就要结束了,今天大家开心吗让我们骑着马儿回家吧!(播放音乐,生律动出教室)板书设计:草原之旅-我是草原小牧民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让学生在歌舞乐盛宴这个环节后,用全班投票的形式来评出“最佳歌唱明星”“最佳舞蹈明星”和“最佳演奏明星”,接着让学生与同桌为一组互相写下对自己的表演评价和对方的评价。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反思本课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人教版小学音乐第五册第二课草原中的一首歌曲,它是一首以内蒙古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儿童歌曲。歌曲以明快的旋律,跳动的节奏,舞蹈性的律动感,表现了草原小牧民的喜悦心情。在教学中,我想着重在本课绕过学生自己感受草原的风光和特色,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以及舞蹈带来的律动感,同时也了解和掌握一些简单的蒙古族舞蹈中的常用动作.所以在课前我让学生简单做了一些准备,查阅了一些蒙古族风土人情的资料.课堂基本的程序就是:草原风光感受歌曲学习表演歌曲.整个课堂大致进行的还是比较顺利,学生的热情也较高,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但是,教学过程的的许多细节还不够完善,有许多不足之处。在此,本人总结了几点关于本课的教学过程的重点及不足之处。1.注重学生感受美,体验美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创设了草原风光的情境,以提问的方式进入本科的草原之旅。让学生通过动静结合的画面自己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初步感受内蒙古地区风格特色,并产生对草原的热爱。新标准中提到:音乐课堂应当以审美为核心。本课把感知放在重要位置。听,是感知与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也是艺术实践最重要的过程,因而要从听入手,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熟悉音乐的旋律,再引导学生从歌词中感受歌曲的情感,通过想象和模仿感受歌曲所反映的生活。最后通过学生的感知,引导学生从唱、跳、伴奏和创造等方面来表现音乐的美。另外,本节课也给了很多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每个学生既是创作者又是表演者和欣赏者。2.以学生为主,自由选择表演方式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本节课注重学生的发展,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用唱,舞,奏的方式表现歌曲。3.充分表现歌曲,提升表演能力。在学习完歌曲后,我在课堂上举行了一个歌舞盛宴,把本课的情绪达到高潮,让学生们自由选择喜爱的方式进行盛宴活动。这一环节学生热情度很高,利用课堂把音乐表现充分发挥出来。在以上的三点基础上,本课的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1、在歌曲学唱的时候,对于前倚音的知识点讲解还不够形象具体,也把前倚音这个知识点漏掉了,还有休止符的讲解也应生动一些,2、没有合理安排教学程序。音乐课堂应当是舞蹈为高潮,而本课把学唱放在最前,舞蹈放在中间,打击乐放在最后。这样的安排是不太合理的,应当先学唱再到配乐伴奏,最后才是舞蹈。3、在最后一个环节的表演中,还没有完全发挥师生互动的优势和积极性,应该让老师也融入最后的表演中,把自己作为表演者,而不是一个观看者。最后的集体表演时,如果加上教师与学生一起舞动,氛围可能会更加好。通过这节课,我思考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音乐课堂应当是一个综合课,应当把听,舞,唱,奏,演充分的结合在一起,环环相扣,形成一个合理的框架,注重每一个细节,才能成为一节成功的音乐课,每一次的课都可以改进,音乐教育可不能从来,所以今后我会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注意细节,认真上好每一节课!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