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物质的性质与转化微项目论证重污染天气“汽车限行”的合理性课后练习— 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
资源ID:4612171
资源大小:255.53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4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3章物质的性质与转化微项目论证重污染天气“汽车限行”的合理性课后练习— 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第3章物质的性质与转化微项目论证重污染天气“汽车限行”的合理性课后练习上学期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一、单选题(共17题)1生活中的某些问题,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冰箱中使用的含氟制冷剂泄漏后,会破坏臭氧层BCl2和SO2都有漂白作用,都可以使有色棉布褪色C减少硫的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向空气中的排放,是防止酸雨形成的有效措施D严格地讲实验室使用排风扇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防污染手段,因为实验产生的有害气体没有得到转化或吸收2下列是人们对于化学科学的一些常见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A化学对于现代社会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无能为力B化学将在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安全应用方面大显身手C21世纪,化学还将继续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使各种新型功能材料的生产成为可能D化石燃料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同时又伴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3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花生油中添加抗氧化剂(TBHQ)可延缓其酸败过程B生石灰、硅胶、无水CaCl2、P2O5 等均可作食品干燥剂C利用乙醇的还原性以及Cr3+、Cr2O72-的颜色差异来检验是否酒后驾车D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是产生雾霾天气的主要因素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使用,有助于减少光化学烟雾的产生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易发生化学腐蚀而生锈C氯气泄漏时,可用蘸有肥皂水的湿毛巾捂住口鼻疏散到安全区域D地球上99%的溴元素以Br- 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溴化钠和溴化钾在医药上常用作镇静剂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室气体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绝大部分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B浓度为95%的酒精消毒效果比75%的好C工业电解熔融氧化铝冶炼铝,是因为氧化铝的成本比氯化铝低D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酸性降水6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玉米中的淀粉经水解可变成乙醇B港珠澳大桥钢筋表面的环氧树脂涂层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C火箭推进剂使用的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在高空时对环境污染小D海洋中含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仅利用物理方法可以获得Br2和Mg7环境污染己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下列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白色垃圾:潮汐;酸雨;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可吸入颗粒物A只有BCD8为解决气候危机,我国制定了实现“碳中和”和“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长期战略目标。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A使用一次性餐具B发展CO2捕集技术C开发新能源D开发清洁燃烧技术9下列措施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解决电力紧张问题B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居民提供生活用热水C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并回收石膏D用杂草、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在沼气池中发酵产生沼气,作家庭燃气10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生铁和钢都属于铁的合金C玻璃、陶瓷、水泥都属于硅酸盐产品D大力实施“煤改气”、“煤改电”等改造工程有利于减少雾霾天气11超临界流体是温度和压力同时高于临界值的流体,也即压缩到具有接近液体密度的气体,是物质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一种新的状态。目前应用最广的是超临界二氧化碳,在中药、香料的萃取分离以及作为溶剂、发泡剂取代氟利昂等具有重要价值。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超临界二氧化碳与CO2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B超临界二氧化碳可能是一种原子晶体C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溶解萃取物质,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D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代替氟利昂可减轻对臭氧层的破坏122005年3月,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一辆载有约35吨液氯的槽罐车与一辆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中液氯大面积泄漏,造成多人伤亡。下列处理方法和过程最合理的是A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低的地方,等待营救B将槽罐车推入附近的水塘中,撒上石灰C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大量水或稀氨水D被转移人群可戴上用NaOH处理过的口罩13雾霾、PM2.5已经成为公众耳熟能详的热词。“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雾霾有可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雾霾的形成与工业排放的烟气和汽车尾气有关系C“PM2.5”分散在大气中形成气溶胶,性质稳定,没有必要纳入空气质量评价指标D雾霾天气严重危害人体健康142008年,北京举办了奥运会,并提出“新北京,新奥运”的口号,改善了北京环境质量。下列目标经过努力还不可能达到的是A控制工业废气的排放B拓展城市绿化,减少扬尘C禁止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一氧化碳或氮的氧化物D减少丢弃塑料废旧物品,回收并进行再利用15工厂排放的含的烟气对环境危害较大,某企业按照如图所示流程对烟气进行综合处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硫吸收塔中发生的反应为B氨气吸收塔中发生的反应为C上述流程利用的是氧化还原反应原理D上述流程可降低碳排放,符合低碳经济16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18年的春节,为了环保很多地方都禁止燃放烟花。绚丽缤纷的烟花中,发光物质是在烟花药中添加了含钾、钠、铁、铜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B在一些糕点的包装袋中,里面装有硅胶或生石灰的小包装袋,目的是防止糕点氧化变质C由中国倡导建设“一带一路”正被世界各地接受,“现代丝绸之路”,丝绸的主要成分与棉花不同,但都属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近几年,我国北方某些地方在冬季会出现“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与霾是同一种天气状况,都是环境恶化的体现17化学与科技、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单晶硅常用于制光导纤维B可用醋酸除去水瓶中的水垢C开发氢能源汽车,可减少PM2.5的排放D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二、综合题(共3题)18合理利用资源,加强环境保护,降低碳的排放,实施低碳经济是今后经济生活主流。(1)下列措施不利于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是_。A植树造林,保护森林,保护植被B加大对煤和石油的开采,并鼓励使用石油液化气C大力发展风能、水力、潮汐能发电和核电,大力推行太阳能的综合开发D推广使用节能灯和节能电器,使用空调时夏季温度不宜设置过低,冬天不宜过高E倡导出行时多步行和骑自行车,建设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减少运输工具空驶率(2)科学家致力于二氧化碳的“组合转化”技术研究,如将CO2和H2以14比例混合通入反应器,在适当条件下反应可获得一种重要能源。请完成以下化学方程式:CO24H2_2H2O。(3)CO2合成生产燃料甲醇(CH3OH)是碳减排的新方向。现进行如下实验:某温度下在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CO2和6 mol H2,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能判断该反应已达化学反应限度的标志是_(填字母)。ACO2百分含量保持不变B容器中H2浓度与CO2浓度之比为3:1C容器中混合气体的质量保持不变DCO2的生成速率与CH3OH的生成速率相等现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_mol/(Lmin)。(4)以KOH为电解质的甲醇燃料电池总反应为:2CH3OH+3O2+4KOH = 2K2CO3+6H2O,通入甲醇的电极为燃料电池的_极,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19SO2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减少SO2污染已成为当今大气环境治理的当务之急。目前,燃煤烟气脱硫的方法很多,如石灰石石膏法,氨水法等。(1)写出石灰石一石膏法脱硫的化学方程式: _。(2)某研究人员按下图所示流程进行“燃煤烟气的脱硫研究”,实验中SO2和O2混合气体连续通入,水和铁在起始时一次性加入。反应液多次循环。吸收时,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 _。为确保反应液的循环吸收,吸收液与铁的反应需控制在40左右进行。在此条件下欲加快该反应的速率,宜采取的措施_ 。随着反应液流入I中,吸收液中的反应速率明显加快,其原因可能是_ 。(3)燃煤烟气(主要污染物为SO2、NOx)还可以经O3预处理后用CaSO3水悬浮液吸收。当用CaSO3水悬浮液吸收时,清液(pH约为8)中SO将NO2转化为NO,其离子方程式为_。20二氧化硫是硫的重要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二氧化硫有毒,并且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无论是实验室制备还是工业生产,二氧化硫尾气吸收或烟气脱硫都非常重要。完成下列填空:(1)实验室可用铜和浓硫酸加热或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如果用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并希望能控制反应速度,上图中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填写字母)。(2)若用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制取3,36L(标准状况)二氧化硫,至少需要称取亚硫酸钠_g(保留一位小数);如果已有40%亚硫酸钠(质量分数),被氧化成硫酸钠,则至少需称取该亚硫酸钠_g (保留一位小数)。(3)实验室二氧化硫尾气吸收与工业烟气脱硫的化学原理相通。石灰-石膏法和碱法是常用的烟气脱硫法。石灰-石膏法的吸收反应为SO2+Ca(OH)2CaSO3+H2O。吸收产物亚硫酸钙由管道输送至氧化塔氧化,反应为2CaSO3+O2+4H2O2CaSO42H2O。其流程如下图:碱法的吸收反应为SO2+2NaOHNa2SO3+H2O。碱法的特点是氢氧化钠碱性强、吸收快、效率高。其流程如下图:已知:试剂Ca(OH)2NaOH价格(元/kg)0.362.9吸收SO2的成本(元/mol)0.0270.232石灰-石膏法和碱法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原理相同之处是_。和碱法相比,石灰-石膏法的优点是_,缺点是_。(4)在石灰-石膏法和碱法的基础上,设计一个改进的、能实现物料循环的烟气脱硫方案(用流程图表示)_。参考答案1B【详解】A臭氧层在氟氯代烃的催化作用下可转化为氧气,破坏臭氧层,应减少使用,A项正确;B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B项错误;C硫的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可导致酸雨,应减少硫的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向空气中的排放,C项正确;D实验室使用排风扇,可减少实验室污染,但没有使有害气体转化和吸收,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D项正确;答案选B。2A【详解】A利用化学反应可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垃圾等污染物也可通过化学方法回收处理并加以利用,进而解决环境问题,A错误;B因可以利用化学来解决能源、资源的开发及合理使用,能利用化学反应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并进一步解决环境问题,B正确;C化学仍将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各种新型功能材料的生产成为可能,C正确;D化石燃料产生能量,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的自由,最终会枯竭,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污染,因此会导致环境问题,D正确;故答案是A。3B【解析】【详解】A. 花生油属于植物油,植物油属于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具有还原性,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因此在花生油中添加抗氧化剂(TBHQ)可延缓其酸败过程,故A正确;B. P2O5是酸性氧化物吸水生成磷酸或偏硫酸,酸有腐蚀性,而偏磷酸有毒,因此不可用作食品干操剂,故B错误;C. 乙醇具有还原性,可被Cr2O7氧化为Cr3+,Cr3+、Cr2O7的颜色不同,可用于检验酒后驾车,故C正确;D.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对人体有害,为可吸入颗粒物,故D正确;答案选B。【点睛】作食品干燥剂的物质必须无毒,安全。4B【详解】A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使用,可以减少汽油的使用,有助于减少光化学烟雾的产生,A选项正确;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会形成原电池,易发生电化学腐蚀而生锈,而不是化学腐蚀,B选项错误;C肥皂水显碱性,可以与氯气反应降低其毒性,因此氯气泄漏时,可用蘸有肥皂水的湿毛巾捂住口鼻疏散到安全区域,C选项正确;D地球上99的溴元素以Br-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溴的化合物可用于医学镇静剂,溴化钠和溴化钾在医药上常用作镇静剂,D选项正确;答案选B。5D【详解】A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还有甲烷和臭氧等,吸收太阳光中的绝大部分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的是大气层中的臭氧,故A错误;B浓度为95%的酒精可使细胞壁上形成一层膜,阻止酒精的渗入,则75%的酒精消毒效果好,故B错误;C工业电解熔融氧化铝冶炼铝,是因为氧化铝是离子化合物,液态时能电离,氯化铝共价化合物,液态时不能电离,故C错误;D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酸性降水,是多种酸性污染气体溶于大气中的水分后,产生硫酸或硝酸等化合物,然后随着雨点降落下来而成,故D正确;故选D。6B【详解】A. 玉米中的淀粉经水解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分解可变成乙醇,A不正确;B.环氧树脂是泛指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团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B正确;C. 偏二甲肼在四氧化二氮中燃烧,生成N2、CO2和H2O,N2与空气中的O2在该环境中反应生成NO,继而生成NO2,会污染环境,C不正确;D. 将Cl2通入海水中,与KBr反应生成Br2,电解MgCl2可生成Mg,都是化学方法,D不正确。故选B。7A【详解】白色垃圾是指废旧塑料污染物,与环境污染有关;潮汐与月球与地球间引力有关,属于自然现象,与环境污染无关;酸雨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形成的污染,与环境污染有关;光化学烟雾是氮氧化物在大气环境中受强烈的太阳紫外线照射后产生一种新的二次污染物,与环境污染有关;臭氧空洞,与氟氯烃的排放有关,与环境污染有关;通常把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可吸入颗粒物(PM10)对人体健康和大气能见度影响都很大,与环境污染有关;故选A。8A【详解】A一次性餐具用餐的大量使用既浪费资源,又会造成环境污染,故A错误;B发展CO2捕集技术,可以减缓温室效应,实现碳的循环利用,故B正确;C开发利用新能源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故C正确;D开发清洁燃烧技术,燃烧产物不含硫氮化合物,故D正确;故选A。9A【详解】A、火力发电不能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不符合节能减排,选项A错误;B、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不会产生环境污染,选项B正确;C、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可以将有害气体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钙,减少环境污染,选项C正确;D、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后产生水和二氧化碳,对空气无污染,选项D正确。答案选A。10A【详解】A.合成纤维是有机非金属材料,光导纤维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A错误;B.生铁和钢都属于铁的合金,二者的区别是含有碳量不同,含碳较少的为钢,B正确;C.玻璃、陶瓷、水泥都含有硅酸盐,因此都属于硅酸盐产品,C正确;D.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燃料改造工程减少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有利于减少雾霾天气,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A。11B【详解】A.超临界二氧化碳与CO2由于物质的分子构成相同,所以两者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A正确;B.超临界流体的物质是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一种新的状态,因此超临界二氧化碳是一种分子晶体,B错误;C.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溶解萃取物质,不会产生大气污染物,因此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C正确;D.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代替氟利昂作制冷剂,不会产生游离的卤素原子,故可减轻对臭氧层的破坏,D正确;答案选B。12B【详解】A、因氯气密度比空气大,氯气会聚结在地势较低的地方,人群在地势较低的地方,会中毒,故A错误;B、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氯气能与氢氧化钙反应,除去氯气,故B正确;C、常温下氯气能溶于水,但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而喷氨水虽能吸收氯气,但氨气会造成环境污染,故C错误;D、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强腐蚀性,所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过的毛巾捂住鼻孔是错误的,故D错误。故选B。13C【详解】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若直径在1100nm之间也能形成胶体,产生丁达尔现象,故A正确;B工业排放的烟气是形成灰霾天气的最大元凶,故B正确;C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燃烧产生有害气体,能影响空气质量,要纳入空气质量评价指标,故C错误;D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燃烧产生有害气体,能影响空气质量,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故D正确;故答案为C。14C【详解】A控制工业废气排放,能减少空气污染,这个目标也能达到,故A正确;B拓展城市绿化,减少扬尘,能减少空气污染,这个目标也能达到,故B正确;C禁止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一氧化碳或氮的氧化物,能减少空气污染,但目前只能降低和改善汽车尾气排放,还不能完全达到,故C错误;D减少丢弃塑料废旧物品,回收并进行再利用,能减少空气污染,这个目标也能达到,故D正确;故答案为C。15A【详解】A二氧化硫吸收塔中发生的反应为亚硫酸铵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A正确;B氨气吸收塔中发生的反应为亚硫酸氢铵和氨气反应生成亚硫酸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B错误;C二氧化硫吸收塔中发生的反应和氨气吸收塔中发生的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没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故C错误;D该过程为吸收工厂排放的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的吸收无关,则与碳排放无关,故D错误;故选A。16C【详解】A焰色反应是某些金属元素的性质,有些金属元素没有这个性质,如铁元素;另外焰色反应是某些金属元素的性质,金属元素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故A错误;B在一些糕点的包装袋中,里面装有硅胶或生石灰的小包装袋,目的是防止糕点吸收水分,是食品干燥剂,故B错误;C丝绸的主要成分与棉花不同,丝绸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棉花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但都属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 C正确;D雾是液体小液滴分散中空气中,霾是固体小颗粒分散中空气中,故D 错误;故答案为C。17A【详解】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是单质硅,符合题意,A正确;B.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能与醋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物质,使用醋酸能除去水垢,与题意不符,B错误;C.氢气是清洁能源,可减少PM2.5的排放,与题意不符,C错误;D.工业合成氨是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属于人工固氮,与题意不符,D错误;故选A。18B CH4 AD 0.375 负 O2+2H2O+4e-=4OH- 【分析】(1)A植树造林保护森林,保护植被,能增强光合作用,大量消耗二氧化碳;B加大对煤和石油的开采,并鼓励使用石油液化气,能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C推广使用节能灯和节能电器,使用空调时夏季温度不宜设置过低,冬天不宜过高,节约用电、用气,可以节能减排;D倡导出行时多步行和骑自行车,建设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减少运输工具空驶率,可以减少废气的排放和节约能源;E倡导出行时多步行和骑自行车,建设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减少运输工具空驶率,减少石油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废气的排放和节约能源。(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知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所含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同由此可推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3)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变,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也不变;根据v= 计算v(CO2),再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v(H2);(4)燃料电池中燃料在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碱溶液中生成碳酸钾,氧气在正极得到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详解】(1)A植树造林,保护森林,保护植被,能增强光合作用,大量消耗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B加大对煤和石油的开采,并鼓励使用石油液化气,能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题意,故B正确;C积极推进核能、风能、潮汐能建设,大力推行太阳能的综合开发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D推广使用节能灯和节能电器,使用空调时夏季温度不宜设置过低,冬天不宜过高,能减少电的使用,减少煤和石油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E倡导出行时多步行和骑自行车,建设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减少运输工具空驶率,减少石油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废气的排放和节约能源,不符合题意,故E错误;答案为B。(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可以知道:反应前后的原子数目和种类应该相等,分析题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可以知道,反应前出现了2个O,1个C,8个H,反应后出现了2个O,4个H,所以在X中含有4个H和1个C,即X为CH4;答案为CH4。(3)A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CO2百分含量保持不变,说明到达平衡,故A正确;B开始投料比,6mol H2和2mol CO2,方程式系数比3:1,则容器中H2浓度与CO2浓度之比始终为3:1,所以不能证明达平衡状态,故B错误;C容器的体积不变,反应前后都为气体,容器中混合气体的质量始终保持不变,不能说明到达平衡,故C错误;DCO2生成速率表示逆反应速率,与CH3OH生成速率表示正反应速率,两者相等,说明到达平衡,故D正确;由图可知,12min到达平衡时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量为2mol/L-0.5mol/L=1.5mol/L,所以v(CO2)= =0.125mol/(Lmin),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H2)=3v(CO2)=30.125mol/(Lmin)=0.375mol/(Lmin);答案为AD;0.375。(4)甲醇-空气燃料电池中燃料在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在碱溶液中生成碳酸盐,则通入甲醇的电极为燃料电池的负极,氧气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答案为负;O2+2H2O+4e-=4OH-。19SO2+Ca(OH)2CaSO3+H2O;2CaSO3+O2=2CaSO4 温度过高SO2溶解度降低 搅拌 生成的Fe2+对亚硫酸氧化生成硫酸的反应起催化作用 【分析】(2)燃煤烟气的脱硫研究,SO2和O2混合气体连续通入,水和铁在起始时一次性加入,反应液多次循环,二氧化硫、氧气和水反应生成硫酸,吸收液的主要成分为硫酸,加入足量铁反应得到硫酸亚铁溶液,为确保反应液的循环吸收效果,吸收液与铁的反应需控制在40左右进行。【详解】(1)石灰石-石膏法脱硫的原理第一步是SO2+Ca(OH)2CaSO3+H2O,然后再将产物氧化制成石膏,2CaSO3+O2=2CaSO4;(2)温度高,气体的溶解度较少,则吸收时,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温度过高SO2溶解度降低;为确保反应液的循环吸收效果,反应池中的反应需控制在40左右进行,在此条件下欲加快该反应速率宜采取的措施有(用搅拌器进行)搅拌,故答案为:搅拌;吸收液中的反应速率明显加快,其原因可能是生成的Fe2+对亚硫酸氧化生成硫酸的反应起催化作用,(3)溶液pH约为8,说明溶液呈碱性, 将 转化为 ,同时被氧化生成,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书写离子方程式为 。20ae 18.9 19.8 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 成本低 亚硫酸钙在输送中容易造成管道堵塞 【分析】(1)用硫酸和亚硫酸钠制取二氧化硫,反应物是固液混合,且该反应不需要加热,所以可以采用固液混合不加热型装置,希望能控制反应速度,则盛放硫酸的仪器必须含有活塞而能控制液体量;(2)由硫守恒可得:Na2SO3SO2,根据关系式及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计算出需要亚硫酸钠的质量;设没有变质的亚硫酸钠为100g,根据变质的质量计算出变质后溶液中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再计算出需要变质后的亚硫酸钠的质量;(3)根据石灰-石膏法和碱法吸收二氧化硫的原理分析相同之处;利用题中已知信息及反应原理判断石灰-石膏法的优点和缺点;(4)将亚硫酸钠和氢氧化钙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NaOH,然后再将亚硫钙氧化得到二水硫酸钙,这样NaOH能循环利用。【详解】(1)用硫酸和亚硫酸钠制取SO2的试剂为固态和液态,反应条件不需加热,可通过控制添加硫酸的速率来控制反应速率,结合装置可知a、e可达到目的;(2) H2SO4+Na2SO3=Na2SO4+SO2+H2O126g 22.4L m 3.36L m=18.9g4g亚硫酸钠被氧化为硫酸钠后的质量变为4.5g,则有4.0%亚硫酸钠被氧化为硫酸钠的样品中,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95.5%,因此称取样品的质量为19.8g。(3)石灰-石膏法与碱法吸收SO2都是利用SO2是酸性氧化物可与碱反应的性质来吸收SO2的;利用题中已知和有关信息可知采用石灰-石膏法所用原料易得、成本低等,但因Ca(OH)2碱性弱,导致吸收速率慢、效率低;(4)依据上述流程操作存在的缺点,能实现物料循环的烟气脱硫方案