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方案 1-2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新人教版必修3.doc
-
资源ID:46116667
资源大小:1.85M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创新设计】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方案 1-2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新人教版必修3.doc
第2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人脑的高级功能()知识点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1反射指在_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_2结构基础反射弧(1)组成:_传入神经_传出神经_(2)前提:反射活动需要有_反射弧才能完成想一想:有了完整的反射弧就一定能发生反射活动吗?知识点二兴奋的传导(传递)1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_后,由相对_变为_的过程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传导形式:_,又称神经冲动(2)传导过程(3)传导特点:_,不衰减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结构基础突触(2)传递过程:兴奋_突触_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3)传递方向:_议一议: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分泌至突触间隙共穿越几层生物膜?哪些细胞器参与了递质的合成与释放?知识点三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1中枢神经系统脑:大脑、脑干、小脑脊髓2关系(1)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_(2)位于脊髓的_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_(3)神经中枢之间相互联系,相互_知识点四人脑的高级功能1感知外部世界2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具有_、学习、_和_等方面的高级功能想一想:反射有哪些类型,其反射弧有何特点?判一判1如下图表示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1)图中a为感受器,f为效应器()。(2)e为传入神经,b为传出神经()。2感受器是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梢()。3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至少应包含传入神经元与传出神经元两种神经元()。4兴奋在突触中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5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6反射弧不完整就不能完成反射()。连一连W区a不能听懂话V区 b不能看懂文字S区 c不能写字H区 d不能讲话 自我校对:中枢神经系统规律性应答感受器神经中枢效应器完整的感受外界刺激静止状态显著活跃状态电信号内负外正内正外负电位差双向传导突触小体胞体膜或树突膜突触小体间隙突触后膜单向传递最高级中枢低级中枢调控调控语言记忆思维想一想:不一定。还需要有适宜的刺激。议一议:神经递质的释放属胞吐作用,不属跨膜运输,高尔基体参与了递质的合成与释放,线粒体则为其提供能量。想一想:反射有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类型。非条件反射的反射弧是固定的,条件反射的反射弧是暂时的,易消退。判一判:1.(1)×(2)2.×3.4.×5.×6.×连一连:cbda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与调节方式1神经元(结构如下图)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神经冲动),并传导兴奋(神经冲动)。2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比较如下:类型概念特点意义实例非条件反射通过遗传获得,与生俱有不经过大脑皮层;先天性;终生性;数量有限使机体初步适应环境眨眼、啼哭、膝跳反射、吃东西分泌唾液等条件反射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逐渐训练形成经过大脑皮层;后天性;可以建立,也能消退;数量可以不断增加使机体适应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学习、“望梅止渴”、“画饼充饥”等二者联系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没有非条件反射,就没有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可转化为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3.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经典反射弧图示解读(1)两个反射弧都包括五部分基本结构。(2)相应反射完成都离不开适宜刺激和反射弧的完整。(3)在传入神经上都有神经节结构。(4)两者中枢都在脊髓,属低级中枢,都受高级中枢调控。(5)缩手反射由3个神经元组成反射弧,内有2个突触结构,而膝跳反射只有2个神经元,反射弧内有1个突触结构。(6)最简单的反射弧至少包括两个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反射的概念界定与反射弧完整性分析反射界定:反射必须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刺激传出神经或效应器,都能使效应器产生反应,但却不属于反射。反射弧完整性分析:感受器、传入神经或神经中枢受损,刺激后既无感觉,又无效应;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受损,刺激后可有感觉,但无效应。神经中枢的兴奋只影响效应器的效应活动,而不影响感受器的敏感性。非条件反射的完成可以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但条件反射的完成却必须有大脑皮层的参与。近年高考对反射弧考查较频繁,题目多以选择题或实验分析题形式考查反射弧的组成及兴奋传导过程。【典例1】(2012·课标,30)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图(a)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深吸气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回答下列问题。(1)图(a)中a、b、c、d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a是_,b是_,c是_,d是_。(2)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a)中_的调控。(3)图(a)中神经元和之间形成的突触放大后的突触如图(b)所示中,突触小体是神经元的_(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位于神经元的_(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反射弧结构的知识。(1)由肺牵张反射的感受器和呼吸肌(效应器组成之一)可推知:a、b、c、d分别为神经中枢、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2)“屏住呼吸”过程是大脑皮层所支配的有意识的反射活动。(3)突触小体是神经元轴突末端的杯状或球状膨大部分。神经元中短的突起为树突,长的突起为轴突。由图b知:神经元的细胞体膜充当突触后膜。答案(1)神经中枢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2)大脑皮层(3)轴突细胞体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2)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相连的为传出神经。(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4)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训练1】(经典易错题)反射的形成如下图所示()。讨论:(1)如果将处传入神经剪断(或阻断),分别刺激断口的外周段和向中段,能否引起效应器发生相应的活动?_(2)如果用解剖针破坏脊髓灰质(神经中枢),分别用有效刺激(正常情况下足以引起兴奋)刺激处和处,能否引起发生相应的活动?_(3)由(1)(2)可知,正常生理状态下欲完成反射必须有完整的_;处神经具有_功能;处神经具有_功能。答案(1)刺激外周段不能引起的活动,而刺激向中段则引起发生相应的活动(2)刺激处不能引起的活动,而刺激处(传出神经)产生的兴奋可直接传到(效应器)引起相应的活动(3)反射弧传入传出兴奋的传导与传递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电传导1传导过程说明:2传导特点双向传导,即刺激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兴奋可沿神经纤维向两侧同时传导。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触传递1突触结构突触前膜是突触前神经元的细胞膜,突触后膜是突触后神经元的细胞膜,突触间隙实际上就是两个神经元之间的细胞间隙;突触小泡中有神经递质。类型及简化图:2传递过程轴突突触小体, 突触小泡突触 后膜,受体动作电位 3传递特点单向传递。原因是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1)注意突触小体与突触的关系,范围不同,位置不同,但都包括突触前膜。(2)神经递质作用效果有两种:兴奋或抑制。(3)递质释放的过程为胞吐,体现细胞膜流动性,由突触后膜(下一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部分)上的糖蛋白识别。(4)兴奋在突触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要慢。原因是:兴奋由突触前膜传至突触后膜,需要经历递质的释放、扩散以及对突触后膜作用的过程。本部分知识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几乎年年考,其命题形式灵活,大多联系生理实验,以图形题形式出现。考查内容上,侧重考查神经元受到刺激前后电位的变化及原因,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分析等,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知识应用能力。【典例2】下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a、b为置于神经细胞B和神经细胞D膜外的微型电流计F的两个微型电极,请据图回答问题。(1)a处受刺激后,若规定细胞膜外表面为零电位,则细胞膜内表面的电位是_(填“正”“负”或“零”)电位。(2)若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_(填“能”或“不能”)产生反应,它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3)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递的结构是_。(4)如果在电极a处给予一适当的刺激,此时a、b之间会产生电流,其方向是_;在细胞A处给予一适当的刺激,电流计的指针能发生两次方向_(填“相同”或“相反”)的偏转。解析(1)a处受刺激后,a处的电位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若规定细胞膜外表面为零电位,则细胞膜内表面的电位是正电位。(2)A为感受器,E为效应器,兴奋可以从感受器向效应器传递;刺激b处,效应器能发生反应,但感受器(即皮肤细胞A)、神经中枢、传入神经并没有参与该过程,故该过程不属于反射。(3)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是单向的,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4)a处受到刺激后,其电位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而b处(未兴奋部位)的电位仍然是外正内负,电流的方向是从正电位流向负电位,故a、b之间会产生ba的电流。在细胞A处给予一适当的刺激,当兴奋传至a处时,电流计的指针向右偏转;当兴奋传至b处时,电流计的指针向左偏转。答案(1)正(2)能不属于(3)突触(4)ba相反【训练2】(2013·郑州第一次质检,14)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b点(b点为电表两接线端之间的中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表的指针会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通过检测的电位变化和肌肉收缩,可以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C兴奋由b传导到c时,发生电信号至化学信号至电信号的转换D若肌肉收缩但电表不偏转,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导的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且速度都是一样的,关键就是看刺激点到两电极的距离,当刺激点处于中点时,到两电极的时间相等,不偏转,A选项错误;刺激b点,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受突触的影响),B选项错误;连接bc两点有一个突触,故兴奋由b传导到c时,发生电信号至化学信号至电信号的转换,C选项正确;由肌细胞产生的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处不能逆向传递,所以电表不偏转,也说明兴奋在突触(神经肌肉的接头处)上是单向传递的,D选项错误。答案C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脑的高级功能1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注意分析教材上的大脑结构图)皮层大脑级中枢最高下丘脑高级中枢较脑干和脊髓中枢低级神经结构名称主要神经中枢功能脑大脑语言中枢、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具有感知、控制躯体的运动、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维持身体平衡脑干呼吸中枢、心血管运动中枢调节呼吸、心血管运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和生物节律调节中枢调节体温、水盐平衡、血糖平衡等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受大脑的控制2.大脑皮层的言语区高考对本考点的考查频度相对较低,主要以选择题形式考查人脑的高级功能,尤其对语言中枢中H区,S区及人脑的感知和对低级中枢的控制作用考查较多。【典例3】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下丘脑大脑皮层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大脑皮层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大脑皮层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大脑皮层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A BC D解析该过程包括通过视觉获取语言信息和通过书写表达语言信息,因此必须有V区和W区的参与。答案D生理或病理现象与神经中枢的关系生理或病理现象神经中枢参与(损伤)考试专心答题时大脑皮层V区和W区(高级中枢),H区和S区不参与“千手观音”聋哑人学习舞蹈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和言语区的V区,躯体运动中枢某同学跑步时大脑皮层、小脑、下丘脑、脑干和脊髓植物人大脑皮层损伤、小脑功能退化但下丘脑、脑干、脊髓功能正常高位截瘫上行、下行神经束受损伤,其他部位正常【训练3】(2012·课标,4)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条件反射形成的相关知识。人看到酸梅引起唾液分泌是条件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A正确;这一反射过程中,感受器位于眼球的视网膜上,唾液腺是效应器,B正确;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的是感受器,并不是神经中枢,C错误;在突触部位,兴奋传递中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D正确。答案C【训练4】(2012·山东潍坊期末,25)下列有关健康成年人脑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A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B大脑皮层言语区的V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C温度感受器位于下丘脑D下丘脑不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解析排尿反射中枢位于脊髓,但其控制中枢位于大脑皮层,A项正确;V区受损,不能看懂文字,但可以写字,B错误;温度感受器通常位于皮肤和内脏,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C错误;血糖平衡的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D错误。答案A反射和人脑的高级功能1.(2012·全国,1)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D反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解析本题以膝跳反射为例考查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兴奋传递的特点等知识。感受器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兴奋,通过反射弧的不同环节逐级传递,最终完成反射活动,故反射弧任一环节受损都会导致反射活动不能完成;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完成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因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答案B2(2012·重庆理综,5)下列有关生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被阉割动物血液中的促性腺激素含量将降低B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是条件反射C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是非条件反射D叩击膝盖下的韧带,小腿前踢过程中有化学物质传递信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激素调节、神经调节等相关知识。膝跳反射过程中,兴奋传到突触时,由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进而完成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选项D正确。动物被阉割后,其血液中的性激素含量降低,通过反馈调节,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增多,选项A错误;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属于非条件反射,选项B错误;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发生的,这个生理反应的途径是“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皮层”,并没有通过完整的反射弧,不是反射活动,C错误。答案D3(2011·海南单科,9)下列实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C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解析A为低级神经中枢控制的反射活动,无高级神经中枢参与;B和C均为仅由高级神经中枢控制的活动;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说明排尿反射是由低级中枢控制的反射活动,但无意识的人不能控制而有意识的人能控制排尿,说明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故D正确。答案D兴奋的产生、传导(递)及测定4.(2012·海南单科,15)关于人体神经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B兴奋通过神经递质在突触处进行双向传递C神经细胞外Na内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D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兴奋产生的机理、兴奋传导的机制等方面的知识。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与多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构成多个突触,A正确。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通过神经递质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神经细胞内K外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答案A5(2012·浙江理综,4)下列关于神经肌肉(肌肉指骨骼肌)接点及其相关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骨骼肌细胞中只有一个细胞核B神经肌肉接点的突触间隙中有组织液C突触后膜的表面积与突触前膜的相同D一个乙酰胆碱分子可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解析此题考查突触的相关知识。骨骼肌细胞一般有多个细胞核,A错误;神经肌肉接点类似于神经突触,也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突触间隙中有组织液,B正确;神经肌肉接点的突触前膜为神经末梢,突触后膜为肌肉细胞膜,二者表面积不同,C错误;使突触后膜产生电位变化需要足够量的神经递质,D错误。答案B6(2012·海南单科,14)关于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胰岛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B乙酰胆碱贮存于突触小泡中C胰高血糖素可为靶细胞提供能量D去甲肾上腺素可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解析本题考查激素、神经递质作用机制方面的知识。神经递质、激素类物质如胰岛素,发挥作用后即失活,使调节更精确。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贮存在突触小体中的突触小泡内,当受到刺激时,会以胞吐的方式排到突触间隙。胰高血糖素能强烈促进肝糖原水解成葡萄糖,升高血糖浓度,不能为靶细胞提供能量。去甲肾上腺素属于神经递质,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答案C考向借鉴他山之石7(2012·上海单科,24)Ca2能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荷,利于突触小泡和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将引起的效应是()。A加速神经冲动的传递B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减缓神经冲动的传递D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兴奋在突触间传递的相关知识。由题可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后,大量Ca2在极短的时间内消除前膜内的负电荷,突触小泡快速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加快了神经冲动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故A项正确。答案A疑难聚焦,专讲专练(四)神经调节高考重点题型专训知识储备及疑难解读一、神经纤维上电位测定的方法1静息电位的测量灵敏电流计一极与神经纤维膜外侧连接,另一极与膜内侧连接,只观察到指针一次偏转。两极都与神经纤维膜外侧(或膜内侧)相连接时,指针不偏转。2动作电位的测量灵敏电流计的两极都连接在神经纤维膜外(或内)侧,可观察到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下面图中a点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依次通过“abcc右侧”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变化细化图:3电位差变化的测量比较及电位变化曲线图解读测量方法测量图解测量结果电表两极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内侧和外侧电表两极均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外侧4.电位变化曲线解读(1)图示:(安徽理综题图)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2)解读:A线段静息电位、外正内负,K通道开放;B点0电位,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通道开放;BC段动作电位,Na通道继续开放;CD段静息电位恢复过程中;DE段静息电位。二、兴奋的传导方向、特点的判断分析与设计1兴奋在完整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向判断与分析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导致兴奋在完整反射弧中的传导也是单向的,只能由传入神经传入,传出神经传出。2兴奋传导特点的设计验证(1)验证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法设计:电刺激图处,观察A的变化,同时测量处的电位有无变化。结果分析:若A有反应,且处电位改变,说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若A有反应而处无电位变化,则说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2)验证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法设计:先电刺激图处,测量处电位变化;再电刺激处,测量处的电位变化。结果分析:若两次实验的检测部位均发生电位变化,说明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双向的;若只有一处电位改变,则说明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三、易错易混点:兴奋传导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及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对部分同学来说是个易错点,原因是不清楚兴奋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的关系,不清楚指针的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1)在神经纤维上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先左偏后右偏)。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计不发生偏转。(2)在神经元之间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先左偏后右偏)。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a点不兴奋,d点可兴奋,电流计只发生一次偏转(右偏)。重点题型专训神经调节中的电表偏转类及电位变化规律的高考命题1(2011·浙江卷,3)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AAB的Na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BBC段的Na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CCD段的K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DDE段的K内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解析本题考查了动作电位产生和传导相关的知识。AB的Na内流是被动运输的结果,Na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所以A选项是错误的;BC段的Na仍然内流,所以B选项错误;CD段的K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是恢复静息电位过程,DE段的K不是内流而是外流恢复静息电位,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D选项是错误的。答案C2(2010·海南生物,9)将记录仪(R)的两个电极置于某一条结构和功能完好的神经表面,如右图,给该神经一个适宜的刺激使其产生兴奋,可在R上记录到电位的变化。能正确反映从刺激开始到兴奋完成这段过程中电位变化的曲线是()。解析当给予刺激时,产生兴奋,兴奋由左向右传递,整个过程中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只有D正确。答案D神经生理学上的经典实验为素材的高考命题名师点睛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验是高考命题者(大学教授)情有独钟的素材,这种素材教授们最熟悉,已经过反复验证,不会有歧义,同时经典实验又很方便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等多种能力,仅“脊蛙及脊蛙反射”的变式历年高考中反复进行了考查。提醒考生要高度重视生物学经典实验。(一)离体蛙心脏的生理实验3(2012·上海单科,27)用电刺激离体蛙心的某条神经能使心跳变缓,有人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本实验提示()。A电流通过神经传导B神经与心肌收缩没有关联C神经通过放电使心跳变慢D神经通过释放化学物质使心跳变慢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神经冲动传递的相关知识。电刺激离体蛙心神经产生神经冲动进行传递,A项错误。电刺激离体蛙心神经使心跳减慢,心跳与心肌收缩有关,B项错误。由题图可知,刺激离体蛙心神经后心跳减慢,吸取浸泡液注入受体心脏也能使心脏心跳减慢,说明浸泡液中有使心跳变慢的物质,而该物质是通过刺激离体蛙心神经产生,说明神经通过释放化学物质使心跳变慢,故C项错误,D项正确。答案D(二)人体屈肘反射及生理研究4(2012·山东理综,25)人手指意外触到蜡烛火焰,引起屈肘反射。其反射弧示意图如图。(1)图中神经元a产生的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上以_形式进行传导。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引起突触前膜内_释放神经递质,该递质与神经元b细胞膜上_结合,使神经元b兴奋。神经元b的神经冲动进一步引起神经元c兴奋,最终导致屈肌收缩。(2)图中M点兴奋时,此处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若N点受刺激产生兴奋,则在神经元b上_(填“有”或“无”)膜电位的变化,其原因是_。(3)手指意外触到火焰引起局部皮肤红肿,是因为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加,_引起组织间隙液体积聚。若手指伤口感染,可引起体液中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抵御病菌侵害,此过程属于_免疫。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内环境及非特异性免疫的相关知识。(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局部电流(或电信号、神经冲动)的形式进行传导的,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与下一神经元b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神经元b兴奋。(2)兴奋时,膜电位外负内正,因兴奋在神经元间只能单向传递,N点的兴奋不能传到神经元b。(3)皮肤红肿时因皮肤毛细血管的舒张和通透性增加,会使血浆中的蛋白质和液体渗出,使组织液增多;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二道防线。答案(1)局部电流(或电信号、神经冲动)突触小泡(特异性)受体(2)内正外负无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3)血浆中的蛋白质和液体渗出非特异性(三)反复考查的动物生理学经典实验脊蛙及脊蛙反射的变式应用5(2010·全国,32)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称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请回答与此有关的问题。(1)用针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可观察到该后肢出现收缩活动。该反射活动的感受器位于左后肢趾部的_中,神经中枢位于_中。(2)反射活动总是从感受器接受刺激开始到效应器产生反应结束,这一方向性是由_所决定的。(3)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见右图),立即刺激A端_(能、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刺激B端_(能、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出现收缩活动,该活动_(能、不能)称为反射活动,主要原因是_。解析脊蛙(无脑蛙)去脑后保留完整的脊髓。因脊髓中存在着低级反射中枢,故能完成某些反射活动,如搔扒反射等。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反射弧的任何一部分被破坏,均会导致神经传导中断,不能完成反射活动。(1)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位于被刺激部位的皮肤中;搔扒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中。(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具有双向性;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具有单向性,即只能由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传向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末梢或胞体。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通过突触前膜传向突触后膜。(3)神经元的生理特性是:受到刺激,能够产生兴奋,并且传导兴奋;骨骼肌的生理特性是:受到刺激,能够收缩。故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后,立即刺激A端,会引起与其神经相联系的左后肢骨骼肌收缩,但由于该过程没有完整的反射弧,故不能称为反射活动;刺激B端,兴奋不能传向左后肢骨骼肌,不能产生收缩活动。答案(1)皮肤脊髓(2)突触的结构(其他合理答案也可)(3)能不能不能反射弧结构不完整(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社会热点的考查醉驾及其行为能力测试6(2012·江苏单科,29)为了研究乙醇对人体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科研人员选取若干自愿者,等量饮用同一种酒,参照世卫组织神经行为能力测试标准,测试简单反应时(对简单信号作出反应的最短时间)、视觉保留(对视觉信号记忆的准确数)和血液中乙醇浓度。以受试者自身未饮酒时为对照,计算能力指数相对值,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测试期间受试者血液中乙醇浓度的变化说明人体能通过调节维持_。(2)随着血液中乙醇浓度的迅速升高,神经行为能力指数相对值明显降低,可以推测乙醇会_兴奋在相应反射弧上的传输时间,从而降低了机体的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3)对视觉信号作出判断与反应需经过的神经中枢位于_。(4)动物实验显示,乙醇能增加脑组织中某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由此推测乙醇可能影响了兴奋在_处的传输。(5)凡有神经系统疾患、视听觉及手部运动障碍者不能作为测试对象,原因是受试者的_必须结构完整和功能正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也不宜作为受试者,原因是_,从而干扰测试结果。解析此题考查人体神经调节、稳态等知识。(1)受试者血液中乙醇浓度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下降至较低水平,这是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维持稳态的结果。(2)饮酒后,神经行为能力指数相对值明显降低,这说明乙醇可能会延长兴奋在相应反射弧上的传输时间,从而降低机体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3)对视觉信号作出初步反应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作出复杂分析、判断和进一步反应的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4)乙醇能增加脑组织中某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从而影响了兴奋在突触处的传输,这是饮酒后机体反应速度变慢的可能原因。(5)本实验研究的是乙醇对人体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实际上是测量兴奋在反射弧上传导所用时间的长短。因此只有反射弧结构完整和功能正常的人才能作为测试对象。另外甲亢患者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也不宜作为受试者。答案(1)稳态(2)延长(3)大脑皮层和脊髓(4)突触(5)反射弧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综合性高考试题命制方向探查7.(2012·海南单科,27)资料1:给动物刺激A,产生某反射活动;给动物刺激B,不产生该反射活动。如果同时给动物刺激A和刺激B,经过多次重复后,不给动物刺激A,只给刺激B也可以产生该反射活动。其中刺激A称为非条件刺激,刺激B称为条件刺激。资料2:给大鼠服用药物C可引起抗体水平下降。给大鼠服用糖精则抗体水平不变。若同时给大鼠服用药物C和糖精,经过多次重复后,只给大鼠服用糖精,结果引起抗体水平下降。资料3:有些激素能够抑制免疫反应,有些激素则能够促进免疫反应。资料4:食物中蛋白质缺乏导致严重营养不良时,动物的淋巴组织萎缩,免疫反应下降。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把糖精引起动物免疫反应的改变视为反射活动,则在该反射的建立过程中非条件刺激是_,条件刺激是_。(2)如果使用激素辅助治疗过敏反应,所用激素应对免疫反应表现为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在进行异体器官移植后,应选用对免疫反应表现为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的激素进行辅助治疗,以提高移植成活率。(3)资料_(填“1”,“2”,“3”或“4”)说明动物的内分泌系统能够影响免疫反应。解析本题考查反射活动及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1)由题中资料1、2可知,药物C是引起非条件反射的非条件刺激,糖精则是引起条件反射的条件刺激,在条件反射形成过程中,需要非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的多次结合才能完成。(2)过敏反应、器官移植后的排异反应均是机体对不良影响的免疫反应,因此在用某些药物进行辅助治疗时,要抑制免疫反应,从而减缓对机体的危害。(3)由资料3可知,某些激素能够抑制或促进免疫反应,说明动物内分泌系统能够影响免疫反应。答案(1)药物C糖精(2)抑制抑制(3)3(时间:45分钟)A级基础演练1(2013·金丽衢十二校联考)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C刺激传出神经引起效应器的反应可称之为反射D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解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刺激同一反射弧的不同部位,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感受器是动物体表、体腔或组织内能接受内、外环境刺激,并将之转换成神经冲动的结构,二者一般不属于同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